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精英汉语》(第一册

与《精英汉语》(第一册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讨论的对象是面向初级汉语学习者的《长城汉语》第一册《生存交际》。《精英汉语》主要针对巴西等葡语国家,弥补了葡语注释汉语教材的空缺,本文选取《精英汉语》第一册前十个单元与《长城汉语》第一册《生存交际》进行对比分析。这是因为《精英汉语》在话题中不断添入新的日常生活词语,增加了对话量,从而增加了话题比重。《精英汉语》的语法项目分解详细,数目略多于《长城汉语》。

▲郭伏良 王丽霞 高子茜

作者简介:郭伏良,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教授,汉语国际教育。王丽霞,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副教授,汉语国际教育。高子茜,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

【摘要】《长城汉语》是国家汉办推出的通用型教材,《精英汉语》是为适应葡语国家而编写的国别化教材。本文选取《长城汉语》第一册《生存交际》和《精英汉语》第一册前十个单元,着重比较两部教材在编写理念和目标、课文题材和体式、课文内容和生词量、语法项目及解释方法、教材练习部分和文化项目的异同,并进行了相应的评价。

【关键词】《长城汉语》;《精英汉语》;汉语教材;对比研究

一、教材编写理念和目标对比分析

《长城汉语》是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研发的重点项目,其教学内容涉及两个方面,分别是综合汉语和专项汉语;其教学阶段划分为入门、初、中、高四个阶段;其课程系列,主要为核心课程(任务)、资源(语文教学要素)、辅助课程(技能)。《长城汉语》使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趣味性教学方法,加入了系列故事和动画人物设计。本文讨论的对象是面向初级汉语学习者的《长城汉语》第一册《生存交际》。

《精英汉语》主要针对巴西等葡语国家,弥补了葡语注释汉语教材的空缺,本文选取《精英汉语》第一册前十个单元与《长城汉语》第一册《生存交际》进行对比分析。《精英汉语》编写理念有以下几点:

(1)主要针对巴西并向其他葡萄牙语国家延伸,以满足学生简单实用的汉语学习需求。

(2)以语言对比和国情文化为基础。

(3)以任务活动为驱动,将结构、功能、情景相结合,在实际应用中学习语言;以交际能力为目标,听说各有侧重。

(4)编选材料力求符合当代生活,具有导向和模板效应。

(5)配套教材有教师用书、学生用书、练习册,并提供相应的音像磁带、图片和卡片,方便学生使用。

《长城汉语》定位在零到中级水平的学习者,以简练实用的教学内容、生动的动画形式、趣味性的故事化编排、先进的语音识别和手写汉字识别技术配合专业成熟的教学教务管理平台,使学习者快速提高交际能力。

《精英汉语》编写目标主要是针对以葡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教材使用葡萄牙语作为注释和翻译,其中穿插了带有巴西特色的文化内容,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两种文化进行比较。

二、课文题材和体式对比分析

(一)课文题材的对比

表1 《长城汉语》和《精英汉语》话题内容和数量对比

《长城汉语》和《精英汉语》的话题比重有细微差别:

(1)《长城汉语》中见面礼节的话题占全部话题的12.5%,《精英汉语》中见面礼节的话题占全部话题的7.5%。

(2)互相介绍话题,《精英汉语》所占比重高于《长城汉语》,在《长城汉语》中比较注重自我介绍,而《精英汉语》把介绍他人也放在了重要位置,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项功能。

(3)两部教材在工作事业、家庭状况和地点方位三个话题中,所含比例大致相当。

(4)日常生活话题在两部教材中都占据最高的比重,但在《精英汉语》中所占比重略高。这是因为《精英汉语》在话题中不断添入新的日常生活词语,增加了对话量,从而增加了话题比重。

(二)课文体式的对比

《长城汉语》和《精英汉语》都采用了双方或多方对话的形式。对话形式有以下优点:

(1)形式简短,有利于初学者学习和诵读。

(2)感到亲切,易于接受,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3)简练实用,学过之后在日常生活中可随时使用。

就两部教材对话这一形式来看,《长城汉语》从第一单元到第十单元,从自我介绍逐步到双人对话、多人对话;《精英汉语》则从第一单元到第十单元一直保持双人对话这一基本模式,略显单调。

三、课文内容和生词量对比分析

(一)课文内容的对比

《长城汉语》每课包含一整篇对话,对话形式完整,结合生活实际。比如《长城汉语》第四单元的第三课:

玛丽:菲雅,你做什么工作?

菲雅:我是一名记者。

玛丽:你喜欢这个工作吗?

菲雅:我很喜欢,玛丽你工作吗?

玛丽:我现在不工作。

菲雅:你喜欢做什么?

玛丽:我喜欢画画儿。

菲雅:啊!你是一个画家!

《精英汉语》也在第四单元安排了介绍工作这一话题,可以看出两部教材的进度和方向基本一致。下面是《精英汉语》第四单元第三部分的对话:

A:佩德罗的姐姐做什么工作?

B:她是律师。

A:她今年多大?

B:她今年 23 岁。

A:她叫什么名字?

B:对不起,我不知道。

课文衔接自然,在对话中有姓名、年龄和工作这三个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和练习。

(二)生词量的对比

《长城汉语》把生字生词放在每一单元的第一部分,《精英汉语》则把生词部分放到了整个单元中的第二部分,使学习者在了解本单元重点语句的基础上再学习字词。除本单元的基础字词,《精英汉语》还加入了扩展词汇,即此单元可能用到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这些扩展词可以供学生在做练习和做对话时使用,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在每课生词量方面,我们做了如下统计(表2)。

表2 《长城汉语》和《精英汉语》每课生词量对比

两部教材从第一单元到第十单元都遵循了单词个数从少到多的一个递增过程,特别是《长城汉语》体现得较为明显,符合教材的编排和安置,符合学习者从零基础到初级阶段不断提高这一规律。而从两部教材每一单元横向的对比来看,《长城汉语》的生词个数略高于《精英汉语》,所以其生词总量也高于《精英汉语》。

但是《精英汉语》还有一部分《长城汉语》所没有的扩展词汇,用于活动和练习时使用,这就使得两本教材的生词总量相差不多。考虑到《长城汉语》有三篇课文,而《精英汉语》只有一篇课文,也就是说在两部教材生词数量相当的情况下,《长城汉语》分配到每一课的数量较少,而《精英汉语》课文的绝对生词量较高。

两部教材在生词安排上都符合编写教材的基本原则,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长城汉语》无论是在单元单词数量的递增方面,还是在每篇文章的平均单词量方面都比较合理。《精英汉语》每个单元的单词量较小,但是由于课文篇幅少,所以学习每篇课文绝对生词量也不小。值得肯定的是,《精英汉语》在每单元列出的供学生做练习和对话时使用的扩展词汇没有列入单词表大纲,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负担,并且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

四、语法项目及解释方法对比

(一)语法项目数量对比

表3 《长城汉语》和《精英汉语》每单元语法项目数量对比

可以看出,《长城汉语》的语法项目略少于《精英汉语》。《精英汉语》的语法项目分解详细,数目略多于《长城汉语》。两部教材基础篇的语法项目总数都在 30个以内,作为初级教材,将语法项目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是非常可取的,两部教材都值得肯定。

(二)语法项目解释方法对比

语法项目只有加入清晰合理的解释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语法项目。下面我们通过两组实例(表4、表5)来分析两部教材基础篇中所出现的语法项目。第一组两部教材都是“职业、工作”这一话题,主要句型都为“你在哪儿工作?/你做什么工作?”“我是一名老师/医生。”“我在一家公司工作。”第二组都是以“年龄”为话题,主要句型都为“你今年多大了?/你几岁?”

表4 《长城汉语》和《精英汉语》语法解释方法对比

表5 《长城汉语》和《精英汉语》语法解释方法对比

在语法项目解释上,《精英汉语》较为清晰,更容易理解。首先,在语法项目的标题和句型结构解释方面,《精英汉语》同时使用汉语和葡语两种语言,使学生既能理解句型的意思,又能掌握汉语怎么说,《长城汉语》只使用英语一种语言,没有把汉语的标题和句型解释表示出来。其次,在标题下方,《精英汉语》还说明了该句式常用的场合,提示学生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长城汉语》只是写出了句型句式。

五、教材练习部分和文化项目部分对比

(一)练习题部分对比

《长城汉语》教材有其相配套的练习册,练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语音、词汇、语法注释、语法练习和汉字练习。《精英汉语》教材也有与之相配套的练习册,练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词汇练习、语法练习、交际练习、语音练习和汉字练习。

两部教材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练习册,并且在练习类别上大致相同,都包含了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四大部分。

尽管类别相同,但是两部教材在每部分的练习题型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

表6 《长城汉语》和《精英汉语》在练习题题型方面对比

通过表6可以看出,在语音练习部分,《长城汉语》不仅包括《精英汉语》中所包含的两项注意声母和语调的认读,并且包含了拼音和汉字相组合的完整的注音汉字来让学生练习认读。

在词汇部分,两部教材都选择了选词填空和选择不属于同组的词两种形式,《精英汉语》还有连线这种题型。以连线的方式将对应项连接起来,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在语法部分,两套练习册都首先把所学语法知识回顾总结,再做练习。在“选择正确答案”这一类型,《长城汉语》在《精英汉语》练习类型的基础上提高了难度,不仅要求选择出正确答案,并且要求将答案放在正确的位置,这种形式对于有能力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在汉字部分,《长城汉语》的练习题比《精英汉语》更多样化,《精英汉语》只有汉字临摹部分,而《长城汉语》包含更多的偏旁讲解、根据偏旁组合汉字等形式。

在交际练习部分,“完成对话”这一题型是必不可少的,《长城汉语》在此部分再次出现“连线”这一简单有效形式,使题型富于变化性。

(二)练习题数量对比

本文所对比的《长城汉语》第一册和《精英汉语》第一册前十个单元都是最基础的交际篇,所以在相对应的练习题数量方面,都会比较少。一是零基础的学生刚入门,每课学习的知识点相对较少,也较为容易;二是为了减轻学生繁重的压力,教材编写者尽量挑选少而精的练习题。

《长城汉语》和《精英汉语》都有相配套的练习册,但《精英汉语》在每一课相对应的知识点插入了少量练习题,达到了随学随练、随时巩固的效果。

由于《长城汉语》课本中没有练习题,所以我们把练习题比较的重点放在相对应的教材练习册上。笔者根据每部分练习内容的不同收集到了一组数据,归类来比较《长城汉语》和《精英汉语》两部教材在练习题数量上的多少(表 7)。

表7 《长城汉语》和《精英汉语》在练习题数量上的对比

通过表7的统计可以看出,《长城汉语》练习册中语音部分的练习题数量在整本练习册中所占比例较高,体现了《长城汉语》对语音部分的重视。《长城汉语》中交际部分的练习题数量排在第二位,也说明交际在此部教材中的重要性。

《精英汉语》练习题的数量相对于《长城汉语》来说较少,但如前所述,我们所比较的只是练习册中的练习题量,《精英汉语》在课本内容中相对应地也穿插有一定量的练习题,所以从整体上来讲,两部教材的练习题量相差不多。单就练习册中练习题量来看,《精英汉语》对词汇和语法部分的重视程度较高。

(三)文化部分对比

本文针对两部教材初级篇中文化数量的多少进行了统计及汇总,希望能通过数据统计来比较两部教材中所含文化数量的多少。统计中所指的文化数量既包括课文中所出现的中国文化信息,也包括在练习题和课后阅读中所出现的文化资料(表8)。

表8 《长城汉语》和《精英汉语》在文化数量上的对比

通过表8可以看出,《长城汉语》中所包含的文化成分远远小于《精英汉语》。当然并不是说文化含量越高越好,而是要在语言讲授的同时,根据课本内容相对应地渗透中国的文化,这样既能够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满足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渴望,又能学好课本知识。

《长城汉语》第一册中一共10个单元,共 30 篇课文,但其中所含有的中国文化知识点只有 14 个,相对来说课本中所含的文化知识点是比较少的。《精英汉语》中我们同样选取的是10个单元,课本基本知识与《长城汉语》基本一致,都是按照教学大纲编排的,而它在这10个单元中所包含的文化知识点为30 个,在讲课文时,就会出现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比如在讲如何换钱时,课文中就会出现与“中国的银行”相关的知识:中国的银行的分类,中国的银行几点开门,中国的银行的境外机构等。

作为具有国别性的教材《精英汉语》,虽然在文化数量上略占优势,但是能更全面地展现其国别性教材的特点,尤其是针对巴西这一国家的特点。笔者认为,既然是针对葡语国家特别是巴西地区的教材,那就应该更加突显它的特殊性,包含更多能够反映巴西特色的内容,使学习者在学习时感觉熟悉与亲切。在文化项目设计上,可以进行中巴两方面的文化对比,用图片或对话的形式展现各具特色的两国文化,这样既能使教材变得生动活泼,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文化导入形式对比

通过统计,对两部教材基础篇(包括课本和练习册)的文化导入形式进行了汇总。

表9 《长城汉语》和《精英汉语》在文化导入方面的对比

通过表9可以看出《精英汉语》的文化导入形式比《长城汉语》多很多,《长城汉语》的文化导入形式就比较单一,只是出现在课文和生词方面,没有较为细致和具体的介绍。《精英汉语》的文化导入不单单只出现在课本,练习册中文化导入也占很高的比例。这样的形式比较灵活,有能力的学习者可以在做完课后练习题时看看文化项目,给自己充电;时间较为紧迫的同学在课本中也可以了解到一些中国的文化知识,这种文化导入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以上从编写理念和目标、课文题材和体式、课文内容和生词量、语法项目及难度、课后练习和文化知识项目等方面对比了《长城汉语——生存交际》和《精英汉语——第一册》两部教材的异同,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希望对汉语国别化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齐沛.对外汉语教材再评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1):60.

[2] 郑通涛,方环海,张涵.国别化: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趋势[J].海外华文教育,2010: 1-8.

[3] 李泉.近20年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和研究的基本情况述评[J].语言文字应用,2002(3): 101-102.

[4] 陆剑明.汉语教员应有的自尊自重意识[M]//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59.

[5] 刘珣.新一代对外汉语教材的展望——再谈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 1994(1):62-65.

[6] 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M].北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7] 李绍林.《等级大纲》与汉语教材生词的确定[J].汉语学习,2006(5):54-55.

[8]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刘英林.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9] 杨德峰.初级汉语教材语法点确定、编排中存在的问题——兼议语法点确定、编排的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2001(2):86-87.

[10] 谭春健,梁彦民.精英汉语·基础篇 [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11] 王泉玲.《精英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12] 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3).

[13] 谭春健.汉语教材创新的探索——谈谈《精英汉语·基础篇》[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