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抑郁产生原因的理论可以分为三类:生物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以及社会学理论。
1.生物学理论 研究表明,某些抑郁病症具有基因基础,基因降低了生活事件引起大脑抑郁状态的阈限。但是,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所有抑郁病症都是遗传性疾病”。因为,首先,是否遗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抑郁的界定,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些类型的抑郁症有基因基础,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抑郁症都有基因基础。其次,如果某人的近亲有某种心理疾患,如焦虑、嗜酒等,他本人罹患这种疾病的概率会大大提高。然而,常识告诉我们:单卵双生以外的任何人,彼此间基因结构都有很大的差别,我们不可能是另一个人的翻版。对婴儿的研究表明,自一出生,婴儿就表现出不同的秉性,一些婴儿胆小,而另一些婴儿则更喜欢探索新事物。
2.心理学理论 早在1917年,弗洛伊德就提出:一个人面对丧失,将愤怒转向自己,就会出现抑郁。这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愤怒内化论”。后来,观察发现,当人抑郁的时候,会经常感到愤怒,有时针对他人,但更多的时候针对自己。
一些心理学家就抑郁的行为模式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抑郁的人,其行为方式无法给自己带来积极的结果或更多的快乐。许多人陷入抑郁不能自拔,因为他们发现,生活中似乎没有什么东西能给他们带来快乐、满足或自信。如果人没有工作、缺少朋友,而同时又患有社会性焦虑,那么就会断绝曾给他带来过快乐的一切社会交往。
3.社会学理论 年轻人之所以会陷入抑郁,其原因是他们缺乏明确的社会角色(如工作)及归属感。认识到自己能做什么,并因自己的作为受到尊重和欣赏,是获得自尊和社会地位最重要的保证。工作能为人们指明生活的方向,使人对未来有所计划,还能提供给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如果没有工作,人会感到自己不被社会所需要,没有明确的社会身份,没有生活目标,并且会感到孤独。
对致抑郁的社会因素研究表明,罹患抑郁症并不代表你是一个很糟糕,或是很脆弱的人。也许是你的生活方式使你比别人更容易罹患抑郁症。一旦你放弃自我无能感、停止自责,你就会思考如何改变现状,从而减少抑郁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