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县第一小学 贾海霞
过去, 语文教学的效率不高, 学生语文能力不强, 虽然原因众多, 但陈旧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没有任何主观能动性的机器、 容器, 这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课堂上光听老师讲课文、 分析课文, 而很少有学生自主读书, 认真思考, 学会表达。 就好比学游泳, 光看别人游, 光听别人讲是无论如何也学不会游泳的本领的。
《新课程标准》 特别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中, 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 这里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 作为教师要真正发挥引导的作用, 就必须更新观念, 转变思想, 在教学实践中把自主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 把语文实践的空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那么,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 变死记硬背为活学活记, 变机械训练为积极实践呢? 下面, 就来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尝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做法。
1. 充分认识主体性, 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自主读书的时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读书是学生自己的事。 《新课程标准》 指出: “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 在课堂上, 教师要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自主读书的时间。
第一, 课堂上注重诵读, 少一点对课文内容的讲解。
注重诵读是我们母语教育传统经验的精华, 它的多重教育功能是不可低估的。 徐世英先生曾将朗读与讲解做过精辟的比较, 他说: “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 讲解是钻进文中, 朗读是跃出纸外; 讲解是摊平、 摆开, 朗读是融贯、 显现; 讲解是死的, 如同进行解剖, 朗读是活的, 如同赋作品以生命;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 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因此, 在课堂上, 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指导学生读, 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 老师切不可以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语文课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自求了解, 不懂的地方才给学生帮助一下, 困惑得解, 事半功倍。” 我在教学《草原》 时, 自始至终贯穿了读。 在导入课文后, 我便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初步感知后, 我再叫他们带着几个问题逐段朗读: 哪段在写草原的广阔美丽? 哪段在写草原的欢腾? 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谈谈自己的感受。 接下去紧扣精彩的词句, 指导学生读课文, 读懂意思, 读出自己的理解, 读出感情, 读出韵味来。 读的方式也有变化, 或教师引读,或学生自读。 学生的读, 有集体读、 分组读、 男女分读、 个别读, 又有分角色读、 表演读、 比赛读。 总之, 要尽量扩大学生读的面, 不断提高读的质量。这样, 课堂上不断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学生课文读得很熟, 感情读出来了, 也对大草原有了比较深的认识, 产生了喜爱之情。
第二, 课堂上注重积累, 少一点对语文知识的灌输。
过去, 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 学生靠死记硬背来学习语文, 这样知识得不到内化, 能力得不到提高。 要让学生把语文知识真正地“占为己有”,尤其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其中必然要有积累。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 和“课程目标” 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 这是语文课程新观念的折射, 切实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是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落实的目标。
教师指导学生注重语文积累不能以自己的好恶代替学生的自主选择, 必先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被积累的对象所吸引, 产生读背的欲望, 积累才有内驱力。 学生仅仅积累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 《新课程标准》 明确提出:“小学一至六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 教师除了指导家长做好家庭阅读,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地去搜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进行阅读积累, 这就需要教师的及时鼓励和引导。 只有长期坚持, 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形成, 学生也就逐渐养成了自觉阅读的习惯。
2. 充分体现实践性, 为学生拓展运用语言的空间
语文分为“吸收” 和“倾吐” 两部分, 吸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倾吐”。 语文积累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 因此, 训练“倾吐”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 读中迁移, 多为学生提供再现课文语言的机会。
语言分为两种, 一种是积极语言, 即经常使用的语言; 一种是消极语言,即积累了而没被使用的语言。 学生读了教材, 积累了课文的语言, 如果是长期储存, 而没有运用的机会, 那这些语言就在孩子们的语言仓库中退化为消极语言。 因此, 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创造条件, 提供各种各样的语言环境, 促使学生将积累的消极语言转化为运用的积极语言, 让所学的教材语言能经常得到运用。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叶圣陶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 “上课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工作, 而共同工作的方式该如平常集会那样的讨论, 教师仿佛是集会的主席。” 课堂教学中, 如果呈现出学生在热烈地讨论, 教师在指导订正的热闹场面, 那么, 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树立了。 同时, 学生在讨论中时时去理解教材, 运用教材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使关键性的词、 句、 段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如在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一课时, 我让学生讨论黄河变化的过程及变化的原因。 学生们积极、 主动地投入到课文讨论中, 我在一旁倾听着, 并给予指点。在交流时, 我又让学生讨论: 现在有什么好的治理办法吗? 为什么? 学生们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讨论中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 而且运用了语言。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 组织学生表演课文内容。
除了课堂中适当地组织讨论外, 还可以组织学生表演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大多以故事为主, 有一定的情节, 在初步感知课文后, 学生通过身体语言来演绎文字语言, 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形式中牢固地掌握了课文语言,并进一步领悟了其中的道理。
第二, 自由表达, 多为学生创设自主作文的条件。
写作是训练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虽然很多学生头脑中积累了好词佳句和精彩片段, 但碰到无内容可写, 无深切体会时, 就会搔头摸耳, 举笔维艰。 这是我们长期进行命题作文训练的缘故, 其实, 它并不是最好的训练形式。 《新课程标准》 也指出: “要加强学生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 习作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 自由表达。” 因此, 教学中, 我鼓励学生自由写作, 抒真情, 说真话; 鼓励学生写日记, 多作自由命题的作文,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运用语言的积极性。 课余时间, 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活动, 让学生写作文时有内容可写, 有感情可抒。
总之,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 我们应该还学生以“学习的自由”, 在教学中彻底扭转“牵得过牢, 导得过细, 教得过死” 的局面,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还给学生, 把课堂的时间教给学生, 让我们的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切实提高学习的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