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作机制实现“四位一体”

工作机制实现“四位一体”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活区党组织通过定期情况沟通和反馈建立起与二级分院党组织之间有效的联动机制,每月将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综合表现记录制作成生活区报告反馈给各分院党支部,分院党组织根据反馈情况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和敦促整改。对于屡次不参加“双职双责”管理规定工作或活动的,或者表现消极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在其发展入党、转正和考察评议上,学生社区党组织报校党委审批实行一票否决制。

1.学生党员示范引领。大学生党员示范不仅是对大学生道德、学风、纪律、思想、政治、品质的示范,也是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通过自身实践使党员素质得到提高,使党中央精神得到真正落实的有效保证。大学生党员示范引领在加强和促进党员模范先锋作用的同时也可以使学风、校风日益提升。要加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生活区教育管理和文明寝室建设等工作中的示范作用,就有必要设立学生党员示范岗,让学生党员亮明身份,接受大学生的监督;有必要推出学生党员示范寝室,为广大学生树立标杆和样板;有必要建立学生党员服务站,让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主动参与学生管理和服务;有必要让学生党员结对包干区寝室,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实现共同进步。

2.学生党员自治管理。著名教育理论家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指出:“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因此,学生自治是必要的,也是大学生道德行为、修身伦理、素质凝练、能力磨砺等实践的好举措、好方法,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风纪的进步。而学生党员自治又具有绝对的示范性,在生活区教育管理工作中,学生党员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还可以带动受教育者广泛参与学生自治、积极培育自律能力,同时还能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义务感和正义感,提升品德判断和品德行为能力。学生社区组建的学生党员之家、社区学生会、支部书记助理、“学生寝室长—学生层长—学生楼长—自治管理委员会”自下而上的自治管理和服务网络等学生自治组织和团队,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和服务的积极性,提升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强化了大学生自治管理意识,逐渐实现变他律为自律。

3.学生党员量化考核。当前,在学生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重数量,轻质量;二是重程序,轻内容;三是重发展前,轻发展后;四是重教学区表现,轻生活区行为。如此“轻”“重”有别、顾此失彼,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党员质量的培养,因此必须坚持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全程质量监控,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生活区的综合表现。要以学生社区为依托,实现扩展考核,使过去“一条线”的党员作用,扩展到“一个面”和“一大片”,在一定程度上创新学生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我校在2013年下半年就制定了《生活区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双职双责”管理实施办法》和《生活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双职双责”管理量化考核细则》,按照“基本动作必须做到、规定动作必须做好、自选动作努力做亮”的总体要求,考核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主动参与并有效带动周边同学参与生活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情况,考核详细记录将作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的标准和依据。

4.学生党建两级联动。随着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学生党建工作完全由校党委组织部统领的校院二级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学校发展的实际,必须适时重新分配管理职责,使工作重心下移,提升二级学院和学生社区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将学生党员培养、考察、发展和教育管理的工作下放给教学区和生活区的基层党组织,实现教学区和生活区学生党建的两级联动机制。生活区党组织通过定期情况沟通和反馈建立起与二级分院党组织之间有效的联动机制,每月将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综合表现记录制作成生活区报告反馈给各分院党支部,分院党组织根据反馈情况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和敦促整改。对于屡次不参加“双职双责”管理规定工作或活动的,或者表现消极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在其发展入党、转正和考察评议上,学生社区党组织报校党委审批实行一票否决制。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全力推动“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努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而高职院校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问题多、对象量大、面广,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的过程中,在逐步适应党建工作新常态的背景下,需要不断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打破教条,创新工作机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