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历来是改革篇章中浓重的一笔。当前我国的教学改革正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为基础,在一个更高、更深、更全面的层次上展开。
一、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教育必须全面发展。不仅要教育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还要注重对其道德素质、能力和兴趣的培养。传统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知识是第一位的,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情感、态度、智力、能力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现代教学以人为本位,旨在促进人的发展。新课程把发展的内涵界定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整合。其中,所谓“知识与技能”强调的是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所谓“过程与方法”强调的是了解和体验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真正学会学习;而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关注的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应当指出,人从来就应当是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人的认知、人的情感,以及人的意志等都应当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就必须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全面发展的教学观要求我们在重结论的同时还要重过程,关注学科的同时还应关注人。
二、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具有以下属性:师生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即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
师生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交往表示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交往与互动为特征的教学,常常要借助“对话”而实现。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说法,“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它强调的是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与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可以说教学对话是师生基于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过程。
三、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开放对应封闭,生成对应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并因此表现出相对的封闭性。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封闭导致僵化,只有开放,才有可能使教学充满活力。
开放,从内容角度讲,意味着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传统教育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或“科学世界”里,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难以体现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失落中艰难前行,不能为学生建立起有价值的生活秩序和生活方式。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
开放,从过程角度讲,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人是未完成的非终极的存在,教育不应该把培养中的中点当做终点,以目标取代目的,否则就会阻隔人的发展。人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地生成。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的“培养”过程,而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开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成,每节课都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同时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从心理学角度看,课堂生成往往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
从生成的内容来看,课堂生成既有显性生成,又有隐性生成,显性生成是直接的、表层的,隐性生成是间接的、深层的。从生成的本义来说,生成主要指隐性生成,隐性生成最具有发展的功能。从生成主体来看,课堂生成有学生生成,也有教师生成,即课堂教学不仅要成全学生,也要成全教师,课堂教学要成为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欣赏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是教学相长的真实写照,也是师生人生幸福的共同源泉。
【反思与练习】
一、简答题
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2.教学活动中怎样准确理解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作用?
3.谈谈教学活动中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
4.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5.什么是启发性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二、论述题
1.试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
2.为何我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启发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基本要求是什么?
三、实例分析
1.指出下面实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网络资料: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而且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2.请分析下述案例违反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要求?
网络资料:一位小学老师在讲“天花板”这个词时,向学生作了如下提问:
问:“你头上是什么?”
答:“是头发。”
问:“头发上面呢?”
答:“帽子。”
这时老师有些急了,厉声问道:“帽子上面是什么?”
这个自以为答得不错的学生看到老师动怒,又惊又怕地伸手摸一摸帽顶,摸到个小洞,便答道:“老鼠咬的洞。”惹得哄堂大笑。
3.请分析下述案例遵循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要求?
网络资料:上《鱼》一课时,教师事先在水盆里放了一条活鲫鱼,让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形状、鱼的表面、背鳍、胸鳍、尾鳍。然后,问学生各种鳍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一下子被问住了。这时,教师用剪刀把鱼的尾鳍剪掉,结果学生发现鱼在水中无法前进了;他又把胸鳍及腹鳍剪掉,结果鱼体在水里失去了平衡;再把背鳍剪掉,鱼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水里喘气。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了各种鳍的作用。
4.请分析下述案例遵循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要求?
网络资料:某小学一年级教师帮助儿童形成动物、植物的初级概念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进行的:
教师:为什么说鸡、鸭、猪是动物?
学生:因为它们都会叫唤。
教师:对吗?蚯蚓不会叫唤,可是它也是动物啊!
学生: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生物都叫动物。
教师:鱼可不会爬,也不会走,只会在水里游泳;鸟会飞,它们不是动物吗?
学生:它们是动物,因为它们都会活动,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
教师:对了,能活动的生物叫动物,可是飞机会飞,是不是动物?
学生:飞机自己不会飞,是人开动的,它没有生命,是人造的,不是动物。
教师:对了,能自己活动的生物才叫动物。
5.请分析下述案例遵循了什么教学原则?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要求?
网络资料:奥地利的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少学校都规定任课教师必须研修过心理学,或具备“心理医生”的资格。瓦格纳是维也纳一所中学的女教师,她班上有位学生被校方认为属于“智力迟钝”,孤僻寡言,功课常不及格。瓦格纳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这个学生特别喜欢绘画,就经常和他探讨绘画的问题,并鼓励他参加学校的美术大赛,从此,该生与瓦格纳有了共同语言,终于向老师倾吐了他积郁已久的心思。他从小父母离异,心里极度自卑,感到别人都在嘲笑他。找到症结后,瓦格纳便对症下药,让他当上了绘画小组的组长,这位学生因此信心大增,渐渐地变得合群了,不但赢得了国际中学生绘画比赛的银牌,而且各科学习成绩都上来了。
【注释】
[1]刘群:《整体语言教学理论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和应用》,《科教文汇》,2011(2)。
[2]李泽林,石小玉,吴永丽:《教学“要素论”研究现状与反思》,《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3)。
[3]肖晓玲:《农村高中研究性学习研究——以浏阳市第四中学为例》,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4]安玫:《教学过程本质探析》,《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10(5)。
[5]李定仁,张广君:《教学本质问题的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3)。
[6]刘林姝:《培智学校教师教学设计现状研究——以大连市西岗区日新学校为例》,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7]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8]李玮:《近十年我国教学本质研究之审视》,《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1)。
[9]王金荣:《成人教学伦理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武西娜,左从现:《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与现代教学过程理论》,《铜陵学院学报》,2004(4)。
[11]谭宝荣:《小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完善》,《小学时代》(教师版),2009(12)。
[12]李如密:《教学美的价值及其创造》,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13]杨德发:《“讲授法”新探》,《大观周刊》,2012(12)。
[14]陈佳:《浅析构成创意在美术教学中的改革与研究》,《新课程学习》,2012(8)。
[15]吴利锋:《未来设计教学的理念与特征——基于“高素质、创新性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视角的研究》,《设计》,2013(7)。
[16]蒋雯:《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与实践》,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7]徐晓剑:《体育教学中评价信息对初中生身体自尊水平影响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8]徐晓剑:《体育教学中评价信息对初中生身体自尊水平影响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9]林晶萍:《课堂教学评价之我见》,《福建中学数学》,2007(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