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海县财政局 李百超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和基本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履行财政使命之间有着良性互动关系。因此,财政机关研究探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公共财政框架下,用正确的思维理念、正确的措施支持沿海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夯实财源基础、壮大财政实力、加快财政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科学的财政理念,客观分析沿海经济形势,找准财政定位
1.财政全力支持沿海经济发展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财政使命。
从唐海县所处区位来看,处于曹妃甸工业区的直接腹地,同时也是冀东南堡油田的有力支撑点。10亿吨大油田的发现,是继曹妃甸港区建设之后,在唐山沿海经济史上又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未来油田的开发,对于加快构筑唐山沿海经济隆起带必将产生巨大的“引擎”带动作用,为环渤海地区成长为中国经济第三极提速。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财政该如何作为?
财政支持沿海经济发展就要立足现实,不断研究探索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牢牢抓住当前这个前景广阔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文明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上下同欲,凝聚全体财政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县场两级财政力量,全力以赴地共谋发展,使沿海区域经济大步走向繁荣。
2.全力促进沿海经济发展,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强大的财政实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物质基础,财政实力的增强为沿海经济健康和谐发展提供现实保证。我县作为建县较晚、区域较小、人口较少的滨海小县,财政综合实力有待发展,特别是与财政大县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当务之急是努力优化财政经济环境,涵养财源,把财政规模做大,把财政实力做强。按照“已欲取之,必先与之”的道理,广泛涵养财源,正确处理好收与支的关系,并使之实现良性互动。到2006年底,通过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广泛吸收投资等措施,唐海县财政状况实现了根本好转,唐海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年实现财政自立”的目标已圆满实现,财政经济实力有了明显提高。人均财力达到了8万元,财政经济实力由三年前的唐山市倒数第一已进入全省、全市先进行列。今年预计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4个亿。
3.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职能,为沿海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公共财政建设为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但在完善公共财政职能进程中,要努力防止并纠正一些不良倾向。一是认为公共财政就是吃饭财政,就是保运转。目前,唐海县已实现了由吃饭财政向办事财政的转变。从支出结构上看,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有一半的财力用来办事业。二是认为县级财力紧张,收支矛盾突出,对经济发展的支持无能为力。实际上,公共财政是公共经济的资源筹集、分配与核算管理活动,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职责是解决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公平分配和宏观经济稳定等,提高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为市场有序运行服务。
唐海县今年已启动县医院搬迁、沿海公路城区段改造等工程,去年就已安排了相应的财力,这在唐山市各县区来讲,做到这一点的并不是很多。全县公教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不仅得到了全面落实,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唐海县在社会保障、社会事业上做了很大的倾斜。是全省第一个实现城乡,低保并轨的县,外县最低保障标准是医疗,今年合作医疗的统筹标准是全市一些县区的1.5倍,大部分县区是55元,唐海县是82元;唐海县已连续三年实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已为近百户农村群众翻建了新房,今年将投入100万元为80户群众实施危旧房改造,其经验得到了省、市的肯定并在实施安居工程中推广。去年拿出2亿元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用于修建县乡道路、农田水利、教育、卫生等公用事业的资金将超过3亿元。唐海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用于社会事业发展、用在民本、民生上的资金达总财力的60%~70%。
公共财政要实现民主财政决策机制,充分体现人民大众的意志和愿望。既要运用财政手段调控经济总量,努力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而且要运用政策、措施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沿海经济协调发展。要在增进经济科技含量、促进科技创新与进步,新产品开发、基础科研等领域有所建树,在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方面有所作为。要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认真办理议案、提案;今年广泛开展了“抢抓新机遇、建设新唐山、发展新唐海”为主题的献计献策活动,收取建议数千条。
二、找准财政支持沿海经济发展的切入点,确定支持方式和重点
以科学发展观科学配置财政资源,实施以点带面,重点突破。
财政支持沿海经济发展,要紧紧围绕沿海地区尤其是曹妃甸新区经济发展战略,努力与曹妃甸新区开发建设接轨,确定重点突破方向、重点支持领域和项目。按照区分轻重缓急、分类扶持的原则,优先支持事关沿海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全局的重点项目。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管理的资金整合起来,实现资金的相对集中,加大重点项目的投入规模,提高财政资金的规模效益;通过实行综合预算,统筹预算内外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先预算外,后预算内”的方式,将预算内外资金捆绑起来,实现预算内与预算外资金的整合,全力支持沿海区域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将部分政府非经营性资产转变为经营性资产,将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非经营性资产改为共享资产,提高其利用率,努力节省财政支出。
财政支持沿海经济发展,要确定科学合理的支持方式,提高资金效率。对不同的经济社会事务实行不同的财政扶持政策。对政府必须保障的纯公益性事业,财政给予必要的补助,对非公益性事业,财政要逐步减少直至退出对这些领域的投入,将其用好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研究探索包括政策、环境等县级财政支持沿海经济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唐海县今年出台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在把基层卫生、计生、民政等方面大宗开支上收到县的基础上,对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专项开支继续实施补贴、奖励的办法,对专项补助资金年初进行预算。
三、开源节流,弘扬“过紧日子”精神
1.振兴县级财政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强财政的“造血机能”,开源节流。既要克服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困难,解决好“吃饭”问题,又要搞好沿海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这就需要努力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采取积极措施,抓好县级财源建设,加快培植新财源,建立新的财政增长点。一是要加大项目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切实提高财源建设项目的成功率,提高投资效益。要培树开源就是财源建设,节流也是财源建设,效益同样是财源建设的新理念。二是要加大特色经济的财政支持力度。结合县情实际,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信息、产业优势,积极拓宽财源视野。要实现资源开发和市场开拓的有机结合,抢抓发展机遇,培育和扶持新的特色经济增长点,创造出经济优势。三是抓住曹妃甸港区和冀东南堡油田开发的大好机遇,大力支持对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认真分析有关产业和主导产品对财税收入的实际贡献率、占经济总量比重及其发展潜力,优化选择扶持发展重点。继续把支持农业发展、农业开发放在财政工作首位,加强并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工收入。唐海县财政投资重点今后是产业基地建设,通过加力度、增投入,实现“筑巢引凤”。一是城区产业平台,重点投入方向是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建设。二是南部产业基地,在七农场和十里海、五农场南部区域规划两个项目集中区(或产业聚集带),一是旅游休闲度假区,另一个是仓储物流配套加工区。通过财政拿资本金、经营部门进行市场化运作手段融资,将产业基地建设好,掌握税收主动权。
2.继续过紧日子,规范公共财政支出行为。
在财政综合实力依然偏紧的情况下,要拿出较多的钱去搞基本建设和有关工程项目的资金配套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优化支出结构。本着“成由勤俭败由奢”的信念,严格控制财政支出,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在规范财政供给范围、对农业、教育、科技以及一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的前提下,社会保障支出和重点经济建设支出也要保持一定的规模。要积极推动并尝试行政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建立健全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和行政审批制度。
3.完善场镇财务管理体制,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增强县级财政保障能力。
要按照分税制原则,确定合理规范的县场(镇)财政体制。合理划分县场固定收入、共享收入,形成稳定的县场财政预算收入体系,调动场镇组织固定收入的积极性,规范县场财政之间的分配关系,根据国有农场的特点,探讨建立县对场镇财政的量化的转移支付制度。目前唐海县场镇间组织收入的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各场镇抓税收的意识明显增强。去年场镇税收完成1.1亿元,相当于2004年全县全部财政收入。
4.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切实有效的财政监督机制。要细化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推行部门集中采购,扩大协议供货范围,提高采购效率。积极尝试适应公共财政要求的各种财政监督方式,把住事前决策性监督、事中控制性监督和事后效果性监督三个重要环节,做到监督跟着资金走,彻底清除监督盲区。
正在建设中的曹妃甸港区和未来南堡油田的开发,将催生周边经济带的繁荣,对于加快构筑唐山沿海经济隆起带必将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唐海处于这个隆起带的重要节点,唐海有信心、有能力成为沿海经济发展调节中枢的重要兴奋点。2006年唐海县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11强,比2005年上升了3个位次。唐海县由过去河北省第一个小康县,到2000年前后因为遭受旱灾、农副产品价格低迷而退出河北省30强,到现在重返30强,并进入20强行列。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广大财政系统干部职工与全县人民一道,自觉融入到沿海强省的宏伟战略行动中,一定会把唐海建成市场集中、信息灵通、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政府组织能力较强,区域联系成本较低、调节功能比较强大的滨海新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