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的味道

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的味道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鲍林去世后,似乎盖棺定论,记得中国一个著名的研究自然辩证法的刊物还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批判鲍林的论文。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18年过去了,权威医学组织对于维生素C的用量上限,越来越接近鲍林的高限用量,从每天60毫克,增加到每天1克以上。这就是科学界著名的“泡利效应”。正如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所说:“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创造力、科学家的培养,并不是培养完美的政治家。

——泡利效应

物理学家泡利

1994年8月19日,著名的科学家鲍林走完了自己的人生历程。这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学者,第一次在科学史上提出了以下概念:电负度、共振理论、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蛋白质二级结构;鲍林还是积极推动消减核武器运动的创始人,因此于1964年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就是这样一个化学史上少有的顶尖学者,还涉足脑神经、医学、健康医疗,不但没有得到尊重,还搞得自己声名狼藉,在晚年被多所大学拒之门外。记得我上大学时候的1988年,鲍林还在世好好的,我大学的物理化学老师正好是鲍林的学生,谈到这位师爷的时候,我的老师告诉我,最近这位大侠在研究营养学,不搞化学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后面的几年,90多岁的鲍林除了宣传伪科学,甚至还参与进行非法行医。最让专业的医学工作者反感的是他以自己化学家的身份对医学指手画脚,他推荐的维生素C的用量是医学安全用量的100倍以上。

鲍林长期工作的地方,加州理工学院。

鲍林去世后,似乎盖棺定论,记得中国一个著名的研究自然辩证法的刊物还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批判鲍林的论文。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18年过去了,权威医学组织对于维生素C的用量上限,越来越接近鲍林的高限用量,从每天60毫克,增加到每天1克以上。与鲍林有的一比的,是另外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的物理学家泡利。1945年,泡利以他的泡利不相容原理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物理学家,在晚年却越来越相信自己身上发生的一系列奇特事件。泡利周边的科学家和朋友以及实验室研究人员,发现泡利与杨振宁有一样的奇特功能,那就是“哪里有爆炸哪里有他”,后来以至于朋友们还发现,泡利不在场的时候发生的一些奇特事情,泡利也偶然经过或打来电话。这就是科学界著名的“泡利效应”。泡利开始研究“泡利效应”,最后深信不疑,到后来甚至相信很多伪科学的东西,走火入魔。泡利被称为20世纪最聪明的物理学家,然而也正是由于泡利的个性特质,错过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发明,其中就包括他莫名其妙反对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宇宙不守恒。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泡利的心理学贡献逐渐被人们从伪科学中剥离出来,泡利作为外行对于心理学的贡献,直接影响了荣格。荣格的“非因果联系原理”、“因果平行性”,在心理学上是很大的贡献,这是后话。

如果我们还原这两位很伟大的科学家的成长历程,就先要还原一个这样的场景:我们需要他们从小受到非理工科很强的影响(泡利教父就是著名哲学家,鲍林小时候结识著名生理学家),在大学的时候进入严谨的科学研究,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后在后面的岁月里面,小时候的人文素养开始起作用,帮助他们取得科学成就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在管理、人文和其他学科迅速找到感觉,但也正是不同于一般科学家的交叉学科,使得他们或多或少走火入魔。然而正当我们批判他们走火入魔的时候,很可能,过世多年的他们,还会给我们开一个巨大的玩笑。

泡利效应,爆炸就是这么任性,因为,他们就是科学家,科学家有自己的逻辑。

千百年来,在工业化时代,人们总是将科学归纳为严谨的学问,在教育界,也总是希望培养一批又一批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似乎创造性的人总是应该这样培养出来的。然而,按照这种模式,发现在创造性人才培养中,适得其反,以至于钱颖一教授提出创造性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创造性的人才不仅仅需要严谨的科学训练,更需要多学科的交叉、情商和直觉,而恰恰严谨和直觉又是天生矛盾的。泡利、鲍林,既有严谨的一面,又有直觉的一面,在教育历程中还有非常特殊的情商训练的经历,然而即便如此,有时候直觉和严谨杂交出来的是创造,有时候出来的是魔鬼。问题在于,有时候我们认为是魔鬼的时候,却又能体现出超越人们想象的一面。正如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所说:“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阿甘在这张凳子上说:“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大家都知道人的大脑有左脑和右脑,大脑的不同分区支配着人不同的神经功能。最新的神经科学发现,在右脑有一个很小的叫做前岛页的区域,有一种特殊的梭形细胞,控制着人的直觉、音乐、道德和决策高级情感。比较奇特的是,梭形细胞几乎只有在人和类人猿中存在,也只在生物进化的最近1500万年才出现。前岛页的神经细胞只有8万个,而人的小脑有500亿个细胞,人的大脑皮层有数十亿个神经细胞。正因为如此,人的高级感受能力:直觉、音乐、道德和决策,并不是理性的,因为理性思维是由数十亿其他细胞完成的。按照我们的教育学常识就能够得到结论,那就是直觉、音乐、道德、决策这些对于创造力至关重要的能力,不是理性的产物。

著名的教育学者Ken Robinson曾经有一个很有争议的观点:学校扼杀创造力。按照上述的分析,传统的学校,按照标准化的模式,一再加强理性思维,压抑与创造力相关的梭形细胞,因此很难培养出来真正具有创造力的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人,往往是和他们偶然接受的直觉训练有关。我们可以想象,现有的教育,可以将鲍林和泡利训练得不那么“伪科学”,但也许就没有他们后面的贡献了。

创造力、科学家的培养,并不是培养完美的政治家。我们看到,鲍林的伪科学并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效仿,泡利效应也不会引起社会倒退。科学家就是科学家,创造和试错就是他们的本分。而可怕的不是他们犯错,而是“不犯错”,往往一个犯错的科学家,可以提出一个超越同时代几十年、一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创造,这些也许生命科学逐渐会解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