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把握本质,是课前作业有效实施的基础

把握本质,是课前作业有效实施的基础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课前作业的成果首先是作为一种“学习资源”存在的,是课堂学习的必要的前提条件。以上课例中,课前作业与教学的各环节有机联系,课前的有效预习必定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这样,教师真正把预习作业的设计纳入了备课的范畴。教师以学生的预习情况为基础以学定教,促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角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前作业布置的本来目的是为学生更好地开展课堂学习服务的,从某种角度讲,是课堂学习的“前奏”和“引子”。所以,课前作业的成果首先是作为一种“学习资源”存在的,是课堂学习的必要的前提条件。我们应该把研读教材、教学设计、作业布置都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课前作业的本质才能很好地体现。在此,我们通过以下两个案例予以说明:

例一:关于《半截蜡烛》的课前作业设计:

①认真读课文3遍,力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②查阅资料或借助《词语手册》,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

③用抓住事件要素的方法,借助《语文方法指导丛书》上的练习,在预习本里写一写课文的主要内容。

④再读一读剧本中人物的对话,想一想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

⑤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自己喜欢的剧本。再看教学中的几个片段。

【课始】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剧本,预习了课文,你知道剧本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吗?(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师:你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吗?(生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知识)

师:就让我们来读一读,想一想剧本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生读课文)

【课中】

师:读完课文,你能说说剧本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生回答)

师:借助这个练习再有条理地来说一说。(屏幕出示作业本中的练习题,请学生借助练习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师:人物的语言构成了剧本,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你最欣赏文中谁的语言呢?(生回答,引出教学的重点内容)

【课后】

师:剧本是文学形式的一种,课后我们可以根据舞台说明进行分角色表演,搜集了剧本的同学也可以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以上课例中,课前作业与教学的各环节有机联系,课前的有效预习必定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这样,教师真正把预习作业的设计纳入了备课的范畴。

例二:关于以人教版五年级(下)第五单元的课前作业设计:

这个单元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安排了《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四篇课文。四篇课文均有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特点。

走进课文:

1.浏览四篇课文,连一连,填一填,给自己计时。

①连一连。

《将相和》 诸葛亮神机妙算借到十万支箭 《水浒传》

《草船借箭》 廉颇和蔺相如由不和到和的故事 《西游记》

《景阳冈》 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 《三国演义》

《猴王出世》 武松打虎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我最喜欢的课文_______,比较难读的课文是_______。

完成以上任务共花了_______分钟。

2.默读四篇课文,想一想,填一填。

①《将相和》一文中“将”指_______,“相”指_______,“和”是_______的意思。全文讲了三个小故事,可用小标题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来概括。

②《草船借箭》以“箭”为主线,先写借箭的起因______________;再写借箭的经过______________;最后写借箭的结果______________。

③《猴王出世》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只( )的猴子。

3.再读课文,查一查,写一写。

①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②标上自然段序号,划出词语。查看生字表,圈出了比较难写或容易写错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词语盘点”中词语,不理解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试着通过查工具书、请教家长等方法把它们弄懂。

④我发现四篇课文都是按照______________顺序来写的,都是通过曲折生动的______________来塑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______________。

⑤在预习本中写下你的疑问或在课文相应的地方打上“?”。

拓展与实践:

1.推荐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经典英雄故事。

2.通过阅读,在班内开一个名著故事交流会,尝试着讲一个名著故事。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对本单元的内容、作者情感、写作特点进行整体把握。教师以学生的预习情况为基础以学定教,促使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角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