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功课堂的模式建构

成功课堂的模式建构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师给出本课学习的重难点的前提下,由学生根据本单元的讲读课收获的知识,自主拟定本课的“学习目标”。一是以学习写作形式、结构、选材方式为学习目标的写作课,老师提前优选优秀典型的范文,让学生在课前自学阶段进行品读、分析。二是以感情抒发为学习目标的写作课,老师创设能引起情感激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从而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一、语文学科教学模式

语文学科教学按不同的标准来分,有不同的类别:按现行教材的编排内容,可以将语文划分为讲读课、自读课和写作课三种形式;按教学过程来划分,又可以将语文课划分为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种。不同课型在能力训练的级层要求上是有所差异的。于是,我们针对不同的课型,设计了不同的学科教学模式。

1.新授课教学模式

①整体着眼,创设情景:一是借助多媒体(图片、视频、音频)或语言,并结合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点等导入新课,激发热情,优化情绪,调动积极性,营造良好氛围。二是准确地、明确地提出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学习重点。②预设问题,引导预习:一要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精心设计好问题,删繁就简,集中体现文本教学重点。二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呈梯度设计问题,恰到好处地把握作品内容。③自主学习,生成问题:一要结合学案学习,完成教学目标中“知识与能力”目标,兼顾“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等目标。二要以朗读、默读为主要手段,初探文义,形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提高对文本的熟悉度。三要明确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使探究具有指向性和目的性。④探究问题,合作学习:一是合作学习不拘泥于一两种形式,要多元化。研讨问题“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二是师生互动,分解问题,启发诱导,训练思维能力,解决文本的思想升华问题,提高对艺术特点的深层次认识。三是准确表达,点评总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评价的甄别、激励作用。⑤迁移训练,当堂达标:一要利用具体性的落实基础性的测试检测训练,或以口头表达、诵读、谈自己的感悟等形式做到当堂评价,当堂补救。二要参考高考考点设计难度适中的习题,以适当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强化学习目标。

2.复习课教学模式

①研读考纲,梳理考点。明确考试说明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②题型引领,规范答题。演习高考典型题目,明确考查范围及考试要求,建立答题范式,总结答题规律。③实战演练,内化技巧。体会做题技巧,内化为一种科学规范的答题习惯。④当堂检测,力求达标。⑤反思总结,完善提高。

3.讲评课教学模式

①自我校正。对照答案,自查自纠。独立对照答案分析错解的原因(包括知识、思路、方法、技巧、规范等方面),更正答案。②合作交流。对于自查自纠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实施合作学习。以学生的智慧,进一步促进认识、理解的深化。③重点研讨。根据通过率或者试卷(作业)批阅情况确定讲授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归类、分析问题的成因,从答题方法、答题技巧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理清答题的思路和方法。④梳理巩固。根据普遍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反馈情况,在课后下发对应的补偿性训练题,以强化对试卷中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⑤反思总结。

4.讲读课模式

老师根据学生的前端自学情况,确定授课的重难点,尽可能在重难点部分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协作、会话的过程中完成意义建构。否则,教师以精妙的讲解帮助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随后,教师还需有同类典型范例让学生进行巩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再有变式的检测。这样,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也方便老师了解学习效果,给课后的“天天清”明确目标。在这种课型中,老师更多的是承担了“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培养责任。

5.自读课模式

在教师给出本课学习的重难点的前提下,由学生根据本单元的讲读课收获的知识,自主拟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充分享受“我的学习我做主”的自主体验后,再经小组成员的讨论修改确定所在学习小组的“学习目标”。在限定时间的小组合作学习后进行成果展示。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到点拨和帮助的作用。小组展示的学习成果由其他小组予以评价。在这样的课上,教师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学习方向的引领者,允许、鼓励学生有独特看法和独立思想。这样的课堂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有意义。

6.写作课模式

一是以学习写作形式、结构、选材方式为学习目标的写作课,老师提前优选优秀典型的范文,让学生在课前自学阶段进行品读、分析。在课上相互交流形成基本共识,老师加以提炼概括,确定本次写作练习的侧重点进行写作练习。二是以感情抒发为学习目标的写作课,老师创设能引起情感激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从而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例如,关于亲情、友情的作文,老师让学生想象自己正在经历着5.12大地震,被困于废墟之下,生命垂危,此时此刻你最想给谁写这封绝笔信。写作完成之后,避免老师一人给分定等级,而要给学生修改的机会,在自主修改、相互修改、小组合力修改中找出每个学生的成功之处。

当然,语文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成功课堂的深入理解,能够用更加开放的眼光来看待教育,从更深层次引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取得更大的成果。(耿舒、魏菊、杨天真)

二、数学学科教学模式

遵照成功课堂的基本理念,我校数学学科教学按照新授课、专题课、知识串讲课、习题课、讲评课的不同课型,形成了不同的学科教学模式。

(1)数学新授课的教学流程。数学新授课的教与学基本过程主要涵盖以下环节:情境导入(有趣,有用)→目标展读(学什么,到什么程度)→学习引领(知道怎样实现目标)→自主学习(独立阅读、思考、演算推理)→合作交流(思维碰撞、接纳、批判)→重要讲练(重点讲解、归纳概括、思维升华、能力提高)→达标检测(分层实现)→评价激励(成功体验)→布置作业(巩固拓展)。

(2)数学专题课的教学流程。数学专题课的教与学基本过程为:确定专题(供需分析)→目标展读(知道干什么,怎样做,即明确任务、学法指导)→问题关联(分析本质、发现联系,需师生互动)→方法系统(有中学数学的高度和宽度)→重要研讲(从一题多解到一解多题,从有题无解到有解无题)→达标检测(清晰思路、灵活步骤)→评价激励(成功体验)→布置作业(再做思考、巩固提升)。

(3)数学知识串讲课的教学流程。数学知识串讲课教与学的基本过程为:收集内容(完整)→区分概念(准确,需正确,需理解记忆)→寻找联系(需思考来龙去脉)→进行整合(网络建构)→实施应用(满足心理需求)→尽量拓展(心理上的成就感)。

(4)数学习题课教学流程。数学练习题课教与学的基本过程为:选题或读题(有用,刺激,愿意)→分析或识别(清楚,回忆,冲动)→形成思路(联想,有办法,创新,有好办法)→求解实施或观摩(正确表述,优化表述)→示范或检测(这样行,认为行)→应用或提升(认为还行)。

(5)数学评讲课教学流程。①从教师讲的角度来看,可按照这样的流程展开:试卷目标确定(为什么要考这套题?结果的期望值)→阅卷统计分析(判断是否达到检测目标)→选择评讲题目(围绕目标)→进行试卷评讲(出了什么问题?谁的问题?如何解决?这样解决!)→巩固提升(以变式题为主。心理期望,评价与赞赏,实现目标?超越目标?)②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看,可以这样进行:自我评价(到底复习得怎样)→重做与纠错(希望不再错)→听老师评讲(认知同化)→自我反思(优化方法)→成功体验(感到复习的效果、改错的效果,保持信心。)

(6)数学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①课前:读、查、写、议、做,注重心理预设。教师认真阅读教材、教参,查一查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知识储备,写出适合不同学生教与学的设计方案,备课组议课完善,制作上课用课件、教具、音视频等。②课中:引、思、讲、测、评,注重心理激励。展示课堂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围绕目标开展学习活动,给出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时间,对需要讲解的重难点进行互动式讲解,达标检测,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肯定学习成效,保持学习热情)。③课后:清、改、析、纠、评,实现心理期望。“天天清”帮助个别学生完成每天任务,批改作业了解效果,分析原因以求更好,要求学生进行纠错,对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吴绪良、陈双平、何晓青)

三、英语学科教学模式

(1)英语阅读课教学。“三类七步”模式中的“三类”是指英语阅读课教学可采取三种模式:①bottom-up approach(自下而上模式):从生词短语入手→抓段落主题句→段落理解和长难句理解→全文理解→理解性检测。本模式强调阅读中的语言形式。②topdown approach(自上而下模式):首先进行全文整体理解→分解到段落理解→落实到重点单句→结合文章学习关键词汇和短语。本模式强调语篇和语义的理解。③interactive ap ̄proach(互动学习模式):这是现代英语教学较普遍采用的阅读教学模式。首先运用“自上而下模式”,让学生带着生词阅读短文,获取总体信息→再用“自下而上模式”,让学生关注语言形式,学习语言知识。基于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教师一般采取“三段式”阅读教学,即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阅读后的“输出”活动→课堂小结与达标训练→布置相关作业)。“七步”是指英语阅读课教学主要采取这七个步骤:第一步,读前导入;第二步,学生泛读,回答有关课文的简单问题;第三步,学生精读,回答课文稍难的问题,做课后阅读题;第四步,学生听课文录音,并自读课文1~2遍,难以理解的语句做上记号;第五步,老师作必要的和适当的点拨、举例和补充等;第六步,进行朗读训练,有条件的班级可让学生复述课文;第七步,当堂完成达标练习。

(2)听力课教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要把好最基本的“三环节”:pre-listening、while-listening和post-listening。①听前:介绍所听的话题和背景,激发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兴趣,调动学生专注听力训练的积极性、自主性和能动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分层次的活动,提出听力目标和任务,按由易到难的任务让学生逐步提升听力水平;利用已有的相关知识推测所听的内容。②听时:可放三遍录音,每遍结束后做少量的、适度点拨和提示,督促学生以速记的形式写笔记,记录重点信息;迅速解释重点词汇和猜测个别生词。③听后:听完录音后,回答听力理解问题或判断信息的正确与错误;检查答案,识别听力材料中的话语标记和连接手段;分组讨论,复述听力材料的主旨,推断说话者的态度和意图等;反思耳朵获取信息和大脑加工信息的重点技巧;评价与布置作业。

(3)写作课教学。①写作前:做写作的铺垫和准备,收集各种类型和格式的范文,学习其篇章结构,收集其中的优美句子,背诵佳句名篇,培养语感。②写作“四步法”:第一步,审题,确定好人称、时态并明确段落;第二步,分析话题,对单词和短语建模;第三步,句型建模和润色;第四步,检查作文。③写作完成后:讲评学生的经典作品,展示与赏析优秀作文,欣赏其中的精彩表达;指出学生写作中的典型错误,修改与校正语法、语言或逻辑错误;美化词句和提升学生的代表作,展示或奖励优秀作文;布置适量的书写作业。

(4)语法课教学。在英语语法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标、有任务地在观察语言现象后发现并总结语言规则,然后运用这些语法规则,实践语法学习策略“发现—归纳—实践—活用”,呈现含有新语法的语句,分析和体会语法现象,学生合作归纳语法结构,老师给出更多拓展实践。这种语法学习的特点是循环再现、拓展加深、复习巩固。同时,教师还要探究语法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先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感知设计真实的语言环境,分组讨论文章中的语法现象,分析语法规律,尝试运用所学到的语法规则。然后,采用对比手法进行语法教学,先呈现一些典型例句,结合以前学习的某个相关语法进行比较、分析和问答探寻,以发现其相似性,在原有语法的基础上引申出新的规则,然后举例说明和补充。用对比法学习语法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分析推论的能力,引领学生认识语言的内在规律,交给学生去开启英语更高级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我们形成“三环四步”的教学模式:“三环”是指课前预习、课上探究、课后延伸的三个环节。“四步”是在“课上探究”环节,是按照“情景导入,精讲规则,专项练习,综合运用”这四步进行展开的。

(5)练习和试卷讲评课。在练习讲评课上,我们形成“三环五步”的教学模式。“三环”是指课前准备、课上探究、课后延伸三个环节;“五步”是指课堂上按照测试概况、自主改错、合作探究、归类点拨、巩固训练三个步骤来展开。在课堂上,老师发作业或试卷后进行基本情况分析,让学生了解全班或全年级完成作业或考试的总体情况,使学生知晓自己的进步情况;阐明讲评的目的和要求,激发学生对讲评的热情,调动学生参与试卷分析和订正的积极性;然后分类别呈现高频率错误,再小组合作,订正答案,互相帮助讲解错题,针对试卷上的错误,互相讨论,把错误改正过来,并弄清楚出错的原因,进一步掌握该知识点;接着教师进行归纳和点拨,重点对类似的知识加以拓展延伸,改变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或将考点扩展、深化,增加难度,让学生在试题讲评中能有所发现,有所提高,从中领悟规律性,从而开阔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进行补偿性训练,重点起到矫正、巩固、丰富、完善和深化的作用,让学生在今后类似的作业或考试中能够举一反三。

(6)英语对话课。英语对话课主要按照如下四步来展开:第一步,揭示学习目标——能够运用本课所学的新句型,熟练描绘在某地点存在某人或某物。第二步,指导和引导学生自学。教师利用创设的语言环境呈现出新的对话或句型。第三步,以自学探究和合作探究为主,让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或事先准备的物品进行自学,仿说新课型。自学时可以按小组的方式进行。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不时参与学生的小组练习,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以便及时获取学生自学过程的信息反馈。第四步,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即让学生根据老师或同组自学者提供的不断变换的情景,口头说出新的句型,接着老师对自学中暴露出的问题加以点拨、归纳并进行重点训练。(李祖成、杨慧、曾燕、王萍)

四、历史学科教学模式

1.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

历史学科新授课的教学模式主要遵照以下六个环节进行展开:第一环节——设置情景,巧妙导入。迅速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教学内容的情景中,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引到探求新知识上来。第二环节——展示目标,明确任务。教师自然地把学习目标展现给学生。第三环节——互动探究,合作掌握:一是学生根据教师列出的知识结构查阅课本,自主探究基本的历史知识。教师提出要求,指导自学的方法;限定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或查阅资料或互相交流),积极思考,填写知识结构;期间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确定重点讲解的内容及方法,同时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知识或方法上的辅导。二是学生之间就自主探究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相互提问,相互解答。自主探究结束后,教师在学生自主基础上询问学生还有那些不会或不明白的,给学生一个提问的机会。简单的知识点学生相互解答,较难的知识点小组讨论或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归纳。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学基础知识,充分去感知历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让教师了解学情,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的重难点。三是知识的检查、运用阶段。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围绕每一课的重点内容,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简单的运用情况。第四环节——构建网络,拓展升华。拓展课本未涉及知识,高考高频考点,社会热点问题。第五环节——自我检测,巩固提高。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习题。本节习题设计既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又灵活多样,富有新意,实现了寓教于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和掌握了知识。教师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判断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另一方面在学生相互提问的过程中找出他们心目中的重点、难点,从而进行针对性补偿教学,达到最佳教学目的。第六环节——课后复习,学以致用。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在于借鉴,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联系现实,关注未来。既活学活用了本课知识,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复习课的教学主要采取以下五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复习课使学生接触已经学过的知识。学生思想上缺乏新鲜感,如果能根据课题灵活地采用新鲜的导入环节,从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同时也就激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第二环节——复习温故,夯实基础。本环节属于复习课中的“温故”环节,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因此,这一环节应由学生自主掌握基础知识,时间应该放给学生。教师主要根据复习目标设计好导思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巩固基础知识,这也是学生能独立形成知识网络并能剖析问题的前提。在复习课中,学生看书时间和教师检查时间应该灵活安排,这需要教师根据复习内容灵活掌握。第三环节——师生互动,构建网络。在历史复习课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获得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疏理知识,使学生对重点内容的认识深刻化,使知识体系进一步条理化,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为下面的知识迁移和深度剖析打下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和引导,根据学生的归纳进行补偿,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第四环节——归类剖析,提升能力。这是复习课中的能力培养环节,是复习课中的“知新”阶段。这种“现场操作”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合作,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有利于学生学习技能的形成。第五环节——自我检测,巩固提高。在学生“温故知新”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复习的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习题,及时巩固学生的劳动成果。试题的设计要立足学生实际,难度要适中,既要让学生体会到辛苦后成功的喜悦,又要让学生通过做题发现容易出错的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3.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历史讲评课的教学流程主要有以下五个环节:第一环节——考情整体评析。教师投放成绩,客观分析成绩分布和走势及考试中暴露的共性问题:让学生依据成绩,找准自己的位置;引导学生从知识点到能力要求等方面找到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在哪里、有多大;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要补救的内容上来,有利于学生明确讲评的目标方向,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参与教学的意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第二环节——自主合作纠错。教师活动投放答案,采集信息。学生活动依据学案,主动纠错。学生的个性差别,导致所存在的问题也定会是千差万别,运用自主纠错使个别存在的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通过查阅教材或笔记、请教同学或老师、重新再认识等方式加以解决;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发现、提高独立矫正失误能力水平;小组矫正可集思广益,互相释疑、校正错误、汇总疑点,创造出争鸣气氛,利于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第三环节——错因归类评析。教师面对综合归纳各题型所暴露的共性问题的共性原因,如前置性知识缺陷、思维失误、易混概念、解题思路走入歧途等,就必须利用错因归类评析的方式确认解决共性问题的规律与方法。对于选择题,让学生从分析讲解中明确七种类型及解题技巧的启示,达到触类旁通、以一当十的功效,以提高对题目的变通能力。对于材料题通过辨异求同、层层剖析的方式,活化了知识的多样性,能科学运用史实作出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增强教学效果。如问答题中答非所问现象较严重,或许是审题有误所致,那就需要在审题技巧上加以引导与启发。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错因归类评析中能结合具体试题及学生答题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总结规律,教给方法,有利于使学生举一反三,掌握日后继续学习的规律性方法。第四环节——针对补偿提升。教师投放习题,落实纠错,强化巩固;学生感悟方法,主动补偿,消除薄弱。讲评效果的巩固和评估要有科学而又针对性强的矫正练习来实现。练的目的在于矫正补偿,题目的设计应针对矫正目标,宁精勿滥,保证质量,真正起到矫正一道题会解一类题的作用,让学生将所获取的新知识、新方法、新观点运用于解题实践,以巩固矫正教学的效果。第五环节——个性对话指导。以上四个环节是对学生答题中共性问题的关注点评,但学生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要在共性点拨的基础上注重个别学生出现的特殊问题,进行个别辅导,消除个体弱项,进一步提高讲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部分学生出现知识和能力的负积累,确保下一步学习人人都能轻装上阵。(杨灵)

五、政治学科教学模式

政治学科的教学主要按照“导入新课—问题探究—总结提升”三个基本流程进行展开。下面,运用成功课堂理念,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为例来阐述该模式。

1.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我爱记歌词”。播放歌曲片段《阳光总在风雨后》,填词: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意与你分担所有,要勇敢地抬头。谁愿藏躲在避风的港口,宁有波涛汹涌的自由,愿是你心中灯塔的守候,在迷雾中让你看透,乌云上有晴空。

2.第二环节:问题探究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三个探究的问题:①人生路上为何难免跌倒?②为什么风雨之后一定有阳光和彩虹呢?③这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首先,学习探究第一个问题——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学生活动:播放歌曲片段《社会主义好》,然后结合书上的材料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社会主义好在哪里?这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学生活动:播放视频——苏联解体。既然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社会主义社会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社会,那苏联解体这个局面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其次,探究第二个问题——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学生活动:播放视频“多吃了六个饼”,然后探究:①饿汉的可笑之处在哪里?②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而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达到新的质变。

学生活动:列举实例或体现质变与量变的成语和俗语。

3.第三环节:总结提升

总结:同学们,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是我们一定要常怀感恩之心,时刻做好准备,为我们选择的远方风雨兼程。我相信我们一定能看见美丽的彩虹,下面让我们一起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齐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张桃梅)

六、地理学科教学模式

在学校“成功课堂”框架下,地理学科根据其独特的学科特色制定了以导学案为引领,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环环相扣的学科教学模式。

1.课前环节

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备课活动。由备课组集体议备课与教师个体二次备课共同构成。备课内容包括:课标、考纲的研读;教材内容的研读;学生情况的分析;学习目标的制定;导学案的制作及修改;课件的制作及修改。①课标、考纲的研读。初中以《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为依据,高中以《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全国统一高考考试大纲》为依据,注意对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认知内容进行解读,结合历年会考及高考试题对考查形式、内容等进行分析。②教材内容的研读。教学前至少通读一遍教材,对部分内容的课标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对本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的地位,是否高频考点,是否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③学生情况分析。不同的学生在知识储备和能力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深度、广度)、能力水平要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④拟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师教、学生学以及考试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学目标包括两个方面: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课前教师要拟定教学目标及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前要了解学习目标并按学习目标的要求开展学习活动。课后,师生应根据目标进行检测及反思。教学目标要出现在教师的备课材料上,学习目标应标注在学案及板书在黑板上。⑤学案的制作及修改。一份完整的学案应该包括学习目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当堂检测、课后作业。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可以适当调整。课堂学习部分是整个学案的重点,应以学生活动为脉络,以知识和能力的递进为序展开。

2.课中环节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学案的导引下,充分实现学习目标,体现成功课堂让学生愉快学习、体验成功的目的。①以学案为纲。课堂教学环节要以学案为纲,让学案充分发挥其作用。一方面,在课堂教学前学生就已经利用学案进行了充分的自主预习;另一方面在教学时,以学案为纲,一个活动一个活动地有序展开推进,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进程都是清晰可见的,可以良好地实现教与学目标。②以学生活动为主,讲练结合。教师不但在课前设计时要关注学生情况,设计学生活动,在课堂上更要多关注学生活动的实施,留意学生的参与程度,加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展示,让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表达的能力得以锻炼提高,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发现自己和同学的问题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在教学活动中切实体会到成功的感受。③关注目标达成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目标的达成情况,要根据课堂反馈关注:哪些目标绝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目标只有部分学生掌握;哪些学生的学习还有困难,需要下来进行针对性辅导……教师要提高课堂掌控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目标完成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度。④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现代教学中,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现代技术日新月异,学校的教学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设备及技术,变抽象为直观,变单一为多样,变无趣为有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创新精神,使课堂形式更丰富,课堂容量更充实,学生涉猎更广博,使学生能拥有主动学习的兴趣。

3.课后环节

课后环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答疑解惑,一是查漏补缺。教师要充分利用每天“天天清”的时间进行查漏补缺。对于喜欢提问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对于不愿意答疑的学生要定指标,规定一个星期至少必须问几个问题,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查漏补缺主要是针对课堂上学习目标完成较差的学生,重点是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过关。(程莉)

七、物理学科教学模式

1.物理学科基本操作流程

(1)课前预习(约15分钟)。课前,主要根据学习目标,学生利用自习等时间做好相关预习,或完成学案中的预习问题。

(2)课堂(40分钟)。主要有以下四个基本环节:环节一(7分钟),小组交流预习成果,主要知识点、难易点;教师或科代表点评。环节二(10~15分钟),教师讲解、梳理、强调。某些内容也可由科代表或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进行。环节三(10分钟),达标检测,主要完成学案中设置的较为基础、重要的问题;点评,可以是科代表,也可以是教师(3分钟)。环节四(6分钟),概括总结。形式多样,小组交流、个人发言、教师点拨均可。

(3)课后。“天天清”,强化演练、能力训练。(不超过30分钟)

2.不同课型的基本要素

(1)新授课的教与学基本要素:情境导入(有趣,有用)→目标展读(学什么,到什么程度)→学习引领(知道怎样实现目标)→自主学习(独立阅读、思考、演算推理)→合作交流(思维碰撞、接纳、批判)→重要讲练(重点讲解、归纳概括、思维升华、能力提高)→达标检测(分层实现)→评价激励(成功体验)→布置作业(巩固拓展)。

(2)专题课的教与学基本要素:确定专题(供需分析)→目标展读(知道干什么,怎样做,即明确任务、学法指导)→问题关联(分析本质、发现联系,需师生互动)→方法系统(有中学物理的高度和宽度)→重要研讲(从一题多解到一解多题)→达标检测(清晰思路、灵活步骤)→评价激励(成功体验)→布置作业(再做思考、巩固提升)。

(3)知识串讲课教与学的基本要素:收集内容(完整)→区分概念(准确,需正确,需理解记忆)→寻找联系(需思考来龙去脉)→进行整合(网络建构)→实施应用(满足心理需求)→尽量拓展(心理上的成就感)。

(4)习题课教与学的基本要素:选题或读题(有用,刺激,愿意)→分析或识别(清楚,回忆,冲动)→形成思路(联想,有办法,创新,有好办法)→求解实施或观摩(正确表述,优化表述)→示范或检测(这样行,认为行)→应用或提升(认为还行)。

(5)试卷评讲课教与学的基本要素:教师——试卷目标确定(为什么要考这套题?结果的期望值)→阅卷统计分析(判断是否达到检测目标)→选择评讲题目(围绕目标)→进行试卷评讲(出了什么问题?谁的问题?如何解决?这样解决)→巩固提升(以变式题为主。心理期望,评价与赞赏,实现目标,超越目标);学生——自我评价(到底复习得怎样)→重做与纠错(希望不再错)→听老师评讲(认知同化)→自我反思(优化方法)→成功体验(感受到复习的效果、改错的效果,保持信心)。(李亚飞、梁欢、徐竟月)

八、化学学科教学模式

1.化学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化学课堂教学一般都应遵循“读—思—议(讲)—测—评—清”的基本模式,按照课前预习、课堂点拨、课后跟进三个环节,针对不同的课型,形成了化学学科灵活的学科教学模式。

(1)新授课。①课前预习:一要明确提出预习后应该达到的目标。目标的设计要详细,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进行客观检测,目标的设计还要体现分层要求。二要完成预习问题。预习学案中所设计的问题,突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突出对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和系统掌握。三要巩固预习效果。通过设计一定量的训练、测试题目引导学生巩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预习成果;同时通过自我检测发现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发现预习疑惑,让学生通过预习,找出哪些问题已经基本掌握,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还存在哪些疑惑等。②课内探究:一是情境导入,解读目标。通过演示实验、化学故事、复习旧知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分析课时学习目标,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使学生能整体把握所学内容、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二是预习检查,自主学习。简要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后,教师要先让学生在组内互相交流预习的问题和题目,教师检查,汇总普遍性的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初步构建起知识体系,完成探究学案所设计的问题。对于学生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引导学生找出解决不了的原因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三是分组研讨、交流展示。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于学生自主学习中出现困难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小组互助合作,并针对各小组存在的共性问题,围绕重点难点易错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交流。其间,教师要适时点拨,保证课堂讨论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同时,教师还要结合课堂上出现的新问题,适时组织即时互动。四是精讲点拨、总结提高。在学生自主互助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全班汇报交流。这是一个暴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过程,对有疑义、争议的困难问题,教师不要去直接出示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科学的提示、恰当的点拨,让学生通过分析、对比、综合、思考来自己解决问题。五是过关检测、反馈评价。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过关检测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通过课堂达标测试来检验课堂学习效果,通过小组交叉批改和订正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根据不同层次的要求,确定不超过20%的学生作为“天天清”的对象,对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③课后跟进:一是要求当堂检测中未过关的同学在小组长和组员的帮助下,弄懂当堂学习的内容。二是针对本课时的学习目标,设计课后作业。

(2)复习课。①课前预习:一要明确复习目标。预习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复习任务及所要达到的要求,从而增强自主复习过程中的针对性。二要梳理知识,构建网络。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应根据教师设计的复习提纲,带着问题预习,做到初步感知学习内容,掌握“是什么”的知识,初步解决“为什么”的知识,形成基本知识框架。三是自我检测。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习学案中的训练题。四是自我反思。培养学生养成预习反思的习惯,让学生写出预习反思,内容包括自主学习感到困难的疑点和难点、未能解决的问题等。②课内探究:一是解读目标,展示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解读本节学习目标,通过查看学生预习学案,归纳汇总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全班进行展示,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新的学习。二是自主归纳、合作共享。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思考并完成课内学习任务,同时找出疑难问题。三是精讲点拨、总结升华。针对所复习的相关知识,教师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知识的交汇点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提升,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促使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方法规律的运用等方面得到升华。四是例题示范,提升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审题”和“答题”,思考题目特点,掌握解题思路,重视过程分析,强调答题规范。通过对例题的解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些不易掌握的解题方法和规律,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五是过关检测、反馈评价。围绕学习目标设计达标检测题,当堂检查训练效果,让学生做出自我评价。③课后跟进:一要对当堂“天天清”没有过关的学生,通过给老师讲错题,或再精选相应习题进行课后检测等途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整理,达到当天的学习目标。二是通过教师批阅或学生互批等方式,了解巩固训练情况。针对再次出现的问题,教师进一步在知识理解、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技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进而达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

(3)讲评课。①课前预习:一是分析体验,让学生明确本次测试所涉及的知识点及重要程度。二是纠错寻因,让学生自查自纠,进行错因分析,找出每道错题的出错原因,把做错的题进行错因归类。三是查漏解惑,解决学生能够自行解决的绝大多数问题,同时记录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四是对本次测试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哪些知识点需强化等问题自我反思,并写在试卷的空白处。②课内学习:一是考情分析,解读目标。教师对试卷、试题及答题情况做概要分析,明确指出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让学生对号入座,使学生明确讲评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以及应达到什么学习目标。二是自主纠错,暴露问题。教师在进行考情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自主分析测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对错了的题目,既要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更要让学生知道怎样纠正。三是小组互助,展示思路。对部分学生不能解决的题目及疑问,可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组织学生进行互查、互帮、互补,达到互惠共赢。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互助,让正确的小组代表展示思路、结果,其他组的同学进行点评,将“问题”以及“错因”充分暴露出来,展现学生当时的解题思路。四是释难答疑,方法指导。根据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教师需要重点指导。这是讲评课的发展部分,重在解法的强化、规律的总结、认知结构的完善等。五是过关检测,反馈评价。针对有代表的共性题再设计相应的达标练习,学生独立限时完成,以练促思,以练促改,练中悟法。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小组内交换批阅,组内评价。③课后跟进:一是对当堂“天天清”没有过关的学生,通过给老师讲错题,或二次过关考试,要求学生考后是满分试卷。二是反思总结,自我整理。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典型错题摘录在错题集上,注明正确答案和简要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做“题后小结”和“题后反思”。

(4)实验课。①课前预习:一要明确实验目的。在实验前应充分了解设计本实验的背景和原因,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二要了解实验原理。通过预习,了解实验依据的原理,并能够尝试找出理论依据。三是知识链接。依据实验原理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对实验所涉及的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回顾,进一步加深对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的认识。四是设计实验方案。教师要利用日常经验或已知事实进行猜想与假设,对一些经验和事实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提出猜想。②课内探究:一是解读目标,强化要求。通过解读实验目的,要学生明确本节课应完成的实验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知道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是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及其应对方法。二是自主阅读,说清思路。学生在阅读教材实验内容的过程中要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与假设,会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明确探究目的和实验步骤。三是小组互助,合作实验。解决上述问题后,组内成员可进一步规划好实验程序并做好分工。最后,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实验步骤,结合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四是交流体会,展示成果。学生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确对待实验结果,针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同时,采用小组推荐代表进行展示的交流形式,让小组代表说明他们的实验方案、过程、现象或数据、结论。这样,通过多个小组代表展示,引发全班同学的讨论,最终达成共识,完善实验的结论。五是总结评价,升华提高。实验评价既包括对实验方案的评价,也包括对实验现象与结论的评价,还包括对实验操作过程的评价。③课后跟进:一是完成实验报告,即根据实验过程、结果、结论完成实验报告。二是拓展思考训练。教师设计少量与本实验相关的拓展思考题和实验练习题,引导学生将教材中部分实验进行变式重现,要求学生限时完成,及时批阅。

2.化学成功课堂的特色表现

化学学科的特征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的同时,可以结合趣味性的探究实验,将课内课外有机结合,使学生体会到本课程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寓学于乐会增加学生学习的满足感,进而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化学成功课堂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新课导入是一门艺术,同一堂课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就会有不同的效果。新课的导入虽只占几分钟或几句话,但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和阶段设计。巧妙的新课导入,能够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我先用小实验来创设问题情景进行导入:划一根火柴,使火柴头朝上,然后又划燃一根火柴,使火柴头朝下。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前者很快熄灭,而后者能继续燃烧,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火柴头朝上熄灭,而火柴头朝下能燃烧?”学生们听了,交头接耳,好奇心立刻变成强烈的探究原动力。再如“浓硫酸的化学性质”一节的导入可做如下的设计:教师先展示一张白纸,然后用玻璃棒写下“我爱化学”四个字来演示白纸的脱水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问:“白纸为什么会变黑?”接着,教师说道:“要探索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硫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接下来的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

(2)提倡自主探索学习。自主探索学习是要教有可依的,不能盲目去“开放”学习,往往是在研究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将学生易懂易学的内容设计成导学案模式。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并填写学案,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或上网查询等多种方式完成,填写完后对疑点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自学与群学。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更充分,老师就不用花太多时间来讲学生易懂的基础知识,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竞赛回答问题并发现、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参与热情更高。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通过学生的有效参与,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情境中自主学习、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3)分组探究实验、合作学习。我们为了学生方便合作,实行“团团坐”的模式,即四张桌子拼在一起,这四个人为一组,可以在他们当中选一个组长来负责领导与管理这组同学,并且在他们当中选择每科的课代表,由他们来组织领导他们组的学习。例如,我们在学习酸碱指示剂时,如果只是死板地让学生背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学生容易记混且很枯燥乏味。所以,我们可以设计对比实验,让学生将紫色石蕊溶液分别滴入几种常见的酸和几种常见的碱来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再将酚酞分别滴入几种常见的酸和几种常见的碱来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这样很直观就得出了结论,然后再完成学案表格小结,小组上台展示,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探究完原理后,让学生利用自己采摘的花朵或菜叶来自制酸碱指示剂,并小组比赛,每组派代表来展示小组的成果,不但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与生活、社会息息相关,而且还提高了小组合作与竞争意识。(杜志军、李菲)

九、生物学科教学模式

1.生物教学的基本程序

(1)展示课堂教学目标(约1分钟)。①目的: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②操作:课前写好投影胶片,课上通过投影让学生看,并且课前教师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一节课始终能看到。③好处:一是使学生上课就开始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有方向,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二是由于学习目的往往是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及其要求的体现。因此,长期坚持提示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④注意点:一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准确地制定学习目标,既不降低也不拔高要求。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二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太长。

(2)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①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内容,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②操作:课前写好投影胶片,课上通过投影让学生看,设计好学案,把自学内容写在学案上。③好处:一是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使自学更有效。二是每次坚持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了不少自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④注意点: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了之后,做到三个明确——一要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二要明确自学方法。例如,看书,是围绕思考题看书,独立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怎样干好,就怎样干。三要明确自学后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到时如何检测等。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5~8分钟)。①目的: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潜力。②操作:学生自学,教师通过察言观色,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端正学生自学态度。③好处: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去理解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把自己不懂的记录下来,留待组内同学或者老师的帮助辅导。④注意点:一是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二是重点巡视中等及以下水平的学生,甚至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变得认真起来。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顾辅导极个别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4)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15~20分钟)。①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②操作:教师ppt投影出几道讨论题,尽量让每组中B层或者C层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③好处:若后进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教师就可以不讲了;若后进生做错了,则引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讲清错的原因,引导更正、归纳。这不仅对后进生有帮助,而且使A层学生理解更加深刻了。④注意点:一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让A层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质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即“兵教兵”,学生讲得不完整的、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要补充;讲错了的,教师则要引导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间虽很少,但能通过补充、更正的方式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二要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照顾全体同学,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三要引导学生讨论,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5)当堂达标练习(10~15分钟)。①目的:通过完成当堂达标练习,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②操作:一要分层布置当堂达标练习;二要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三要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的作业。③好处:一是下课时要交作业本,促进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积极主动地学和练,提高他们的效率;二要及时反馈信息,能按时做对课堂作业的就达到学习目标,做到了“堂堂清”;三要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解题能力;四要当堂过关,学生体验到成功,课后学生轻松了,有时间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④注意点:一是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二是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三是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四是要勤于巡视,尤其关注后进的学生,若有困难,则课后“天天清”确定为当天过关人员,帮助他们弄懂当天所学知识和必须掌握的技能;五是要批改部分已完成了的学生的作业,尤其是后进生的作业,要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2.生物课型的教学过程与规范

(1)生物新授课的教与学基本过程:情境导入→目标展示→学习引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思维碰撞、接纳、批判)→重要讲练→达标检测→评价激励→布置作业(巩固拓展)。

(2)生物专题课的教学与基本过程:确定专题→目标展读→问题关联→方法系统→重要研讲→达标检测→评价激励→布置作业。

(3)生物知识串讲课教学基本过程:收集内容→区分概念→寻找联系→进行整合(建立概念图)→实施应用→迁移拓展。

(4)生物习题课教学基本过程:选题或读题→分析或识别→形成思路→解答或观摩→示范或检测→应用或提升。

(5)生物试卷评讲课教与学的基本过程:教师——试卷目标确定→阅卷统计分析→选择评讲题目→进行试卷评讲→方法总结→巩固提升;学生——自我评讲→重做与纠错→听老师评讲→自我反思→成功体验。

(6)生物实验课的基本过程:明确探究目的→分析原理收集资料→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3.生物课“天天清”的流程

(1)内容:当天有课,当天完成课堂内容;当天没课,就复习前面章节的核心重点知识。

(2)形式:实验,学生复述实验原理、简述步骤与现象,总结试剂作用及注意事项以及误差分析等基础知识点、基本概念;抽背或知识清单过关;对核心概念绘图讲解、举例说明。

(3)对象:①学习掌握较好的学生,“天天清”以帮助其进一步区分易混点,进一步明晰核心概念、生物学原理为主,同时帮助其建立一定知识网络。②对学习掌握较差的学生,这是“天天清”的主要对象。“天天清”以检查核心概念、基础知识点为主,重在辅导、帮助提高建立信心。(王秀梅、羊芹)

十、信息学科教学模式

信息学科的教学,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原则,按照以下三个教学流程展开:

1.自主学习

①导入新课,展示目标。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明确教学目标,提出学习要求。而学生要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当然,在导入新课时,要简洁、有效地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②设置提纲,任务分解。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带着目标进行自主学习。而学生则自主阅读教材,进行独立思考。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所设计的自学提纲要指导学生阅读自学。

2.动手实践

①自学课本,任务初探。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要进行巡视,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或讲解点拨,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收集操作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在自学课本的基础上,教师要将生活情境分解为学科任务,学生尝试独自完成任务。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分组讨论帮助学生解决自学尚未解决的问题。②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操作中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提炼方法,总结规律形成知识结构,完成学习目标。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由本组代表面向全体学生公开讨论结果,启发学生的思路,教师归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指导方法,补充知识规律,实现整合和升华。

3.拓展提升

①巧设练习,拓展提高。教师要通过分层训练,反馈目标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的提高。而学生要根据老师设置的分层任务,自行设立学习目标,并上机完成实践创作。同时,还要通过分层性训练,检验学生达标情况,弥补缺欠。②作品点评,总结提高。教师要组织学生谈想法、做法和体会,一起讨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以达到交流思想、取长补短的目的。同时,教师还要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交流评价。设计综合性题目,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肖小陈)

十一、艺术学科教学模式

1.美术学科教学模式

根据新课标要求,中学美术课程内容分为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结合学校成功课堂的理念,我们对前三个学习领域进行了教学模式的研究。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模式。探究欣赏(自学:直观感受作品让同学获得初步感悟和印象)→小组讨论(优秀作品中指导学习借鉴的知识)→教师示范、讲解(多媒体、范画,解决本课最难、学生容易犯错的知识部分)→小老师引领学习(由班上绘画能力较高的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并帮助同学一起完成作业)→展示评价(先小组评价,后班级评价)→教师归纳总结。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模式。课前预习(在生活中找到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设计产品,带到课堂)→自主学习,根据学案找到问题→小组合作讨论问题→教师科学地提示、恰当地点拨,让学生通过分析、对比、综合、思考来自己解决问题→学生独立设计作品→展示评价(先小组评价,后班级评价)→教师归纳总结。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教学模式。①课前预习(根据学案):内容为要欣赏的作品的背景,所需美术种类的工具,写下欣赏中的问题。②自主学习:实践感受5~8分钟,选择一件作品的局部临摹;完成学案作业。③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作业的较难部分(根据学案);师生共同完成本课难点,同时每组推选一件作品全班展示;教师总结、拓展。

2.音乐学科教学模式

(1)音乐成功课堂“唱歌课”的教学基本模式。情境导入(媒体播放、音乐、谈话、预设问题等)→听赏主题曲(播放录音或教师范唱)→介绍歌曲相关知识(创作背景、词曲作者等)→学习歌词(字正腔圆,开口收韵到位,字腹要拖住)→学生发声练习→教师范唱新歌→学生试唱歌谱(音高、节奏准确)→学唱歌曲(用不同的形式模唱,初中或高中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音乐记忆和自学的能力)→音乐知识讲授(音乐知识的讲授内容不宜过多,循序渐进)→难点突破→表现歌曲→学生展示→拓展创编表演(重视音乐活动,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课堂小结。

(2)音乐成功课堂“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基本模式。情境导入(视频、音乐,预设问题,唤起学生对新乐曲的欣赏兴趣)→熟悉主题→聆听全曲(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听”上,让音乐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受)→简介作品相关知识(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带着问题复听全曲(更具目的性;简单表达聆听感受,更具准确性;欣赏感受不求同,可存异;聆听感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重对错,重感受)→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从音乐要素入手欣赏音乐,如记住音乐主题;听出主题变化;听出体裁结构)→分段欣赏(较难较抽象的音乐作品欣赏应该分段,搭配视频效果事半功倍)→深挖音乐细节,提炼审美因素→拓展(学生主动参与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等活动,同时将有关的音乐基本文化知识内容融进音乐活动之中。在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角,教师是策划人和欣赏者而不是裁判员或评委)→小组展示→分享与交流→课堂小结。(赖雪梅、陈勇)

十二、体育学科教学模式

“通过集体,使集体中每一个成员都得到发展。”在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引领下,我校的体育课教学特别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地学习,更强调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亲历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中获得感悟和理解。渐渐地,主体性的体育教学模式就呼之即出。

(1)模式目标。探索学习间相互帮助、纠错、指导、讨论、交流等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进而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2)教学内容。①探讨各类教材有效分组合作形式及方法;②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获得知识的转变;③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提高交流合作能力;④重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辅导者;⑤注重合作学习过程中,竞争和求同存异的问题。

(3)组织形式。根据学生性别、身体素质、兴趣与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把教学班按当时教学需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般6~8人组成,并实行组内异质,实力均衡,每组可任命小组长一名,采取轮换制。教学以学习目标为主要载体,主要以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展开,努力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时空条件,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与个性表现都得到良好发展。当然,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为:动作合作、帮助合作、讨论合作、纠错合作、合作比赛等。

(4)教学程序。我们根据“合作学习”的主题和学生特点,经过反复实践与探索,初步总结出了“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①常规热身10分钟:课堂常规,一般及专项的准备活动。②体验模仿4分钟:机动掌握,根据教学内容而定。③讲解示范4分钟:有针对性地精讲与示范。④评价提高8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并根据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⑤能力兴趣8分钟:是对主教材的一个搭配和补充,根据教学内容和运动量而定。⑥放松总结6分钟:遵循体育锻炼规律,对学生的成长发育和养成良好科学的锻炼习惯非常重要。(杨艳、杨罗、陈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