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践研究的含义和意义
重实践、轻理论是导致实践水平较低甚至经常“瞎折腾”的主要原因。孙中山先生有“行易知难”之说,并基于此提出建国方略中的心理建设方略。他强调说:“当今科学昌明之世,凡造作事物者,必先求知而后乃敢从事于行。所以然者,盖欲免错误而防费时失事,以冀收事半功倍之效也。”[20]确实,行动是容易的,人人都能行动,可关键是行动的水平、行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要有保证。要使行动达到高水平,就要将行动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干预也是如此。要使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干预实践进行得合理、有序、有效,乃至达到事半功倍,从而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充分的发展,就需要加强对学习性投入及其干预的研究。
研究具有多种类型,可根据不同的维度划分。其中一个维度是划分为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本章主要关注实践研究。所谓实践研究,简单地说,就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并以改进实践为目的的研究。无疑,实践研究不能完全与理论研究相隔离,不能排斥理论研究,相反,它要吸收多种理论研究的成果。实践研究对理论研究成果的吸收,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并以改进实践为目的的。
(二)实践研究的任务
学习性投入及其干预的实践研究,其任务是较繁重的。
首先,要研究学习性投入相关理论的应用,例如,如何基于实践来理解和应用关于学习性投入的性质、影响学习性投入的因素、学习性投入的功能、积极学习性投入的特征、消极学习性投入的特征等的研究成果。
其次,需要研究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普遍情况,具体包括大学生学习性投入需要符合的一般条件、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历史变迁、当前大学生学习性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对策等。
再次,要研究特定大学生的具体学习性投入,包括该大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如性格、品德、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和特征、认知风格等)、该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理想状态、学习性投入的具体情况、学习性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对策等。这些任务需要通过多种实践研究方式才能完成。
最后,还需要研究学校能够为干预大学生的学习性投入提供什么条件、学校干预学习性投入的各种途径和方式以及符合校情的各种有效策略等。做这项研究需要一支较大的研究队伍,既要有团队的研究,也要有个人的研究。
(三)开展实践研究的注意事项
在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实践研究中,应该特别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大学应该建立学习性投入实践研究的正式队伍,并对学习性投入的实践研究加以动员、宣传、引导和激励,加强搜集学习性投入实践研究的成果,将之用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干预实践中。研究队伍和个人都要承担起自己的具体研究任务,相互之间既独立又相互协作。
第二,研究要有计划性。有计划的实践研究能够避免混乱、随意、盲目,做到有序而有效。从计划的时限来看,计划要有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近期计划;从计划的范围来看,涉及研究宗旨的发展进程、研究主题和课题的计划、研究时间的计划、研究经费和其他资源的计划、研究成果的使用和推广计划等;从计划的主体来看,实践研究的组织机构要有计划,研究者团队和个人也要有计划。
第三,研究既要基于现实又要超越现实。实践研究很重要的一点,是从当前的实践出发,从实践的需要来开展研究,这是基于现实的。然而,研究的根本宗旨在于改善实践,而要改善实践,就要超越现实。这就需要探索理想的大学生学习性投入是什么样的,现实中的大学生学习性投入为什么没有达到理想境地,需要为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的改善创造什么样的条件,如何创造这些条件,如何引导人们一步一步地超越现实,走向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