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特殊的引领

特殊的引领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教育公平的有力践行,关注特殊儿童,发展特殊教育,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政策上的高度重视,经费上的优先投入,给特殊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特殊教育“丹阳唯一,省内小众”的现实存在,也让学校无法摆脱在业务管理、专业引领、学术支持等方面被“忽视”的地位。只有认可特殊教育事业高大上,特教教育工作者才能自强不息、自得其乐。

丹阳市特殊教育学校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教育公平的有力践行,关注特殊儿童,发展特殊教育,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政策上的高度重视,经费上的优先投入,给特殊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特殊教育“丹阳唯一,省内小众”的现实存在,也让学校无法摆脱在业务管理、专业引领、学术支持等方面被“忽视”的地位。特殊教育要实现“从有到强”的建设,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进步,生源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听障学生越来越少,学校正由以聋教育为主体,逐步向以培智教育占主体转型,并最终成为纯培智学校。学校转型对原有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特色项目、资源配备、教师素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重新出发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

学校转型后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智障类学生。这些特殊儿童每一个都不同:智力障碍、精神障碍、认知障碍、言语障碍、脑瘫、唐氏综合,等等,并常伴有癫痫、肢体无力等生理疾病。可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新的课题、一个大的难题。传统的以语言引导、班级授课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肯定没有良好效果。大胆突破,努力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成了关键。

做特教人,需要强大的内心。很多教师刚走进特殊教育学校,真正面对特殊孩子,与这些孩子一起生活,真正面对“这里的校园静悄悄,这里的学生很糟糕,这里的家长很少笑”的现状,都会迷惘。“我真的要在这里工作吗?”“我真的要面对这些特殊孩子‘张牙舞爪’吗?”“我什么时候才能做出点教育成绩呢?”如何让教师内心强大起来十分重要!学校需要一种精神。

二、吕凤子教育思想的启示

吕凤子一生立志办学,虽生于乱世,亦矢志不渝,毁家捐资办正则。其身上独有的家乡情怀、仁者情怀、教育情怀每每让教师感叹不已。他办正则从女校起,“为同胞女子谋自立之基础”;他教女工,创正则绣,使得“女子无才便是德”成为笑谈。这一扶助女子自立的办学宗旨,与当下坚持自立自强的特殊教育一脉相承,都在引导弱势群体自强不息。

吕凤子说:爱者,顺之本,争所依也。这就启迪我们特殊教育要更能顺应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学校要从满足特殊学生的特殊需求出发,“为每一个孩子的生存与发展服务”。让孩子们“学会生活自理,不给、少给别人添麻烦”,“掌握生活技能,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教师要成为美的表现者,要在美的境界中发现道德境界。”吕凤子告诉我们:“把受教育者当作成就自己的工具,那就是人间绝大罪恶。”“善无不美,美无不善。”于是,教师们知道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不断提升自我,德才兼修,为特殊儿童服务,做学生、家长、教育同行、领导、人民群众心里的最美教师,成为“美的表现者”。教师应该因为学生而美丽。

吕凤子说:孩子在学校学习要尽显“生趣”,即是生命、有情趣。针对孩子的教育,吕凤子提出了“就异成异”的原则,他说:“最合理教育云者,即穷异成异,穷己成己之谓。”在吕凤子亲自谱写的《正则校歌》里,对学生理想的校园生活作了美好憧憬,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尽量发展各自不同的个性,尽量挥洒生命的活力。是啊,即便特殊儿童长不成参天大树,做小草也应有生命的绿色。

三、吕凤子教育思想的实践

(一)培育仁者情怀,打造自强教育

我们走近吕凤子,就是从“正则绣”项目的引入开始的。正则绣,给了民国女人平等与自立,也给了今天的特殊学生自信与自强。它不仅是一项职业技能,更多的是对弱势群体“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启迪和自强不息精神的唤醒。我们结缘“正则绣”,最大的收获不是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而是让更多的教师走近了吕凤子,从他的办学、教书、绘画经历中,汲取生命的力量,明白了自己工作的意义。从事特殊教育,必须要有大爱情结、大师情怀。正如吕凤子告诉我们的:“人生应该是爱、美、力的结合和真、美、善的统一。”“能绝一切私欲。”所以特殊教育虽然投入大,回报小,付出多,掌声少,但我们还是必须坚持,因为孩子们需要我们。唯有坚持热爱、勤奋、坚守、宽容的心境,坚持静下心来关爱特殊孩子,潜下心来提升特教技能,责无旁贷面对特教岗位,心平如水面对社会偏见,才能享受这一片天地的宁静、安详、美丽。只有认可特殊教育事业高大上,特教教育工作者才能自强不息、自得其乐。

学校创办二十几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服务聋哑学生到服务智障儿童,特教人面对着重重困难,但从不退缩,创新进取,建校舍、添设备、建职高、做项目、搞康复,始终坚持真善美的哲学追求,坚守立足公益、自我完善、服务社会、善行天下的事业信仰。为了特殊学生,教师们努力着。音乐教师说:“能够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让残障孩子感受到艺术的无穷魅力是我的执着追求和人生目标”,结果学生手语舞蹈节目成为丹阳市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保留曲目。美术教师说:“孩子们很可爱,一定可以通过他们的小手,在线条与色彩中创造美的世界”,结果学生烙铁画与正则绣作品在省内外都小有名气,陈娇娜同学代表中国参加在韩国举行的世界残疾人技能大赛,充分展示了中国残疾人身残志不残的专业技能和迷人风采。学校也因坚持打造“自强教育”的学校特色,被评为镇江市特色学校建设Ⅰ类学校。

(二)实施顺本干预,构建生活课程

建构实用、合适、有特色的生活化课程体系,是顺本干预的关键。实用,就是能落实,能操作,可执行。合适,就是能切合特殊学生的实际需求,切合特殊学校的实际状况,切合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有特色,就是要有独特思考,有优势项目,有个性教师,有特长学生。生活课程设置坚持缺陷补偿与潜能开发的有机结合,坚持国家课程校本化与校本课程品牌化相结合的原则,以“生活适应”为核心,以国家课程方案中的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为基础,从“我的生活”,到“学校生活”,到“家庭生活”,再到“社会生活”,对学生的生活进行系统化、全方位的干预。

生活课程在项目内容安排上坚持先易后难,从学生个体生活走向集体生活,从日常生活认知走向日常行为养成。低段学生以“我的生活”为主。一年级结束,学生要基本能通过“生活自理关”;三年级结束,学生要基本能通过“行为正常关”。中段学生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为主。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认识家庭、认识社会,进一步巩固日常生活习惯,进一步训练学校、家庭生活技能。高段以“社会生活”为主。更多地引导学生走进社区去体验、走进社会去实践,进一步适应社会生活,熟悉社会职业分工,尝试增加生活技能课程,引发学生对职业技能的兴趣,奠定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

生活课程在实践上坚持知行一体,从校内走向社区,从学校走向社会。一是把握课堂,依据国家课程在生活养成教育方面的要求,直接选用或参照上海版、浙江版教材开发相关学科教材,课堂教学重在进行生活教育引导;二是立足校园,利用宿舍、食堂、厕所等生活设施设备,筹建生活情景模拟教室,引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三是走进社区,通过构建校外爱心联盟,让学生在商场、菜市场、超市、医院、银行等生活实境中进行实战,从而学习生活、学会生活。在此基础上,加强整合,开发校本生活系列课程,如“我会……”系列课程、“校园生活指南”系列课程、“社区实践”系列课程、“交通安全教育”系列课程等。

(三)倡导善念人生,发展美丽教师

以生修德,奠定美丽教师的生命底色。吕凤子在《正则校歌》中写道:“唯生无尽兮爱无涯。”又说:“我们要热爱学校,才能把学校办好,要热爱学生,才能把学生教好。”吕凤子主张的“爱无极、美无涯、仁无尽”的思想,让教师们充分认识到特教远离功利的本质属性,认识到做特教其实就是在做善事的根本实质,也让教师们明白:只有捧起一颗爱心,用欣赏的目光、用期待的心情去呵护,才能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展现出他们独有的那份美丽。于是,“零拒绝、零距离”成了必然,“呵护学生、研究学生、服务学生、欣赏学生、成就学生”成为常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素质教育”成了现实。教师们面对学生时,个个都是班主任,能走近他们的世界;面对家长时,个个都是好朋友,能体谅对方的不易;面对同事时,个个都是好伙伴,能懂得合作,相互支持;面对社会时,个个都是宣传员,能坦然应对,赢得尊重。

为生养才,提升美丽教师的专业素养。如果说“爱心、耐心、专心”是教师从事特殊教育的心理基点,那么“专业、职业、敬业”就是教师发展特殊教育的事业追求。“不做护士做医生,不做保姆做专家”,面对那些已经让家长、医生以及普校教师感到困惑甚至无奈的特殊儿童个案,特教教师要敢面对,能解决,有效果,用“出手不凡”来尽显“教育特种兵”的江湖地位。教师养才气,秉承吕先生“穷己成己”的原则,就是让教师结合自己的优势、兴趣、特长,结合学校的需要、特教发展的趋势,合理规划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落实自身“才”与“力”的培养。学校根据教师个性化的发展规划,搭台子、架梯子、给路子、出点子,助推教师修才气。校本培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坚持全员、主动、个性化的原则。专业培训涉及心理、感觉统合、言语、语言、康复技能、课程改革、个别化、蒙台梭利、学生评量等方面。养培结合,力求人人都成为最美的自己,或胜任一门个训课程,或掌握一门职业技能,或擅长一项专业本领,或考得一种资格证书。

(四)坚持穷异成异,培养生趣少年

从个体出发,落实个别化教育。一是粗检定策略。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起,询问“病史”,查验“病历”,观察行为,聆听故事,尽可能地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家庭,记录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记录每一点希望。这就为确定恰当的培养策略奠定了基础。二是精检定起点。利用专业评量工具,通过师生互动,从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动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六大领域对学生进行测评,了解残联程度,明确缺陷补偿与潜能挖掘项目。三是方案定课程。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教育需要,充分发挥小班化的优势,尽量为每一个学生量体裁衣,量身订制学生课程;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根据学校地源优势、师资状况、学生需要,选择、整合、开发、生成校本课程,开发个训课程。

从群体入手,加强活动性体验。一是丰富节日活动。上半年有艺术节,下半年有体育节。一年两节,与学生的运动保健、艺术休闲课程有机结合,融实践、展示、评比于一体,注重过程性与趣味性。二是强化社团活动。组建铬铁画室、乱针绣坊、水鼓乐园等学生社团,坚持职业技能与兴趣特长相结合,坚持职业康复与行为养成相结合,用艺术的魅力感染学生。三是加强社会活动。构建“特殊教育”社会协作支持体系,组建特教“爱心联盟”,通过大胆地走出去,自信地引进来,整合政府部门、大小企业、社会团体、家长群体、实践基地等爱的力量,开展各种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过马路、去超市,坐公交、去市场,到医院、进银行,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能力。

四、效果呈现

在本土教育家吕凤子教育思想的引领下,“满足特殊需求,做最美教师、育生趣少年”,“学生先天不足,后天养成尚好”,“我们不能提高学生的智商,我们可以改变学生的行为,我们可以改变学生的心情”等办学理念已经被教师所接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正在影响着每一个教师。

转型后的校本课程建设正在有序进行,加大个训课程,增加康复科目,建设学生社团,为学校下一步全面推行“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奠定了基础。

学生艺术社团参加丹阳市中小学文艺汇演,多次荣获一等奖,2008年薛彩娟老师更是携其聋哑学生参加了北京残奥会的开幕式表演。

学校还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江苏省残疾人先进集体、镇江市信息化先进学校、镇江市收费规范学校、丹阳市精品管理学校、丹阳市文明单位……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正逐年提升。

感谢吕凤子先生,感谢他指南针式的特殊引领。

(吴志斌 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