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证研究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证研究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通过事先对学习者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学习者行为数据和自我报告进行移动MOOCs学习者招募,为学习者定制移动交互学习环境。在泛在移动MOOCs学习情境下,主要是主体在个人学习活动、完成客体或者和其他共同体合作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则、规定、准则等。基于学习分析的系统改进,能够保证泛在移动MOOCs长期有效地开展,并不

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移动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以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正在成为信息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学习习惯。英国移动学习专家Sharples指出,先进的移动技术正使得数字化学习(E-learning)向移动学习(M-learning)转变。Shanmugapriya等人设计了泛在学习环境下的移动学习应用框架,提出了家庭、教师、户外三种环境下的移动学习,讨论了教师、学习者、应用开发者三种不同用户在此框架下的角色作用。移动学习也被广泛应用于博物馆、教室和实验室中,利用移动设备开展教学活动,构建泛在学习环境。

5.2.1 活动理论视角下的泛在移动MOOCs平台五维设计模型

本书通过对泛在学习环境下的移动MOOCs平台进行研究,发现泛在学习环境下的移动MOOCs强调学习过程中手持移动设备效能的提升,并以此增强学习的移动性和社交性,构建开放、互联、互动的学习。同时,泛在学习关注学习的不断优化,通过学习者共同生产和更新信息,使学习持续性地更新和发展。因此,本书在活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移动学习的特点,借鉴MOOCs设计和评估模型,设计了泛在移动MOOCs设计模型,如图5-16所示。泛在移动MOOCs设计模型横跨了五个智能分布的维度,其中移动学习交互环境设计是个人和小组学习经验的核心,其余四个维度分别是学习对象分析、学习目标分析、移动基础工具选择和基于学习分析的系统改进。与一般的活动理论模型相比,该框架考虑到了移动MOOCs学习活动实践后对整个学习设计进行修改与反思,以此促进移动MOOCs学习功能设计的不断优化。该模型给移动MOOCs设计提出了新的视角,把多层面分析、多样化和多维化活动、多情境特征整合到移动MOOCs学习中,更能适应泛在学习环境下移动MOOCs学习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学习者之间分工合作、协作交流、学习资源访问等功能设计中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1.学习对象分析和学习目标设计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移动MOOCs面对多样化的学习群体,因此,移动MOOCs设计的首要任务即为对学习对象的分析和学习目标的设计。根据泛在移动MOOCs开放性的特征,能够捕捉学习者参与课程的多种目的和背景。同时,通过事先对学习者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学习者行为数据和自我报告进行移动MOOCs学习者招募,为学习者定制移动交互学习环境。学习对象分析和学习目标设计对应活动理论系统结构,包含主体和客体两部分。

图5-16 活动理论视角下的泛在移动MOOCs平台五维设计模型

主体:泛在移动MOOCs设计的主体是使用移动设备的学习者。针对学习者的主体设计主要描述学习者的个人属性和特征,如地理位置、时间表、所持有移动设备的属性、所拥有的知识储备等。与课堂固定场合的学习情境不同,泛在学习环境下的移动学习更具有移动性和动态性,学习者通常都是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随身学习,同一学习单元内容甚至是分多个时间段、多次学习,所以泛在移动MOOCs的学习需要学习者具备更强的学习规划、学习自主性和学习自愿性。

客体:本研究设计中的客体主要指泛在移动MOOCs学习中学习者的学习取向,包括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学习问题。它可以是无形的(一个计划)或完全无形的(共同的创想),能够被活动参与者所共享。在泛在移动MOOCs学习情境下,客体都要具有微型的特征,以满足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资源、学习活动等可随时随地被访问执行的特征需求。

2.移动基础工具选择

泛在学习环境下移动MOOCs基础工具的选择不仅包括移动设备的选择,还包含移动学习资源(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网页等)、认知工具、合作工具、学习策略、学习指导等。它是帮助主体达到客体的中间介导工具。鉴于泛在移动MOOCs学习模式同时强调深层的社交性和移动性,在移动MOOCs的基础工具中使用移动社交媒体和其他移动技术手段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实现移动MOOCs内容访问和互动,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此维度中关键的设计决策包括如何利用合适的技术实现泛在移动MOOCs学习者无障碍地获取学习资源,和如何对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以支持改善学习环境。

3.移动学习交互环境设计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移动MOOCs交互学习环境是本书设计模型的核心部分,由规则、共同体、劳动分工三个元素构成。这些元素是由课程创造者初始塑造的,设计选择反映了设计者对人们学习方式的假设。不同的分工和规则可能应用不同的教学法,不同的学习共同体又会形成不同的支持服务、学习社区、学习活动等,学习者的背景和目的主导共同体的构成和对规则的选择。而泛在移动MOOCs的设计需要实现和加强最符合个人独特需求的学习方式。共同体:在泛在移动MOOCs学习中,与主体围绕共同主题互动的其他参与者构成了学习过程中的共同体,包括教师和学生。共同体之间互相提供资源及帮助,不断影响着主体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移动MOOCs学习带给主体的更多的是社交化的学习环境。因此,共同体的范围同时又涵盖了各种由知识建构、交流合作所产生的支持服务(邮件、推送、搜索、点赞、评论、转发等)和学习社区、学习活动(学习、评价、测试)等。

规则:主要指移动MOOCs课程要求、协作交流规则、微作业提交标准、考核标准、同伴微评等规则,描述在社区中的规范、社会规则和立法,负责监管活动的行为和相互作用。在泛在移动MOOCs学习情境下,主要是主体在个人学习活动、完成客体或者和其他共同体合作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则、规定、准则等。

劳动分工:主要指移动MOOCs共同体成员间的角色分配、分工协作。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同一成员有可能在不同时间会扮演不同角色,所以说每个主体的角色都是在转变的。在泛在移动MOOCs学习中,一个主体最开始是学生,但在微作业的同伴微评环节,就有可能既是提交作业的学生,随后又成为批改其他成员作业的教师。

4.基于学习分析的系统改进

泛在移动MOOCs设计过程中基于学习分析系统的系统改进,是技术专家和数据科学家通过定量数据分析技术以及从社区论坛和调查问卷中获取定性数据进行综合测量,围绕移动交互学习环境和移动技术基础设施加强和改善设计决策。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模式具有可持续的生态化特点,学习资源、学习系统等通过学习反馈不断更新和完善。基于学习分析的系统改进,能够保证泛在移动MOOCs长期有效地开展,并不断得以改进和优化。

5.2.2 面向教师培训的移动Moos平台案例分析

依据研究所提出的泛在移动MOOC设计模型,本书依托上海开放大学上海开放远程教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学堂”学习平台进行移动MOOCs课程设计,并开展实证研究。“微学堂”是上海开放大学上海开放远程教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计的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MOOCs学习平台。借助微信这一社交媒体,“微学堂”设计、发布了形式丰富的移动MOOCs课程,并通过“微学堂”公众号向学习者进行推送。

早在2010年,教育研究者们就已经开始着眼于社交媒体支持下的学习模式,并提出学习者在由社交媒体所创建的移动学习环境中,能有效提高协作学习能力,增强学习动机。而作为中国本土化的社交软件,微信符合中国用户群体的行为习惯和使用需求,具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借助微信平台能够建立起学习者强大的社交网络,有效、快速地形成学习共同体,并实现资源的快速传播和即时响应。因此,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学习为实现泛在学习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成为泛在移动学习的典型工具。

借助“微学堂”微信移动学习平台,本书设计开放了面向上海地区部分中小幼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通识课程”移动MOOCs系列课程,并根据该门课程的学习对象和学习目标,针对“微学堂”移动平台的部分功能进行了设计开发。该系列课程共包含10个主题,以提升教师教学实践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新媒体和移动技术在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为教学目标,结合了“微”学习的理念设计和制作,涵盖了在线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新技术应用、测试评估方法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学习者可通过移动设备利用碎片化时间在微信平台中完成所有的学习活动,其学习所产生的相关行为数据也可被学习平台同步记录。

5.2.3 基于微信平台的移动MOOCs学习系统——“微学堂”系统设计

作为个性化的泛在移动学习系统,“微学堂”系统功能可根据不同课程所面向的不同学习者设定的不同学习目标进行选择性使用和开发。在本研究中,“微学堂”的系统设计围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通识课程”移动MOOCs系列课程展开。由于移动MOOCs系列课程的学习对象和学习目标都很明确,根据本书提出的泛在移动MOOCs五维设计模型,“微学堂”的学习活动流程主要从移动基础工具和移动学习交互环境两大功能模块进行,体系结构如图5-17所示。在开展泛在移动MOOCs的学习过程中,“微学堂”的移动基础工具主要包括四类:学习内容发布/检索(微信公众号的订阅推送、自动回复响应),协作学习/师生互动(微信群/讨论组),菜单导航(资源分类呈现、语音/文本互动),知识共享(转发同伴、转发朋友圈)。对应移动基础工具,构建系统移动交互环境。在“微学堂”移动交互环境中,教师承担着移动MOOCs的制作和作业评阅工作,制定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完成规范;学习者可以享受包括微学习、微作业、微讨论、微点评以及微测试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形式,并会收到系统根据学习情况给出的个人学习分析报告。同时,借助社交媒体社交性强的特征,使用微信作为基础工具也可有效地实现学习者之间的协作学习,以促进知识的提升。

“微学堂”中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微学习

泛在移动MOOCs课程单元是以内嵌视频、文本、图片等多媒体资源的课件为主要学习材料,整个学习单元以学习模块分段形成学习任务,每次只显示一个学习模块,每个模块顶端都呈现可视化进度条,显示课件总页面数、已学页面数以及已学进度百分比。每学完一个模块,只有点击模块末尾的“Next”按钮,才能进行下一模块的学习。在泛在移动MOOCs学习中,“微学堂”还支持断点续学,学习者能在碎片化的时间内分模块学习,更符合泛在学习环境下移动学习碎片化、移动化、随身化的特征,更方便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以便合理安排自己后续的学习。

2.微点评

本书中的泛在移动课程模块设置了必要的微点评活动,按照课件提示,点击课程页面右上角的“点评”,会弹出点评输入框,学习者可以针对此模块内容提出的问题进行点评。“学习小结”和“点评”控件悬浮在页面顶端,在移动MOOCs学习过程中,对某一模块、某一页面有感想或者有深刻的领悟,甚至是对此页面内容有疑问,都可以随时点击右上角,发表“点评”。系统会形成一个针对此页面的点评列表。这种流式点评使学习内容更具社会化,也能使教师更直观地分析学习者关注的焦点和学习中的困惑,以便在后续的讨论中展开有针对性的讨论和总结。

3.微讨论

课程结束之前嵌入针对本学习单元的微信讨论组的二维码图片,方便学习者在学完课程后快速加入讨论组。该功能设置充分利用了微信二维码扫描的功能,方便快速建立学习群体。借助微信这一社交媒体社交性强、交互互动即时的特点,可以快速形成学习社群,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增强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形成泛在移动MOOCs学习共同体。微讨论可以由教师或助教抛出问题,进行主题研究讨论。学习共同体成员都可以凭借微信讨论组强大的社交功能,分享、转发课程相关课程、语音、视频或相关文章及其链接。而且兴趣、见解相投的成员之间还可以互加为微信好友,私下进行探讨。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微信好友可以评论、点赞、转发,利于知识的传播。此功能是对微信社交媒体作为移动学习工具优势的最集中体现,能够充分满足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交互活动的需求。

4.微测试

在每个学习模块的末尾都会有即时微测试,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会设置对应选项按钮,学习者选择后,点击“提交”按钮,下拉进入下一学习模块,每个模块开头就会有上一模块的测试反馈,给出正确答案。这种即时反馈对于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微作业

课程设置有微作业任务,有明确的微作业提交标准。学习者需进行思考,输入简短的作业文字,提交即可。作业能引导学习者进行知识内化和应用,进一步思考与反思。

“微学堂”中学习者的学习服务支持还体现在对学习者的用户信息、学习行为信息、课程信息进行分析,形成个人学习分析报告。学习者在单元课程学习过程中,点击左上角悬浮按钮“学习小结”,就会跳出小结页面。页面会显示学习者所有的学习信息,包括课程名、用户ID、姓名、开始学习时间、结束时间、完成进度、得分情况(客观题得分、主观题得分和总分数)、累计学习时间、学习速度的图解(以柱状图形式可视化呈现每一个页面的学习时间)、学习时间分布图(可视化显示每次学习的阅读速度)等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在后台整理形成用户信息和移动MOOCs学习行为数据库,并整合移动MOOCs学习资源,用于对系统的不断改进。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具有生态化的特性,基于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数据和学习反馈不断迭代更新完善。“微学堂”同样借鉴这一优化模式,使用学习分析方法对学习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炼有关系统功能、学习体验等方面的问题,形成系统修改反馈意见。

图5-17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泛在移动MOOCs系统——微学堂系统架构

5.2.4 泛在移动MOOC课程学习数据分析

在设计开放“微学堂”泛在移动MOOCs课程的基础上,为了验证研究提出的基于活动理论的泛在移动MOOCs设计模型有效性,本书对学习平台所收集到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并探索此学习环境下学习者所表现出的一定的学习规律。通过对系统导出数据进行清理,本书共获得学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通识课程”系列课程的408个学习者样本,样本职业主要为上海市部分幼儿园教师。以泛在移动MOOCs设计模型为指导,本研究样本主体特征相似性强,客体目标一致,因此主要从移动学习交互环境设计、移动学习基础工具、移动学习行为分析(基本情况、学习行为、学习结果)、总体评价与反馈这四个层面展开评价和分析。其中,移动学习交互环境设计、移动学习基础工具、总体评价与反馈的数据来源于嵌入课程的问卷调查。移动学习行为的分析,则是通过系统后台行为数据采用学习分析方法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变量比如学习人数、学习成绩、完成率、合格率、学习时长、学习速度等进行分析。

1.移动学习交互环境评价

通过调查分析得出,95.56%的学习者对学习过程中微测试、微点评、微讨论等交互活动设置表示满意,课程中10个主题课程的累计人均评论数为26.4条,即平均每门微课程的评论达到2.6条,课程的互动性设计较好。

2.移动学习基础工具评价

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在课程的四类主要基础工具中,50%的学习者最喜欢的移动学习功能是公众号的资源推送,32%的学习者喜欢看朋友圈分享的学习资料,15%的学习者喜欢微信群交互,说明大多数教师接受微信为基础的移动学习基础工具功能,希望能够得到推送的或者分享的学习资源。

3.移动学习行为分析

移动学习行为分析可以用来支持系统的改进,通过分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某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规律,对后续课程和系统的设计提出一定的建设性意见。本书中移动学习行为分析数据由“微学堂”系统后台直接获得,从学习时间、学习速度、学习时长、学习结果四个方面展开,并分析探索其中可能存在的关联。

基本情况分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通识课程”移动MOOCs系列课程的人均学习速度为56.51页/10分钟,即每页学习10秒,而系统推荐学习速度为30~50页/10分钟。从数据中看出学习者平均学习速度比标准水平略快,反映出学习者在移动学习情况下速度偏快的特征。每门微课程的人均学习时长为17.1分钟,与推荐学习时长一致,符合微课程学习时间短的特点。每门课程的人均学习成绩为80.7,属于良好水平。

学习时间分析:图5-18反映的是本次研究中学习者开展移动MOOCs学习访问学习资源的时间分布情况。从学习时间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学习者利用微信进行移动MOOCs学习的行为在一天中的各个时段都有可能产生,这也体现出了移动MOOCs普适性和便捷性的优势,在不同的学习时段都可以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同时,由图中可以看出,12~14点是进行移动MOOCs学习人数最多的时段,课程点击率和学习者的学习时间达到高峰期,其次是晚上和上午上班后。时间分布符合成人工作背景下的移动学习特点,学习者主要利用工作间隙和生活空余时间进行学习。

图5-18 学习者访问时间分布图

学习速度和学习结果关系分析:作为一种普遍认知,学习速度与学习结果之间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本书利用学习者数据对移动MOOCs学习速度和学习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如图5- 19所示。从图5- 19散点图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习速度与成绩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且并不存在“学习速度越快/慢,学习成绩越好”类似的相关性。对于有着自主学习能力的成人学习者,学习成绩的获得并不取决于学习速度,而是与学习者自身的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有关。

学习时长分析:图5-20所反映的是学习者进行移动MOOCs学习的单次学习时长。从中可以看出,学习者使用移动设备单次学习时长主要集中在5~15分钟。其中学习时长为7分钟的学习者最多的,其次为14和5、6分钟的人数。如学习一个知识模块如只需花5~7分钟就能让学习者完成,学习者的体验最佳。

图5-19 学习者学习时长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分布图

图5-20 学习者使用移动端单次学习时长

学习结果分析:从图5-21可看出,完成本次培训的人数占总人数的94.6%,完成率高。合格人数占91%,其中有68.5%的成绩为优秀(≥80分),合格率和优秀率都很高,说明本次培训的学习结果达到理想预期。

4.总体评价与反馈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几乎所有的学习者都认为此次学习教学方式新颖,技能使用、操作简便,特别是能自主安排学习进度,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并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结合前述数据分析,本次研究结论认为:泛在移动MOOCs(微学堂)实施的效果较好,教师愿意接受这种新型的培训方式,参与者较活跃,互动参与度和黏性高,任务完成率及合格率高,同时教师对于学习体验和功能设计方面的满意度也很高,总体来说学习成效很高,这也验证了基于活动理论的泛在移动MOOCs学习设计模型的有效性。

图5-21 课程完成情况和成绩分布

基于学习者微点评反馈的意见,设计中也应注意以下几点:保证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内容实用有效,且更新及时。同时要注意考虑移动设备屏幕小的特点,小屏幕手机上的教学内容页面字体不宜过小,排版清晰简约。增加泛在移动MOOCs学习的趣味性,可以设计“闯关式的学习”,学完上一节内容才能解锁进入后一节的学习,这样可以增加学习者的成就感。加强“多向互动”,教师、学习者和内容三者之间的互动提升可以通过即时通信交流、点评、微讨论等方式进行“社交化的学习”。优化学习效果监控,向学习者展示实时的学习进度和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学习状态。而这些反馈意见,也正是本书中泛在移动学习所强调的社交互动性强、基于学习分析系统支持特点的突出优势。

本章内容是对面向终身学习的MOOCs的教学模式、平台设计、课程资源建设以及运营模式的应用实证研究。上海学习网通过打造终身教育MOOCs平台,将教育资源大规模传播,实现价值最大化,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和社会,全面助推MOOCs在终身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上海开放大学上海开放远程教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该方法设计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MOOCs学习平台“微课堂”和多门成人继续教育移动MOOCs通识课程,成果在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通识课程中得到了大规模应用,有效推进了移动MOOCs在教师终身教育中的使用,促进了教师培训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姜冰倩.面向终身学习的微信移动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探究——基于行为意愿和满意度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6.

[2]刘芳芳.基于增强现实的体验式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3]徐颖.移动MOOCs学习活动交互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6.

[4]李雪,曹俊,肖君.远程开放教育平台建设及学习模式探究——以上海终身学习网为例[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1(5):1014.

[5]王民,顾小清,李雪,等.支持泛在学习的资源、服务及其门户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09, 15(1):2126.

[6]肖君,王敏娟,李雪,等.移动学习资源和活动的综合模型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1,21(7):1520.

[7]肖君,朱晓晓,李雪.上海市民数字化终身学习系统建设及应用研究[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 2012(1):1418.

[8]肖君.终身学习MOOCs平台——智慧教育新发展[J].上海信息化,2015(9):525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