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是贯穿新课程的一条主线。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行素质教育。为了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我国政府做出了新课程改革的决定。因此,新课程改革应以实现这一目标为中心。

一、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是贯穿新课程的一条主线。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指导方针。“三个面向”的含义是:第一,中国的教育应在可持续发展中为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和文化服务,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功能,然后通过创新求得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的教育要走向开放,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在世界与中国的交流中获得自身的发展。第二,中国的教育应顾及两个方面:一是站在现实预测未来,二是依据未来预测反映现实,从而在现实和未来之间的差距中寻求自我发展的推动力。只有以“三个面向”为根本指导方针,作为教育变革子系统的新课程改革才能更具前瞻性,才有发展的动力。

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立足于人的生命本体,促进个体的完善。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它不仅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重视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长期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给学校、教师、家长,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自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在不断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上,人们发现,课程是制约基础教育改革有效实施的重要方面,不进行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将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为了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我国政府做出了新课程改革的决定。

(一)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

依据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体现时代的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些培养目标都是围绕着人的培养来设计和确定的,是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责任的具体体现。因此,新课程改革应以实现这一目标为中心。

(二)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如下所述。

(1)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这一目标强调的是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的功能将从狭隘单一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学会做人转变。

首先,应根据基础教育自身特点和时代发展的特点,确定哪些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知识,重新界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概念,把一些适合社会需要的基本内容纳入其中,如英语基本能力、信息素养能力等。

其次,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过去,我们最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很少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采用的大多是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训练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学生获得很高的分数,却往往掩盖了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的缺陷。新课程在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关键。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通过学习知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并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为人民服务。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有正确的人生抉择,对学生的一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这一目标旨在改革课程结构,使课程结构更加合理。

首先,改变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状况。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是构建知识的基石,学生的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丰富多彩的世界,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仅人为地割裂了各种知识的联系,不利于学生综合地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且会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忽视了学生的间接经验、忽视学生知识的建构,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就减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伤害。为此,新课程重视课程的综合性,注重根据学生学习经验组织教学内容,也重视按学科知识组织教学内容,并设置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两套方案供学校选择。在初中设置理科的综合课程“科学”和文科的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艺术”等课程,这主要是改变学科课程过多的弊病,通过综合和分科的形式来调整课程结构。

其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为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由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构成,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构筑学生活生生的世界,使学校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最后,课程结构的改革突出了课程的均衡性和选择性。通过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过学校自主开发课程,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创造条件,使课程结构适应地区、学校的特点,保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这一目标关注的是课程内容的改革,课程的功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首先,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和生活化。课程内容是和科技发展水平相关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内容的水平直接体现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因此,必须选择与现代科技联系紧密的课程内容,一是为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必要的准备;二是通过课程内容的传授,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促进社会科技的发展。课程的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没有这一点,课程本身也就失去了活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就难以实现。基于此,新课程内容强调课程内容的现代化,选择和现代社会生活相关的、反映时代脉搏的基础知识。这一方面加强了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其次,要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我们说的课程并不单纯指书本或教科书的内容,它的范围相当广泛,学生的经验及学生所在的生活环境都可以是课程的范围。新课程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把目光移出校园,广泛地关注社会。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之内的社区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为学生形成以社区为中心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基础。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这是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不可否认,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方面,接受式学习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是,过多依赖接受式学习,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精神就会受到限制。新课程的改革就是要改变这一现状,要实现这一目标,至少要考虑以下两方面: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不可能的。学生学习的知识不是我们灌输进去的,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参与、探索、自我构建而获得的。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课堂学习环境,并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使学生主动学习,获取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信息素养能力是21世纪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就是要实现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这种整合是以课程为主体的整合,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学会使用计算机等多种信息手段,形成对信息的判断能力、选择能力、收集能力和处理能力。课程改革的实施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任何一项课程改革,不通过实施,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5)改变课程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水平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课程评价的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要转变评价指导思想。以前,我们所说的评价主要是指选拔的功能,这种功能通过考试,把所谓的尖子生选出来,从而决定人一生的命运和前途。这种评价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客观上为应试教育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考试成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即从选拔走向发展。

其次,要改变评价方式。过去,中小学课程的评价背后支撑的理念是考试,评价的方式单一,教师和学生是评价的主体。新课程的评价倡导的是发展性课程评价。发展性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是为人的终身学习服务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也可以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在反思中提高自身水平,反思也成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动力。发展性课程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评价过程,发展性课程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与以往的课程评价相比,它的主体不只是教师,还包括学生、家长,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通过发展性课程评价,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课程在管理方面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其目的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第十一条规定,即加大省级人民政府发展和管理本地区教育的权力及统筹的力度,促进教育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继续完善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在课程开发的管理上,改革过去国家管理过于集中的做法,实行有指导的、逐步的放权,以有效地提高课程对当地的适应性。

“有指导”是指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和评价功能等反映社会主义教育性质的重大问题上,要与中央保持一致,并在尊重学生人格、尊重身心的发展规律、建立机制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在课程管理、教材编写管理等方面,通过制定有利于激发地方积极性的有关政策,实现课程管理权限的下放。

“逐步的”是指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面临的是不适应课程改革的庞大的教师队伍、地区间的巨大差异,以及课程开发人员的缺乏和开发经验的不足。因此,放权的过程是渐进性的。这是一个策略,用以保障和促进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可以说,三级课程管理是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各国的实践证明,集权和分权管理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只有协调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才能更有利于课程的管理。

此次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新课程改革分设了六项具体目标,包括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程评价的转变及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2001年9月,新课程改革开始在实验区进行,到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进入了新课程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