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市场化原则,优化专业设置
按市场化原则优化专业设置,首先要优化专业设置,提高专业的覆盖范围。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急需大量综合型专业人才。但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相比,我国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仍然存在差距,突出表现为专业设置过细、过于单一。学校培养的技术工人的单一技能水平并不差,但缺乏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验,将职业和工艺相近的传统工种合并,拓宽专业覆盖面,按照“大工种”设置“大专业”,以适应现代社会职业分工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其次要开展市场调查,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当今时代,知识技术日新月异,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践,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培育特色专业,突出专业品牌和办学特色;再次要改革办学模式,改变中等职业教育的长学制模式,突破办学结构单一、培养层次过窄的弊端,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灵活办学机制,提高专业设置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能力,提高毕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倡因材施教
改革教学方法,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想真正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创业型人才,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采用民主的、科学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充分尊重学生的猎奇心,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良好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位置。教师不能把自己视为教学的主宰者和权威,应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运用启发式、综合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要注重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强化信息技术教育。当今时代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社会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信息技术的教育,拓宽课程设置范围,增加信息课程种内,增加选修课,网络课的设置,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职业教育信息网络体系,广泛发布学校人才培养的种类、数量、质量等信息,并及时捕捉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以此作为促进学生就业、推动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依据,逐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形成办学特色。
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要提倡因材施教,注重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职业教育虽然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但不能仅仅停留于毕业后的就业,更要为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机会、培训能力。然而,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知识内容陈旧、技术方法过时、理论与实践脱节等诸多问题,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度较大。由于知识面较窄,毕业学生转移就业难度也较大。因此,要做到因材施教,拓展职业教育的内容,关键要强化校企合作,让学生深入生产一线、深入企业车间,在“师傅”的指导下开展劳动实践、生产实践,实现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触,以更快地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
三、加强师资建设,注重实践教学
从西方发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师资结构来看,多数教师是来自行会、企业等生产一线的“师傅”,他们大多毕业于职业院校,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国外中等职业学校师资相比,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实践经验相对不足,一些教师毕业于普通高校,没有实践工作经验,对行业发展动态缺乏了解,专业技能欠缺。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当务之急不是要增加教师人数,重要的是提高师资质量,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素养。强调教师实践技能,强调校企结合、以企业劳动实践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表现。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二元制职业教育的“师徒”模式,对我国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让中等职业学生大部分时间(约占总学时的60%~80%)呆在企业,跟着“师傅”学习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其余时间呆在学校,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扎实理论基础的专业教育传授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同时,我国职业院校教师实践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解决,只能通过加强教师在职培训的方式,要求教师深入企业,在亲身工作体验中获得技能素质培养。此外,职业院校要注重从行业、企业中引进理论素质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人才,以弥补实践师资不足的问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职业岗位不断更新,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也不断变化。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突出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的同时,还要突出“宽基础、活模块”的综合化专业教育,使中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以及相近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拥有较多的岗位选择机会、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同时,要适当增加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传授,改善毕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此外,职业道德素养作为劳动者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职业道德修养课程被纳入课程设计体系中,被列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同样要突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考核。
四、推行联合办学,实施“产教结合”
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不仅仅是职业学校教育,而是以企业、学校为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教育形式,因而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由于企业的深度参与,充分发挥了“产教结合”的优势。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联合办学,主要有定向委托培养、订单培养、专业培养转为定向培养等多种模式。“定向委托培养”即学校按用人单位的要求组织招生,经用人单位面试、考核后,由学校进行培养,培养合格后,进入协议就业单位就业;“订单培养”即用人单位提供用工需求信息,学校自行组织招生,培养合格后,由用人单位对所培养的学生进行面试、考核,通过后聘用;“专业培养转为定向培养”即由学校按专业正常招生,教学,在实习阶段由用人单位面试合格后,由学校按企业要求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合格者由用人单位安排就业。推行“联合办学”,是一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探索,实际是根据市场需求办学,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的优势和积极性,形成密切合作、共同育人的“利益共同体”,这不仅有利于加强专业教学管理,提高专业课堂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弥补职业教育经费不足、职业学生就业难度较大的缺陷。通过这种“产教结合”,降低职业教育成本,提高职业教育收益,从而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最终有利于化解职业教育的生源困境,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市场化发展。
五、改革招生办法,促进学生就业
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办法,是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长期按“招生计划”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公民享有依法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与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一样,公民接受职业学历教育的权利,不应该受年龄、身份、性别等因素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应义不容辞地承担宣传职业教育的责任,为消除鄙薄职业教育的行为做出努力。同时,要积极宣传本学校的优势、毕业生成功范例,等等,以增强学校的吸引力,为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和舆论环境。
扩大招生,不仅要搞好“进口”关,改革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办法。还要搞好“出口”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前景。搞好“出口”关,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欧美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职业指导工作是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之中的。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到学生从职业院校毕业进入工作岗位之后的相当长时期。在基础教育阶段,职业指导主要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专业选择;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职业指导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就业阶段的职业指导,则主要是跟踪了解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获取反馈信息以改善办学质量。在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职业指导工作做得不够完善,职业指导大多是短期性的,局限于实现就业。因此,必须构建终身职业指导机制,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使学生了解职业现状、就业前景、不同职业的差别,以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作出正确的选择。其次,要处理好中等职业教育的“中继性”与“终结性”的关系。中等职业教育学历层次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是初步的。中等职业教育不应该是“终结性”教育,应该为中等职业学生的升学创造有利的条件,使一部分有志于深造的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学历的提升。但是,我们不能将中等职业教育办成升学教育,学校不能以升学为导向办学,否则就会偏离职业教育的本质。因此,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还是要进入就业的,但即使不能通过深造来提高学历,中等职业教育也不是“终结性”教育,在学习型社会中,中等职业学生就业后,仍然要不断充电,补充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是“中继性”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更应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操作方法培养。最后,要实施“订单教育”,促进学生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中等职业教育要以培养人的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如果不能实现就业的目的,就没有达到职业教育的要求,学生就难以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作为理性经济人,就不愿意接受这种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问题就不可避免。采取“订单教育”,就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从而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