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及解读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及解读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思想品德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教学是落实本标准、达成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4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第一部分 前 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初中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思想品德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三组重要关系依次构成了本课程的三大内容板块。每一内容板块中均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思想品德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思想品德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体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爱护环境,形成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意识。

●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责任心、追求公正的品质。

●形成热爱劳动、注重实践、崇尚科学、自主自立、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

●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热爱和平。

二、能 力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控,自我控制。

●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形成爱护环境的能力。

●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

●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

●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三、知 识

●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常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理解个体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了解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知识,认识处理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

●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

●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在个人、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知道我国的基本国情,初步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一、成长中的我

(一)认识自我

(二)自尊自强

(三)心中有法

二、我与他人和集体

(一)交往与沟通

(二)在集体中成长

(三)权利与义务

三、我与国家和社会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三)法律与秩序

关于活动建议的说明:以上表格中的课程内容不全配有活动建议,活动建议的编号是依据与之相关联的课程内容的编号进行编制的。活动建议仅具有参考价值,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设计、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学是落实本标准、达成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坚持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应以本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一)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教学应准确把握课程的综合性,以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处理的主要关系为线索,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科学设计,避免将这些内容割裂开来,分块进行教学;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性,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努力使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

(二)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者应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积极开发各门学科中的相关资源,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和融通,形成教育合力。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教师要了解和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任务,根本性标准,设定鲜明而集中的教学目标。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

(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

二、评价建议

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设计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方案时,应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体现学科评价特点,搜集学生学习的完整信息,客观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教师要总结与反思评价结果,改进教学,进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一)评价目标

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目标是,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提高的有效手段。

(二)评价方式

思想品德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观察:教师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的依据。

描述性评语: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项目评价:按照不同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学生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如提交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师生可以对小组成果进行分析,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

谈话:教师通过与学生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

成长记录:教师应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以学生的自我记录、自我小结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考试:考试方式应灵活多样,如辩论、情境测验、开闭卷的笔试等。要加强思想品德考试命题研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道德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思想品德课程鼓励学校教师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符合本课程特性和学生发展实际情况的有效评价方式。

(三)评价实施要求

1.评价要客观、公正,要准确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调动学生道德学习的积极性。

2.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突出形成性评价。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3.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

4.各级教育行政、招生考试部门及学校教师在设计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方案时,必须以本标准评价目标与评价实施要求为依据,综合多方面获取的考查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作出合理评价。要注意评价的导向性,不能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质量评价的唯一方式,警惕应试倾向的评价方式,避免评价方式偏离本课程目标和理念。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学校外的各类社会机构和各种教育渠道所蕴含的多种教育资源,教师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整合并优化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使之为课程实施和教学服务。

1.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开发、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2.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将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等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3.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重视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生活体验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结合当地和学校实际情况,重视对本土资源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挥本土资源的优势和独特价值。

5.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

1.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

(1)“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社会主流价值。

我们以往过于沉溺于人的工具性,可以为其他(机构、组织、部门)而牺牲人。这一思想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很多年还是根深蒂固。

(2)德育具有多种功能,但最根本的功能是“育人”。

在实践操作中,往往会出现背离“育人”功能而强调其他功能的情况。比如在一些地方或学校,德育成了维持学校秩序,提高智育水平的工具;德育成了装饰学校的手段,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展示自己政绩的工具;德育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表演艺术”……

2004年12月1日,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为了完成教育部委托的修订《小学德育纲要》工作而召开的校长座谈会上,一位苏北的校长发言时说:

“德育就是学校挂的一个牌子,声势大,都是假样子,没人真正搞好德育。上面搞什么检查我就应付你什么检查,那就是做给人看的。学校考试考得好,没有人说我不行,你说我德育不行,你有什么评价体系?可是德育再好,考试成绩不好,根本就不行。很多德育工作都是虚假的,都是为自己涂脂抹粉,都是做样子给人看。领导想看什么,校长做什么给你看,老师是完成教学任务,还有完成校长的验收,没有精力搞德育。”

(3)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的含义。

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就是一切以学生的最大利益为目的,一切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目的,一切以充实学生的生活为目的。

①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都要以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教育工作者要具有“一切为了学生”的自觉意识,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③要面向全体学生,决不放弃对任何一名学生的德育引导,确立“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思想。

2.以生活为中心的课程理念

(1)建立在知识逻辑上的德育课程没有合法性。

杜威认为,能够影响行为,使行为有所改进和改善道德观念是通过学校整体生活才能获得的。涂尔干认为,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

这两种质疑非常有力,道德不是知识,关于道德的知识与人的行为和内在品质没有直接关系。道德上的不作为现象、故意失德现象就是例子。道德不能放假,道德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品德是在生活中形成的,与学校整体生活有关。品德不单是“教”出来的,而且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

(2)解决合法性的出路: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课程要想为自己的存在辩护,就必须解决好重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的问题。

①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向:培养有道德的人而不是“道德研究者”(道德知识的学习者);

②课程的逻辑: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

③德育课程与学生生活的关系:不能涵盖学生的整体生活,但力求反映学生的整体生活。

3.以学生身心发展为重心的课程特点

(1)反映初中生个体生命成长中所面临的种种变化,如身心方面的变化、个体生存状况的变化等。只有把握住这一点,思想品德课才能真正尊重个人的生命成长,才能通过展现学生生命成长中的矛盾和困惑而真正走进学生的生命,并为学生的活动和成长提供一个空间,思想品德课也才能具有现实的针对性。

(2)把握社会变化给初中生所带来的影响。社会的变化、重大事件的发生等都会给学生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在辨析中认同主流的价值观念。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采取了综合化的设计思路,具体如下所述。

(1)以生命成长为主线,以品德为聚焦点进行整合,把社会的、国家的、公民教育方面的内容融入该课程。

(2)以学生的成长为目的,而不是以知识的传播为目的,即从“我们教什么”转变到“学生生命成长需要什么”。

(3)以品德为核心,辅以政治、思想、法律等方面的重要内容,最终通过个人心理将其转换内化为个人品质。通过这种整合,可以有效地改变以往按年级分学科进行的知识性德育模式。

(4)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设计基于学生成长的主题,以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为横坐标,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关系为纵坐标,形成内容的逻辑体系(见表2-1)。

横坐标以品德为主,由于完整的品德是指处理与他人、国家、自我的素质与能力,因而心理、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内容也必然被包括进去。

纵坐标则以学生成长和生活中常见的基本问题为主,心理问题、维权意识、守法精神及对国家、民族的神圣责任感等也必须在课程中予以体现。

表2-1 课程标准的基本逻辑框架表

几点说明:

第一,学生成长过程中,我与环境的关系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考虑到初中地理、历史与社会等课程已经充分考虑了人地关系,而广义地讲,社会也包括环境的因素,因此,课程标准没有安排“我与自然环境”的维度。

第二,逻辑框架只是构建课程体系的脚手架,它告诉我们应该纳入哪些学习内容。在现实中,许多知识是相互包含的,如爱国、共同理想和文化认同就是这样的关系。所以,标准中某些内容的出现顺序,并不与框架完全一致。

第三,逻辑框架只是组织课程的学习内容,并不是编写教材和组织课堂教学的逻辑顺序。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呈现方式

(1)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与其他课程标准一样采取了分类目标的方式。

(2)在分类目标中突出了情感、能力、态度、价值观等目标,以充分体现思想品德课的特殊性。

(3)所有目标都始终围绕着学生生命成长这一主题和主线加以展开,因而不同的分类目标又在学生的完整生活和生命成长中体现出了统一性。

(四)初中思想品德课内容呈现的方式

(1)从初一到初三在内容上逐渐递深,加强梯度感,增加问题的挑战性。

(2)改变以往仅仅着眼于“要知道”的知识模式,扭转思想品德课简单化、缺少弹性的局面,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初中学生喜欢的课程。

总之,第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是生活化、开放性的;第二,初中思想品德课不应该是直接、板脸、教训,而应该是对话、讨论、价值认同;初中思想品德课不是简单化、粗暴化、粗糙化,而应该是综合化、情感化、多样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