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自杀的因素多种多样,因此,预防的措施亦涉及多个方面。预防的大方向应是提高人群的心理素质,使社会结构尽量合理,减少消极面,加强精神卫生服务。另外对高危人群重点预防,加强农药、精神药品、武器管理等亦是预防自杀的一些环节。
(一)预防的一般措施
1.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普及心理卫生常识,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公众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对中小学生讲授各种生活技能,如分析和解决问题、应付挫折、表达思维和情感的能力。建立社区心理咨询和心理保健网络,使有心理障碍或处于心理危机的个体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专业化帮助与诊疗。
2.普及有关预防自杀的知识 真正要减少自杀,仅靠医务人员来干预是远远不够的,向广大公民普及有关自杀的知识,使人们了解自杀,懂得识别基本的自杀危险信号,对自杀行为者予以同情、理解,而不是歧视,这对降低自杀率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减少自杀工具的可获得性 这方面的社会措施包括:加强有毒物质的管理,农药和灭鼠药的易获得性为有自杀意念者创造了更多的自杀机会;加强对精神药物的管理,控制药店出售,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处方量,精神病人的药品应由家属保管;加强枪支、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此外,尚需对某些自杀多发的场所进行巡视、管理。
4.建立预防自杀的专门机构 西方城市有危机干预中心和热线电话之类,与医疗急救中心联合办公,对处于心理危机者提供支持,国内有一些大城市也正在做类似工作。不过,这些机构对降低自杀率的真正作用如何,尚需积累经验。
5.对相关医务人员和心理咨询工作者进行培训 自杀者常先求助于初级卫生保健机构或综合性医院,然而其中的大多数医务人员缺乏有关预防自杀的基本知识,对接触自杀病人最多的医务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以点带面,推广普及,对预防自杀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精神病人的自杀预防
精神疾病患者是自杀的主要高危人群,对精神病人的预防自杀应列为重点。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制定系统治疗方案 急性发作期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抑郁症病人,酒、药物依赖的戒断状态病人,急性的情绪危机状态等病人,均应住院治疗或住留观察室观察。根据不同的病情特征由医生制订系统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计划。同时应评估病人的自杀危险性,并告诉其家属、亲友和护士,以采取必要的观察措施。由于认识水平的差异,社会上不少家属把精神病看做是一种耻辱,讳疾忌医,不愿或不敢到精神科就医,丧失早诊、早治的良机。国外有研究发现诊断为心境障碍的病人仅约1/4的病人接受了最低限度的药物治疗,而在自杀死亡的病例中接受精神科治疗的不到1/3。
2.增强安全防范措施 对住院病人,病房内尽可能消除能引起自杀的隐患(刀、剪、绳索等)。严格住院探视、假出院制度。医护人员对自杀高危个体应重点巡视。
对生活在社区的病人,家属要陪同病人定期看医生,由医生动态评估病人的自杀意念。取得家人、亲友、同事的重视和支持,告知必要的自杀高危特征的识别和预防自杀的有关知识,药品由家属保管,限制每次的处方量,为病人和其家属安排24小时支持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