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一个社会组织, 学校组织文化自然具备一般社会组织文化的特征; 但是, 另一方面, 学校又是一个特殊的以育人为本职的社会组织, 与其他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组织有着很大差别。 例如, 学校教育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不同,学校教育过程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 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文化影响过程, 而企业组织的生产过程是人与物的互动过程, 组织文化的作用与价值难以在这一生产过程中显现出来; 学校与企业的产品不同, 表面上看, 学校教育的成果是培养了各级各类合格的人才, 而从根本上讲,这种成果体现在学生素质的提高与全面发展上, 此外, 学校还创造出许多有形的文化知识。 凡此种种差异, 导致学校组织文化的内涵、 性质与功能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学校组织文化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特别是思想领域的空前解放, 我国思想文化空前繁荣, 出现了所谓的 “文化热”, 从而引致人们对 “校园文化” 的重视与研究。 但是, 由于我国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所谓的“校园文化” 与西方学者所研究的 “学校文化” 在内涵上有着较大差异。 简而言之, 学校文化是一个内涵较为丰富的概念, 既包括隐含在学校教育教学现象背后的意识、 价值、 态度, 是观念形态的东西, 也包括能够体现这些观念的现象与活动; 尽管有的学者所使用的 “校园文化” 概念几乎是 “学校文化” 概念的同义语, 但是, 在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使用“校园文化” 一语的内涵要窄得多, 往往指反映学校价值的外在的现象, 有时甚至变为学校校园环境的代名词, 而且, 人们通常将 “校园文化’ 与 “建设” 两字联起来使用, 从而使校园文化又体现为 “活动” 的性质。 这里, 我们赞同使用“学校文化” 概念, “学校组织文化” 与 “学校文化” 的概念在内涵上是一致的, 只不过前者更加强调学校文化在学校组织管理方面的意义。
早在1932年, 美国学者华勒在其所著 《教学社会学》 一书中就提出了 “学校文化” 一词。 华勒给 “学校文化” 下的定义是: “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 我国台湾学者林清江在其 《教育社会学新论》 中把 “学校文化” 定义为: “学校中各组成分子所构成的价值及行为体系。” 我国台湾学者吴清山响: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经过其内在运作系统的维持与外在环境变化的互动之下, 所长期累积发展的各种产物: 信念。价值、 规范、 态度、 期望、 仪式、 符号、 故事和行为等, 组织成员共同分享这些产物的意义后, 会以自然而然的方式表现于日常生活之中, 形成组织独特的现象。” 我国学者朱颜杰认为: “所谓学校文化, 是指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为其成员共同遵循并得到同化的价值观体系、 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的总和。” 我国学者安文铸则使用了 “校园文化” 概念, 强调学校文化的 “校园” 地域特性, 认为 “中小学校园文化是指以中小学校园为地理环境圈, 以社会文化为背景, 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 在学校教育、学习、 生活、 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 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与校园人的发展。” 并认为:“这一界定反映了文化的普遍存在性、 全面包容性、 主客体统一性、 动态发展性, 特别是揭示了校园文化的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校园人的发展。” 综合以上种种定义, 我们认为:
学校组织文化指的是: 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并为其成员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信念、 价值、 假设、 态度、 期望、 故事、 轶事等价值观念体系, 制度、 程序。 仪式、 准则、 纪律、 气氛、 教与学的行为方式等行为规范体系, 以及学校布局、 校园环境、校舍建设、 设施设备、 符号、 标志物等物质风貌体系。 学校组织文化是各种文化要素的相互整合的产物, 是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特征。
学校文化的内容结构
学校组织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校组织文化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 从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学校组织文化的内涵。
学校组织文化有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分。 所谓主流文化,指的是为大多数组织成员所共同抱持的核心价值观, 在规模较大的学校组织中, 与主流文化同时并存为一部分成员所拥有的文化便是亚文化。 当我们讨论学校组织文化时, 一般指的是主流文化。
我国台湾学者林清江认为, 学校组织文化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 教师文化: 教师是学校组织体系中的领导者, 其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对学校文化影响甚大。 教师文化呈现三种相互对立的形态, 分别是学术中心 (长于研究拙于教学) 与教学中心 (重视教学忽视科研) 的对立; 专业取向 (将教师工作看作是自己一生的专业追求) 与职业取向 (将教师工作仅仅视为谋生的职业) 的对立; 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对立。 哈格里弗斯则认为, 教师文化有四种不同的形态, 即个人的文化: 教师彼此隔离, 其主要精力用于处理自己课堂事务2分化的文化: 教师的工作彼此分立, 有时会因为权力与资源而相互竞争; 合作的文化: 这种文化建立在教师之间的开放、互信和支持基础上; 人为的合作文化: 教师被要求围绕行政人员的意图与兴趣 (这些意图与兴趣往往是在其他地方形成的) 进行 “合作”。 个人的文化与分化的文化是学校中较为常见的教师文化; 人为的合作文化则给人以合作的假象; 唯合作的文化既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也有利于学校文化的整体发展, 是一种理想形态的文化。
(2) 学生文化: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对象, 学生的价值及行为不仅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而且, 由于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 学生文化具有独特的特征与性质; 学生在班级和学校的生活或活动中, 同辈团体相互影响, 共同形成特殊的价值与行为, 并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方面。
(3) 行政人员文化: 学校行政人员文化具有潜在文化和非显著文化的性质, 一般说来, 行政人员的潜在文化与学校主流文化部分相符, 有些行政人员对学生的态度或关系, 与教师的专业态度或关系不同, 因而产生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影响。 因此, 学校行政人员文化对于学校事务的解决、 对于学生的发展等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4) 社区文化: 学校所处的社区的文化是学校的外部环境, 对学校发展影响甚大, 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影响学校教育, 一是社区环境影响学生思想与行为, 二是社区环境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措施。
(5) 学校物质文化: 学校所处的物质环境、 校地大小、建筑设备、 庭园布置等, 都属于学校物质文化的范围, 也是构成整体学校文化的重要因素。 学校物质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发展、 价值观念与态度、 学习方式等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学校的文化传统往往可以藉学校物质文化予以保存与传递。
(6) 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中的传统、 仪式、 规章与制度,都是学校的文化规范。 在学校生活中, 学校的文化传统不论合理与否, 都会通过学生的同辈团体、 班级、 年级等代代相传; 学校在学习、 运动与生活方面的仪式是学校文化的象征,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相比之下, 学校规章制度比学校仪式更具强制性, 适宜的学术传统及教育期望, 均已融人学校的各种规章之中, 成为约束学生行为的规范体系。
有的研究者认为, 学校组织文化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成就目标与成就意识。 学校要有符合时代特征、 又有个性特点的成就目标。 根据各个学校条件, 目标大小及水平高低会有所区别, 但是否具有进取、 革新精神则是重要的文化标识。 同时, 学校是否鼓励成员的成就意识, 工作气氛是否以教育和学术研究为重心, 以及日常活动中是否培养勤奋、 严谨的作风等等, 都是学校文化的基本内容。
(2) 成员对学校目标的认同程度及由此所体现的组织凝聚力。 包括师生员工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程度, 承认学校团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愿为学校发展付出努力与代价的程度。 这一指标的直接感性体现是学校员工与领导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对人的关注。 管理者普遍对人的本性抱有一种什么样的哲学观; 教师普遍具有什么样的学生观; 是否尊重每个人的人格, 对所有人都公正无私, 一视同仁; 是否对有缺点的人抱有宽容、 帮助的态度; 是否真正认可师生员工的主动精神、 尊重他们的民主权利。
(4) 对控制的态度与操作。 控制是用于监督和约束学生与教职工行为使之符合规定要求的管理行为, 控制在不同的组织、 任务和对象面前是有不同要求的。 控制的文化冲突表现在如何处理执行制度与关怀人、 尊重人、 促进人的发展的关系上。
(5) 学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学校是否勇于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 将公众利益放在首位; 是否具有开放的态度, 有远见地适应环境变化, 不断对自己进行革新。
上述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分析了学校组织文化所涵盖的内容, 所描述的每一方面内容, 对学校组织文化的构成而言,都十分重要, 值得学校管理者在日常的学校管理工作中省察。
从文化的结构来看, 一般认为, 文化作为一个整体, 由三个层面构成, 即物质文化、 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是马克思所说的 “第二自然” 或 “人化的自然”, 对象化了的人类劳动, 是主观精神文化的物化。 规范文化即典章制度及维系个体生活与一定文化共同体的人类关系的法则, 是人类在团体中为了满足或适应某种需要所建立的有系统、 有组织的社会行为模式。 精神文化是一定文化共同体中的人群在其长期的社会活动中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如价值取向、 审美情趣、 道德观念、 思维模式、 宗教情绪等。这一认知模式, 为我们提供了考察学校组织文化的参考框架。学校组织文化同样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考察: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 它是指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共同信奉的价值, 这种信念成为学校组织成员的精神支柱, 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管理行动的指导原则。 学校规范文化是指由各种规章、 条令、 程序所组成的条文及其执行系统、 行为模式。 学校规范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规范文化为人们提供了行为框架, 使所有人在这个架构内有序地工作与生活, 与其他人和谐相处, 从而保证学校工作卓有成效地运转。 规范文化并非仅指学校条令的集合, 更重要的是各种规章制度所蕴含的思想观念, 如制定规章过程中的科学态度、 现实精神,重视工作与尊重个人, 团结一致, 公正公平, 追求效率等等。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中由人的活动所创造的、 体现着一种精神价值的物质结构, 如学校的建筑、 校园环境布局与装饰等,这些物质形式是学校价值的客观反映。 我们将在第二节中具体分析学校组织文化的结构。
学校组织文化的性质
华勒曾将 “学校文化” 定义为 “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 在他看来, 这种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校文化的存在使学校的成员尤其是学生, 深受各种规范的影响, 从而, 满足了成员的需要, 进行学习。
(2) 学校文化形成于年轻一代的文化和成人有意安排的文化。 所谓年轻一代的文化, 是学生团体中的各种习惯、 民俗、 民德、 传统、 规章、 社会结构所形成的, 其形态为成人文化的反映, 其内容则与成人文化有别。 华勒赞同他所处时代流行的文化复演说, 以为儿童游戏中所表现的文化复演过去成人文化的部分内容, 儿童所复演的成人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 学校文化同时还包括学校组织和教师有意安排的文化影响。 学校具有传递文化的功能, 为了使学生顺利地从儿童世界进人成人世界, 教师需要在复杂的社会组织中妥善安排适宜的文化环境。 这两类文化内容通常由学校的仪式与活动表现出来。
(3) 在华勒看来, 学校存在着文化冲突, 一方面表现为教师所代表的学校组织文化与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的地方社区文化之间的冲突, 另一方面是教师所代表的成人文化与学生同辈文化之间的冲突。 华勒认为, 在这两类文化冲突过程中, 教师总是胜利者。 学校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制度化的“支配一从属” 关系, 师生间存在着潜在的对立情感, 教师代表成人社会, 这种文化所要求的规范与儿童的自发性希望处于对立状态; 教师希望把学生当作一种材料加以雕塑琢磨,而学生希望自主学习, 自动求知。
我国台湾学者林清江认为, 学校文化的性质表现为五个方面, 分别是: 学校文化是一种亚文化 (次级文化), 它一方面反映社会文化, 另一方面则又有其独特性; 学校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 既表现为成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文化综合,又表现为校内、 校外的文化综合; 学校文化是一种对立统一互见的文化, 表现为教师与学生在价值观。 行为形态、 内在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文化冲突。 在同一个学校中, 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又维系着对立统一关系; 学校组织文化是一种兼具积极功能与消极功能的文化, 学校文化功能的发挥有赖于学校管理者引导学校文化朝着有益于教育工作的开展、 有利于教育目标的达成方向发展; 学校文化是一种可以予以有意安排的或引导其发展方向的文化。
上述研究, 尤其是林清江的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学校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 这里, 结合我国中小学学校组织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 进一步详述之。 学校组织文化具有如下特征:
学校组织文化的亚文化性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学校无时无刻不处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之下, 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领域的任何变革都会迅速地反映到学校文化中来, 同时,学校文化也在不断地批判、 选择、 接受、 传递社会的主流文化, 因此, 学校文化与社会的主流文化密切相关, 与社会主流文化相比, 学校文化处于亚文化的地位, 学校文化反映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精神。 此外, 学校组织的特殊目的和功能及其成员构成的特殊性都显现出学校组织文化与社会文化迎然不同的特点。 学校文化的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 由于学校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 学校组织文化不可能认同现存的全部社会文化, 而必须依据学校教育自身的原则对社会文化做出选择; 另一方面, 学生是学校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群体, 作为成长发展中的年轻一代,他们所形成的文化往往具有鲜明的特点, 例如它的时尚性、超前性等等, 这些都不同于成人文化。
学校组织文化的综合性根据我国台湾学者林清江的见解,学校组织文化包括教师文化、 学生文化、 行政人员文化、 社区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等诸多层面, 从某种意义上讲, 学校文化是这些文化构成要素的综合和融合。 从文化的主体来看, 学校组织文化主要包含三个层面, 即社区文化、 教师文化 (含行政人员的文化) 和学生文化。 学校的社区文化来自于学校之外, 传递着社会的价值与观念, 学校的传统、 教学内容及行政管理无不深受国家和社区价值观与文化模式的影响; 学校的教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代表, 同时也是学校传统以及学校所倡导的主流文化的代表; 学校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与群体, 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因此, 学生文化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各种文化的交融。 学校组织文化不是单一类型的, 并非所有师生都信守同一价值观念或在同一活动中表现同样行为方式。 学校组织文化的这种综合性也决定了它的多样性, 在学校组织中, 既有为大多数人所遵循的 “主流文化”, 同时也存在为少数人所拥有的 “非主流文化”, 当我们讨论学校组织文化时,我们一般是指对各类学校组织成员有着较大影响的学校主流文化, 但是, 非主流文化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可忽视。
学校组织文化的整合性。 如果我们从学校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动态过程来考察学校文化性质的话, 我们自然会发现,学校文化的综合性又突出地表现为它的整合性, 即学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教师文化与学生之间的冲突与和谐、 对立与统一的过程。 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是学校中的两大主要成员, 但两者在价值观念、 行为模式以至内在的期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 因此, 学校中的文化冲突现象十分普遍。华勒在分析这种对立的现象时指出: “权威操在教师手中, 教师永远胜利。 事实上, 教师必须获胜, 否则无法继续担任教师。” 他指出, 教师可以合理而适当地运用权威使文化冲突变为文化整合, 但是, 每一次文化整合之后, 新的文化冲突又会发生, 教师仍须运用其权威, 实现进一步的整合。 由此,学校文化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地冲突与整合的过程, 而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断的冲突与整合过程中, 学校文化发挥着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功能。
学校组织文化的合目的性。 尽管学校文化客观上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 但学校的领导人和广大教师总是有意识地维护和改造着学校文化, 使之反映学校教育的理想与办学目标,体现出学校组织文化的合目的性。 仔细研究学校文化的构成,我们会发现, 学校文化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自然形成的文化,这类文化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 二是学校领导者与广大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努力形成的文化。 换言之, 学校的教育者总是努力发挥学校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的作用, 而尽量消除那些消极因素之于年轻一代的影响, 从而使学校组织成为一个理想的文化环境。 此外, 当学校教育的理念发生变化时,学校教育者也总是有意识地改造学校文化, 使之符合先进的教育理想。 进而言之, 倘若学校文化失去了合目的性这一特点, 学校组织的教育功能也会随之丧失殆尽。
总之, 学校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文化, 它总是选择和吸收社会组织文化, 特别是其中的有价值的成分, 并根据一定的原则, 加以合目的性的改造, 吸取其精华, 剔除其糟粕, 并通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 不断加以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组织文化。
学校组织文化的功能
无疑, 学校组织文化之于学校组织以及组织成员的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许多研究者曾较为深入地分析和探讨学校组织文化的功能, 但大多数研究者仅注意学校组织文化的正向功能 (积极功能), 而相对忽视其负向功能 (消极功能)。 实际上, 在任何一个组织当中, 组织文化的这两种功能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1) 学校组织文化的正向功能。
台湾学者陈慧芬在研究组织文化的功能时注意到, 组织文化具有促进系统的稳定、 提供意义的理解、 增进成员的认同、 划定组织的界限、 作为控制的机制、 激发成员的投注、提升组织的表现等功能。 美国管理学家罗宾斯则认为, 组织文化在组织中扮演着厘清界线的角色, 使组织不同于其他组织; 组织文化可以增强组织成员的组织认同感、 自豪感; 组织文化具有凝聚功能, 可以提高组织系统的稳定性; 此外,组织文化还发挥着澄清疑惑与组织控制工具的作用, 并有一套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为每一位员工认同并遵守的游戏规则,起着规范员工行为的作用。 美国学者舍恩认为, 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研究, 应从组织本身与组织成员两个方面来考虑。 就前者而言, 组织文化为组织提供了共同的意识形态、 信仰、观念体系甚至是共同的语言, 增进组织沟通, 化解冲突和矛盾, 整合各种组织要素, 提高组织效能, 达成组织目标, 提高组织适应环境持续发展的能力, 组织文化也因此而将某一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别开来; 就后者而言, 组织文化有助于增进成员之于组织的认同感, 提高向心力和凝聚力, 增进员工的荣誉感, 降低员工焦虑等等。
简而言之, 学校组织文化的正向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标识功能。 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组织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界限。 学校组织文化使学校呈现某种独特的氛围, 使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甚至其他学校区别开来。 不仅如此, 学校组织成员, 如教师和学生, 长期受到学校组织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对学校组织文化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有较深入的理解与体会, 也会表现出某种特有的气质, 从而与其他组织成员区别开来。 至于学校校训、 旗帜、 口号甚至校服、 建筑等蕴含学校文化价值的文化资源, 更是学校组织十分显明的标识物。
稳定功能。 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共有的价值与意义体系,在学校系统的运作与发展过程中, 往往成为组织团结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使学校组织能够面对并解决来自学校内部与外部的种种环境挑战, 使学校组织免于混乱与动荡, 也减轻学校组织成员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产生的焦虑, 确保基本的组织安全与保障。
导向功能。 学校组织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亚文化,它同时又是学校领导者和教育者有意安排和引导其发展方向的文化。 因此, 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折射出社会文化的主体导向, 并对学校组织发展以及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学校管理者通过各种文化活动, 把师生员工引导到实现学校目标所确定的方向上来, 使之在确定的目标下从事教育、 教学和管理活动。 当学校的发展目标为师生员工所吸引、 接受和认同, 就会焕发出极大的工作和学习热情, 就会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 产生一种信念和力量向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
凝聚功能。 组织文化为成员提供了进一步理解、 认同学校组织的载体。 从根本上讲, 组织文化是一种意义理解的框架, 使成员了解组织的历史传统、 精神、 目标, 组织文化也反映成员在认知、 情感等方面的共识, 满足成员的组织归属感。 在共同的组织文化影响下, 组织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 工作作风和行为方式, 增进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 成员之间的认同感也会得到加强, 感情会更为融洽, 从而减少或化解组织矛盾与冲突, 同心同德, 步调一致, 共同为实现学校组织目标而努力。 因此, 学校组织文化为组织成员提供共同的知觉、 思考、 理解的模式, 是组织整合与成员沟通的重要基础, 是联系和协调学校所有成员思想与行为的纽带, 具有较强的凝聚作用。 在学校管理实践中, 当一种观念被教职工认同后, 就会以一种 “润物细无声” 的方式来沟通人们的思想, 产生对学校目标的认同感, 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量, 并由此产生巨大的整体效应。
激励功能。 学校组织文化是一种内化的规范的力量, 组织成员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理解、 认同, 他们所信奉的价值以及蕴藏于内心的无意识的假设等等, 都可能激发、 驱使组织成员对学校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对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等, 投入极大的热情与关注, 从而不计个人利害得失, 以积极的态度和热诚投身到学校工作之中。
规范功能。 学校组织文化的规范功能一方面体现在组织建设上, 另一方面体现在学校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上。 就前者而言, 学校组织文化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活动的框架。 学校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 制定和实施组织规章制度、 解决组织冲突与矛盾的过程中, 都离不开对学校组织文化所蕴含的意义与价值的理解, 学校的各种制度与规范都会与学校的主流文化保持一致。 就组织文化对于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而言, 在学校组织运行过程中, 学校组织文化为学校成员提供了某些思想与行为的规范与标准,组织成员也能感受到身为组织一员应履行的组织角色, 如果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组织文化的要求, 则较易被组织接纳,反之, 往往会被边缘化, 甚至被淘汰。 学校组织文化中蕴含的道德与规范, 会使成员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 人们为了取得心理平衡而自觉地服从团体规范, 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而形成心理相容、 和谐有序的组织氛围。 这里,我们看到, 学校组织文化的规范与约束作用往往表现为成员的自觉行为, 而非组织强迫, 而学校规章制度、 政策法规等的规范作用则具有强制性质, 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别。 当前,许多学校管理者注意到学校组织文化是强化学校组织控制与管理, 提高组织效能的有效手段, 所强调的也正是这种 “柔性管理”。
教育功能。 学校组织文化的教育功能与其规范功能相类似, 只不过两者的视角有所不同。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场所,学校中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与管理活动, 无不要围绕学校的教育目标展开。 无论是校内的各种媒体 (包括报刊、 广播、电视、 电影、 黑板报、 网络)、 场馆 (图书馆、 科学馆、 体育馆等)、 教学设备, 还是良好的校风、 校貌, 各种规范、 规章, 以及悠久的学校历史传统和独特的办学风格, 都以其蕴涵的文化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教育着身处其中的学生,从而使学校组织文化的教育功能展现出来。 此外, 学校中优美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师生关系、 民主的管理氛围、 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 无一不给人以身心惭悦之感, 长期置身于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 易形成积极、 乐观、 向上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有人认为这是学校组织文化的审美功能,实际上, 学校组织文化之于人的这种影响应属教育功能之列。
(2) 学校组织文化的负向功能。
研究者大都注意到学校组织文化的正向功能, 而较少关注学校组织文化所不可避免的负向功能。 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来认识组织文化的负向功能, 例如, 矛盾与冲突尖锐的组织文化, 必然带来组织整合、 行政运作方面的困难, 并导致组织效能的低下。 学校组织的保守性, 决定了学校组织文化强调稳定、 平凡、 规范的一面, 这往往使学校陷于封闭、 呆板, 排斥创新与改革; 而形式主义盛行的组织文化具有反求真、 不务实、 反科学的负面功能; 权威主义的组织文化具有反民主、 反专业的负面功能; 落后的组织文化具有反革新、反适应等负面功能, 影响学校组织适应环境持续发展的能力;功利主义的组织文化则追求实惠, 具有反教育、 反理想、 反价值的负面功能等等。 这些例子似乎有些极端, 通常情况下,学校组织文化的负向功能往往会在下列情况下表现出来:
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矛盾与冲突, 导致组织整合困难。每一社会组织都存在许多的亚文化, 而且, 这些亚文化往往与主流文化之间、 亚文化与亚文化之间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所以, 人们称学校中的亚文化为 “冲突的亚文化”。
在学校组织中, 一旦整体性的学校组织文化 (或学校主流文化) 与次级组织文化产生冲突, 就会给组织整合带来诸多困难, 并导致组织效能的下降。 因此, 在学校组织中, 积极培育一个强有力的主流文化, 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当学校的主流文化为成员所理解、 接受、 认同并内化为内在价值,才能避免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尖锐冲突甚至亚文化凌驾于主流文化之上的危机。
学校组织文化的保守性成为学校组织的变革的障碍。 从根本上讲, 学校组织文化是一种保守性的文化, 学校总是将人类文明积淀下来的既成文化成果传递给年青一代; 学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学校教育过程往往是一个文化积累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过程; 学校教育 (文化影响) 的成果往往具有长期性、 滞后性的特点, 这些都决定了学校组织文化所不可避免地具有的保守性质。 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来认识学校文化阻碍学校组织变革所表现出的负向功能。 首先,学校组织文化促进了学校组织的稳定与安全, 但是, 当学校组织面临外界环境挑战, 需要进行变革时, 学校组织文化往往会表现出一种安于现状的惯性或惰性, 使得学校组织无法做出即时的反应, 顺应环境的变迁, 适时扭转劣势或创造先机。 其次, 学校组织文化促进成员对组织的认同, 在思想与行动上达成共识, 有利于培育员工对学校组织的忠诚。 但是,这也有可能使学校组织成员产生依赖情结, 陷入不切实际的陶醉与乐观, 而当学校组织面临困难与挑战时, 则容易形成群体的逃避情绪。 第三, 学校组织文化对学校成员的思想与行为具有一定的规范与控制作用, 这有助于维护和巩固学校组织系统。
但是, 这也往往会使学校组织排斥各种新观念的影响,减少组织变革与发展的机会。 第四, 在特殊的情况下, 如果学校文化与学校组织目标发生偏差, 并且为多数组织成员所认同, 学校文化就会引致错误的组织发展方向, 非但不利于组织目标的认同, 反而会妨害组织目标的达成以及组织的持续发展, 这种文化影响越大, 学校组织所蒙受的损害越多。此外, 对于一些办学历史悠久的老学校而言, 学校传统的文化积淀甚厚, 往往为学校领导者与广大员工视为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 但是, 这种精神财富也使之成为学校变革与创新的障碍, 使学校组织运作僵化, 不能应时代变迁而进行变革。
总之, 学校组织文化在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组织效能的提升、 成员的归属、 认同与沟通等诸多方面都发生着重要影响; 学校组织文化也存在着阻碍组织变革、 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矛盾与冲突等负向功能。 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 应当注重学校文化的培育, 重视发挥学校组织文化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的正向功能, 避免或克服各种负向功能, 因势利导,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在第一节中, 我们曾提出, 可以从精神文化、 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来分析学校组织文化。 本节将依据这一分析框架, 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