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功课堂的基本内涵
1.对成功的理解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实践中,“成功”是一个经常使用的概念。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成功”的含义主要有二:一是成就功业、政绩或事业;二是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成功是一种积极的感觉,它是每个人达到自己理想之后的一种自信状态和一种满足感觉!成功因人而异,每个人都会因为其努力的结果而产生成就感、内心的喜悦和继续努力的动力,那就是成功!对大家而言,成功其实是一种感觉,又是一种态度。成功具有渐进性、时段性、主动性、持久性、多样性、科学性、个别性等特性。
成功是与目标相连的。成功就是生命个体实现、达成了自己预定目标后,内心感到的喜悦和满足。这种目标可以是弹性的,也可是刚性的;可以是多样的,也可以是单一的。其本质是不断发展、不断提高、永不终止的。
当然,成功是相对的。成功总是相对个体或群体原有基础而言的,总是要在原有基础上找到新的起点,经过行动而取得一定成效。成功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某一时段跟别人相比可能是有差距的,但相对自己,经过努力,有进步就是成功的。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在一点一点、一次一次小小的进步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渐树立起自信心,走出自卑和胆怯,勇于尝试和担当,在主动参与和锻炼中挖掘潜能、发挥才干。
2.对成功教育的理解
成功教育,是指以激励全体师生追求并获得成功感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师生成功心理为突破口,以开发师生主体潜能为着力点,变外压式、训诫式为主体参与式,变传统经验型为科学型管理,变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应试知识传授和应试技能传承的应试教学模式为强调因材施教和主体参与、注重开发学生潜能的成功教学模式,借以激励和引导师生把追求成功的过程与道德养成、知识内化、潜能开发的过程结合起来,通过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而形成源源不绝的内动力,从而使他们各自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多方面的成功,并培养起有利于终生发展的自我增值能力。
成功教育,是以追求学生潜能发现、发展的教育,是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的教育。它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它以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为途径,以表扬、鼓励为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模式。
成功教育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突破传统教育“智育第一”的局限,打破应试教育“以分取人”的思维定势,找到了“学困生”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成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主体自己获取成功的能力,主动追求自我超越,超越他人。
成功教育的思想精髓在于“三相信”的学生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得成功。成功教育具有“把学生当天才来欣赏,当天才来培养”,教育学生“认识自我、建构自我、超越自我、奉献自我”等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思维,把“心理辅导”“人格完善”作为转变“学困生”的切入点。
3.对成功课堂的理解
成功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改革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帮助学生成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形成学生成功心理和积极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充分发现和发展学生潜能,最后促使学生自己主动争取成功。承认全体学生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诱导学生尝试成功,促使学生主动内化教学要求,面对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自信心,努力获得更大的成功。简单地讲,成功课堂就是要让师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体验成功;具体地讲,就是以成功课堂教学管理模式为载体,让师生通过课前、课堂及课后三个环节的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在自学、对学、群学和师生互动中达成课堂学习目标,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知识的当堂掌握和及时反馈。总之,成功课堂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
成功课堂是流淌着欢快精神的溪流,成为滋润生命的原野;成功课堂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充满着生命成长的气息,学生的束缚被解放了,教学过程从预设走向生成,教学时空超越教室走向开放。成功课堂追求的是创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在课堂中,教师尊重生命的存在和差异,发现生命的价值和潜能,激活生命活力,促进生命成长。成功课堂追求的是创建生活化的课堂。在课堂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和服务生活;教学内容是面向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生活进行教学;教学活动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实现教学的有效。成功课堂追求的是创建充满成长发展气息的课堂,教师的角色定位科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二、成功课堂的基本要素
成功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只有明晰地了解这些要素,并准确地把握这些要素,课堂才会迈向成功。
1.具有适宜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后可以或者是应该达到的学习水平。学习目标的设置,是课堂成功的核心要素。学习目标的设置,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它统领着整个课堂的全程。一堂课是否成功,关键是看学习目标的达成效果。在设置学习目标时,我们主要参考的依据为:课程标准和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学习目标的设置要科学合理,这就需要教师在吃透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目标只有提得明确具体,才有利于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才有利于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目标确定后,教师应在上课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才能主动把握自己的学习过程,明确本课要学习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结果。为此,学习目标的设置,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目标应该围绕“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干什么”,同时还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进步,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实现人人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并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2.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类进步思想的精华。现在,不仅教育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其他各行各业无不打出“以人为本”的旗帜。可见,“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入人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学会生成、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就集中体现了当代“以人为本”的观念。当然,实施“以人为本”的终极目的就是不断提升人的地位,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激发人的创造精神。这也是当代教育的基本走向。为了适应世界的形势,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是当代中国面临21世纪,对教育作出的全面回答。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用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去指导课堂教学,摆脱功利主义的狭隘束缚、打碎应试主义的精神枷锁,坚持教育对象上的全体性、教育内容上的全面性、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既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商,又注重开发学生的情商;既重视教书,又重视教人。
3.具有周密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预测教材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行为所产生的效果,从而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这也就是根据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将教材化解为可接受的内容的过程。这个设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备课。这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工具。教学设计的第一要点,就是设计教学目标。要制定教学目标,一要吃透大纲精神,对各年级的不同学段的教材要了如指掌;二要吃透教材,要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宏观分析,整体观照,重点把握;三要吃透学生的情况,即对学生的素质与各方面的现状,予以全面把握,根据系统论的整体优化原理来制定目标。第二要点,是落实教学目标:一要确立重点与非重点目标,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二要根据目标的能级,分别确定达标的途径;三是既要设计教法,又要设计学法;四是既要重讲又要重练;五要重视目标的反馈与调控。
4.具有教材的驾驭能力
一个教师没有驾驭教材的能力,是不可能让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教材驾驭能力主要包括:一要有雄厚的专业基础。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就是说,教师要有丰厚的知识基础、扎实的专业功底,要有超越学生的见解,否则教师是不能站稳讲台的,更没有资格站在讲台上。同时,教师还要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板书能力。二要能理解和吃透教材,弄懂弄通教材。三要能够分析和处理教材。比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怎样解决,某一教材内容需要几个课时等。四要有查阅运用工具书和其他资料的能力。五要通晓教育学和心理学。六要能够研究和鉴别教材,要能发现其中的问题、缺点甚至错误。
5.具有优化的教学结构
一堂成功的教学,必须具有优化的教学结构。课堂结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教材复杂而又有节奏的动态过程,是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严密组织起来的教与学有机统一的特殊认识的活动过程。课堂结构是由教师、学生、教法和教材四大要素构成。它是由教师通过一定的教法,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系统知识的过程,也是信息传递、反馈与处理的过程。要想构建最优化的课堂结构,那就要根据系统论合理组合的原理,充分发挥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功效。各部分组合不一样,功能自然就不一样。
6.具有动态的课堂生成
传统的教学,一切都是预设好的。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生成应对于预设,是实施新课程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虽然编写出的教案具有较强的预设性,但课堂教学是一个变化的、发展的动态过程。课前预设越多,课堂上学生的自由空间就越小。因此,一个成功的课堂,那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造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老师做到备课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创造一个生动活泼且生成发展的课堂氛围,并且要求教师要选择最佳的课堂教学策略,注重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把有序进行与生成结合起来,更加体现出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7.具有较高的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还要看实践检验,看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成功的课堂,一定要有较高的教学效率。这个效率不单是以教师讲授多少内容而定,而且是以学生理解并接受多少内容而定。由于教师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有驾驭教材的能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有探索创新的精神,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实现师生互动合作式的学习,它的效率自然就高。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量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而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8.具有学习的成功感
学习成功感是个体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上成功地接近、达到或超过自己的抱负水平时,所体验到的满意、喜悦、自豪等积极情感。学习成功感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部分,学习成功感主要取决于个体在学习活动时的抱负水平和与实际成绩之间的差距,但也会受到他人评价和情境的影响。学习成功感体验的强烈会受到个体的人格特征等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功感,就必须要了解到影响学习成功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以便有针对性地提高学习成功感:一是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对学习成功感有直接的影响。二是情境对学习成功感有直接的影响,积极的课堂情境和家庭情境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功感。三是归因对学习成功感有直接的影响。四是积极情境也会通过抱负水平和归因而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成功感。即便是相同的情境,如果学生的抱负水平不同,或对自己及他人学习的归因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成功感。为此,在学生学习的成功上,教师要注意创造积极的课堂情境和家庭情境,特别是积极的课堂情境。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设置恰当的抱负水平,对学习进行积极的归因。
三、成功课堂的主要特征
虽然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个性与教学风格,虽然不同的个体对同一堂课有不同的评判与标准,但成功的课堂大都具有以下特征:
1.成功课堂一定是体现自主的课堂
成功课堂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能做的我们老师不做,学生能说的我们老师不说,学生能参与的我们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一节课,教师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手段,一支粉笔也好,多媒体技术也好,都必须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因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构建的过程,这是任何外在手段都无法替代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目中有人”,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而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读有所感、思有所启、练有所得、学有所获。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善于质疑、敢于质疑,勇于开展激烈的争论,尽量使课堂呈现唇枪舌剑的场面,使课堂真正成为思想交流、情感沟通、学生对话的场所,整个教学过程变成通过教师引领和激励,努力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2.成功课堂一定是拥有活动的课堂
活动的课堂是成功课堂的必然要求。一堂课如果没有学生的活动就没有自主可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陶醉于个人的表演,而要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的水平,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听一听、议一议、想一想、试一试、练一练,不断改变活动方式,使听、说、读、写、操、作、演、练交替进行,环环相扣,千方百计地引领学生开启思维、积极发言,全程参与学习活动。这样的课堂,气氛民主和谐,轻松愉悦,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乐在其中,他们就会真正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和创造的快乐。
3.成功课堂一定是蕴含情感的课堂
成功课堂首先应该给人一种轻松、自在、愉悦的感觉。坐在这样的课堂里,如临春天的一缕和风、夏天的一抹绿阴、秋天的一堆果实、冬天的一片白雪,从外到内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之感。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居高临下,没有战战兢兢,没有失败,没有胆怯。当然,成功的课堂不仅只有读书声,而且不乏掌声、笑声、争吵声。在争吵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学生回答问题时情绪激昂,跃跃欲试,热烈争论。时而静静聆听,时而哄堂大笑,时而静心思考,他们时而感到适度的紧张,时而感到轻松愉悦,师生之间心相通、情相融。可以说,良好的心理氛围是学生产生积极情绪的源泉。在生活实践中,如果我们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人的思维异常活跃,就连平时较沉默的人也会出现妙语连珠的局面。上课时,如果老师板着面孔,学生就会恐惧不安,难以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反之,老师笑意洋溢,犹如春风拂面,孩子消除了紧张、害怕,在无拘无束之中,思维自然活跃,智慧的火花自然产生。
4.成功课堂一定是充满趣味的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引起学生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并非远大理想和美好的未来,而是知识的趣味性和他们的好奇心。在成功的课堂里听不到教师枯燥的说教和布道,看不见教师冰冷的面孔和威逼,而洋溢其中则是动人之情和引人之趣,平等对话和友爱合作。作教师的,要善于挖掘教材本身的趣味性,将知识用趣味化的语言和方式呈现出来,那一堂课就会显得生机盎然、趣味无穷,真可谓课伊始,趣味生;课继续,情更浓;课结束,意未尽。作教师的,要善于凭借学生过去的经验世界,去寻找教与学的支撑点与结合点,构建生活化的课堂,使教师和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能平等地对话和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表象来学习新的知识,切实地体现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促使学生充分地享受学习的乐趣,也真正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5.成功课堂一定是彰显艺术的课堂
在成功的课堂里,总是闪耀着艺术的火花,引人入胜的开头,渐入佳境的层次,贯穿全课的主线,跌宕起伏的情节,余音缭绕的结尾;在成功课堂里,教师娓娓道来的讲解、亲切从容的教态、恰到好处的点拨,无不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成功的课堂基于教材又不为教材所困,而是对教材进行恰到好处的改造和创新。因此,教师要把一堂课上成功,取得较好的效果和较好的评价,必须首先在这些“道”上下功夫,一旦“道”的问题解决了,自然就会根据现有条件设计出许许多多的“术”来。
6.成功课堂一定是动态生成的课堂
课堂成功的关键在于它是否对学生学习感受的关注,是否能及时捕捉生成契机而进行的动态生成。按部就班地完成教案中预定的教学程序,唯恐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内容而不顾学生感受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而在课堂中真正解决学生的困惑必须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情、反应、言语、眼神,判断学生是否理解了该知识,根据学生发现的、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处理,而这在细节上就体现了动态生成。动态生成是指课堂教学不能机械地按预设的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教师灵活调整,生成新的超出预设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于不断生成的动态发展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生成性课堂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之一,这种教学更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构建,更关注学生的生命和个性发展。要使课堂动态生成,需要处理好几大关系:一是处理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精心预设是为了促进积极有效的生成。二是不能为了生成而生成。生成只有高效、有价值时才能把课堂推向高潮,把课堂延伸到课外。为此,贴近教材是生成的基本要求,不是为了生成而生成。一味地追求超越教材而忽略教材本身基本要求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高品质的动态生成需要教师思维的点拨,需要培养学生分析与比较、抽象与概括、归纳与发散、正向与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三是开发好课堂动态生成的资源。课堂的动态生成贯穿一节课的始终,是一种鲜活的、生动的教学资源。要开发好这个课程资源,需要教师犀利的眼睛、灵敏的耳朵、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知识;有善待学生错误的心胸和意识;及时激励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在师生互动中捕捉另类的声音;在试卷、作业中捕捉教学灵感及反思;在实验中捕捉意外的实验现象及时适当延伸。四是课堂的动态生成需要从学生视角进行发散性思考。课堂的动态生成需要发散性思维的支撑,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此,教师不妨从学生的视角进行发散性思考,设置高质量的问题,以便在课堂生成中有更精彩的表现。
总之,成功的课堂不仅看是否运用了适当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看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理念。因而,成功的课堂总是相似的,它总是自主的课堂、活动的课堂、情感的课堂、趣味的课堂、艺术的课堂、生成的课堂。自主课堂、活动课堂、趣味课堂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做充分的预设,针对学情和专业知识设计有意义的活动,将知识趣味化,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情感的课堂、艺术的课堂、生成的课堂要求教师利用自身的优势创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利用教育机智抓住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进行有效的动态生成,融入情感,将课堂教学上升为艺术。
四、成功课堂的形成脉络
成功课堂是追求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但也不排除学生存在偶然的失败,而是要避免制造失败和避免让学生反复失败。成功课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教师帮助学生成功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教师帮助、触发学生为主,目标是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抱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诱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实施鼓励性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反复成功,学生的基本学习习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成功心理逐步得到形成,于是产生第二阶段的循环。
2.学生尝试成功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教师帮助的成分减少,学生尝试成功的力度加大,目标是推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条件和情景,以问题为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尝试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较高层次的成功,使学生争取成功的能力和成功心理得到高层次的发展,逐步产生自我期望、自我激励。通过尝试成功的阶段的循环,教师进一步发现学生,学生进一步发现自己,于是产生第三阶段的循环。
3.学生自己争取成功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以学生自我开发为主,但仍需要教师继续给予帮助指导,目标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产生自我期望和要求,自己主动争取成功的机会,形成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能自我激励的机制。通过学生自己争取成功阶段的循环,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稳定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这三个阶段是螺旋上升的过程。(潘先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