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的故事大家都熟悉,在这个故事中,卖油翁酌油,“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陈尧咨射箭,“发矢十中八九”。是卖油翁厉害,还是陈尧咨厉害?
答案很简单:都一样。因为 “熟能生巧”。
叶圣陶说: “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功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
所以,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协调问题不是问题,“熟能生巧”便可。作为语文教师,要传播语文知识,更要培养语文能力,应使两者统一于一体。很多教师都存在一种错误的理解:语文分数高的学生,其语文能力必强。其实不然。分数高的学生往往背负着学习压力、分数压力、名次压力等学习知识,对与成绩无直接关系的语文能力方面根本就无暇顾及。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更使这类学生重知识而轻能力。
语文教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语文知识教学,一类是语文能力教学。以知识为中心,教给学生语文学科知识及其课程涉及的百科知识的教学为语文知识教学;以能力为中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教学为语文能力教学。我们特别强调语文教育要注重历练,要把知识教活,让学生能够越学越有感情,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让学生能够体验语文的魅力,那既要兼顾语文知识的教学,又要加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历练指教师经常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练习、尝试和锻炼。作为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黄麟生是怎样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的呢?
我们这里要提到几个人。
黄麟生在广西师范大学读书的时候,有三位老教授给了他很深的影响。
一位是冯振教授。冯振教授教学生 《诗经》《楚辞》,经常强调:“你们要背,背熟了,才能够谈理解。”
一位是贺祥麟教授,国内著名的莎士比亚研究专家,他所翻译著作的字里行间,新见迭出,披沙拣金,精彩纷呈。从贺祥麟教授厚积薄发的双语功力中,黄麟生感受到了外国文学情感的鼓动性与煽情性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明白了令人感慨的扎实厚重的学问是日积月累练出来的。
还有一位是彭泽陶教授。彭泽陶教授教学生古代散文。有一次,黄麟生请教彭泽陶教授怎么读书。彭教授没有马上给黄麟生答案,而是让黄麟生在椅子上坐好,并亲自给他泡了一杯茶。然后彭教授拿出一套新的茶具推到黄麟生面前,指着桌面上一包还没开封的相同的茶叶,微笑着说:“麟生,你来泡一杯,喝完自己泡的那杯再喝我泡的那杯。”黄麟生虽然有点奇怪彭教授为什么不回答他的问题而让他泡茶、品茶,但他还是起身去泡茶、品茶。之后彭教授问:“你觉得哪杯茶好喝?”黄麟生说:“您泡的茶比我泡的好喝。”彭教授笑了笑:“泡茶是一门艺术,要想泡好茶,需要练。语文也一样,要想学好语文,就要多练。”离开的时候,彭教授从书房拿出一大袋书送给黄麟生,其中有一套 《叶圣陶文集》。他说:“麟生,好好看,语文教育的精华都在此处了。”
黄麟生回去后反复阅读 《叶圣陶文集》,终于明白了彭教授说的话,决定继承叶圣陶一贯倡导的历练思想:语文教育要致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经过长时间的磨炼,黄麟生在语文教育上取得了重大成就。有一次黄麟生在一个学术会议上阐述语文需要历练的重要性,一位教育名家很是赞赏。他走到黄麟生面前热情地握住了他的双手,欣赏地说道:“你是一位行走于教学 ‘田野’与科研 ‘殿堂’间的教师。”这样的评价非常适合黄麟生。
教师有两类,一类是 “专制独断型教师”,一类是 “宽容民主型教师”。
语文教法同样有两种:一种是说教。“专制独裁型教师”喜欢一讲到底,说什么就是什么,只负责说,不负责教,实质上是把说教与教学生学习分隔开来了。一种是历练。 “宽容民主型教师”尊重学生的思维意志,主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练,引导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因材施教辅助学生学习。
有些教师没有进行真正的引导,就直接把知识抛给了学生。比如,教师提问:“春天是什么?”学生回答:“是桃花,是春风,是绿叶……”教师接着问:“可以把春天比作什么?”学生回答:“不知道。”教师说:“一位仙女。”然后学生心中就有了童话中仙女的形象。教师的答案贴近了学生的思维,他觉得很精彩。但可惜那答案是教师说出来的。[1]这种越俎代庖的做法属于急躁与肤浅的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急功近利地追求分数,而是着重练习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才是历练。当时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还没有走出传统的说教形式,黄麟生对语文教育的关键就已胸有成竹,开始让学生历练。
黄麟生继承叶圣陶的理念,强调多练,反复练,并养成习惯。他认为,习惯养成之时,就是能力形成之日。他主张要想将语文知识转化成语文能力,就要靠多练,反复练,达到 “熟能生巧”的地步。黄麟生指导一线教师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力求达到叶圣陶说的 “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黄麟生认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帮助学生将这些学习方法内化。这个内化就需要 “历练”。学生的 “历练”必须与教师的 “导练”相结合,才能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学生经过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历练过程,经过点滴积累,次次强化,渐渐养成习惯,就大可进步。
说到历练,黄麟生最引以为傲的便是培养了如今在澳大利亚担任国家电台双语主持的罗弈。
1968年,广西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长要黄麟生担任一个加强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课教师。黄麟生让品学兼优的学生罗弈担任团支书。罗弈学习成绩很好,但是讲话有 “口吃”的毛病。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黄麟生判定罗弈的 “口吃”不是生理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换而言之,就是缺乏自信。为了帮助罗弈早日改掉讲话 “口吃”的毛病,黄麟生加强了对罗弈的锻炼,每次上语文课 (尤其上公开课)都让罗弈朗诵课文,并及时点评、表扬。经过一个学期的历练,不知不觉中,家长发现儿子讲话不 “口吃”了,且能文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朗诵、交际。问起原因,罗弈说:“黄老师在上语文课时总是让我当众高声朗诵。”这不正是历练的功劳吗?
黄麟生非常重视学生的语文历练,认为要学好语文就必须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功。黄麟生的一位学生刚刚工作一学期就遇到了难题,来请黄麟生指点:“教语文好难,我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更痛苦。”黄麟生不解:“此话怎讲? 为什么学生学得痛苦?”他从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教案,打开给黄麟生看:“每节课的教案我都写得很好,但是常常达不到预期目标。我花费时间多,但效率很低,我着急,学生也着急。”黄麟生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好好夯实学生的基本功,放手让学生去历练!”这位学生回到学校后,决定把 “学习权”交还他的学生。于是他的学生亲自去做的事情逐渐增多了,如改作文,学生写完作文后要互相评改。两个月过后,有位家长向学校投诉,说教师懒惰,什么都交给学生做,希望学校可以把这名教师换掉。那段时间,他承受了很大的舆论压力,给黄麟生打电话求助。黄麟生鼓励他:“‘历练’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必须坚持! 坚持下去,学生才能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能学习,具有真正的语文能力。”他听了这番话后主动跟家长沟通,也更加坚定了让学生进行语文历练的信心。一年后的一天,黄麟生正在看新闻,家里来了一个电话,一个很兴奋的声音说: “黄老师,我们班由‘差班’变成了 ‘黑马’,原来是全年级最后,现在是全年级第一,学校还专门表扬了我们!”打电话的人就是黄麟生那个一年前频被家长投诉的学生。听到他如此兴奋的声音,黄麟生也替他高兴。
黄麟生探索并实践 “历练”这条道路其实并不容易。在中学当教师时,黄麟生初生牛犊不怕虎,曾尝试过一些新的教育方法,也和前面说的那位青年老师一样得不到同事、家长的认可,压力很大。就在他要放弃的时候,他读了彭泽陶教授送的 《叶圣陶文集》,继而坚信 “历练”这条路走得通,于是他花了更多的心思去引导学生自能学习,多次碰壁后终于获得了成功。
每个学生的个性品质不一样,学习基础不一样,接受知识、吸收知识的能力更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一门大学问。处理好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都会提高;处理不好,学生的发展空间就会受到影响。黄麟生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所幸,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1] 田建英.语文课堂应杜绝空洞说教和花架子——对高效课堂的认识与感悟 [J].语文建设,2014(02):14-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