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和谐的环境是创造性发展的保证

和谐的环境是创造性发展的保证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中可见,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特别是自主创新的精神基础和人文保证也必然会促进创造性发展。对于个人乃至国家来说,信心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是自我成长的动力。自我效能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信心来表示,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对达成创造性结果的预期越准确越自信,就更能发挥自身创造性的潜力。由此可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创造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推进科技进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应对国际经济形势深刻变化的必然选择。而创造性发展与自主创新,需要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这就是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2010年中国科技技术协会在福州市召开了第12届学术年会,主题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我在该会的分会上做了《心理和谐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的保证》的报告。我把报告稿作为我们学术团队重视和谐社会与创造性发展的关系,提出心理和谐是创造性发展的重要保证的一次理论性尝试(林崇德,刘春晖,2011)[21]

在今天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促进创造性的发展,更好地进行自主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心理和谐为的是构建和谐社会。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首次阐述了社会和谐与心理和谐的关系,并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从中可见,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特别是自主创新的精神基础和人文保证也必然会促进创造性发展。

和谐主要指的是处理与协调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和谐社会的三空间是指自我关系、个人与他人关系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是统一的,一个人如果能够处于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的心理健康状况,那么他就拥有和谐心理。从心理和谐的角度说,围绕和谐社会的三个空间,我们必须处理好、协调好以下六个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软件与硬件的关系以及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正确处理这六大关系是建构中国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

心理和谐首先要求处理好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主要涉及自我修养的准则。每个人的心理和谐是以自我和谐为基础的,“信心”是人与自我关系的首要因素,它是指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想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对于个人乃至国家来说,信心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是自我成长的动力。所以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自我效能感”,意思是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的增强保证了人对自我的认同,进而使人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自我效能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信心来表示,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对达成创造性结果的预期越准确越自信,就更能发挥自身创造性的潜力。

人与人的关系又称为“人己关系”,主要涉及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包括朋友、同伴、同事、敌我、同志、亲子、上下级、长幼等之间的关系。心理和谐要求人们正确对待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使个体对组织或群体环境产生归属感、安全感,继而达到自身的心理和谐状态。正因为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人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沟通,建设高效率的团队,进行团队合作,从而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潜力。从团队之间的角度考虑,为了保证社会和谐发展,必须防止违背道德的经济竞争模式,从而形成一套和谐、良性的竞争方式。因此,努力营造一种理解、友爱、多赢的人际环境的氛围是正确处理人与人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心理和谐不仅要求人们正确地对待自己、他人,也要重视和社会的关系。这种关系即 “群己关系”,它构成政治环境的基础,包括个人对国家、民族、阶级、政党、社团、集体等关系,爱国主义是人与社会关系的核心。只有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树立国家意识,才能自觉地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才能具有文化自信,才能传播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才能对国家、政党和政府产生信任感,自身也能更好地达到心理和谐的状态,从而为建设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能发挥出最大的创造性潜力为国家服务。

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涉及人类对自然进行认知和自然环境对人的心理及其发展产生影响的问题。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例如,过度消耗资源造成资源紧缺,污染环境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等,都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如果我们持续处于这种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状态,那么最终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将受到影响,不仅人们的心理和谐难以达到,和谐社会也将难以实现。因此,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地、合理地利用自然、开发自然,才能促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达到这一境界有助于我们快速开发自然创造性的潜力,进行绿色发展方式,创建和谐社会。我们在阐述环境与创造性的关系时,主要在分析社会环境与创造性的关系,而很少涉及自然环境与创造性的关系,其实自然环境与创造性的发展密切相关。首先,人类创造是从改变自然开始的,我们在第一章和第三章都谈到了这一点;其次,今天的社会创新和创造仍与自然环境相关,且不说改造自然环境,我们创新创造时的资源也往往来自然;最后,自然环境又是文艺创作的源泉,古今中外,哪篇诗词不描写自然美景,哪部小说不对自然情境做描述。由此可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创造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北京师范大学可能是全国“师范大学”中面积“最小”的一所,从而使其所拥有的硬件设施有一定限制,但在全国高校排名榜上,我校总能在第十名上下浮动。我们加强软件建设,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软实力,突破硬件限制,正确地处理了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从中我们体会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性,也体会到充分利用心理和谐在提高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的益处,只有心理和谐了,人们才能潜心学术,发挥主观能动性。处理好软件与硬件的关系,有利于营造鼓励创造性的环境,以便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使我国科技软实力大幅度提高,形成和谐经济社会。

今天的世界极不太平,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来讲,我们需要一个和谐的世界。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基于“和谐世界”的理念,我国提出了“和谐外交”的政策。这一政策主张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各国的共同问题,增强联合国的作用,致力于确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环境。它体现了我国目前处理与外国关系的态度,正是在这种和谐外交的方式下,才有可能建立和谐世界,从而在和谐的大环境中保证中国建成创新国家,富国强民。

当我们谈到社会和谐发展时,仅仅用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够不够?答案是否定的。尽管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能够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经济发展的水平,但在建设和谐经济社会的过程中,仅仅关注生产总值是不够的,更要结合一系列的人文指标,才能更好地、综合地评价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程度。一个和谐的社会不仅需要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进行测量,更要结合对人类发展的人文和社会因素进行客观的评价和衡量。国际社会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就不断提出一系列的人文指标,而心理和谐是要求人们重构关于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指标体系。目前,在与心理和谐相关的指标中,有利于评价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幸福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个。

该指数的目的在于展示一个国家是如何使其国民长期享受健康生活的,它由寿命、受教育程度以及生活水平3个指标构成。寿命以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测量;教育程度以成人的识字率(占2/3权重)和国民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占1/3权重)来测量;生活水平以真实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测量,不过,这必须通过购买力加以矫正。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大于0.80,说明该国家或该地区已处于高层次的人类发展水平;如果处于0.50~0.79,处于中等层次的人类发展水平;低于0.50则处于低层次人类发展水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9年人类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稳步提升,增长了近50个百分点,是世界平均增长水平的两倍。这说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质量有很大改善,这既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表现,又成为促使为和谐社会和创新或创造性发展的个人因素的基础。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越是经济发达的社会,越要考虑到主观幸福感,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并不足以评价个人和国家真正的幸福感。自此,幸福指数逐渐成为评价一个国家国民幸福程度的重要指标。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幸福指数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又是社会成员创造性发展的“方向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国家努力的方向是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有些地区片面追求总量增长,牺牲环境,浪费资源,甚至直接损害劳动者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结果是经济增长速度上去了,但人民的收入并未相应增加,有些生活质量反而下降,幸福感降低。这一矛盾就是旧有的经济发展方式与人民幸福指数的矛盾,正确解决这一矛盾的做法就是转变旧有的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

信任是对国家、政府、社会的一种深信并敢于托付的指数。通常有以下三种含义:一是指信奉,相信、崇奉并奉行某项原则;二是指信仰,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三是指信念,是指带有情感色彩的确信的认知。共同的理想信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坚定理想信念能够激励人们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信任指数取决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威望,我国近几年来多灾多难,每当灾情发生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冒着生命危险,最早到达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如此关心民生的举止怎么会不让百姓群众信服。当然,对国家、对政府和对社会的信任指数也与一个国家的“清廉指数”有关。尽管我国的清廉指数排名逐年上升,但并不太高,这使我们深感惩除腐败任重道远,虽然腐败仍旧是一个重大的全球难题。

2001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定了一个衡量儿童发展的综合指标,目的是促进0~8岁儿童发展,充分开发他们的认知、情感社会和体能等方面的潜力。2004年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0~18岁儿童青少年开展较全面的研究。儿童和青少年是我们社会的未来,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栋梁,因此如何确保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也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主持的国家科技部立项的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课题“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儿童青少年认知健康与心理健康保障工作提供了可参照的科学标准,获得了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发展指标。在国际上,还有一个儿童青少年风险指数,可以作为一个反证,列入儿童青少年发展指数中。其内容是指一个国家的儿童青少年总数与经历风险,如身体残疾、营养不良、心理障碍、性别歧视、家庭暴力和同伴欺辱等因素的儿童青少年相对比例数。我们在研究中看到,儿童青少年的创造性发展,与儿童青少年发展指数具有一致性,而与风险指数呈负相关。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有关的条款,我们把教育发展指数理解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部署与安排的指标。该指标的重要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内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综合考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提供的条件,以及教育发展现状,确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规模、结构、投入,规定教育发展的各项指标。《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教育,增加对教育的投入,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保障,办好教育也是心理和谐和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支柱。而教育与创造性发展的关系,我们在第二节已经论证,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和谐发展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更好、更快地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关键是发展创造性,尤其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心理学研究中颇为重要的概念。我们反复强调在心理学界,“innovation”(创新)和“creativity”(创造性、创造力)是同义语。不管是创新还是创造性,都在强调一种精神,它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或创造力的实质是主体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结点。如前所述,概括性越高,知识系统性越强,减缩性越大,迁移性越灵活,注意力越集中,创造性就越突出。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大力培养创新或创造性人才。

从创新或创造性的实质出发,创新人才既包含创造性思维即智力因素,也包含创造性人格即非智力因素。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智力因素),也要特别关注创造型人格(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从创新或创造性的含义到创造性人才心理结构的探讨,我们能够看到,和谐社会和和谐心理是创造性的关键。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营造和谐的、有创造性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人们创新意识、创造性活动和创造性才干的发展。这就要求提高认识和内化创造力,使创新意识深入人心,形成支持型环境气氛,呈现创造性的环境气氛,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要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就必须大力倡导和弘扬崇尚创新、鼓励创新的精神,为造就一支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大力提倡敢于创新、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只有文化氛围鼓励创新,社会环境和谐,人们才能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对国家、政党和政府产生高度信任,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涌现出更多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

第二,我们在第一章曾指出,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智力高的人群比智力较低的人群的创造力潜能要大,然而智力高的人未必有创新的意识和创造的能力,这就取决于其他的因素或“外部因素”,这种“外部因素”中最主要看是否有和谐社会、和谐心理。例如,积极的兴趣和爱好、创新的动机和成就感、导师或类似导师的人指引、交流和合作的气氛、亲人的鼓励作用、多样化的经历、挑战性的经历、有利于个体主动性发展的成长环境、有利于产生创新性观点的研究环境等,这些都是影响是否具有和谐心理的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有适合创造力潜能的开发,才能和内部因素一起促进创造力的培养。

第三,构建新型的人际关系,促进创造性人际关系的形成,包括树立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改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构建“你—我”型的朋友关系,改善“人—己”关系,积极开展团队合作,强调团队精神,培养团队内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自主创新的发展。这与前面所讲的人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连,只有完成和谐的团队建设,保证每位成员的心理和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成员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和谐经济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健全创新组织管理制度。如第三节提到,营造鼓励和谐的、创新的环境,包括重视科技人员(包括高校教师)的管理,给这些人群足够的研究时间和空间保证;重视在科研经费的管理中,给研究人员充分的经费保证,这样能够确保研究人员专心研究学术,从而有利于创造力潜能的激发;实行分层管理,消除人事管理中“一刀切”问题对创造力的不利影响;形成创新评价制度,解除当前贯彻创新教育理念的束缚。

我们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是关心、爱护、尊重人;心理疏导是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通过解释、说明、沟通等方式,疏通人们的心理障碍。人文关怀侧重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心理疏导则侧重解决人们的心理障碍问题。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人们解除思想困惑、疏导情绪,有助于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平衡。这两种途径都是建设心理和谐乃至社会和谐的方法,只有正确运用这两种方法,才能为社会创造性发展扫清心理上的障碍。心理和谐则要求我们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角度关注中国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加大对一些特殊群体的关注,关注他们多层次的心理、情感需求。只有通过“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方法达到和谐心理,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与自主创新扫除各种障碍。

今天,应该给予哪些人群“人文关怀”呢?

一是应重视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他们是未来的创造性群体,儿童青少年强,国家才能发展创造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把关注焦点首先集中在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上。当今社会,随着竞争压力逐年增大,学习压力也随之增大,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三方面:①人际关系的问题;②学习问题,如考试焦虑、厌学情绪等;③“自我”问题,青春期处于整合自我同一性时期,因此会对自我存在的价值产生疑问,可能随之出现情绪问题。这些都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通过正确的引导,不断避免和克服上述心理行为问题。

二是要重视严重的心理障碍症,防止创造性人群被心理障碍困扰。在社会上,人文关怀的重点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安置工作,解决他们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与此同时,对于社区来说,我们给予人文关怀的主要对象是患抑郁症的病人,要和医生配合,防止患者有自杀的倾向;对于学校来说,我们给予人文关怀的主要对象是有抑郁倾向的青少年,做好这一些青少年的预防、咨询和初步治疗工作。

三是关怀儿童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他们蕴藏着创造性潜力。儿童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留守儿童青少年。如何使留守儿童青少年保持心理的和谐和健康,摆脱孤独感等,是我们要面对的新要求和新挑战。②流动儿童青少年。如何使从农村进城市的儿童青少年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融入社会,以及他们的教育安置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新要求。③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当前,父母婚姻破裂的离异家庭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教育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④贫困儿童青少年。我们要积极促进教育公平,大力加强素质教育,更加注重教育的普惠性,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⑤艾滋致孤孤儿。应加强对这一群体的研究,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和谐社会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心理学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四是注重灾后受灾群体的心理疏导,以防灾害给受灾群体的创造性带来损害。举国震惊的“5·12”特大地震、“4·14”玉树地震以及“8·7”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难都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难以平复的心理创伤。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对受灾人群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工作,尽可能将灾难带来的影响降到最小,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以及对心理社会功能的后续影响。如何分阶段对受灾人群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工作者正承担着教育部重大社科攻关项目,深入研究,积极工作,为的是更好地为社会实施“人文关怀”提供科学的依据。“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最好手段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特别是自主创新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来自客观或主观的障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会帮助我们克服障碍,有利于形成创新型氛围,保证我们尽快完成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创造性的发展,从而营造一个创新型的、和谐的社会环境,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性的、心理和谐的创造性人才,进而建设或创新型国家。

[1] 孙汉银:《创造性心理学》,201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 曹顺庆:《西方文化概论》,6~7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 陈谷嘉:《中国思想文化论集》,406~421页,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6。

[4] 黄高才:《中国文化概论》,22~3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5] 衣新发:《创造力理论述评及CPMC的提出和初步验证》,载《心理研究》,第2卷,第6期,2009。

[6] Brewer,M.B.,& Gardner,W.,Who is this we?Level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elf-representat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1996,71,pp.83-93.

[7] Hu,W.,Adey,P.,& Shen,J.The comparis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dolescents,Acta Psychological Sinica,2004,36(6),pp.718-731.

[8] 张岱年:《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内容的核心》,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1994。

[9] 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载《中华文化论坛》,第3期,1994。

[10] 林崇德:《融东西方教育模式,培养“T”型人才》,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2001。

[11] 孙汉银:《创造性心理学》,100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2] 孙汉银:《创造性心理学》,100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3] 王焰新:《跨学科教育:一流本科的必然选择》,载《中国教育报》,2016-05-23。

[14] 刘宝才:《小学生创造才能培养的整体实验研究》,见林崇德:《小学生能力发展与培养》,296~319页,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

[15] 郭有遹:《创造心理学》第三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16] 江来,肖芬:《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

[17] 张纯如:《蚕丝——钱学森传》,鲁伊,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18] 孔庆茂:《钱锺书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

[19] 吴泰昌:《我认识的钱锺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20] 迟宇宙:《宗庆后:万有引力原理》,22页,北京,红旗出版社,2015。

[21] 林崇德,刘春晖:《心理和谐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的保证》,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2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