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兰平[1]
[摘 要] 本文以SILL量表作为问卷对四川某农村高中高二年级11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收集了学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的平均成绩作为学习成绩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经常使用英语学习策略;(2)文理科学生在使用英语学习策略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男女生在记忆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成绩高低分组在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和社交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3)英语学习策略使用与英语学习成绩正相关:越多使用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英语学习成绩就越好;(4)通过对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了解,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关键词] 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英语学习成绩;关系
一、前 言
学习策略的研究历来受到了国内外心理学者和语言学学者的关注。不少的研究表明,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学习策略的使用有助于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一方面,学生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可以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还可以减轻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学习策略可以促进学习潜能偏低的学生的学习,减少他们学习的困难(程晓堂,郑敏,2002)。并且,《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9)也对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策略做出了目标要求,并强调英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
就目前的文献而言,不少关注英语学习策略使用与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大学生或者初中生,尽管对高中阶段有关注,但几乎没有特别关注农村高中学生的相关文献。因此,本文将调查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特点以及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与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具体研究如下:(1)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特点是什么?(2)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是否存在显著的文理差异和性别差异?学习成绩高低分组之间的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是否存在显著差异?(3)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是否与英语学习成绩存在相关性?(4)通过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能否预测其英语学习成绩,即:通过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是否能预测全体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通过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是否能预测文理科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通过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是否能预测不同性别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二、文献综述
对于学习策略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Weistein和Mayer将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语言时的做法或想法,这些做法或想法旨在影响学习者的编码过程”。O’Malley和Chamot则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出发,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帮助自己理解、学习、记忆信息的方式、行为和思路。Oxford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使学习更加容易、迅速、愉快、自主和更加适应新的环境而采取的具体行为。我国学者文秋芳则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采取能帮助他们理解、学习和强化新知识的行为。
同样,对于学习策略的分类,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O’Malley和Chamot将学习策略分成三类,即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Oxford则将学习策略分成两个大的方面,即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我国学者文秋芳认为策略是为有效学习所采取的措施,将外语学习策略分为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管理策略与学习过程有关,语言学习策略与语言学习材料直接相关。管理策略既管理认知过程,又管理情感过程。
本文采用的是Oxford对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对学习策略的分类标准,以此标准调查农村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学习策略的使用与英语成绩的关系。按照Oxford对六项策略的定义,记忆策略是指学习者用以储存和提取新信息的技巧;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的方法;补偿策略是指通过猜测词义,利用身势语,自创词汇,迂回表达,预测他人意图等手段弥补在理解和运用目的语中的知识欠缺;元认知策略是指利用认知过程中获得的知识,通过确定学习目标与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结果等手段来调节语言学习;在情感策略方面,Oxford主要谈到了学习者在遇到困难时的态度和采取的对策,学习者对自身学习情况的态度以及学习者对自己的评价;社交策略是指语言学习过程需要他人的参与的行为,学习者通过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学习语言,理解目标语的文化。
关于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和英语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的研究,如刘凌以其任教的初中学生为被试对象,其研究表明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最高,补偿策略次之,记忆策略、社交策略和情感策略使用频率比较低,大多数同学对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运用得很少或没有运用;学习策略总体水平与学业成绩密切相关,并且在不同水平的学习者之间存在着运用(自觉运用)差异。郭志宏则研究了智力、英语学习策略等因素对初三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其研究表明初三不同性别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策略的选择有差异,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学习成绩存在相关关系,英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频度越高。陈娟和陈兆军则关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表明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一般,高低分组的策略使用不存在显著差异。陈丽霞在其硕士毕业论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中表明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随年级的递增而使用频率增加,高水平学习者与低水平学习者的策略使用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她的研究还表明了教师的策略使用情况与学生策略使用呈弱相关。这些研究都表明学习策略的使用会影响英语学习成绩,但是关注高中生和关注农村高中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文献却很少,因此,本文将以四川某农村高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特点以及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笔者以Oxford英语学习策略量表(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缩写为“SILL”)作为本研究的问卷,以四川某农村高中高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出问卷126份,回收126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11份(有效率88.1%),其中男生55人,女生56人,文科学生58人,理科学生53人。同时,笔者收集了学生在高二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取其两次考试的平均成绩作为其英语学习成绩。笔者对回收的问卷和成绩进行数据统计,并用SPSS 16.0 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整个数据做信度分析,其信度系数为 0.907,表明数据的信度很好,可以用作进一步分析。
四、数据分析
1. 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总体情况的描述统计
表1 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总体特点
按照Oxford提出的方法,每个策略平均值的大小表示了被试使用该策略的频率,具体对应关系如下:平均值在1.0~1.4表示“从不使用该策略”;平均值在1.5~2.4表示“很少使用该策略”;平均值在2.5~3.4表示“有时使用该策略”;平均值在3.5~4.4表示“经常使用该策略”;平均值在4.5~5.0表示“总是使用该策略”。
数据显示各项平均数分别是:记忆策略为2.80,认知策略为2.82,补偿策略为3.32,元认知策略为2.88,情感策略为2.78,社交策略为2.81。根据Oxford提出的方法,各项策略的使用都是“有时使用该策略”,其中补偿策略的平均数最高,而其余策略的平均数大致相当。并且每项策略的平均值的标准差都大于0.7,这表明学生在策略使用上的离散程度比较大。
2. 不同性别与英语学习策略使用
表2 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性别差异
笔者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是否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男女生在记忆策略(sig.=0.038<0.05)和元认知策略(sig.=0.018<0.05)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平均值方面,男生为2.647 4,女生为2.956 0,这表明女生使用记忆策略的频度高于男生,而标准差男生大于女生(男生为0.844 40,女生为0.653 12),这表明女生的集中趋势大于男生;在元认知方面,男生为2.702 3,女生为3.042 4,这也表明女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度高于男生,而标准差男生大于女生(男生为0.875 37,女生为0.555 76),这表明女生的集中趋势大于男生。上述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英语学习中,女生比男生更经常使用记忆策略,并且更擅长运用元认知策略反思和监控自己的学习情况。
3. 文理科学生与英语学习策略使用
表3 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文理差异
在文理差异方面,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策略使用的文理差异不显著(sig值均大于0.05)。但是从平均值来看,理科各项策略的平均值大于文科,同时理科各项策略的标准差大于文科,表明理科策略使用的离散程度大于文科。
4. 英语成绩的高低分组与英语学习策略使用
表4 英语学习策略使用在英语成绩的高低分组上的差异
选取成绩为前25%(即平均成绩为83分及以上)的学生作为高分组,共28人;成绩为后25%(即平均成绩为51分及以下)的学生作为低分组,共29人。对两组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成绩高低分组在认知策略(sig.=0.029<0.05)、补偿策略(sig.=0.035<0.05)和社交策略(sig.=0.002<0.05)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表明这三种学习策略使用越多,英语学习成绩越好。这也在平均数上体现出来,高分组的学生(认知策略M=3.1862,补偿策略M=3.5805,社交策略M=3.2816)高于低分组的学生(认知策略M=2.7335,补偿策略M=3.1667,社交策略M=2.6605)。从标准差上看,低分组的学生在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的标准差低于高分组的学生,这表明高分组的学生在这两项策略使用上的离散程度大,而补偿策略的使用却正好相反,这表明高分组的学生都倾向于使用补偿策略。
5. 英语学习成绩与英语学习策略的相关性分析
表5 英语学习成绩与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相关性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成绩的高低与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相关,与补偿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在0.05水平上呈显著相关,并且相关系数都是正数,这表明,认知策略和社交策略使用的频率越高越能促进英语学习。
6. 英语学习成绩与英语学习策略的回归分析
表6 英语学习成绩与英语学习策略回归分析
① 回归方程:Y’=a+bX(Y’=Dependent;X=Independent)
一元线性回归的分析结果表明,英语学习成绩的高低与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使用的高低呈显著回归关系(P<0.05)。又因为b值都为正数,这表明,越多使用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英语学习成绩就越好。
7. 英语学习策略对英语学习成绩的预测
(1)英语学习策略对全体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预测。
表7 英语学习策略对全体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预测
注:R=0.291;R2=0.085;adR2=0.075;F=9.156,p<0.05。
对学生的英语成绩进行预测,以学生英语成绩为因变量,以6种学习策略为自变量做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发现社交策略能显著地预测学生的英语成绩。
(2)英语学习策略对文理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预测。
表8 英语学习策略对文理学生学习成绩的预测
注:R=0.394;R2=0.156;adR2=0.137;F=8.294,p<0.05。
分别对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英语成绩进行预测,以学生英语成绩为因变量,以6种学习策略为自变量做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发现认知策略能显著预测理科学生的英语成绩。
(3)英语学习策略对不同性别的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的预测。
表9 英语学习策略对不同性别的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预测
注:R=0.448;R2=0.201;adR2=0.184;F=12.297,p<0.05
分别对男生和女生的英语成绩进行预测,以学生英语成绩为因变量,以6种学习策略为自变量做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发现通过社交策略能显著预测女生的英语成绩。
五、研究结论
根据上述的数据分析,笔者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农村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都不经常使用学习策略。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是补偿策略。笔者发现,被试班的学生的英语成绩普遍不算很好,学生使用补偿策略的主要原因为知识储备不够而找不到合适的英语表达方式,因而倾向于采用肢体语言补偿口语表达,或者自己编造英语表达。并且基于学生英语层次相差较大,策略使用频率的离散程度高,不同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差异比较大。
(2)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文理科学生在使用英语学习策略上的差异并不显著。但是从平均值来看,理科各项策略的平均值大于文科。性别差异使得男女生在使用记忆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比男生更经常使用记忆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并且女生在策略使用的集中程度上高于男生。成绩高低分组在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和社交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表明这三种学习策略使用越多,英语学习成绩越好。
(3)六类英语学习策略中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与英语学习成绩成正相关,即越多使用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英语学习成绩就越好。
(4)通过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具体表现在:通过社交策略能显著地预测全体学生的英语成绩;通过认知策略能显著预测理科学生的英语成绩;通过社交策略能显著预测女生的英语成绩。
六、研究结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 英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英语学习策略
本研究的结论表明,英语学习成绩与学习策略的使用存在正相关,即使用英语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并且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对英语学习成绩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作用。但是,研究也表明农村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并不经常使用英语学习策略。而《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强调了要“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笔者发现农村地区的高中学生更倾向于使用补偿策略,但是因为知识储备不够而找不到合适的英语表达方式,因而倾向于采用肢体语言补偿口语表达,或者自己编造英语表达,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补偿策略,例如:在学习中尝试根据上下文猜词义,用从句(定语从句)解释生僻词汇或者用自己已掌握的近义词替代等方法弥补词汇上的不足,以避免臆造词。
2. 英语教师在策略培养中要有针对性,注意性别差异
本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的学生使用学习策略存在显著差异,这就要求教师根据男女生的具体认知和思维特点分别进行教学, 从而提高他们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具体而言,男生要加强学习自主性,注意知识的积累,加强记忆策略的使用及自我监控能力的训练,如积极制订学习计划,有目的地学习,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督促自己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对于女生,要引导她们运用多种学习策略。
3. 英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使用社交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能力
研究表明,通过社交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可以显著地预测学生的成绩,而相关性分析表明,社交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使用频率越高,越能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学习资源进行英语学习;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学习策略,制订学习计划,有目的地学习。
4. 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农村学校基础硬件设施的限制和英语环境的缺乏,农村学校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普遍适应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但是,Rodger指出:只有当人们掌握了如何学习,学会了应变和自我调节才称得上受到教育。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转变被动学习的观念,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学习的主体”上,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我监控能力与自我评估能力,倡导自主学习方法,保持自信心与合作精神。只有当学生意识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才不会一味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来独立自主地学习,做到主动地寻求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七、结 语
本研究表明,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与英语学习成绩存在正相关,并且可以预测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但是,农村地区学生对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程度偏低。因此,一方面,老师需要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也要转变学习观念,提高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 1 ] 陈娟,陈兆军.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2).
[ 2 ]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 3 ] 古明.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个案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2,14(3).
[ 4 ]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附件:
英语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ILL)
基本信息:性别 文理科情况:文科 / 理科
同学你好,请你认真阅读下列问题,判断每个题目与你的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并在每一题目后的相应数字上画“圈”。其中,1 表示完全不同意;2 表示基本不同意;3 表示不确定;4 表示基本同意;5 表示完全同意。注意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我们关心的只是你的选择。对于你的回答,我们会严格保密,请务必真实填写,谢谢你的真诚合作!
1=完全不同意 2=基本不同意 3=不确定 4=基本同意 5=完全同意
☆ 本文获得中国教育学会论文三等奖,成都市第十五届基础教育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略有改动。
【注释】
[1]【作者简介】卢兰平(1986—),女,重庆忠县人,成都市新津县华润高级中学英语教师,中学二级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