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观察者的一段自我描述:
我喜欢待在家里,憧憬那种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我经常将家里的电话和自己的手机关掉,不想外面的人来打扰我。我的内心世界只会向很少的人开放,别人的靠近,会让我感到不安和恐惧。
我是天生的思想家和侦查员。对于自己不懂的问题,我会积极发问。我对生活中的一切问题都很好奇,家里的问题我会问爸爸和妈妈,学校的问题我会请教老师和同学。总之,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让我增长知识的机会。
我特别独立,对物质和金钱的需求也很少,我从来不会跟别人攀比,也不希望别人来评判我。在学校或在单位,我总是会找借口离开那些评判性的活动。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我认为自己比他们优秀。
当我投入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会非常认真,身边的任何事情都不能使我分心,有时身边的人跟我说话,我都注意不到,这个时候他们就会非常生气。我喜欢纯理论性的东西,越是抽象的东西,我越喜欢研究它。
我对感情很迟钝,不善于交际,身边的朋友都说我像个冷血动物。其实,我并不是这样的,我只是觉得人们应该平心静气地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没有必要太感情冲动。对于那些冲动冒失、喜欢感情用事的人,我是非常不理解的。
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并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是我会用我发达的大脑想清楚这件事该如何去做。有一次,一个朋友问我会游泳吗,我告诉他,游泳需要带什么东西,怎么下水,怎么呼吸等。每一个游泳的细节我都了如指掌,但是说实在话,我其实并没有真正下过水,不知道游泳是什么滋味。
我一直哀叹不能遇见赏识自己的伯乐,满肚子的学问不知道该向谁去说,我觉得世界上能欣赏我才华的人只能是我自己了。这是一件多么悲哀事情啊!
从上面这个自我描述中,我们可以概括出观察者的如下人格特点:
观察者不喜欢和外界接触,他们通常会将自己封闭起来,切断自己和外界的联系。他们觉得别人靠近自己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如果将自己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们会感到非常不舒服,有想立马逃离的冲动。
比如,你拉着一个观察者去参加朋友聚会,他们刚开始会找各种理由来拒绝,可是你还是强行将他拉走了。到了聚会现场,他就会躲到一个谁也注意不到的角落里,一个人观察周围的其他人和整个聚会现场。
观察者在和别人的交往中,几乎很少用语言,他们会用自己的行动和思想来维持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要是明白观察者的朋友,就不会要求观察者有太多的情感流露,他的一个眼神和动作就会让朋友知道他需要什么。
观察者喜欢那些深刻和抽象的东西。越是别人不明白、看不懂的,观察者就越喜欢研究它们,他们觉得最惬意的事情就是在图书馆埋着头搞研究,等自己弄明白了眼前的问题,他们会感到非常开心。同时,观察者也会密切关注新闻等信息,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了解对国内外大事进行深刻的剖析。
比如,图书馆里那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微积分、进化论等著作一般都是观察者借去阅读的;而那些言情小说、心理学等书籍通常浪漫主义者借的比较多。
观察者一般都有自己特殊的技能,但是由于他们缺少和别人沟通交流的时间,所以他们的生活技能相对较差。
例如,前几年新闻报道上说,有一个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因为不懂得如何和别人交流,最终被社会所淘汰。这个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应该就是一个观察者,他痴迷于自己的学术研究,不理会周围的人际关系和自己的生活。结果,当他的学术水平达到极致时,却发现自己和外界的交流存在无法逾越的障碍。
观察者有轻微的妄想症,许多事情他们并没有真正实践过,只是在脑海里幻想过。但是,当有朋友问他们做过没,他们会说自己做过。在观察者看来,自己只要想过,就是做过,任何一件事情,不一定要做到,只要自己想明白就行了。
观察者对待感情很迟钝,当周围有人频频向他们表达爱意时,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应付,更不知道别人是出于爱的表达,常常会显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例如,当一个女学生向观察型的大学教授表白时,这个大学教授会吓得躲藏起来,然后暗自分析这个女学生是否精神有问题。当排除了这种可能性之后,他又会赶紧去看有关女人的书,猜想女人是个毫无理智、喜欢感情用事的人,进而将这一结论推广到身边其他女人的身上,开始戒备和任何女人的交往。
观察者讲话的方式很平淡,他们不像浪漫主义者那样,说话的时候抑扬顿挫,很吸引人。不管多么大的事情,观察者都是同一种语调,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使听他们说话的人不知道重点在哪里。但是他们说的一些话通常很有深度,有自己的见解。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大学课堂上经常睡倒一大片学生,学生们抱怨老师讲得太平淡,没有意思,要真是这样,他们怎么会成为大学教授?其实,这和老师的特质分不开,大学里的老师很多都是观察者,理论知识很丰富,见解也很深刻,但是由于本身的表达平淡,可能无法吸引太多学生。但是只要上课认真听,你就会发现,这些老师的想法和见解确实高出一般人。
最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不怎么好,这可能和他们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经常将自己封闭起来的人会形成一种很自私的想法,他们不信任周围的人,不愿意将自己的东西和别人分享,逐渐地,周围人也就不喜欢和他们待在一起了。
曾经有个木匠师傅,在教自己的徒弟时,总是留一手,不将自己全部的技能教给徒弟。大家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后来解释说,一旦徒弟学会了他所有的精华,那么他的饭碗岂不是保不住了?这则故事用来形容那些观察者再贴切不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