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

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研究中我们看到不同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张景焕对自然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也显示,科学创造者所具有的问题导向的知识架构是做出高创造性成就的重要基础。这种创新精神正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之一。驱使个体保持这种“酣畅”的心理状态、在行为上反复尝试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其强烈的内在动机。

虽然在第二节对自然科学领域、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以及商业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中,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程序有一定差异,但依据相应的实证研究结果,结合相关的经验和理论思考,我们对拔尖创新人才特征的相同之处和区别之处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以期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提供借鉴;同时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起学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和深入探讨。

创造性领域一般性的研究认为,创造性是某种一般的、跨领域的人格特质和认知能力,并认为不同领域的创造性人格和认知能力是相同和相似的,而且倾向于寻找某种一般性的理论来揭示各种类型的创造性。从这个角度讲,不同领域的创造性人才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在研究中我们看到不同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创造力需要坚实的知识基础,专门领域知识的积累是拔尖创新人才产生的必要条件。专门领域的知识积累在一定范围内,是与创造力成正相关的(R.W.Weisberg,1999)[29]。海耶斯(Hayes)通过分析艺术家(76位作曲家和131位画家)的传记发现,他们在第一部杰出成果问世前,都经历多年的专门领域知识的累积阶段。这些证据都表明,要想在某一行业内有所创新,必须首先成为领域内专家型的人,丰富的领域内知识是做出创造性成就的重要前提。张景焕对自然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也显示,科学创造者所具有的问题导向的知识架构是做出高创造性成就的重要基础。这种知识架构不仅包括陈述性知识,还包括程序性知识(包括研究技能与策略在内),是一种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于一体的、问题导向的知识。而且,拔尖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是以开放和动态的体系存在的,需要研究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不断发挥知识的相关性或激发性作用,使灵感的火花不断闪现。但不是知识越多,创造性越好,领域知识经验的增加与创造性成倒U形曲线(D.K.Simonton,1984)[30]。过多的知识,作为一种习惯和经验也许会束缚新观念的产生和连接,从而阻碍创造性。因此,更重要的是对领域内知识进行组织和建构,灵活地进行加工,从而发现现有知识经验的缝隙,突破知识边界,进而促进创造性的发挥(衣新发,蔡曙山,2011)[31]

无论是科学家、人文学者还是企业家,他们之所以能创造性地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都与其思维特点以及强烈的创新精神密不可分。在思维方面,拔尖创新人才的思维通常比较独立、灵活,遇到问题能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知识、经验和整合能力强,善于系统地思考、分析问题。由于其认知比较灵活,思维跳跃性强,考虑问题就不容易墨守成规,能够推陈出新,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谢尔登(Sheldon)的研究也表明,高独立自主性的个体更愿意对信息进行深层次加工,对引起其兴趣的问题愿意付出更多的意志努力,而且通常有较高的情绪唤醒水平,这都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K.M.Sheldon,1995)[32]。拔尖创新人才以发现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己任,以解释、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问题为主旨,其生命真谛在于创新——思前人所未思,言前人所未言,做前人所未做——不仅批判现实,而且建构未来。这种创新精神正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之一。

内在动机指的是个体对工作和活动本身有兴趣,因为喜欢该项工作而工作,而不是为了名誉、地位、金钱、害怕惩罚等外在因素。从对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发现,不论这些人物之间所从事的领域多么不同,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他们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工作,并全身心地投入,甚至达到废寝忘食、近乎上瘾的程度(M.Csikszentmihalyi,1996)[33]。创造首先是一个内部驱动的过程,内在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怀疑精神和责任感是创造的原动力。例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朗士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爱因斯坦认为“好奇心是科学工作者产生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万科创始人著名企业家王石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对自我现状的不满足和对未来永远的好奇。奇克森特米哈伊特别用 “酣畅”(flow)这一概念描述个体在创造过程中高度投入的心理状态,它包含了专注、愉悦、忘我和勤奋。驱使个体保持这种“酣畅”的心理状态、在行为上反复尝试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其强烈的内在动机。阿玛贝尔也认为,内部动机是创造者最重要的机制。这些研究的成果和观点相互印证,充分说明了内部动机的重要性,它能保证个体将所有心理资源投入到创造性工作中,这是取得创造性成就的必备条件。

创新的道路,历来是坎坷不平,有时甚至险象环生。这就需要具有顽强的意志力,具有很强的坚持性或耐挫折能力。创造性人才通常对自己的目标有坚定的信心,表现出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决心。他们的意志力建立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因而也会不断尝试新的问题解决方案,不会被目前的挫折和困难所吓倒,在逆境中执着追求、锲而不舍。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不可能成为创新人才,更不可能产出杰出的创造性成果。以往对创造性人才研究的元分析也表明坚持有毅力、意志坚强等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G.J.Feist,1998)[34]。斯腾伯格(R.J.Sternberg)和鲁伯特(T.I.Lubart)(1999)[35]也认为,长久保持创造性的人与那些昙花一现的人的主要区别并不在于他们是否遇到阻碍,而在于面对阻碍时能否坚持下来,善于创造的人会迎难而上,接受挑战。马克思指出,“科学是地狱入口处”,拔尖创新人才正是在“地狱”门口执着追求的一群人。伟大科学家诺贝尔研究炸药,没有因炸伤父亲和炸死弟弟、自己也被炸得鲜血淋漓而有丝毫犹豫和怯懦,经过几百次失败,最终获得成功;创作《命运交响曲》的杰出音乐家贝多芬,用音符表达了自己和命运搏斗并最终战胜命运的过程;如今杰出的企业家马云,在最初创建阿里巴巴时并不被看好,做客国外BBC节目还惨遭主持人羞辱,说马云不是百万富翁。

道德品质是个人按社会规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性和倾向,是一个人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综合体现。它体现了一个人是否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否有社会责任感等。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犹如一个人的灵魂,如果只具备才学,没有起码的道德标准,一个人就失去了灵魂。“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精辟地概括了德与才的关系,良好的品德不仅能为创新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也能为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思想保证,以确保创新活动的正确价值取向。这都说明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科学家的发展阶段划分为自我探索期、才华展露与专业定向期、集中训练期、创造期与创造后期;民营企业家的成长阶段分为自我探索期、领域定向期、才华初现期、才华绽放期。仔细分析发现,他们在本质上经历相似的发展阶段。自我探索阶段是发展个体兴趣、好奇心以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阶段,这与以后从事何种领域的工作关系不大,是一个很基础、很重要的阶段。领域定向期是发现自己的领域才能、为自己确定方向的阶段,越早定向,越有助于早做出创造性成就。企业家的才华初现期对应着科学家的集中训练期,也是展现自己的创造才能、发现创造乐趣的重要阶段。企业家的才华绽放期对应科学家的创造期,也是创造的高峰期,是整合各种资源产出具有广泛影响力产品的时期。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民营企业家的成长没有创造后期或衰退期,主要是与选择的样本有关,访谈研究中的民营企业家基本处于上升或鼎盛阶段,因此很少有人提及衰退的问题。

事实上,无论是企业家本人还是所经营的企业,都会处在创造或创新的衰退期,这既是创造力发展的正常规律,也是企业或行业发展的正常规律。

通过对民营企业家和科学家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很多共同之处:①无论是企业家还是科学家,其成长都受到父母和教师的支持与鼓励,父母和教师允许其兴趣的自由发展,注重培养其优良品德的形成,以及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这一阶段,科学家和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并没有表现出差异。②科学家得到良师的指导,而企业家得到伯乐和贵人的扶持帮助,即在专业生涯的发展过程都受到伯乐和贵人、良师或益友的指引。他们不仅给予创新人才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带领他们接触或领略前沿领域的魅力,而且让他们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并最终实现人生价值。③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团队的作用。通过团队合作,团队成员彼此分享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视角,互相启发和鼓励,从而产生新颖、独特和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Eisenbeiss,van Knippenberg,& Boerner,2008)[36]。④都受到多样化或多元文化经历的影响。多样化或多元文化经历使得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包容性更强,更愿意接受不同的观点,从而为创造性的产生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中,教师在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与其他影响源相比,教师的影响居于第一位。这种影响不仅是综合系统的,而且是长期的。一个人的成长要经历不同的阶段,但是任何人都必须在特定时期接受学校教师的激发、共鸣、熏陶、赞赏和培养。启蒙教育的作用一般发生在中小学教师的身上,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渠道,教师的人格、品德、气质直接影响学生创新精神的成长。引导其进入专业领域的老师通常在大学阶段。大学教师在本科阶段是人们后来取得重要创新成就的领路人,帮助学生选择日后从事的领域,建构该领域的知识体系。可以说,教师在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专业资源;帮助学生把握领域热点问题,并找到突破点;用人格魅力激发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

创造性的领域特殊性研究表明,创造性是一种具体的特质,而不是普遍的特质。韩(K.S.Han)和马文(C.Marvin)(2002)[37]认为,天才也更可能限于特定的领域,只有少数天才可能在多个领域表现出杰出的创造性。因此,我们也尝试探讨不同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之间存在的差别,以更好地揭示不同领域创新人才的成长特点。在我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到不同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之间的差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科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关注自然界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旨在探究理解物质世界规律性本质的客观知识,不存在价值问题;而杰出人文社科学家则关注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情感的发展,致力于理解意义的历史解释和人的自由发展与提高,不仅研究客观事实,即“是什么”,还研究“为什么”“怎么样”的价值问题(王鉴,2010)[38];商业领域的杰出企业家关注的是社会财富的创造,并把社会财富的创造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这种研究对象的差别与他们认识事物的视角以及人格特征有秘密的关联。例如,莫言在“科学与文学的对话”中说,“同样一个事物,在文学家和科学家的眼里可能就不一样,我记得鲁迅说过,我们一般看到的鲜花就是美丽的花朵,但是植物学家眼里就变成里植物的生殖器官”,同一事物,不同领域的人基于不同的视角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自然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内部驱动力的动机形式、面向问题解决的知识构架、自主牵引性格、开放深刻的思维与研究风格、强基础智力五个因素。社会科学和艺术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心理特征突出表现在人格方面,这些领域的创新动机不仅包括关注活动过程本身的内在兴趣,还包括价值内在化程度较高的外部动机以及与内在兴趣紧密联系的情感体验。而民营企业家的重要特征包括创造性基础素养、创造性技能与品质、个性与品德、创造性驱动四个方面。民营企业家的创新行为通常是为了自己和企业的美好愿景,有强烈的经营和发展企业的内部动机,愿意为企业的美好愿景而努力打拼,着眼于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企业家创新的动力资源。而科学家和社科艺术人才更多地受到这样一种不可抗拒的创造冲动所驱使,即使他们的生活艰苦,报酬较低,也愿意付出代价来取得从事这项工作的机会。

另外,民营企业家特别重视“德行修为”。这也与已有对企业家的研究结果一致(白光林,李国昊,2012)[39]。商业领域特别看重德行修为,这可能与商业领域问题情境的复杂性有关。商业领域的问题情境比科学和艺术领域更加复杂多变,经济形势、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人际互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员工、企业与政府等)频繁,从某种意义上讲,很少出现完全相同或重复发生的问题情境,这就需要企业家具有高尚的品德,能与客户/消费者、员工、合作伙伴等形成彼此信任的关系,而相对稳定的品德因素是维系商业活动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自然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关于科学创造成就的概念结构是二维的,分别是“成就取向/内心体验取向”和“主动进取/踏实肯干”;取得科学创造成就的重要特征是“成就取向”和“主动进取”。而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拔尖创新人才自评人格特征分别是“纯正向特征”“偏正向特征”和“偏负向特征”三个层次,自评的核心人格特征主要有独立、积极自我状态和有效心理动能、可靠外界结合、成熟自我把握和满足四种类型,其中独立的倾向性最强,满足的特征倾向性最弱。

与其他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相比,民营企业家更加善于自我否定、更加重视大局观。之所以更加重视自我否定,可能是因为:企业家在面对模糊、复杂、不确定性的决策情境时,要做出创新性举措,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要承担巨大的经济风险,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就需要企业家自身经常自我反思、自我否定、自我调整,进而在企业内部形成自我否定的机制和文化,这样才能保证决策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并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之所以强调大局观,可能是由于:企业家创造性的发展与企业的创新是息息相关的,企业的创新既需要满足国家和社会以及市场的需求,又需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企业家具有宏观思维,高瞻远瞩,能从全局看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将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产业和同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内部的各项运营等通盘考虑,才能做出最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的举措。

尽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在成长中都受早期促进经验、研究指引和支持以及关键发展阶段指引,但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创造还有几个关键的影响因素:政治人物、思想引领者、虚体人物、密切交往对象,其影响效应体现在引导建立信仰、启蒙、入门、领域内发展引导、镜映现象和支持作用(林崇德,胡卫平,2012)[40]。其中镜映现象是指个体对自我的概念是由别人的态度和观点来塑造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领域的创新人才在他们的探索成长过程中,由于诤友的真实批评和建议,他们像是照镜子时看到自己真实面貌的折射一样,真正发现了自己研究的不足或是在别人提醒下寻找到实质突破点,从而为创造性成就的取得奠定基础。

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创新人才相比,杰出民营企业家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对国家宏观政策或环境的敏感性或依赖程度不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虽然也会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如国家提倡节能减排,在该领域会聚集更多相关的研究人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的贯彻落实,会有助于“造就一批学贯中西、享誉国际的名家大家,一批功底扎实、勇于创新的学术带头人,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青年拔尖人才,构建结构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体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民营企业以及杰出民营企业家的发展,对政策的敏感度、依赖度更高。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我国的历次创业潮也与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从20世纪80年代的“个体户”式的创业潮,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网络精英”式的创业潮,再到当前的“大众创业”,在这个过程中,民营企业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一批民营企业家脱颖而出,快速成长为商界领袖。这也与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的结果一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15)[41]。该报告分析了企业家对当前宏观环境的判断与企业未来创新意愿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企业家对经济体制、法律体制、政策体制、社会舆论、文化环境和市场环境 6 个方面的评价,与企业未来增加创新投入、引进人才和更新设备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企业家对宏观环境的判断越乐观,企业未来的创新意愿越强,因此增强企业家对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信心,对促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具有积极意义。另外,政府支持创新的政策措施与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和引进人才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政府简政放权的各项措施整体上都与企业未来创新意愿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政府创新政策措施的有力支持、政府简政放权会更多影响企业未来的创新意愿。

[1] 高晓明:《拔尖创新人才概念考》,载《中国高教研究》,第10期,2011。

[2] 郝克明:《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2卷,第2期,2004。

[3] 杨叔子:《文化的全面教育,人才的拔尖创新》,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第10期,2005。

[4] 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 张景焕,林崇德,金盛华:《创造力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载《心理科学》,第30卷,第4期,2007。

[6] Csikiszentmihalyi,M.,Creativity: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New York,Harper Collins,1997.

[7] Simonton,D.K.,“Historiometric studies of creative genius,”In M.A.Runco(Ed.),The creativity research handbook(Vol.1,pp.3-28),New Jersey,Hampton Press,1997。

[8] Tardif,T.Z.& Sternberg,R.J.,What do we know about creativity?In R.J.Sternberg(Ed.),The nature of creativit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pp.429-440.

[9] Csikszentmihalyi,M.,Creativity: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New York,Harper Collins,1996.

[10] 林崇德,胡卫平:《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2012。

[11] Burch,G.S.J.,Hemsley,D.R.,& Pavelis,C.,et al.,Personality,creativity and latent inhibition,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6,20(2),pp.107-122.

[12] Carson,S.H.,Peterson,J.B.,& Higgins,D.M.,Decreased latent inhibi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creative achievement in high-functioning individuals,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2003,85(3),pp.499-506.

[13] de Dreu,C.K.,Baas,M.,& Nijstad,B.A.,Hedonic tone and activation level in the mood-creativity link:Toward a dual pathway to creativity model,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2008,94(5),pp.739-756.

[14] 孙汉银:《创造性心理学》,221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5] Rudowicz,E.& Ng,T.,On Ng's why Asians are less creative than Westerners,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2003,15,pp.301-302.

[16] 张庆林,谢光辉:《25名国家科技发明奖获得者的个性特点分析》,载《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1993。

[17] 甘自恒:《中国当代科学家的创造性人格》,载《中国工程科学》,第7卷,第5期,2005。

[18] 白春礼:《杰出科技人才的成长历程:中国科学院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9] 刘少雪:《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科技领军人才成长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0] 陈昭仪:《杰出表演艺术家创造历程之探析》,载《师大学报(教育类)》,第51卷,第3期,2006。

[21] 陈昭仪:《杰出音乐家人格特质之探析》,载《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学报》,第38卷,第32期,2017。

[22] 谷传华,陈会昌,许晶晶:《中国近现代社会创造性人物早期的家庭环境与父母教养方式》,载《心理发展与教育》,第19卷,第4期,2003。

[23] 王帆,郭洪林,张冉:《人文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成长特征研究——基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分析》,载《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第4期,2015。

[24] 尹继东:《中国企业家的特点与成长方向》,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3期,1999。

[25] 李志,罗章利,张庆林:《国内外知名企业家的人格特征研究》,载《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第1期,2008。

[26] 李枫:《科技型企业家成长规律》,载《山东工商学院学报》,第1期,2016。

[27] 马瑞萍:《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载《理论前沿》,第23期,2008。

[28] Browne,T.A.,“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for applied research,”New York,Guilford Press,2006.

[29] Weisberg,R.W.,Creativity and knowledge:A challenge to theorie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30] Simonton,D.K.,Genius,Creativity,and Leadership,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31] 衣新发,蔡曙山:《创新人才所需的六种心智》,31~40页,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2011。

[32] Sheldon,K.M.,Creativity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personality,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1995,8(1),pp.25-36.

[33] Csikszentmihalyi,M.,Creativity: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New York,Harper Collins,1996.

[34] Feist,G.J.,A meta-analysis of personality in scientific and artistic creativit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1998,2(4),pp.290-309.

[35] Sternberg,R.J.,& Lubart T.I.,Handbook of creativit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36] Eisenbeiss,S.A.,van Knippenberg,D.,& Boerner,S.,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team innovation:Integrating team climate principle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8,93(6),pp.1438-1446.

[37] Han,K.S.& Marvin,C.,Multiple creativities?investigating domain-specificity of creativity in young children,Gifted Child Quarterly,2002,46(46),pp.98-109.

[38] 王鉴:《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实践性》,25-29页,载《教育研究》,第4期,2010。

[39] 白光林,李国昊:《农民企业家胜任特征模型构建——基于43位农民企业家案例的内容分析研究》,载《中国农学通报》,第28卷,第5期,2012。

[40] 林崇德,胡卫平:《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2012。

[41]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新常态下的企业创新:现状、问题与对策——2015·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载《管理世界》,第6期,20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