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促进学科整合

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促进学科整合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来看,语文课程资源其实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了课堂内的教学资源,也包括了课外的教学资源。课外作业的布置也需要充分发挥课程教学资源的优势,让学生通过生活将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真正的语文也在学生的心中慢慢地升华。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来看,语文课程资源其实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了课堂内的教学资源,也包括了课外的教学资源。教科书、配套资料一直是主要的课内教学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除了教科书和配套资料以外,其他图书、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布告栏、各种广告牌、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由此可见,语文的课程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并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着,如果将课程资源与作业设计结合起来,作业的形式会更加多样化,更加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于做好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准备,要从三个方面去准备:第一,老师需要开发利用好教科书与配套资料里面的资源。将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改变为活泼自主的学习方式,努力把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引进课堂。自主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学生可以上网查询与语文教学相关的资料,课后也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搜集资料、分组讨论问题、定期举办一些演讲课、故事会、朗诵比赛、讨论课等等,甚至可以自创自编自演剧本,编手抄报等。第二,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参与语文实践,将实践与作业设计相结合,引导学生去观察。第三,创设有利于母语学习的教室环境。可以将“创设教室环境”作为一项作业,让学生回去准备可以张贴在教室的素材,例如可以送上学生们的书法、美术、剪纸作品,各组同学相互合作精心布置图书角、阅读天地等。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堂教学资源虽然丰富,但是所包含的知识毕竟也有限,如果能与课外资源建立起联系并整合各学科资源,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莫大的好处。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开发课外资源,将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在课间或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课外作业的布置也需要充分发挥课程教学资源的优势,让学生通过生活将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真正的语文也在学生的心中慢慢地升华。

但是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一定要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去开发资源。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所有的课程教学资源是否都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教师需要进行把握与思考,思考哪些课程教学资源适合学生的学习,哪些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要进行一个价值的判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去选择合适的、有意义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应该深入到学生中去,让课程资源生活化,在作业设计中融入了学生化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成长,让资源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一个生活化的平台。

第二,要充分了解社会的需求。在各个教育理念中我们主要倡导的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向社会输送一批合格的接班人。在作业设计方面,教师也需要充分考虑在语用背景下社会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需求,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去感受社会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