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睿,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教师。
记得2012年,即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即将返校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那一年,我在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担任研究生秘书工作,负责组织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地理)专业37名免费师范生的硕士申请、资格审查、返校报到、暑期课程安排、远程网络课程学习督促等工作。
为了做好服务工作,当时学院的辅导员益建芳老师主动请缨再次担任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辅导员并负责学生联络工作。益老师对我说:“对于这届学生,我很熟悉、很了解,我原来担任过他们的本科辅导员,在我心里对他们有一种不舍之情,现在他们能重新返校学习了,我很欣慰,可以继续陪伴孩子们成长,看到他们的进步。”
自2012年暑假起,我们学院的专业教师和行政人员都积极投入到免费师范毕业生返校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工作中,热心、耐心、细致地为同学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设具有特色和实践意义的、最大限度满足广大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需求的专业课程。
2014年,伴随着我的工作岗位调动,我对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相关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到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工作以后,其中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免费师范毕业生申请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工作。相对于其他研究生项目来说,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都存在明显的特殊性。为了迎接免费师范生顺利返校读研,助推他们深造梦想的实现,我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开辟专栏,并利用微博、微信,及时发布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考办法(招生简章),详细介绍报考条件、招收的专业领域、报名面试录取的办法、需提交的材料和招生院系联系方式等,让免费师范毕业生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返校读研的通知信息。
根据政策,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到中小学任教满一学期后,可申请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一般应报考原毕业院系的招生领域,如想跨领域报考,则报考领域应与工作岗位(任教课程)相关。经免费师范毕业生工作单位(任教学校)同意并出具书面证明、考核合格后,我会组织各院系进行审核,主要考核其工作情况、本科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并对跨领域申请者组织面试,合格后予以录取。国家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根据协议,免费师范毕业生必须在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因此,在审核免费师范毕业生的申请信息时,还需注意教育部提供的免费师范毕业生违约解约名单,如有未按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不可通过免试入学方式攻读教育硕士,在学期间违约解约的应作取消学籍处理。
从2014年开始,教育部将报名工作纳入了“推免服务系统”管理。报名时不再需要校验码,而是以注册信息跟学籍学历平台免费师范生标志以及学历证书注册信息比对来判断是否有报考资格。这一工作的推广使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招生工作变得更加规范,让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申请变得更加便捷。
2012年我校开始接收首届免费师范生申请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经统计,在964名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中,有807名毕业生提出了申请,其中跨专业领域申请46人,最终录取778人,返校人数占到近八成。2012—2015年,我校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录取情况如下表:
表 录取情况一览表(2012—2015)
(续表)
图 各学科领域录取人数对比图
通过近4年的数据对比,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化学)这5个领域录取人数较多(如上图)。随着免费师范生陆续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返校深造的理想越来越强烈,申请免试攻读教育硕士的人数也不断增加,因此我校录取免费师范硕士生的人数也逐渐增多。近两年每年录取人数稳定在1000人左右。
不论是在院系还是在研究生院做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相关工作,我能深深感受到,随着免费师范毕业生返校深造理想的实现,通过教育硕士阶段的学习,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正逐渐成长为一批批志存高远、充满爱心、甘于奉献、执着坚守的光荣的人民教师,成长为拥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理论素养、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能力的优秀教师。“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我相信通过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政策的深入实施和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研究生的不断努力,他们的专业发展道路将越走越扎实,越走越宽广,对于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