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高等教育筹资方式上有十分相似之处,就其筹资渠道而言,也日趋多元化,主要有政府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社会服务收入、捐赠和银行贷款等,所不同的是,美国政府数百年来还将发行教育彩票和教育债券作为高等学校筹资方式的一条重要渠道,此外,美国高校在吸纳社会捐赠资金方面的能力远远超过中国高校。自高等教育实施扩招以来,尽管我国政府和高校学习和借鉴美国的高等教育筹资方式,并且还探索了一些新的方式和渠道,诸如后勤社会化模式,但高校自身的筹融资能力还相对较弱,渠道还不够宽。主要不同点体现在:
(1)教育债券。美国在教育债券发行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993年美国高等教育债券发行总额达138亿美元; 1996年,美国教育债券发行的学校增加到189所; 2001年,美国发行的教育债券总额达到了187亿美元。教育债券所获得的资金可用于教室、宿舍、图书馆、体育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教育债券投资者有权利了解资金用途,从而有利于形成对高校财务管理乃至整个校务管理的外部治理结构。[174]而我国目前,暂无此方面的债券发行,但曾出现过利用发行国债的机会,将少许国债资金用于高校基本建设。
(2) 教育彩票。美国有着发行彩票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是对彩票管理体制比较完善的国家之一。美国发行彩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612年,从1790年到南北战争,美国当时33个州中就有24个州政府批准利用发行彩票的收益来建设图书馆、孤儿院、法院等公益事业; 同时,美国有300多所中小学、50多所大学从发行的彩票中收获巨利。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都在彩票发行中受益匪浅。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彩票年销售量最大的州,1984年11月通过了《加州彩票法》,在制度层面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事业从彩票发行中获得巨大的资助。截至2001年,加州公立教育系统中的130亿美元源于彩票发行,平均每年从彩票发行中获得8.12亿美元的巨大经费资助。[175]而我国彩票发行起步较晚,1987年开始发行,但主要限于体育彩票和福利彩票,无教育彩票发行。
(3)社会捐赠。在美国,社会财团或个体向高等教育捐赠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传统。美国大学成立之初,多数源于教会牧师或私人的捐赠,例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康乃尔大学等等。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1913年卡耐基基金会捐助高等教育的总金额为560万美元,而当年联邦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总额却只有500万美元。[176]b也就是说1913年卡耐基基金会对高等教育的捐赠资金比政府的财政投入还多12%。近年来,美国高校捐赠已蔚然成风,其数量越来越大,无论是私立还是公办高校年度获取捐款超过1亿美元的学校还不少。有数据显示,美国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约50年间,社会个体对高等教育捐赠的经费整整增加了24倍。2006年,普林斯顿大学募集的捐款就高达3亿美元,其捐款基金已达130亿—140亿美元之巨。[177]2004年,哈佛大学捐赠基金已经高达230亿美元,[178]并且还在源源不断地以每年10亿美元之巨款递增。美国耶鲁大学每年办学经费中约有32%来自学校基金和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麻省理工学院2000年接受的社会捐赠收入就占整个预算收入的40%。而我国高校接受社会捐赠的数额非常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着惊人的差距。据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从2001年—2006年我国高校接受的社会捐赠数额占高校办学总经费的比率分别为1.4%、1.9%、1.5%、1.0%、0.8%和0.7%。我国高校捐赠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事,捐赠之风尚未形成,捐赠的数量极少,而且只有极少数的名校才有机会获得捐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