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慕洁的孩子是如何成长的

区慕洁的孩子是如何成长的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今天时髦的话说,区慕洁也有一大帮“粉丝”,有一批志愿者、实践者。小可馨和这一片儿的其他同龄孩子是幸运的,从出生开始,就在区老师的指导下成长和受教育,区老师定期为她测试身体和智力的发育情况。以陈可馨为例,区慕洁强调说,我们养育教育孩子不是以发展智力为主,而是以小孩整套能力的协调、全面发展为目的,包括五官的运动、四肢活动、社会交往、自理能力等等。

用今天时髦的话说,区慕洁也有一大帮“粉丝”,有一批志愿者、实践者。特别是在她家附近,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一帮人根据她的指导,科学地养育和教育孩子,陈可馨小朋友(上图右)就是幸运的“成果”之一。而陈可馨的姥姥——北京市民王南萍(上图左)女士,则是区慕洁最忠实的追随者和其育儿理论的实践者。

王南萍说,外孙女陈可馨是在区慕洁老师的指导下科学育儿的结晶。她的父母是结婚一年之后决定要这个孩子的。之前,她和她的女儿、女婿参加了区老师科学育儿的讲座,他们非常重视自己即将到来的生育,对区老师的讲座一课都不落,所以对要这个孩子准备得非常充分,比如,饮食的搭配、父亲烟酒不沾、夫妻情绪调节等等,可以说是在父母双方最优秀的条件下怀孕的。结果,生下来的孩子身体很健康,出生时8斤4两,从来不哭不闹,晚上一觉睡到天亮。小可馨和这一片儿的其他同龄孩子是幸运的,从出生开始,就在区老师的指导下成长和受教育,区老师定期为她测试身体和智力的发育情况。小可馨10个月就会叫爸爸妈妈,特别是记忆力之好,超出想象,一岁零五个月的时候开始学习认字,到一岁半能认30个字,而且,这30个字任意分家,她都能认得出来。三岁之前,可馨就坐在胡同里自己一本一本地读幼儿读物,到四五岁的时候能念报纸,自己能在电视报上找自己喜欢的节目。她上学以后,学习一点儿也不吃力,目前在十佳小学分校读五年级的她,已经连续两年全科免考,而且参加了奥数和英语的比赛,成绩喜人。

以陈可馨为例,区慕洁强调说,我们养育教育孩子不是以发展智力为主,而是以小孩整套能力的协调、全面发展为目的,包括五官的运动、四肢活动、社会交往、自理能力等等。一个好的宝宝应当是各方面都很健康,综合能力强。比如,我们现在的条件下,很多小孩的社会交往能力不强,我们就把孩子组织起来,让孩子到我们活动室来活动,互相认识以后,一起做各种游戏。现在很多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做,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使得孩子自理能力很差。她强调说,这是绝对不行的,两岁的孩子一定要自己吃饭;一岁半就要把奶瓶给甩了,让孩子拿杯子喝,不能再用奶瓶了;两到三岁是学口头语言最重要的时期。

说到小可馨当年的认字,姥姥介绍说,一开始教孩子学的那30个字并不是“上下左右”等很简单的字,第一个字是“娃”,因为小可馨有很多玩具娃娃,她很容易接受,还有“咬”、“嘴”、“耳”、“走”、“粥”等,都与小可馨的生活密切相关。还有个“鼠”字,因为可馨有个玩具米老鼠,所以也很快就认识了。语言关、识字关过了,再教数学就很容易了,碰到应用题,小可馨自己就能看懂题意。

姥姥为了培养外孙女的审美情趣,还给小可馨做了许多“布书”,很形象地教孩子各种色彩、大小、里外、多少、形状等概念。布书柔软,色彩鲜艳,孩子可以拿着玩,伤不着。有一页布书是一个大瓢虫,大瓢虫的翅膀上缝着拉链,拉开,里面放着两个小瓢虫,这样,大小、多少、内外就都讲清楚了。让孩子自己操作,还同时锻炼了动手的能力。

区老师对她负责教的孩子,每隔一个月就要进行一次走访。孩子应当学着爬了,可是有的孩子爬不起来,小肚肚离不开床,区老师就拿条毛巾将他的小肚肚轻轻提起来,或在前面摇晃一件孩子喜欢的玩具,吸引孩子往前爬。七个月的孩子要会打滚,可有些孩子自己翻不过去,就可以拿一条毛巾把孩子裹起来,慢慢地掀起毛巾的一面,孩子就会顺着滚。这样用不了几次,孩子就会滚了。在孩子努力的时候,要及时地给予鼓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