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建设一所合格的图书阅览室

如何建设一所合格的图书阅览室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书学习小组成员可以一起选择书籍,共同控制阅读进度。泛在阅读资源库建设是泛在阅读的物质保证。二者之间的关系密切,互相影响,共同促进了学生的成长。要发挥“演讲十分钟”的效能,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各年龄段的目标设置要明确。通过“演讲十分钟”课程的实施,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一、明确目标:兴趣引领,习惯养成,能力提高

(一)兴趣引领

1.为学生选择那些制作精美、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图画书,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愿望。

2.尊重学生的阅读方式。学生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有的学生喜欢和同桌交换阅读;有的还会大声读出书的内容。

3.把选择阅读的权利交给学生。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要过多地对学生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选择轻松自由的阅读方式,享受阅读的快乐,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爱好和兴趣。

4.师生共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阅读后的收获和体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可以巧用故事悬念诱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5.每学期开展一次“小故事王”朗读比赛,一次“读书大王”征文比赛。通过各种读书比赛活动,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感受阅读的快乐。

(二)习惯养成

1.读书动笔,做好摘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养成“圈画批注”“读读抄抄写写”的良好习惯,可以把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名句名言等抄录在本子上,并给摘抄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如“文海拾贝”“文苑撷花”等。班级可以通过读书展览、读书报告会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交流各自阅读感受的机会和平台。

2.读书思考,勤读勤议,勤读多问。

3.爱书惜书。学生在阅读中应保持图书的整洁,养成有借有还的好习惯。

(三)能力提高

1.学校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在阅读指导课中,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掌握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选择优美词句等。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方法地进行自由阅读。

2.鼓励学生自由组成“读书学习小组”。读书学习小组成员可以一起选择书籍,共同控制阅读进度。学生需保证每天半个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并做好读书笔记,交流心得。

3.向家长推荐学生课外读物,倡导家长和学生一起买书,一起看课外书。家长可以通过家长会或家校网交流学生读书的心得,建立“亲子小书房”,形成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4.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在平时的课内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化方法为能力。

5.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向其介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阅读方式——选读、浏览、精读。

(2)做读书的有心人——摘抄、勾画、使用书卡、做笔记。

(3)交流与分享——开展阅读沙龙、故事会,推荐优秀书目等活动。

二、建设资源:书是学生进步的阶梯

泛在阅读资源库建设是泛在阅读的物质保证。从学校到班级再到家庭,都需要进行泛在阅读的资源建设。图书阅览室、班级图书柜以及家庭小书柜,构成了泛在阅读资源库的基本内容。

(一)图书阅览室

一所合格的学校一定有一个学生喜欢的图书阅览室。学校应把图书阅览室办成学生的精神家园,营造出环境优美、静谧惬意、书香四溢的图书阅览室。图书阅览室的书籍应种类繁多、数量充足、内容丰富,既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班级图书柜

班级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级图书柜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爱书、惜书,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是学生的精神家园。因此,班级图书柜的建设应从学生的精神成长需求出发,从班级的物质条件出发,一是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发动学生量力而行地捐赠和推荐;二是要注重图书种类的多样化,内容的丰富性;三是图书数量的必要保证,做到至少是班级人数的2.5倍;四是增进仪式感,强化文明的崇高性;五是要在图书管理上创新,促进班级图书柜藏书的有序流动。

(三)家庭小书柜

家是爱的港湾,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应提倡建设家庭小书柜,发挥家长对孩子成长的精神引领作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家庭小书柜建设主要有这几个特点:一是儿童性。充分体现孩子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尤其是随着学段的升高,年龄的增大,孩子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会越发鲜明。书柜内容亦能反映出学生阅读成长的过程。二是共同性。选择一些父母和孩子都喜欢阅读的书籍。三是要随时增添新书。

三、设置课程:在课程中成长

(一)阅读指导课

泛在阅读是现代阅读的重要方式。如何进行泛在阅读,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方法和技巧上的指导。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泛在阅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学会阅读。阅读指导课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进行,二是开设专门的阅读指导课。专门的阅读指导课的时间主要利用午间休息这个时段,地点一般选在图书馆、阅览室等地方,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以开办讲座的形式进行。

(二)午间阅读课

午间阅读课是午间时段在教师管理下,学生自主进行阅读活动的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进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收获知识与思想。午间阅读课的组织遵循三条原则:一是自主性,学生为主体;二是自由性,阅读学生自己选的书;三是纪律性,即参加活动的学生要遵守纪律,保持安静,不能影响其他同学;四是展示性,可以通过好书发布会、好故事发布会等活动丰富阅读形式。

(三)演讲十分钟

阅读重在积累,演讲重在表达。二者之间的关系密切,互相影响,共同促进了学生的成长。要发挥“演讲十分钟”的效能,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各年龄段的目标设置要明确。将目标指向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与心理状态联系起来,释放学生潜力,让学生敢讲、敢演,且学生能够讲清楚、讲明白。二是内容的充实性。学生应讲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个人的思考,拒绝演讲内容夸张、空虚。三是时间的整体性。教师要统筹安排,全面参与,和学生共同提高。四是榜样性。通过榜样的示范,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参与。通过“演讲十分钟”课程的实施,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四)家庭阅读

家庭阅读,提供了学生耳濡目染、接受书香熏陶的机会,是学生学习文化、提高文化修养的重要路径。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家庭阅读的建设:一是重视阅读家风的发现和培养;二是大力倡导亲子共读,亲子共说;三是记录家庭到书城(或书店)、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地的活动状况,包括时间、频率等;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观看音乐会、话剧等;五是重视家庭阅读分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