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性作品居多。课标在“学段目标与内容”部分,对叙事性作品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落实到实际教学中,还要体现阶段性,这就要求作为课堂教学前奏的作业紧扣文体及学段的特点,“以生为本,依文设计”。
下面,我们分别通过三个实例了解和探讨教师在解读叙事性作品时如何依照文本特征,依据年段要求,进行较为合理的课前作业设计。
《笋芽儿》(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四册)是一篇以“春天”为主题,融情趣与科普为一体的拟人体童话散文。课文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不着痕迹地向学生渗透了“竹子的成长历程”这一科普知识。对于这篇课文,教师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众所周知,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而言,识字认字是教学的一个重点。这位教师在进行课前作业设计时,非常清晰地把握这一学段特点,将字词掌握与积累放在首位。为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设计了“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并鼓励与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记忆。模仿更是学习的极佳手段,对于本文中出现的叠词,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在识字识词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词汇量。看似简单的一份作业单,却充分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差异性的认识。作业单的设计虽面向全体学生,但学生间存在着认知的差异,教师的“温馨提示”是一种梯度设计,既明确全体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又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拓展空间。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并没有将课前作业孤立,“分享提示”正体现了设计者的精心——设计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与学生的学习密切相关。
第四册教材的学习,作为第一学段与第二学段的过渡衔接,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后尝试着概括课文内容,是作业单中较有难度的练习。教师以填空式进行有效指导,促使学生更关注文本,让学生不单“读”了课文,了解大意,还基本摸清了该文的脉络结构,可谓是“双赢”之举。消除了以往预习“形同虚设”的盲点,改变了日常预习的方式,同时还减轻了学生们的负担,使预习不再成为“过场”。
对于词语的学习引导,一位教师在《生命 生命》(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一课中这样设计:
这份试学作业摒弃了传统学习中生字词教学平均用力、面面俱到、耗时低效的弊端。当然,选择什么字音和字形进行练习巩固,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缺陷。这份课前作业放手让学生自学,却不放任自流,既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又针对性地解决重难点词语把握。从学生反馈中发现问题后再适当纠正点拨,抓住学生的认知弱点在课堂教学中作补充,扎实了基础,又提高了效能。
同样是叙事性文章,一位三年级教师在教学《我不能失信》(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前,设计了这样的课前作业单:
课前作业设计既要兼顾教材与学生,又需要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质与学习动力。这位教师设计的“一课一得”复习环节可谓精妙。不仅考察学生对前一课语文知识点的巩固情况,还潜移默化地将方法迁移到新课的学习中。作为一种出题训练,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与关注点进行设计字、词、句,甚至标点。这种再次设计巧妙地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在改变教学模式的同时又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虽然这份设计也关注到词语的学习与积累,但相比第一学段的作业设计,更侧重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以及作者与读者的情感体验和交融,作业设计的重点随着学段和学生认知的提升而变化。为了更好地体现作业单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及时反馈与评价。积极向上的学习评价是课前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导向、激励、调控等多元功能。在评价方式上,教师需要综合考虑个体、小组、家长、教师的评价以及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展现情况,也可用星级、印章等方式吸引学生。如:
(续表)
但在指导第三学段的学习时,我们将教学重心从偏重字词句的教学迁移到篇的教学,甚至整组教学以及阅读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上,关注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具体的描写,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导读提示中指出“学习这组关于读书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位教师在处理整组课文时,分别采用填空及表格的形式设计了课前作业单,来落实“把握主要内容”这一单元学习重点。
1.《窃读记》这篇课文写了作者在( )偷偷读书,有时会( )窃读,有时会( )窃读,有时,一本书要到( )书店才能读完,尽管累得( ),饿得( ),但让作者体会到了( )。
2.读了《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篇课文后,我知道作者和季羡林先生对读书有( )、( )、( )这些见解。
3.《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课文写了假如“我”独自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我”会毫不犹豫地( )。因为书就像( ),就像( ),每读一遍都有( ),我用自己的方式反复读一本书,就像( )。
4.默读《我的“长生果”》,梳理作者童年读书、作文的事情,体会、感悟其中的道理。
读书生活
写作经历
以上三个学段案例的呈现,有单课设计,有整组设计;有的关注字词句积累,有的侧重引导思考,关注文本表达形式。但它们无一例外,都紧扣文本与学生的学段特点进行设计,并有极为清晰的目标,真正实现课前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的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