在那些优秀教师心灵天空的繁星点点中,总有一颗美丽的星叫作专业自尊。它闪烁着教育的理性之光、真爱之光、信念之光、自由与创新之光。它是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的奥秘所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和获得卓越成就的根本原因。在呼唤教师专业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拥有这种自尊。诚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有光!太阳的光明是不够的,人,必须有心灵的光明。”
一、教师专业自尊闪烁着理性之光,专业自尊的教师具有专业自明
教师专业自尊是教师对自我所从事的职业的一种价值评价与感受,它以对教师职业的深刻认知为前提,有着深厚的理性成分。那些优秀的拥有专业自尊的教师,能够把教育工作做到佳境,是因为他们深知教育的本真就是对人类真善美的传承、坚守与追求,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这种职业能“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而绝不只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并成就自身的发展,就必须具有专门的知识、专门的技能与高尚的品德,否则就难以担此重任。正是由于有了这些清晰的认知和明智的思想,专业自尊的教师才容易形成专业坚守,这种自尊也因蕴含专业自明而放射着理性的光芒,而自我专业价值感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要拥有专业自尊,做专业自尊的教师,我们就必须清楚地知道教育是什么、教学是什么、教师是什么,以及教师这个职业是不是值得自己去热爱并奉献终生。这需要我们站在现实及历史的高峰上,俯瞰教育的田野,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进行价值反思与澄清,从而确立起内心的价值标准。如果缺乏对教师职业发自内心的认同,教师的尊严与欢乐主要建立在他人或社会公众的“赐予”上,一旦这种外部的“赐予”被否定,这种尊严与欢乐就会丧失殆尽。
二、教师专业自尊闪烁着真爱之光,专业自尊的教师常怀专业自爱
教师专业自尊时时闪烁着真爱之光,因为它包含了专业自爱的成分。专业自爱是教师整个职业情感体系的核心,具有调节教师自身行为从而完善其社会人际关系的功能。没有自爱必然缺乏真爱,也不可能有专业自尊。如果一个教师对于搞好教学工作有较强的自尊心、自爱心,看重自己的职业荣誉,他就可能对自己要求严格并行为检点。那些专业自尊的教师总是坚持高尚的教育情操,严格自律、廉洁从教。同时,他们也珍视自己的专业地位,不容许他人诋毁教师工作、贬损教师名誉。他们有着更多发自内心的对工作、对学生和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热爱。这种爱既真挚而强烈,又自然而无痕。专业自尊的教师正是“用爱为生命奠基”,同时也使这种爱扩展为真善美的涟漪,影响着学生和整个社会。
要拥有专业自尊,做专业自尊的教师,首先,我们必须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诱惑,不让利益污染自己的道德血液;其次,要真正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在对学生的关爱中要有原则性、民主性、广泛性与艺术性,因为只有这种爱才是“专业性”的爱。此外,还要热爱所教的学科,在教学中精益求精,从而使自己成为在知识海洋和人生旅途中为学生导航的明灯。
三、教师专业自尊闪烁着信念之光,专业自尊的教师富有专业自信
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基于信念的行为”。[1]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撑和寄托,是人生的动力源泉。专业自尊的教师正是凭借坚定的教育信念支撑其精神家园,而这种信念的核心是专业自信。按照阿德勒、马斯诺等的观点,教师专业自尊是教师对自己专业品质的信任,是教师对自身从事专业的价值、维护专业权益、享受专业劳动成果的信心。而且,真正的专业自信是确有其能。优秀的专业自尊的教师,不仅确认教师职业有巨大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而且对自己能够胜任这种专业深信不疑,相信能教好自己的学生。同时,他们有更多的革新意愿,在改革中遇到困难时能坚持不懈,表现出特有的职业忠诚。
要拥有专业自尊,做专业自尊的教师,我们就必须建立稳固的专业效能感,培养良好的专业自信,而这种效能感与自信的形成又是以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与成就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化的前提是要掌握专业的教师知识与技能,要有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自身素质的智慧与才能,并取得一定的专业成就。今天的教师已不是一个仅靠热情就能干好的职业,没有专业本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专业自尊。为此,教师除了加强学习、不断“充电”外则别无他径。
四、教师专业自尊闪烁着自由之光,专业自尊的教师勇于自主创新
马克思说:“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2]教师专业自尊意味着教师在专业上能够自主,而专业自主的前提是专业自由。教育是充满个性和智慧的事业,无自由无创造也就无个性。只有教师拥有一定的专业自由的空间,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性,从而获得专业成就;同时,教师必须投入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中去,真正做到专业自主,教师的自由才能成为现实。那些优秀的、专业自尊的教师往往有明确的自主意识与自由精神,有自己的教育人格和教育创见,以及独立进行教学研究、教学创新的能力。他们在教改实践中积极探索,使教学成为师生双方放飞心灵、舒展生命的过程,其内心也因此充盈而温润。
要拥有专业自尊,做专业自尊的教师,我们就要勇于和善于运用国家赋予我们的教学权利,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不照搬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条文上课,不做单纯为学生考试而教的教奴。在当今中国,教师应该而且能够成为具有时代精神的创新人才,较自由地翱翔于教改的广阔天地。如果教师不敢于和不善于运用专业自主权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其教学生涯必然黯然无色。
总之,教师专业自尊源于心、发于情,是一种“在教师自身的血液中汇集着的昂扬向上的因子”,是教师心灵天空最美的星。在这个世界上,作为教师,我们靠良心教书、做人,靠自尊安身立命——我们需要有一种内心的法则,有一颗心灵的明星。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专业自尊了,这个教师就不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了。
【注释】
[1]肖川.信念之于教育[J].中国教师,2003(1):6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