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有名的外贸公司招聘业务员,小张决定前去应聘。到了那儿才知道,在公司开出丰厚待遇的诱惑下,已经有200多人报了名,而公司只招两个人。而且两个人中还要在三个月的试用期内淘汰一人。小张相信自己一定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事实也正如小张预料的那样,尽管招聘单位的考核严格得近乎苛刻,但经过一系列考核后,他和一位刚从学校毕业的女孩晶晶进入了试用期的行列。
在试用期间,小张十二分卖力地工作,把书本上学的知识同实践结合起来,显示出比女孩晶晶更大的优势。试用期的最后一天,突然有人通知小张,叫他今天下午去财务部领工资,领完工资就可以离开公司了。小张禁不住问:“晶晶被留下了吗?”来人摇了摇头,说马上要去通知晶晶领工资离开公司。
看来这三个月的心血白费了,小张的心一下子降到了冰点,只好垂头丧气地来到财务部。从会计手中接过工资袋,打开一数才3000元,原来不是说好试用期是每月1500元工资的吗?小张问会计,会计说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是董事长亲自交代只给3000元的。
小张正要去找董事长,转念一想,这说不定是老总设下的一个考核项目呢。换个位置想一想,有谁愿意用一个与单位斤斤计较的人呢?想到这里,小张不由沾沾自喜,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了公司。一路上,他甚至为自己识破老总的计谋而自鸣得意:董事长不就是为了看谁更有胆量吗?不出明天,公司一定会通知我回去上班,并对我的这一做法大加赞赏。
过了两天,没有等到公司的通知。小张打电话问一要好的同事,同事说晶晶已经被正式聘用。小张终于沉不住气了,有种被人愚弄的感觉,为什么聘用的是她不是我?于是骑了车直奔董事长办公室,一定要向他问个明白!董事长亲自给小张开了门,他请小张先坐下,并对小张说:“你在整个试用期表现得都很出色。但遗憾的是,你最终没有通过试用期的考核。当你发现公司扣发你工资时,你为什么不坚持?为什么不据理力争?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你为什么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放弃了你应该拥有的?”他接着往下说,“虽然你有丰富的知识、精湛的实践经验,但你缺少维护自身权益的勇气。与你相比,晶晶就做得很好。当她发现公司扣发了她1500元的工资时,立刻就找到了我,说如果公司不补发她应得的工资,她便要将公司告上法庭。我非常欣赏她的勇气,我们外贸公司经常都是同国外的企业、公司打交道,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你试想一下,一个连自身权益都不敢维护的人,还能指望他为公司的利益挺身而出吗?”
董事长交给小张补发的工资说:“这是你劳动所得,公司不会无故扣发员工工资的。”听了董事长的话,小张无言以对。
案例中小张求职失败的事例告诉我们:在求职就业之前,我们还必须做好就业创业信息的分析与筛选工作。如果小张求职前对外贸公司的性质和业务员的工作及要求有深入的了解,就不会过不了最后考核这一关。一般说来,就业信息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作为初次择业的毕业生,两个方面的就业信息是不可忽视的。
一是就业政策和相关规定。一方面要了解国家就业方针、原则和政策及相关的就业法律法规。它是毕业生就业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不能违背的。毕业生只能在国家就业方针、原则和政策所规定的范围内,根据个人的情况选择职业。作为毕业生,必须清楚地了解就业法规、法令,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另一方面要了解地方的用人政策。如北京市各县、区招聘的政策、人事代理政策、落户政策等。
二是供求信息。第一,当年毕业生总的供求形势,即本地区与自己同时毕业的学生有多少,而用人单位的需求有多少,是供大于求,还是求大于供,或者两者基本平衡,哪些专业紧俏,哪些专业供大于求。第二,用人单位的信息。在选择单位时,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错误:对用人单位情况不甚了解,于是在择业时带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如只挑城市而不问用人单位的性质、业务范围;还有的只图单位名称好听就盲目拍板等等,这些都是片面的。那么,如何避免一些假象,做到对用人单位有比较客观的评价,关键在于掌握用人单位的信息。
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学校招生就业处。学校招生就业处的就业信息具有准确、可靠、多样、具体的特点,是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途径。二是通过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人才服务机构及其组织的有关活动获取信息。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人才服务机构,是沟通用人单位和大中专毕业生的桥梁和纽带,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专业机构。毕业生可通过他们组织的定期或不定期的人才交流洽谈会、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等活动获取需求信息,这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三是通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就业指导机构搜集。这些主管部门主要是国家教育部门、人事部门。这些部门和就业机构的主要职责,就是制定辖区的毕业生就业政策,提供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咨询与服务。来自这方面的信息也是真实可信的。四是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获得。一些用人单位常常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介绍本单位的现状、发展前景和人才需求信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信息传播面广,竞争性强,时效快,成功率较低,而且其内容往往比较笼统,如果选用还应作进一步的了解。五是通过实习、社会实践、社交等活动获得。毕业生在实习、社会实践中可以直接与用人单位接触,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有关需求情况,让用人单位更多地了解自己。六是通过亲朋好友获得。通过家长、亲戚、朋友、老师、同学等渠道来获取就业信息,有针对性地扩大搜集信息覆盖面,有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信息针对性更强,通常具有毕业生所希望的行业或地区的定向性,对用人单位可以进行更具体的了解,易于双向沟通,因而就业成功率较高。
当然,收集信息的途径还很多。但是,无论是那种渠道获得的信息,我们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经过一番思考,或与自己信任的人商量,辨别良莠,谨防上当受骗,并找准适合自己的应聘单位岗位。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亚里士多德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