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型教学的互通之道

研究型教学的互通之道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是中国理工科院系中第一个新闻学院”,这是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的吴廷俊教授对学院特点做出的概括。本报告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型教学方面的开展情况和特色。作为全国第一个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学校新闻院系,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学校大环境的熏染。

杨星星 张文灿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是中国理工科院系中第一个新闻学院”,这是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的吴廷俊教授对学院特点做出的概括。在这所素以工科出名的理工类院校里,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却凭借颇具特色的教育赢得一席之地,获得了极大关注。

华中科技大学(后简称“华科”)新闻教育始于1983年,前身为创立于1983年的华中工学院新闻系,1998年成立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新闻学院”)。学院现已成为国内具有一流水准的新闻传播学术阵地,形成了国内最为完整的新闻传播类高级专业人才培养链,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新闻学院之一。

在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学院目前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五个本科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与公关、传播学、编辑出版等五个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出版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在三十余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理工科院校的新闻教育之路,其中以文理交叉为培养方式、以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特点都鲜明地体现出了“华科特色”。近年来,新闻界对高校的创新型教育、研究型教学颇为关注,成为教育方式变革中的热点。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通过自身探索,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既坚持了自身特色,也融入了新的因素,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研究型教学的举措。本报告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型教学方面的开展情况和特色。

一、学科交叉,打造特色

作为全国第一个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学校新闻院系,华中科技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学校大环境的熏染。早在院系初创的头十年,就确定了“应用为主,文理渗透”的办学方针,坚持应用为主,学院的新闻业务课教师几乎全部来自新闻实务第一线;在课程设置上,将理科知识作为学院的通识教育,20世纪80年代就率先在全国新闻学专业中开设“高等数学”“自然科学概论”和“微机原理”等课程。1998年年初,学院在多年实践基础上正式提出“实行新闻学与传播学并重,人文、社科与信息学科大跨度交叉,传播文化与传播科技紧密结盟,既培养学生扎实的人文、社科功底,也使学生能掌握现代传播工具的现代化新闻与信息传播人才”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新思路,并在三个方面进行了转变:一是从单学科教育转向多学科综合教育;二是从侧重技能训练转向技能训练与学理教育并重;三是从廉价教育转向高投入教育。这些转变使得基础教育思路变得更加明晰、可操作性更强。

(一)文理交叉见长,技术取代空谈

在对本科生的培养中,新闻学院坚持文理渗透的知识结构、全能的媒体技能培养。如新闻学专业的本科生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理论,熟知各类媒体的传播特性,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传播技术传播新闻信息,并懂得媒介经营管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形成“厚基础、宽口径、术理兼备”的知识结构。

在本科学生培养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理交叉培养。这与新闻学院所处的理工院校这一大环境密不可分。大一入校后,学生就需修读微积分、政治学原理、哲学导论等多学科的通识课程,进入大二学年,所学的知识更为精细。在对2010级本科生进行访谈时,不少同学提到了在课表里比较难学的理科课程,尤其是传播学、广告学专业的本科同学,所必修的理科课程更多,除了与新闻传播专业相关的课程,本科生还需要修读经济学原理、人机交互技术应用、软件工程、电子商务、网页设计、网站产品开发等一系列理工类课程。本科传播学专业更能体现交叉特点,它以传播学、新闻学、信息科学基本理论为教学基础,强化网络信息传播和数字新媒体的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加强数理科学的训练,体现文理大跨度交叉的办学特色,旨在培养既拥有扎实系统的传播学与新闻学相关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实务操作知识和技能,又掌握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应用技术、熟悉网络传播环境、掌握网络传播技能以及综合传播实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2008级本科传播学专业刘利芳同学为例,在她的本科培养计划里,“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数据库”“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网络信息管理概论”“网站综合设计实验”等课程都是其必修或选修课程。

对文理交叉复合培养的重视不仅体现在本科生课程设置上,在本科招生时就已经有所侧重。华科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是文理兼招的,2007级本科生秦汉文当年就是以理科考生身份招入传播学系,并一直关注网络传播的技术方向。这样的课程开设使学生在研究网络、网站产品时更具专业性与可操作性,而不是撇开技术的泛泛空谈。从2011级开始,传播学本科生开始和计算机学院联合培养,学生毕业时可以拿文学学士和工学学士双学位。

(二)多学科交叉实践,复合特色取胜

新世纪以来,面对新闻人才竞争加剧的局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础上,开始思考如何面对媒体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趋向,加大新闻教学改革力度,实行文科大平台交叉,增强学生的复合能力和多媒体就业的适应能力。首创网络新闻学专业,实现网络信息技术和新闻传播的交叉。新闻学院院长张昆曾指出,学科交叉融合是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灵魂。按照学科交叉思路,新闻学院不仅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体现文理交叉,课堂外的专业活动中也践行着多学科的交叉实践,与文科专业的“联姻”特点是最突出的。

新闻学与社会学历来联系紧密,社会学中所涉及的研究方法、社会学视角对新闻传播学有深刻影响,而新闻实践产生的社会现象也引发着社会学学者的关注,在信息时代,媒介、权力、传播和管理紧密联系。随着社会全面发展,社会对传播者产生了新的期待。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科交叉融合,为新闻学子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多方面的角度,新闻学院和社会学系共同主办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牛犊”学术论坛暨新闻学院公管学院研究生学科交叉论坛,鼓励学生自由争鸣,在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良好环境中培养创新思辨能力,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打下了基础。

除与华科社会学系合作外,新闻学院还与法学院有过学科交叉实践,针对新闻侵权、新闻立法的前景等举办过论坛进行探讨。

(三)建设国家特色专业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国家特色专业建设追求的目标是,坚守“应用为主,交叉见长,复合特色取胜”的办学理念,以办学模式实现彻底变革为突破口,做好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革新、师资队伍建设等基础工作,紧扣社会需求,培养新型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基于这一目标,新闻学特色专业建设目前已在精品课程打造、优秀教学团队组建、新型教学计划制订、实习基地拓展、特色专业方向开设、高水平教材编写、教学研究、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十一个主要方面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

国家特色专业的开展促进了教育培养质量的提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特色精品课程的开展受到学生追捧。在新闻法领域的著名学者孙旭培教授开设的“新闻法”课程,在新闻评论教育界颇受关注的赵振宇教授开设的“新闻评论写作”课程,都是名副其实的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精品课程。

二、注重学术能力培养

研究型教学一改之前老师课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提倡启发、引导、兴趣激励,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挖掘提升自身的学术能力。华科校长李培根曾谈到,教学与科研如同自行车的前后轮。华科新闻学院历来也重视对本科生学术能力的激发培养。张昆院长曾要求老师们在申报项目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科研和人才培养相结合。不仅要出成果,出人才,而且人才和成果还要服务于专业和学科建设,要有促进作用。

(一)创新学术交流方式

对正处于汲取专业知识阶段的本科生来说,“学术”是略显枯燥的、有距离感的。但学术兴趣、基本学术素养的培养,正是从宝贵的本科阶段开始。研究型教学中要求学生是自发地、积极地进行研究,老师由主导作用变为引导作用。这样看来,引导的方式对于学生兴趣能力的激发培养就更为重要了。华科新闻学院创新了多种学术交流方式,引导本科生涉足学术,热爱学术,自主探究学术。

从2009年起,新闻学院开始建立长期有效的学术交流平台和机制,推出全院性的学术沙龙活动“周四晒书会”以及“学术沙龙”。首期活动2009年9月举办,由老师主持,学院老师、学生都可参加,共同分享学院教授或博士学生的学术经历和心得。“晒书会”还开设“教师专场”和“研究生专场”,每期分别由两位教师或两位研究生轮流登台做主题演讲,与其他参会者一起分享并探讨各自最为精华的学术研究成果或心得。学生和老师现场互动,针对每期的主题当面交流,在思想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学术沙龙”延续的时间较长,主要涉及的是传播学领域的学术探讨。

(二)积极打造国际化平台

学术研究所借助的平台越大,视野越广,产生的影响力就越大,学生从中获得的支持帮助就越多,也能产生激励效应。新闻学院在平台打造方面不遗余力,与香港城市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本科生、硕士生可申请长期交换。其中,与香港城市大学的联系更为紧密,在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上有所成就的祝建华教授不仅在新闻学院向学生讲授传播研究方法,而且通过交流项目与学院共同培养博士生。

在国际化平台搭建过程中,“本科教学协同计划”“研究生国际化课程”项目是两个关键项目,为开阔视野“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条件。

“本科教学协同计划”建设项目是属于华中科技大学“985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国际课程建设、业界课程建设、教师海外研修和学生海外学习四类子项目。其中对在校生影响较大的就是国际课程建设。国际课程建设子项目通过邀请境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知名教授或专家来校讲授本科生课程,打造与国际知名教授和专家交流的平台,推动教学改革。“本科教学协同计划”和研究生国际化课程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开展群体、活动内容略有不同。计划开展以来,新闻学院陆续邀请了4名境外学界老师给本科生授课。

“研究生国际化课程”全称为“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项目”,是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积极开展的国际化项目之一,计划每年邀请150名国内外知名大学教授来学校工作10个工作日及以上,主讲一门16个学时以上的研究生专业课程或等量系列的专业讲座,或进行研究生学业指导。众多国际知名学者将国际学术前沿课程直接引入研究生课程体系,让学生们开阔学术视野,了解国际学术前沿成果,把握学术研究的最新方向,这也是国际化课程的最大特色,是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个创新,对研究型教学开展有重要支持作用。新闻学院借助此校级项目,与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界知名学者达成合作,先后邀请了传播学专家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彭泰权老师、澳门大学传播系副教授吴玫为学生讲授传播学课程。国际化课程为全英文教学,所教授的内容也多为前沿的、学界关注的重点难点,是与传统方式不同的教学实验。新闻学院首期国际化课程由祝建华教授讲授,采用全英文的教学课件,为新闻学院学生讲授了Multivariate analysis for newmedia research、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orrelati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等目前国际上传播学的前沿研究。该国际课程不仅得到院系学生的关注,也得到校内其他院系甚至是国内其他高校师生的青睐。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系主任廖圣清教授以及深圳大学的一些老师也前来聆听祝教授的讲课。国际化课程的开展让新闻学子们从一个个学术大师身上汲取了很多养分,这种前沿、国际化的课程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和大师们互动、答疑、思想碰撞,进而产生灵感,激发了学生的学术研究动力。

除了“引进来”,学院还大胆“走出去”,拓展国际化办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研究平台。张昆教授曾率团访问了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格拉斯哥大学商业与社会学院,还参观了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与曼彻斯特大学等著名高校,深入英国BBC进行媒体调研。老师们通过深入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课堂了解教学情况,重点洽谈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的合作模式。就实践教学模式、本科课程设置、研究生培养、国际交流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此次英国之行正是受到上文提到的本科“协同计划”与国际化交流项目的资助。

三、自主探究,激发兴趣

有了扎实、全面的学科基础和良好的学术素养,学生兴趣的激发就更为关键。如果说前两者是打基础,那么对自主探究兴趣的激发就是“引爆”研究型学习的关键。在激发机制上,华科新闻学院主要的工作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依托研究中心孵化学生兴趣

新闻学院有多个研究中心,学生不仅可以在研究中心了解学院学术开展情况,还可以跟随研究中心的老师学习最新研究成果。在对学生兴趣激发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新闻学院的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研究院,它由学院与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组建而成,试图在大学专业教育如何与行业实践单位对接这一问题上实现突破,实现高校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人才的目的。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将全面参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案不再由高校自己说了算,双方共同研究教学计划,制订与媒体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构建适应广播电视媒体发展需要的教学体系。该研究院也将为湖北广电总台提供智力支持。如共同举办学术论坛,致力于广播电视发展的战略研究和应用研究,邀请全国广播电视学界与业界人士共同研讨广播电视业发展问题。这个实践性极强的研究院为学生提供了正式进入媒体前的标准媒体环境模拟训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实践热情。

与此运行机制类似的还有新闻学院公共传播研究所、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出版研究所,在研究所导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可以结合所学专业跟随老师做学术,达到学研结合的目的。

(二)打破班级常规,建立院内创新团队

创新团队是华科新闻学院设立的不拘泥于班级、专业限制的开放性创新组织。它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申请创立,通过团队考察来加入,每个创新团队的创立都是学院支持的,配有专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主要是担任“导师”角色,在团队需要时给予专业性指导,其余自由度则留给团队同学。这种创新团队形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不同于普通参赛队伍组织松散、活动结束即解散的一般特点,而是循序渐进的、可持续的,有一个科学的初生、成长、发展过程,具备较高专业素养和创新自由度。创新团队聚集了新闻学院内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有新奇想法的本科生,成为他们对研究和实践的兴趣的原产地。

新闻学院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团队有:主攻广播电视,所创项目影响到每一批华科毕业生的V-FUN团队;主攻广告与公关,多次在全国公关大赛上获奖的红树林策划创意团队;涉及互联网产品策划、网络传播的互联网创新Loading团队。这三个团队虽然成军时间不长,但已经斩获了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奖最佳编剧奖、全国高校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金奖和银奖、全国公关策划大赛金奖和银奖等多项含金量颇高的奖项。

这些团队都是以学生兴趣为主导,结合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建立的。学生的热情进一步激发了老师引导学生、服务学生创新实践的热情,共同推动了新闻学院创新型教育、研究型教育的发展。

新闻学院V-FUN团队成立于2009年6月,属于华科一支新兴的影视创作团队。团队以“定格青春,剪辑梦想”为口号,借助新闻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专业教育,为爱好影视制作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学习、锻炼、交流的平台,着力培养团队成员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新闻学院广播电视新闻专业胡怡副教授为团队指导老师,为团队提供专业性的辅导。

红树林团队借助的是新闻学院广告与公关专业教育资源,团队从成立以来一直在创新的道路上坚持,其团队理念与研究型教育更为贴近。它是培养“创意思维—策略制定—问题解决”三种核心专业能力的咨询策划创意团队。该团队成立于2002年,由新闻学院副院长陈先红教授亲自指导,以广告、公关、品牌传播等创造性课程设置为依托,实行TRC(Teach+Reach+Consult)创新培养模式,即集合创想—研究—实战“三位一体”的创造型、研究型、实战型教学模式,并充分运用各类广告公关设计创意大赛以及各种实战机会作为锻炼平台,吸纳来自全校各类专业的优秀学生,培养复合型的创意人才。红树林团队自成立以来,在历届中国大学生公关策划大赛上都表现不俗,在学生群中有广泛影响,在中国公关业界具有较高的声誉,备受业界的欢迎和青睐。

综合新闻学院创新团队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学生主导,学院支持,专业辅助;同时,创新团队不是为项目而临时成立,项目结束即一拍两散的“突击团队”,而是闲时练兵、忙时上阵的“正规编制军”。长期延续、渗透到院系日常教学中的科学培养模式让创新团队具备了扎实的功夫底子,所以面对赛事、项目时方能厚积薄发,打有准备的仗。新闻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2007级本科生、2011级研究生刘乐同学就曾是V-FUN团队的队长,他在访谈中表示,VFUN的运作方式使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得到全面激发,头脑风暴,天马行空,一些听上去很不靠谱,但一旦扎实地做下来却相当靠谱的点子被一个个落实,着实会带来惊喜。在毕业季,V-FUN团队策划了“华科毕业戏”项目,每年的毕业季由团队成员自编自导具有浓浓华科味的校园电影,并通过全校海选的方式招募毕业戏演员。片子编辑结束后,会在体育馆全校公映,第一期毕业戏公映时,华科校长李培根和大四学子们一起观看了“首映”,对创新团队的工作给予了支持肯定。经过V-FUN团队的运作,毕业戏已经成为华科毕业生的必备项目,可以说V-FUN团队的创新成果得到了华科学生的认可,V-FUN团队的成员们也在一次次的创新项目中得到专业技术锻炼,获得了成就感,这也是下一次创新实践的基础和激励。

(三)以赛代练,形成激励机制

竞赛是检验学习成果、全面锻炼学生能力的一种方式,激烈的竞赛氛围能刺激学生的创作欲望,收到的效果远比普通课堂教学惊艳。研究型教学中,竞赛与激励机制的作用不可小视,华科新闻学院也在这方面做出努力。

鼓励学生多参加专业竞赛,以赛代练,在实际竞争环境中将所学知识用到最佳地方。当然,多参赛并非乱参赛,学院鼓励学生参加有权威性、有全国影响力的比赛,通过比赛中学界、业界的高素质评审来发现学生自身不足。例如,鼓励学生参加全球华语大学生电影节(被喻为“华语学界奥斯卡”,由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创办),2007级广电专业学生覃旦自编自导的短片《稻草人》在该电影节上斩获“最佳编剧奖”,并得到了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创意奖提名,学院为获奖同学组织了经验交流分享会,激发更多同学的兴趣。除此之外,全国文科计算机大赛、中国大学生公关策划大赛、营销策划大赛、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等都是学院关注和支持的比赛。

建立符合学生需求的激励机制也是学院的方法之一。在研究型教学中,学生自身的兴趣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正确的激励,兴趣也会失去持续性。上文中曾提到学院与境外多所学校有学生交流项目,在自主探究中表现突出的同学可以向学院申请交流。这也是对学生继续探究的激励。同时,业界媒体与学院签署了奖学金奖励合约(如人民网奖学金、嘉兴日报奖学金、南都新闻奖学金等),在专业领域或媒体实习中有突出表现的同学均可获得奖学金奖励,并在就业时得到合作媒体的青睐。境外交流机会、未来就业推荐、奖学金,三者的激励作用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进步。

四、延展特色

说到底,新闻传播教育研究型教学的目的,并非单薄的专业成绩与实践作品,而是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敏锐的问题意识和突出的解析能力。在这一点上,开设新闻评论班既是华科新闻学院的主打特色,也是对学生独立思考精神、敏锐问题意识和突出解析能力的直接培养。新闻评论班采用的就是研究型、启发型的教学方法,主张学生自主探讨、自主决断。

华中科技大学对新闻评论教育的关注还是比较早的。2001年学院与校党委宣传部联合成立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面向全校招收有评论兴趣和特长的同学开展相关活动。2005年秋开始面向全国招收首届新闻评论方向特长生。2006年学院成立“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赵振宇教授任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和凤凰卫视等高校与媒体人士为中心特邀研究员。以上举措均为全国高校首创,且效果显著,新闻评论方向特长学生为各大媒体所垂青。

评论班采取导师制,实行小班教学,使每个学生拥有自己固定的指导老师,实现了在本科时期接受研究生型教育的目的。指导老师既有学院内部教授新闻业务的老师,也邀请了20多位国内知名高校和主流媒体的评论专家。评论班课程设置注重对独立精神、独立思维的追求,“新闻评论概论”“新闻评论思想与思维”“新闻评论名家名作评析”“社会认识发现专题”“深度报道”课程都是评论班的特色课程。在访谈中,曾是评论班一员的柯黎同学表示,评论班的教学形式多样,课堂活跃自由,经常针对近期的热点事件开展观点陈述与交锋,老师与学生可以随时插话,随时交流,一个问题可能有N种不同的看法和切入点。“除了专业性的学习之外,评论班更主要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的精神、敢于发声表达的习惯,以及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探究欲望”,柯黎提到的这种收获,也正是研究型教育所追求的。

新闻评论班不仅停留在学生日常学习、课堂业务实践上,还与评论界、学术界积极对接。《楚天都市报》、湖北电视台等与新闻学院都建立了合作关系。2003年和2006年,新闻评论班分别举办了两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与《嘉兴日报》社合作,实施“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并与《新闻战线》杂志社联合召开“新世纪第三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班内也涌现出一批优秀评论人才,《人民日报》《新京报》《南方日报》等报社都招有评论班学生。同时,评论班还为高校输送了新闻评论课教师,使评论教育得以延续,受到重视。“新闻评论教育应该培养一批有社会责任感、有表达能力、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这样一批意见领袖的存在是建设公民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涂光晋在华科新闻学院表达过对新闻评论教育的殷切希望,也是对评论人之精神的期望。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的坚持,不仅是对新闻评论教育的坚持,也是对独立人格精神、创新探究品质、术业结合的坚持。

文理交叉、学科融合,既沿袭了华科这一工科院校的传统特色,又打破了文科学生的培养局限,“宽口径、厚基础”得以实现,这也是研究型教学的基础;创新学术能力培养方式,搭建国际化学术平台,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和广阔的视野、平台,这是强大动力;自主探究兴趣的激发,是学生基础、动力的“引爆点”,而最具学院特色的新闻评论班之方法、精神,与研究型教学所追求的方法、目的紧密契合。

当然,目前新闻学院研究型教学的开展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国际化课程所涉范围过窄,大平台效果没达到预期;虽然有意识地去开展研究型教育,但并未制订详细规划。笔者认为,下一步对研究型教育资源要进行统筹整合,突出重点,追求高质量、精品项目,删除烦琐小节。

(作者1系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作者2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