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用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语用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用型”教学以言语活动为价值取向,因此注重的是动态的个人语言运用而非静态的社会交际工具。在“语用型”语文作业的设计中语言的应用能力体现为语用能力,语用能力又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规范地运用语言文字,另一个层次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此外,教师布置“语用型”语文作业时应该要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身操作和亲身历练完成这些精心设计的语文作业,从而体会到自己动手和动脑所产生的学习乐趣。

(一)以学生基本言语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为价值导向

语文即言语,语文课就是言语课,这已成共识。言语是区别于作为一个民族符号系统的语言的个人交际的过程与结果。“语用型”教学以言语活动为价值取向,因此注重的是动态的个人语言运用而非静态的社会交际工具。厘清“语言”与“言语”之区别,是回归语文教学本原的必然选择。教师着眼于言语活动的“语用型”作业的设计,实际是对传统的语言分析、语言赏读甚至语言研究的路子的改变与重建,它以语言运用为学习语言的起点与终点,让学生在学习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运用语言,从而形成言语能力。

“语用型”语文作业的设计就是要以学生基本言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为价值导向,言语活动来源于生活,因此动态性是它的一大特点,语文作业设计必须在把握语文知识学习的规律的基础上动态地更新和发展,从而使语文知识体系不断增强和完善,以适应学生实际生活着的不断变化的世界。

(二)以学生语用能力的应用和提高为最终目的

学是为了用,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从而帮助人们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牢牢把握语文的实践作用,以学生语用能力的应用和提高为语文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同时在发展语用能力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自信,从而积极主动地建构个人的主体意识。

就小学阶段而言,语文的作业应侧重在语言的基础和语言的应用。其中语言的基础需要靠语言的应用才能得以体现和巩固,而语言的应用要具有能够为教师和学生反馈语言基础学习的效果。在“语用型”语文作业的设计中语言的应用能力体现为语用能力,语用能力又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规范地运用语言文字,另一个层次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又是对前者的发展。因此,学生完成有效的“语用型”语文作业的过程就是不断规范和创造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提高和发展自身言语能力的过程。

(三)以言语实践让学生“亲历”和“历练”为基本策略

学生的语文学习离不开言语的实践,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够完善并最终形成言语能力,同时也只有言语实践才能够帮助教师检验学生的言语学习,同时反思自身的教学策略。学生一旦离开言语实践活动,言语能力就根本无法形成。这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教孩子许多关于言语的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研究和运用言语的方式和方法,并最终帮助他们形成实际运用言语的能力。

语文学习的言语实践属性要求教师设计以“亲历”和“历练”为主要方法的“语用型”语文作业,给予学生丰富多样且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类型,不仅注重书面的练习还要注重口头的练习,尤其是需要经过自身加工创造的练习,如演讲、表演、口头写作等。此外,教师布置“语用型”语文作业时应该要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身操作和亲身历练完成这些精心设计的语文作业,从而体会到自己动手和动脑所产生的学习乐趣。

(四)讲求以“语言带动内容”

语言学习过程应该由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构成:一是借助语言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二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内容的语言表达特点和规律。这一过程的出发点是语言,落脚点仍是语言。课堂教学以语言运用为主线,带动对课文内容、情节和思想的理解,即教师强化学生对语言表达特点及语言对思想内容的表现力的认识,引导他们学习语言表达的方式。

语用型作业设计的指向就是要借助文本,感受语言特点,领悟语言规律,进而在熟练掌握语言规则的前提条件下掌握根据语境使用语言的规则,即言语规则。教师精心设计的每一课“语用型”语文作业必然与语文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点相对应,必然是希望学生能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探寻和发现每一个问题下所隐藏的言语规律,从而将这些规则内化为自己的对语文学习的一种条件反射,在面对不同的语文内容时能够游刃有余地利用所掌握的言语规则有效化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