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课堂有效参与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改变,也并非表面热热闹闹,而是以追求参与效能为尺度的一种教学活动。根据国内外大量关于课堂参与的研究理论,有效参与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浅层次的感性参与、较高层次的理性参与和高层次的创造性参与。没有评价就没有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评价就没有进步,没有评价就没有参与,更谈不上有效参与。总之,提高学生课堂有效参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任 君[1]

[摘 要] 学生充分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保证,也是当今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但课堂有效参与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改变,也并非表面热热闹闹,而是以追求参与效能为尺度的一种教学活动。构建有效参与的课堂应该从创设有效参与环境,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参与热情,培养参与能力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关键词] 主体地位;有效参与;教学活动;策略

一、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的概念

1. 有效参与的含义

根据关文信等人的观点,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参与”指学生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参与活动具有交际性,并且通过活动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有效参与包括六个方面的含义:① 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思考和学习时间;② 学生通过参与某一教学活动达到了参与目的;③ 学生的参与不仅表现在外在的行为上,更表现在思维被真正调动起来了;④ 学生通过参与某一教学活动获得或改进了自身的学习策略;⑤ 在教学活动中,参与的主体是学生,并且学生在这一活动中有足够的表现机会;⑥ 通过参与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2. 有效参与的层次

根据国内外大量关于课堂参与的研究理论,有效参与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浅层次的感性参与、较高层次的理性参与和高层次的创造性参与。浅层次的感性参与指通过简单的思维和简单的活动方式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一般的教师设疑学生回答;围绕教师设问展开的四人小组讨论。较高层次的理性参与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展开了观察、联想和运用概念、判断展开推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智力得到较有力的开发。如:自学中独立质疑;在观察、实验中,从现象中总结规律。高层次的创造性参与指运用相关知识提出新的设想,展开多向或逆向思维活动。如:对教材或教师讲解提出有理有据的质疑或不同见解;运用联想和想象能力,创造出新的意境等。这种参与的特点是展开了创造性思维活动,学生智力得到有效开发。

3. 有效参与的形式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孔企平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参与涉及情感、认知和行为三个方面。情感参与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它是学生参与行动强有力的先导动力,也是一种学习的产物。认知参与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反映其思维水平的学习策略,分为深层次策略、浅层次策略和依赖的策略。行为参与指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分组讨论和表演等动作行为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

二、促进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的策略

1.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创设有效参与环境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和蔼的微笑、信任的目光、真诚的话语送给全体学生,让课堂多一些轻松,多一些幽默,让每一位学生在充满了支持、关怀和鼓励的氛围中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同时,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对话平台,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 分层设计探究问题,为每一层次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问题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桥梁和纽带,教师在设计课堂探究问题时,一方面,要考虑到问题本身的层次,即问题设计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问题的设计要尽量考虑到班上的每个同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难度稍大的问题可以让那些思维灵活的学生来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后进生来解决,让后进生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才能唤起不同层次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提高课堂参与的有效度。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参与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挖掘学生的认知潜能。学生的认知结构包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来源于生活的一些经验。设计多样化的参与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目前较为流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自主学习模式。合作学习让学生从别人的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促进学生更丰富、全面地理解问题,从而促进其思维广度和深度的发展。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交往环境中,主动思考和发表意见,使自身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尤其是对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同时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另外,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让学生动手操作,凭借直观获得感知;让学生动脑思考,将直观感知内化成表象;让学生动口交流,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点及规律。这样既符合认知发展的规律,也发展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 建立合理灵活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没有评价就没有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评价就没有进步,没有评价就没有参与,更谈不上有效参与。建立公平、合理、灵活的评价机制,是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评价的灵活多样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提高学生课堂有效参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教师,我们要尽力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更要不断思考、探索、实践、总结,在提高参与质量上下功夫,保证每一次参与活动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 1 ] 曾琦.小学生课堂参与结构及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2).

[ 2 ] 关文信,单余岱.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价值及标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0).

[ 3 ] 孔企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 4 ] 关文信.解决参与问题的具体策略[J].吉林教育,2002(1).

☆ 本文发表于《学子》2015年第9期,2014年获成都市论文评比二等奖,略有改动。

【注释】

[1]【作者简介】任君,女,成都市新津县五津中学教师,本科学历,教育硕士学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