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源县教体局教研室 洪晓玲
2014年8月18日, 我聆听了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瑾瑜教授的专题讲座《课堂改进新策略 ——基于学生和学习的视角》。 李教授声情并茂、 言简意赅、 风趣幽默的语言迎来了在场学员的一阵阵掌声, 也激发了我对教育的深思: 我们做教育、 教学生的人一定要辩证地看问题, 创造性地工作, 不能墨守成规, 穿新鞋、 走老路。 更不能像李教授讲的那样: 明明看见一名学生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汗流浃背地向教室跑来, 还用一双很沧桑的手指着他说:“按我说的做没错……” 许多高考名校的学生在高考的前几月就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打点滴的事实我们能视而不见吗? 为了考试的分数、 自己的名利, 学生的健康就不顾了吗? 有人说: “教育是人类最具理想、 最具热忱、 最具智慧的劳作和耕耘; 教师既是开拓者, 也是播种人。” 但是, 如果我们仍然用作业、 考试作为教育的代名词, 那么, “我们每位教师都是学生理想目标的引导者, 是将良种播植于孩子心田的人” 这个定义将会名存实亡。 那么, 怎样才能当好教师、 创造性地做好教育呢?
1.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为教师, 大家都知道要解放学生, 让他们动手做、 动脑想、 动口说。大家也清楚中国基础教育做得非常扎实, 可就是很少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何原因呢? 今天, 李教授用《漫画狗》 的事例说得再明白不过了。 有只狗,他从小就被主人用一条绳拴着, 等长大了在它面前放了一大堆香肠, 马上到嘴边了它就是吃不到。 是别人拽着它吗? 没有! 是别人挡着它吗? 拴着它吗?拦着它吗? 都没有! 是它自己尾巴上长着一只手自己拽着自己。 如果我们教师都像这只狗的主人一样, 用一条无形的绳索束缚住学生的手、 脑和思维,把他们仅有的一点创造力和创新性早早抹杀掉, 这位学生成人后谁能保证他不会循规蹈矩呢? 又有谁能保证他不用同样的方法教育他的子女呢? 所以,要当一名好老师, 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 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不允许存在侥幸心理和想象力, 就像大象想站在一盆花的枝干上一样, 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它是一项实实在在、 有规律的双边活动, 是师生在课堂中互动才有实效和价值的一种工作。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把学生从受教育者的角色转变成学习者的角色, 不光要考虑自己怎么教, 更要考虑学生怎么学、 怎么思考, 要明白自己是为学生更快、 更轻松的学习而教,为学生的全面发展、 健康成长而教, 千万不能做表面工作, 急于求成。 就如李教授说的那样: “在课堂中的合作就是为了学习, 如果合作不能发生学习,宁愿不要合作。” 我们部分老师从开始就没有认认真真地钻研、 学习过课改中的合作学习, 只是将合作学习看成是拉桌子、 搬凳子等一些表面外在的活动。后来又将之简单化、 妖魔化, 最后又庸俗化。 在合作中, 根本看不到孩子们最简单、 最朴素的学习过程, 好多问题表面看似乎都解决了, 实际上却像肥皂泡一样, 一触即破。 这样的课堂、 这样的教学态度值得大家深思。 我们每位老师一定要沉下身, 静下心, 认认真真备课, 扎扎实实教学。 在教育过程中, 只有学生有了真正的学习, 才会有教学意义的发生。
3. 要正确处理学生和学习的关系
学生和学习是教学的关键, 也是教改的出发点和归宿, 只有学生有了真正的学习, 才会有教学的意义。 我们必须要处理好学生和学习的关系。 “学生学习的天性是人类教学的基础, 离开了这个天性就无法谈教学。” 从李教授的这一观点可以看出, 学生和学习是教育和教学发生与发展的内在依据和因素, 脱离了学习, 教学就无从谈起。 因此, 探讨学习问题, 一定要从学生出发, 去唤醒、 激发、 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或终身学习的潜能。 要明白“教”因“学” 而在, “教” 基于“学”, “教” 为了“学”。 处理好了“教” 和“学”、 “学生” 和“学习” 的关系, 教学就是件很容易的事。
总之, 教育一定是教师牵着学生的手, 在风雨中和他们一起行走、 一起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