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庆[1]
[摘 要] 处理孩子之间的纠纷是班主任工作中较为棘手的一项工作。这样的事看似简单,但里面的学问很大。要处理好这样的事又不冤枉和误解孩子,需要读懂孩子的心思,需要设身处地考虑孩子的感受,营造适合孩子倾诉的氛围。从思想根源上帮助孩子,从而在孩子品格形成上起到影响作用。
[关键词] 理解;分析;氛围;共情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锁,他们用这把锁保护自己,避免不受和少受伤害,而这把锁恰好又成了接受别人帮助的障碍。只有真正懂他的人才能解开这把心灵之锁。孩子也是这样,尤其是在犯错时。怎样才能打开孩子的心锁,真正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阳光少年呢?先看一个例子。
A是一个还不到五岁就上一年级的女孩子(现在读三年级)。但在家长的细心培养下成长得很快,早已表现出超出现有年龄的成熟,而且遇事十分淡定。可就在昨天,A突然不淡定了。
四月中旬的一天,接近傍晚六点,A爸爸(同校中学部老师)早已在教室外的走廊里等待晚餐归来的宝贝。谁料,A眼泪汪汪大步冲向教室,连爸爸先温柔继之又严厉的呼唤也置之不理,冲进教室气冲冲甩出一句话:“一个朋友都没有!”我心里一惊:怎样的矛盾才会激怒出这样伤心绝望的话呢?A爸爸连忙把孩子送到我身边:“有什么事给陈老师讲讲。”我耐心地蹲下来拉着她的小手说:“给老师讲讲刚才受了什么委屈?”A只顾哭泣,根本不理我。时间也不早了,快上晚自习了。我想等她冷静下来再开导她,就对A爸爸说:“孩子受了委屈,就等她哭会儿吧,回家先交流交流,明天我再抽时间问问她。”
着急的A爸爸在刚下了晚自习时就赶过来提供了一条“破案线索”:为了让孩子有保管和正确使用零花钱的能力,他给了孩子十元钱,孩子说今天买了一瓶饮料和一根吸管,上周的价格是2.5元和0.5元,可今天阿姨说是5.5元和0.5元。所以只剩了4元。接着A爸爸又小心翼翼地讲了一个猜测:会不会是和她一起走的小朋友让A招待她,而A不答应,对方就说了诸如“不和你做朋友”之类的话?还说这事B、C、D知道,尤其是D,并让我了解一下会不会是这种情况。尽管有很多疑点,我还是决定从这个问题入手调查。
4月17日午休时,我专门留下A和B、C、D。我先问了B、C、D,她们都说没有跟A去过小卖部,也没有和她一起走。只是下楼时D说让A走快点,A就哭了。我猜测这件事至少和D有关。我让B、C、D三位同学离开,留下A。A开始也是闭口不言,一副紧张怕训的样子,在我的耐心引导下终于开口了,说:“D让我招待她,我没有答应,她就把这件事讲给B、C听,B、C都不理我了。”我又问A钱的事,她也说小卖部阿姨说的是5.5元。我觉得事情可能就是这么简单吧。小孩子嘛,小委屈就是她们的大事情了。
午饭过后,A家长又来了,我及时和他交流了我的调查结果,A家长说,孩子还说D在从食堂回教室的路上把她当“衣架”,把D的衣服披在她的身上,当她把衣服摆脱掉后,D追上来就推了她。看来这事情还真是错综复杂。我不得不进一步调查。
下午上体育课之前,我留下了A在办公室谈话,A站在我面前,低着头摆弄衣角,无论我怎么问,她都不回答,要不就说想不起来了。我猜应该是这种谈话的地点和氛围让她心里有顾虑—— 千万别说,要不会挨批评的。
为了打开她的心扉,让她明白我调查的意图,我耐心地说:“老师让你说实话,是为了帮助你,帮助你分析没有朋友的原因,看看到底是自己做得不好还是其他同学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是为了惩罚你们。而且,小孩子本身就是在犯错中长大的,犯了错不知道原因就会越错越多,犯了错后知道错在哪里并及时改正才能真正地长大。老师一定不会批评你的。”此时,班长送来了两个闹事的住校男生H和W,一看,又有W,真想对他大吼一通,但想到让孩子们在犯错时不惧怕才会讲真话的道理,尤其是正在调查A的事,我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A说:“你在旁边回忆一下昨天的事,一会儿详细告诉我。”A的脸上露出了浅浅的微笑。
我平静地对W说:“说说你们的事吧!”H觉得委屈就自己先说了。而W也“供认不讳”。就是H无意间撞了W,W以为是故意的,就骂H并拉扯了两下。我没有批评他们,让他们互相道歉,告诉他们凡事都要先搞明白原因再做判断,同时要学会包容对方。说完就让他们离开了。
接着把A拉到身边问她:“B是不是欺负你了,为什么说一个朋友都没有?”
她说:“昨天中午吃完午饭回到教室,其他同学还没来,教室里只有B和C在看书,我找她们玩,她们都没理我。”
“是一句话都没说呢,还是明确回答不和你玩呢?”
“一句话都没说。”
“凭老师对B、C的了解,她们不会故意这样做。可能有两种情况:没听到你在邀请她们玩或是觉得你打扰她们看精彩的书来不及理你。”
A沉默了。
“我下来帮你问问是哪种情况,如果是听到了没理你,那老师要帮助她们了,因为她们这样做不礼貌,即使不想玩也应该礼貌地回绝你才行。”
“嗯。”
“那D把你当衣架又是怎么回事呢?”
“从食堂回来的路上,D把她的外套搭在我肩上,我就使劲扭肩膀,把衣服给她扭掉了,我就往前跑。她追上来就推了我一把,还跑到我前面骂我‘大笨蛋,一个朋友都没有。’”A撅着嘴巴愤愤地说。一副很失落的样子。
自此,真相已经大白了。接下来就是安慰工作了。
“哦,原来昨天是你最倒霉的一天啦,中午要求B、C一起玩,她们没理你,下午去买东西,东西又平白无故涨价,然后D又把你当衣架玩,还骂你‘大笨蛋,一个朋友都没有。’这么多事在一天时间都让你遇上了,心里很难过,所以就哭了。”
“嗯,真的很倒霉。”
“嗯,好啦,没什么啦,昨天已经过去了。不过老师有两个建议要送给你。第一,不可以太小气,做个坚强的孩子,还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身边没朋友的时候可以去找书里的朋友。第二,心里有委屈一定要讲出了来,这样会好过点,还可得到别人的帮助。快下课了,去教室里看会儿书吧。下来老师该帮助一下B、C、D了。”
孩子轻轻松松地走出了办公室。我也如释重负。
在处理这件事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全面了解学生
事例中的 A 孩子入学年龄比班里孩子要小一岁左右,心智还未发育完全,但在一个严肃的从事中学教育工作的父亲的教导下,显得少年老成,很少表现出幼稚天真的一面,可谓宠辱不惊。如果她的情绪发生了较大变化,就说明她遇到的事对她来讲是比较严重的事,因此,不能三言两语、轻描淡写地一掠而过。
二、细心观察,捕捉孩子的一切变化
孩子吃完晚餐回到教室时是“眼泪汪汪、大步冲”“气冲冲甩出一句话:‘一个朋友都没有!’”爸爸的态度是“先温柔后严厉”。而孩子对爸爸的态度是“置之不理”。通过观察孩子的神态、动作、语气、对家长的态度变化,再综合孩子的一贯性情—— 比较淡定,对爸爸既敬又怕。然而,孩子今天不但不淡定,还居然敢不理自己的老爸。由此推断,一定是受了大委屈。作为老师要重视这件事,帮她解决困扰,不能敷衍了事。
三、学会搁置事件
当我试图去了解事实时,孩子只顾哭泣,根本不理我。从“她不理我”这点,就可以得知她现在还在气头上,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法解决问题的。我就对孩子的爸爸说:“孩子受了委屈,就等她哭会儿吧,回家先交流交流,明天我再抽时间问问她。”让她哭会儿,不是老师狠心,而是让她把心中的委屈都化成泪水释放掉。更何况,她现在根本就冷静不下来。而作为老师不可能三言两语就平复她激动的心情。只有把事情搁置一下,再从侧面向知情的同学了解一下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
四、营造轻松气氛,与孩子建立信任
在谈及此事时,A站在我面前,低着头摆弄衣角,无论我怎么问她都不回答,要不就说自己想不起来了。很显然,她很紧张,但是对老师又缺乏信任,怕老师会责怪,根本不会想到老师是在真正帮助她。因此,我耐心地用语言先解开孩子的心结,让她了解我调查问题的目的,说:“老师让你说实话,是为了帮助你,帮助你分析没有朋友的原因,看看到底是自己做得不好还是其他同学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不是为了惩罚你们,而且,小孩子本身就是在犯错中长大的,犯了错不知道原因,就会越错越多,犯了错后知道错在哪里并及时改正才能真正地长大。老师一定不会批评你的。”谈话中,我的核心词是“帮助”,我是为了帮她还有她的伙伴们,没有责备也没有批评,更没有惩罚。在处理另外两个同学的矛盾时,让她亲眼目睹并证实老师的目的:不是批评惩罚同学,而是帮助他们。一言一行,一点一滴,营造了轻松的气氛,与孩子建立了信任。
五、和孩子共情,让真情自然流露,彻底清除老师— 学生这一特殊关系
谈话逐渐深入。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又找到了一个和孩子可以共情的句子“今天真倒霉。”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孩子的心扉,我瞬间就成了她的知己。所以她才会同意我的说法:“就是的。”事实正是如此,再经历了几件倒霉的小事之后就感到委屈,而这种委屈已经超过了这个小小心灵的承受力,所以就变成了泪水和愤怒的话语。和孩子共情,就等于孩子找到了同盟军,心里的戒备自然而然就解除了。等孩子的真情流露出来以后,她的郁闷和委屈也就消失了。
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老师完全充当了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因此,我想说,要想读懂孩子,老师除了要具有一颗爱孩子的心和一双慧眼和灵耳以外,还需具备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在四川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论文评选中荣获优秀奖,略有改动。
【注释】
[1]【作者简介】陈庆,四川省新津县新津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