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盛宣怀在上海设立中国电报总局,主持架设上海至浙江、福建直达广东的电报电线,后又主持上海至汉口电报线路,使上海成为沟通南北、连通东西的电政中心。是年冬,清政府批准在上海设立中国电报总局,盛宣怀任督办,主管全国电报及与外商交涉电线事宜。盛宣怀筹建各地电线时,急需大量电报技术人才,除要求天津电报学堂扩招学额外,同时在上海筹设电报学堂。1882年冬,上海电报学堂正式开学,校址设在胡家宅会香里(注:张心澄:《中国现代交通史》,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1年版,第428页。)(今西藏中路、福州路口)。盛宣怀自任总办,后又聘请姚彦鸿任学堂总办。
上海电报学堂有时亦称电报学堂沪堂、电报总局学堂。初开办时设按报塾,学额20名,聘英商大东电报公司报务员唐璧田等教授按报法。毕业无定期,视学生程度与电报局需要陆续派赴各电报局试用实习,仍由学堂考核,缺额陆续考补。1885年校址迁于法租界郑家木桥(今福建中路、延安东路南侧)中国电报总局内,又添设测量塾,培养电报机线检测维修人员,学额20名,由电报局总管、丹麦人博怡生(J.J.Bojesen)、葛雷森(A.K.Gregson)教授;另又根据需要添设额外塾。于是,规模逐渐超过天津电报学堂。
1899年,因南京汇文书院选送学生来沪学电报,乃另租赁安康里(今云南路安康里),增设两按报塾。1891年学堂有头班、二班、三班、四班及附班、未入班学生共计336名。(注:《记上海电报学堂补行戊子汇考本堂学生全案》,《万国公报》第33册(1891)。)1901年又增设一按报塾,此时测量塾学额20名,按报塾学额12名,额外塾20名。1902年秋,又于新闸路增设电报高等学堂,电报局督办盛宣怀直接管理。1903年电报局及附设电报学堂为袁世凯所夺,盛宣怀辞去电报局督办,对上海电报学堂及其他各处电报学堂的管辖权也就此结束。
自1882年底上海电报学堂开办,至1903年盛宣怀辞去电报局督办的20年间,盛宣怀一直是上海电报学堂的最高负责人,举凡学堂人事任命、经费薪酬、管理章程、学生调派诸事,均须呈报盛宣怀批办。姚彦鸿之后,谢家福、俞棣云、郭冈寿等相继担任总办,均由盛宣怀选聘派任。学堂办学经费由电报总局按年筹拨。盛宣怀对于该堂章制建设甚为重视。1887年,盛宣怀会同学堂总办,将历届办理电报学堂的经验,择其最佳者,汇编为《电报总局学堂汇纂章程》。章程分学习、译考、薪水三节,对于学生入学、学习、考诠、调派、薪酬等均有严格规定。报考学生必须“英文通晓,质性驯良,年在二十以内”,经电报学堂英文教习当面考试合格后准予入学。一旦录取,不须缴纳任何费用,饭食膏火均由学堂供给。但入学学生须觅保人立定具结,5年内如有不听调派,不受规矩者,送官押追学费洋100元。章程还将办学育才与实业活动紧密结合,对每个学员按知识水平、学习成绩分成四班,每班又分三等,等级不同薪水有高低,最高者月薪50元,最低者月薪3元,又进行定期考核,随时调整班等,以不断提高学员的积极性和业务水平。1890年盛又与电报局洋总管博怡生商定《电报学堂学生定额章程》八条。上述章程,是1880年以来办电报学堂的经验总结,一定程度上也是盛宣怀办实业学堂的教育思想结晶。
1910年,电报高等学堂与上海电报学堂合并,仍称上海电报学堂,由电报总局考核科长监管。1911年改为电报学校,1928年改组为交通部电信学校。至1930年,上海电报学堂共毕业学生将近3000人。(注:张心澄:《中国现代交通史》,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1年版,第428页。)其中著名者有近代民主革命者、被孙中山先生称为“为共和革命而献身第一人”的陆皓东,上海电报学堂总办俞棣云,民国时曾任交通部电政司司长的荣永清,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