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情感异化的现象和影响,教师的教育情感异化是什么

教育情感异化的现象和影响,教师的教育情感异化是什么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好的教育情感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教师专业自尊的核心成分。教师恶性惩罚、虐待学生的事件时有发生。据媒体报道,2010年4月8日,某实验学校小学部六年级学生浩浩与同学发生了纠纷。中午,浩浩的生活老师杨某来找他了解情况,但浩浩不承认,和老师顶嘴,杨某一气之下便对浩浩一顿拳打脚踢。这折射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缺失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滞后。调查显示,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良好的教育情感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教师专业自尊的核心成分。在某种意义上它比教学方法更重要。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有理解与关爱学生的情感之美。然而,当前一部分教师爱生之心失落,教育情感异化,一些搞教育的人不爱教育,教学生的人不爱学生,而仅把教书当作一种谋生的方式。

1.恶性体罚学生

教师恶性惩罚、虐待学生的事件时有发生。据媒体报道,2010年4月8日,某实验学校小学部六年级学生浩浩与同学发生了纠纷。中午,浩浩的生活老师杨某来找他了解情况,但浩浩不承认,和老师顶嘴,杨某一气之下便对浩浩一顿拳打脚踢。2012年10月15日,山西太原一幼儿园的5岁女童被老师狂扇耳光,被打孩子家长称因其女儿不会计算“10+1”,半小时内被老师打耳光70次。[15]教师的暴力体罚不仅给学生造成了身体伤害,也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2.语言打击学生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些教师会有意或无意地用语言打击、伤害学生,这些负性或恶性语言呈现出各种不良特征,尤其是教师的侮辱性和否定性语言,比体罚或变相体罚对学生的伤害更大。这折射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缺失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滞后。调查显示,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即使时间过去多年,学生们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些曾给他们带来伤害的教师恶语。

3.歧视、冷落学生

教师公正是教师伦理的重要原则。学生对教师公正与否非常敏感,教师不当行为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不能满足学生的公正性期待。很多学生对“势利眼教师”深表不满,这些教师对来自父母社会地位高、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在安排座位、任命班干部、奖励与惩罚时均给予特别关照,对来自普通家庭的学生和成绩不好的学生则冷淡和忽视,甚至对有生理、心理缺陷的学生歧视和怀有偏见。

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今天我们的教育所面对的学生个体有较大的差异,在性格上有活泼、外向的,有文静、内向的;在学习上有成绩优异的,也有成绩很差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但是决不能因为学生的性别、民族、智力、家庭状况等差异而厚此薄彼。

如果教师对处于成长期的学生过于苛刻、控制和干涉,过分地讲究“师道尊严”,信奉“严师出高徒”,这也会变为一种恶行。因为“德行操守如果超越限度,失去分寸,智者该唤作疯子,君子则成为小人”。其结果不仅不能起到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作用,反而会给学生造成伤害,并使师生关系紧张、恶化。

教师的同情心是教师职业伦理形成与成长的源泉,是教师所具有的易于、愿意并能够产生同情现象,引导自己行为方向的心理状态或态度倾向。[16]目前,少数教师在这个方面是欠缺的,我们的教育迫切需要唤醒他们的同情心和教育理性,需要将教育导向关注每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发展及实现人生价值和幸福的意义,这样也才有助于师德的提升,有助于教师专业自尊的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