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抱怨?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里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另一种是“埋怨”。
总之,抱怨通常是表达对别人和环境的不满。
抱怨无孔不入。
在食堂,办公室,车里,家里,我们常闻抱怨;在学生面前,家长面前,同事面前,爱人和孩子面前,我们随时抱怨。
我们毫无顾忌地抱怨着我们所不愿见的一切。
这鬼天气,又下雨!
为什么总是遇到红灯?今天怎么这么倒霉?我都快迟到了!
你给班级扣了多少分了?你是不是故意和我过不去?
怎么又是开会?怎么这么啰唆,还不结束?
孩子又考砸了!花了这么多心思,可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还是这么不争气!
……
类似的抱怨,是不是很熟悉?
因为普遍存在,我们就习以为常、心安理得。
抱怨是个人内心需求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从抱怨者角度看,抱怨可以适当宣泄个人的情绪,起到调节心理的作用。从人际沟通的角度看,抱怨可以让别人了解你的真实内心。从管理的角度看,听听抱怨,有利于改进管理。
倘若对抱怨的认识仅止于此,遗患不少。
抱怨,常折射出个人内心的失落和虚弱。一个内心平和且强大的人,乐意承认和接受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如果总觉得自己已竭尽全力,命运和环境却总和他过不去——他可能某方面很优秀,内心里依然缺乏足够的安全感。他迫切需要借助抱怨,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同情。他不敢,也以为自己无力去面对、接受或者改变令他不满意的现状。他只剩下唯一的选择,就是不停地抱怨,抱怨。
有的抱怨,是人挑剔与狭隘的个性使然。他不够宽容,爱计较,看似一个完美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实则是一个个人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他觉得一切都是别人的错,一切都令人失望,难以忍受。他永远生活在不满意、不快乐之中,也生活在对别人的指责和批评中。
有一种抱怨,常伴随着一种潜意识的优越感。他总能在别人不在意甚至满意的地方,找出令他不满的地方来。比如,走到一家餐馆,当别人都坦然坐下来喝杯茶或吃饭,他却环顾四周,仔细考察,然后,很不屑地说:“让我们吃这种档次的饭店?你看天花板都掉漆了,又没空调。连电风扇都还是旧的呢!”或者,他在坐下来之前,先把桌子和椅子好好琢磨一番,掏出纸巾,细细擦了又擦,才皱着眉头,极不情愿地屈身而坐,接着是一连串的关于卫生条件的抱怨——你知道,他无非要借此表明,自己是个有品位和身份的人,不是随便将就的普通人。
也有一种抱怨,看起来倒像是对别人的同情和声援。抱怨者深谙人性的弱点,一旦听到身边有一丝抱怨,就凑过身去,义愤填膺地数落在他看来应该跟着数落的对象。火是别人点的,却常常是他烧旺的。他并无恶意,却常怀着一种趋附心态。他自身也是一个抱怨的爱好者,只要他出现在人群中,就可听到四起的抱怨。他要么去迎合别人,要么努力获取别人的迎合,他不曾打算去损人,只是希望获得人际的好感而已。他不卑劣,只是世故。
与此相似却严重得多的是,有极少数人,打着公义和群众的幌子,以达到个人的不良目的。一些网络大V或所谓的“公知”就是如此,自己浑身疮疤,居心叵测,却爱以斗士和义士自居,俨然一副舍生取义的殉道士的样子。在中小学校园,此类人倒是难得觅见的,大学校园里却有不少。
更多的人,抱怨纯粹出于一种习惯,甚至出于潜意识。这就是《不抱怨的世界》中所说的“无意识的无能”。
他无复杂的意图,更无一丝预设的恶意。他只是随便说说,发发牢骚而已。发过了,就好了。之后,对别人照样友好,对工作照样认真,对生活照样充满希望。许多时候,他出于善良的愿望,就是希望别人或环境更好,他只是没有认真考虑过,抱怨除了些许的益处,究竟还会有什么危害。
抱怨的危害,的确少有人思考。
抱怨过多,对于集体来说,无疑是害处多多,它容易激起一种不良情绪,制造不和谐的氛围,让人失去理性的视角与平和的心态,变得浮躁不安。
抱怨的最大受害者,还是抱怨者自己。
抱怨如同抽烟喝酒,会上瘾。一个人如果经常抱怨,他就会养成一种弱者心态,会“习得性无助”,处处对他人、对环境抱有警惕和抵触,眼含哀怨和无奈,却又百般挑剔。
抱怨环境或者不在场的第三者,虽然暂时能够获得别人的附和,赢得同情与好感,但一旦与身边的人有矛盾,他的抱怨就会指向他人。
爱抱怨的人最缺乏的就是自我反思和担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爱抱怨的人却与此背道而驰。时日一久,他必会招致别人的“抱怨”。
由于他习惯于把不良的心态传染给别人,让空气变得沉重和烦躁,稍有生活乐趣或理性思维的人,都会厌弃这种“乌鸦式”的人物,这会让他变成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一个真正的“不幸者”。
我曾是一个爱抱怨的人。当班主任,我抱怨任课教师不配合;当部门主任,觉得学校领导不重视;当任课教师,又觉得班主任管理理念落后、能力不强。后来,我发现,一些我曾予以帮助的人,对我也颇有怨言。一个总对周围世界愤愤不平的人,是难以赢得他人真正的尊重的。
谁都爱抱怨,谁都不愿意成为被抱怨的对象。有家长给我们打来电话,抱怨老师批改作业时太粗心,经常出错,我们本能地感到委屈,竭力批驳家长的说法;而我们向家长抱怨他的孩子不听教导,家长也总是本能地为他的孩子寻找各种理由来辩解。看来,被抱怨,总不是件受欢迎的好事儿。
每次开质量分析会,总发现有老师抱怨某某学生不爱读书、成绩不堪入目,某某学生软硬不吃、好歹不分,某某学生三天两头闯祸、令人不得安宁。此头一开,常常应者云集。分析会往往变成抱怨会。一两个小时下来,除了宣泄一番怨气,扔出一大堆问题,什么办法和措施都没有想到和找到。
我们不得不定下一个原则:要多讲问题,更要多想办法。果然,会议的氛围和效果就好多了。
美国的牧师威尔·鲍温早就认识到了这一切。
他发起了一场不抱怨行动,全球数百万人参与其中,至于阅读其著作《不抱怨的世界》的,恐怕更多。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或许永远无法彻底告别抱怨。如果我们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抱怨的根源及其危害的认识,我们的抱怨、周围的抱怨,应该都会少一些。我们以及周围的人们,每天的笑声和笑脸,也一定会多一些。而这,无论是对我们的学生、同事、家人,还是我们自己,都是影响深远的。
本该结尾,却想起一种情况,该引起警惕。就是当我们的身边经常围了一群爱抱怨的人的时候,我们切勿沾沾自喜,以为人气旺盛,追随者众多。
威尔·鲍温牧师提醒我们,“察觉出你周遭有多少抱怨,有助于让你明白,你可能正借由自身的参与而引来抱怨,然后发出抱怨”。威尔·鲍温认为,是我们的抱怨习惯和嗜好,引来了众多的抱怨者同类围在四周。
抱怨说到底是一种情绪垃圾。当我们的内心装满了自己的和别人的各种情绪垃圾的时候,我们还能够用平静乃至轻松愉悦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吗?我们还能以欣赏的眼光和客观的心态去评判身边的世界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