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师大伴我成长

师大伴我成长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1年8月,我如期进入了家乡的一所完全中学工作,校领导对免费师范生的重视出乎我的意料,我被安排教了物理,当然一方面这让我很高兴,因为我很喜欢物理,另一方面也让我压力倍增,我不是物理专业出身,会解题与会教学是两回事,但是我知道我必须做好它。每一位老师都在尽力为我们的未来、教育的未来添砖加瓦。另外在本职工作之余,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市一等奖,积极参加教师

汪月,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学系2013级教育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现执教于安徽省滁州市第二中学。

我与师大之缘始于2007年。18岁懵懂的我从醉翁亭之乡踏进了这所全国知名的985高校——华东师范大学,这里很美,像公园一样。我就读于教育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教育技术学专业,最初总觉着这个名字好长,好酷。系里的老师总是和蔼的,他们是园丁,守护着我们这些小花朵,不仅在学业上想方设法地让我们能多学些,也在生活上倍加关心。时隔8年,我还总能想起他们每一个人的笑容。

第一次与师大分别是2011年,面对离别,虽有不舍,但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上吸收了四年的养分,总觉得一身本领,就缺一个平台去施展了。22岁的我带着母校赋予我的力量和对未来的憧憬从一个校园走向了另一个校园,但是身份变了,从被园丁呵护的花朵,摇身变成了呵护花朵的园丁,就如宋祖英的那首歌所唱的一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011年8月,我如期进入了家乡的一所完全中学工作,校领导对免费师范生的重视出乎我的意料,我被安排教了物理,当然一方面这让我很高兴,因为我很喜欢物理,另一方面也让我压力倍增,我不是物理专业出身,会解题与会教学是两回事,但是我知道我必须做好它。本科阶段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里有一年半的大学物理课程,加上师大丰富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培养,我想我努力了就一定能做好。这一年,我执教初二年级,我的目标是熟悉教材、熟悉学生、熟悉教学工作。新手上路,所有的课对于我来说都是新的,于是我开始了每天白天批改作业和上课、晚上留校备课的时光。教案买了好几本,练习册买了好几本,中考卷买了好几套,学校可以提供教育网站的账号密码,这些都可以用来方便我备课和学习。另外学校长期实行“青蓝工程”,即给每位年轻教师找一位优秀的本学科教师进行师徒结对,我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就可以随时去请教师父,也可以随时去听师父的课,而师父也会来听我的课,给我一些好的建议。我一直坚持写详案,这一年我写了4本教案(每学期2本),也做了一些课件,在课后总是会在原先教案上用红笔补充修改,将课件调整得更好。这样慢慢积累,让我在第一学期的校内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拿到了二等奖的成绩,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奖励,但对于我而言它是对我前一段工作的肯定,也给了我接下来朝着这个方向走的信心。

2012年,我执教初三毕业班跨高一年级,工作量倍增。这一年我不仅要备初三年级的课,还要备高一年级的课,但是我仍然坚持在备课前,看一遍教材,看至少2本教案,做几本练习册,让自己更清楚地把握重点和难点,然后写出一篇详案。这一年里我写了8本教案,课件也做得更多,这对于初任教师的我来说帮助很大。有了第一年的经验,再做这些工作就熟练很多,站到讲台上也自信很多,教学效果较好。除此之外,这一年由于执教高一年级,外出听课的机会多了很多,常常出去观摩各类比赛课,也常常因别人的创意和教学能力而感到震撼,收获良多。这一年中考,有3个学生中考物理满分,整体成绩达标,我个人也开了2次校内汇报课和2次校际公开课,同时我申请了母校的免费师范生在职教育硕士(物理专业),在2013年的4月份我通过了跨专业复试,顺利地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2013年我继续留任初三毕业班的物理教师,这一年我的计划是工作学习两不误。有了两年的教学经验,我想我需要进一步提升。在教学上,我在过去的教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新的理念和新的实例,重新写了4本教案,另外将之前没有做的课件补上,让学生能够看到清楚的图片和视频,而不仅仅是干瘪的文字,让生活融入物理,让物理走进生活。我在教学中更加强调和重视实验设计和操作,保证学生能够亲手操作那些重要的实验。教学上,我更多地去和学生沟通他们在我的课堂上发现的问题,我再及时地调整,这对教学确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学业上,我在2013年7月重返母校,又一次转换了身份,从园丁变成了花朵,但此时我带着一份明确的责任。这一次我不在中北校区,来到了传说中的“闵大荒”,时隔6年,我依然记得2007年第一次到闵大荒时看到的光秃秃的场景,此时已是绿荫环绕了,但大家仍然亲切地称呼它为“闵大荒”。高温达到40℃,挡不住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我也不例外。在课堂上那种阔别已久的感觉重新袭来,因为我清楚我要什么,一个月的时间被密密麻麻的课表占满,有刘世清老师、程亮老师、李家成老师、杜成宪老师、吴亚萍老师、卜玉华老师、杨光富老师、黄忠敬老师、许纪霖教授报告会、物理特级教师陆伯鸿老师的报告会、柴志方老师、景培书老师、潘苏东老师、陈刚老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老师、全国著名物理特级教师王铁华老师等。每一位老师都在尽力为我们的未来、教育的未来添砖加瓦。系统性的课程对于我这样一个跨专业的学生来说,让我对物理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增长了见识,也让我有了更高的目标。在暑期面授课程结束后,我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一边将所学用于所教,一方面继续学习远程课程——英语、人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科学人文综合素养课程、学习风格与差异性教学、政治、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课程教学与学习理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完成教学实践反思作业:教学设计、教育教学反思、校本实践问题研究。2014年7月,是我硕士学习的第二年,这一次在中北校区,正好在本科的宿舍,很亲切,天气也很凉爽。迎接我们的仍然是满满的课程表,这一次多是一些教学评价与测量,以及做教育研究的方法等课程,这正是在引领我们走上研究的幸福之路。这一个月我学会了做科研的一些理论与方法,如何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收获很多。我认为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并不存在任何困难,而恰恰相反,这正好能将我们的所学及时用于实践,实践再丰富教学理论,从而使我们快速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

一转眼已到了2015年12月,这一年我在工作之余看了几十本书(文学、心理学、信息学、物理、数学等都有),收获很多。另外在本职工作之余,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获得市一等奖,积极参加教师说课比赛、教师实验比赛、教师优质课比赛等,屡屡获奖,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我更加坚定,只要我愿意去做,努力去做,就有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这一年的11月我又回了一次师大,回到了闵大荒,也是我给我硕士生涯画上句号的时候,我顺利通过了毕业答辩,也面临着第二次与师大分别,在与导师合影、同学合影中感受到再见不知几时的悲伤。我的导师潘苏东老师知道我是跨专业的学生,给我指导很多,在临别之际还推荐我几本有助于我专业成长的书籍,师大的老师们总是这样从细节上帮助我们,让人感觉温暖。

时间总是飞快地流淌,想想曾经拿着本科录取通知书在校园里到处问路的我,到现在硕士已经毕业的我,感慨之余,更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得感谢师大的老师们,也感谢陪伴我度过这段美好时光的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必将不负众望,成为一线优秀教师甚至教育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