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被分配至什么学校,你总是要与同事交往。这些同事有干部,有一般教师;有男教师,有女教师;有比你年龄大的,有比你年龄小的;有脾气急的,有脾气慢的;有敬业的,有拖沓的;等等。可以说,你会遇到交往与合作的诸多挑战。我从一开始走进学校,就一直保持着“埋头苦干,虚心向学”的态度,不仅注重加强自身的学习,更注重向身边的所有人学习。
至今,我已在六所学校工作过,有三所在山东省,有三所在北京市。下面我以在山东工作过的学校为背景,来谈谈我的感受和观点。
第一所学校叫利津县付窝中学,这所学校地处该县东北角,在黄河入海口的岸边,有大片的盐碱地,十分荒凉。这里的学生家长都是靠种地谋生的,教师大多是本地的,而我是外地的。当时,我是不情愿来到这所学校的,自己念了多年的书,大学毕业了,却被分配到这个偏僻落后的地方,感觉很没面子,对不起通过辛勤劳动供我上学完成学业的父母,自己的前途好像一下子就被抛到悬崖谷底。
但是,自从第一次手拿课本与粉笔,走进了自己的班级,面对几十个年龄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学生,我却忘记了一切,从此便沉浸在工作中,每天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在这所学校一干就是12年,我的青春都奉献在这里。
在这里,我不像其他教师一样,下班后可以回家,我只身一人住在自己的宿舍里,这是一间陈旧的平房,冬天靠煤炉子取暖,夏天靠一个吊扇纳凉。每天晚上我都认真备课,批阅作业,阅读一些教育杂志和书籍,如饥似渴地涉猎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管理方法,这在第一章里有所介绍。白天,我认真上课,与我的学生们打成一片。越野赛初选,我与学生一起跑个来回;周末时间,我与学生一起带上锅碗瓢盆去黄河边野炊;歌咏比赛,我与学生一起策划创意方案……
我经常帮助那些中年女教师看她们的小孩,帮助同事做教具,帮助老教师劳动,因为自己的勤奋工作与骄人成绩,我很快赢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学校领导也越来越赏识我,我承担的工作越来越繁多。记得我工作量最重的那几年是这样的:两个班的英语课兼一个班的班主任、学校教务员兼全校的印刷任务、年级主任兼语音室管理员。那几年,我常常是走出教室就走进印刷室,走出印刷室就走进语音室,走出语音室就挤时间走进各个村子家访,有时感觉累极了,腰疼得像断了一样,但我的教学成绩一直是最好的,我的班级也是成绩和各方面比赛最好的。我很快就被提拔为教导处副主任,职称也是到了年限就顺利晋升。2004年8月,我由教导处副主任被破格提拔为副校长,当时曾经在全县引起轰动。
当然,我的优秀表现与业绩也曾经一度引起个别干部和同事的嫉妒,他们经常相约在一起喝酒打牌,故意不叫我,甚至有时会在校长面前说我的坏话,但是我坚持我的本色,我明白一个道理:吃亏是福。
在管理年级时,为了给学生减负,我不允许教师为学生布置大量的课下作业,有的老师曾经与我吵过,有的找到我家与我辩论;我值班按制度办事,有的老师曾经用手推打过我,有的曾经骂过我;我不会与校长交流,校长曾经无故批评过我,曾经冷落过我,曾经封杀过我。当然,我一定会感觉痛苦的,心中有各种滋味,但是我的本钱就是越发努力工作、越发谦虚向学、越发尊重他人。
第二所学校叫利津县北宋镇第三中学,这所学校也以偏僻落后著称,地处该县的最西南角,教学成绩已经连续十年全县倒数第一了,县教育局把我调入这所学校的目的是协助校长的工作,率先垂范,来挽救这所学校。作为副校长的我,兼任毕业班的年级主任、担任班主任、教两个班的英语。每天,我都盯在教学楼里、加班备课、批阅作业试卷;还要组织各种学校管理会议、参加各种常规检查、参加县教育局的各种会议;晚上还要关心住宿的学生;等等。一年后,学校三个年级均迅速提升至全县上游水平,县教育局号召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向我们学习。我知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但是与我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是分不开的。
在这所学校,我同样遇到了部分教师对我的不理解。比如有的教师把我通报教师过量布置作业的小黑板偷偷拿走,有的教师把我张贴在墙壁上的通知用笔画上叉号,数学组在检查备课本时曾经集体都打了10分,等等。我全然不顾,仍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白天工作一天已经很劳累了,我晚上仍然坚持读书学习写论文,我的两篇论文分别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小学外语教学》和《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上。2004年我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2007年3月被提拔为北宋镇第一中学的正职校长。
第三所学校自然是北宋一中了。在这所学校里,我与老师们轰轰烈烈地搞了一场别人视为另类的改革,叫“‘零’作业下教学改革实践”。在北宋一中的故事和关于这场改革的情况大家在前面的章节里已有所了解,如果想详细了解,可阅读我所撰写的论著《博弈中的追求——一名中学校长的“零”作业抉择》(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可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零作业下教学实践研究”,还可加我个人微信号直接与我联系,我的个人微信号是“志存心诚”。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下面这篇短文可以见证我的努力、成就,展现了我遇到的困境与苦恼,但是我坚持下来了,靠的就是一直“埋头苦干与虚心向学”。是坚守,成就了我,不仅成就了我的专业生命,更历练了我的精神气质,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更加从容,更加专注于我的事业。
我是2007年3月调任该校担任校长一职的,2014年8月我主动辞职,算起来共计七年四个月。
为走出以往作业改革的“囚徒困境”,探索有效破解“题海战术”的全新路径,我提出并带领一群农村教师实施了“零”作业教学改革。经过七年多坚持不懈地实践探索,“零”作业教学改革不仅取得了突出成效和丰硕成果,而且成为农村学校有效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的重要抓手,成为“减负增效”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该项成果于2014年荣获教育部首届教学成果二等奖。我本人也在这七年里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先后荣获山东省特级教师、教学能手、优秀教育工作者、十大创新校长、十大教育新闻人物、东营市名校长等多项荣誉称号。
看了以上文字,大家可能会感觉这场改革以及我个人的发展都是比较成功的。窥其本质,它终于能让学生少一些机械、被动的写作业,多一些主动、有效的学习。它似乎实现了让作业与学生成长更好地融合,与课堂教学的变革更加有机地接合。“零”作业改革的终极目的是期望有一天能够还孩子一种学习的真相,重建我们的教育。重新建构不是暗示我们去做一些花样翻新的加法,重新建构的目的是唤醒良知,其宗旨自然就是努力让老师创生自己的课程,为学生成长提供适合的课程,学校教育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每个学生的发展。如此一来,教师、学生、家长都得以减负,自由的思考回来了,智慧在这里产生,能力在这里锻造,生命在这里绽放。
但是,令人心痛和不解的是,在这样美好的改革中,在这七年多的时间里,我却一直负重攀行,颇受争议。
学校部分干部因受传统思维影响、工作压力加大而抵制改革,我理解;教师因其常规生活被打乱,工作量增加,有反对思潮,我理解;家长因孩子回家无事可做,找到学校责问,我理解;学校改革蜚声省内外,业内同行因羡慕嫉妒,发出诸多非议的声音,我理解。
但是,作为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里的校长,没有“人权”,教师被调来调去,自己却全然不知或没有能力阻挡,我不理解;因改革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改革创新的需要,校长外出学习交流被莫名其妙地限制,我不理解;自己精力用在学校改革事宜上的时间较多,而与有关人交往少,被认为做人不全面,被要求换人,我不理解;记者慕名来学校采访宣传,众多教育考察团来学校参观学习,不少人认为校长在沽名钓誉,我不理解……
以上诸多的理解与不理解,说到底,我并不是在抱怨某些人、某些事,更不想详尽地去叙述缘由和经过,因为这都是学校内外体制所带来的尴尬,它是一名教师、一个校长、一所学校无法解决和回避的问题。我之所以要说出这些,是想做一次佐证:大自然是神奇的、公正的,改革虽然困难重重,争议纷纷,它却坚强地挺立着,仍然是硕果累累,这充分表现出了它生命的顽强。它勇敢地揭开了过去“应试教育”下作业、教学与教育的假象,揭开了当下教育改革之所以举步维艰、收效甚微的神秘面纱,它还给了孩子们学习的真相。
……
至于未来,我当然是期望回到原点再出发,一如既往地去追求我的事业,永不言弃。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的这些探索与实践,会开出更多的花,结出更大的果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