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简称溃疡病。通常指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的溃疡而言,分别称之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本病为常见病、多发病,若防治不当可引起消化道大出血、胃穿孔或幽门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临床上以长期、周期性发作并有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为特点,可伴有泛酸、流涎、恶心、呕吐、嗳气等,属于中医“胃脘痛”“吞酸”等症范畴。其病位在胃,但与脾、肝、胆等脏腑有密切关系。其病因主要与情志所伤、饮食劳倦、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病机方面,忧思恼怒,七情刺激,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或肝气郁结,运化失常,饮食失节或偏嗜,损伤肝胃;或湿热蕴结中焦,胃膜受损,均可导致本病发作、发展。若长期和(或)脑力劳累过度,耗伤脾气,运化迟滞,气血失畅,胃膜不生,均易诱发本病。
在病机转化方面,本病具有由气及血,由实转虚,寒热转化,或寒化伤阳,热化伤阴的特点。临床治疗多以疏肝和胃,温中健脾,养阴益胃,化瘀活血,清热解毒,调理寒热为主。
按:胃溃疡多发生于胃窦小弯,亦可发生于幽门管。十二指肠溃疡多位于球部,偶发生于球以下部位,称球后溃疡。溃疡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一般小于2.5cm,深达黏膜肌层,边缘整齐,具有炎性水肿、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等病变。底部平坦洁净,覆有灰白纤维渗出物。溃疡进一步发展时,则累及肌层和浆膜,有时穿透浆膜而引起穿孔。当溃疡基底的血管,特别是动脉受到侵蚀时,可导致大量出血。溃疡愈合后多留有瘢痕,瘢痕收缩或浆膜层与周围组织粘连则可引起病变部位畸形和幽门狭窄。因此,掌握溃疡病的中医诊疗技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本病病位在脾胃,与肝肾等脏有密切联系,因此,在本病的急性发作期得以控制后,仍需一段时间以健脾益气法巩固疗效,以期达到“四季脾旺不受邪”的状态,提高机体抗溃疡病复发的能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许多抗溃疡方药如黄连、蒲公英、积雪草、黄芪、党参以及补中益气汤、半夏泻心汤、左金丸、柴胡疏肝散等方,均能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从而改善胃内高酸状态。其作用虽不及H2受体拮抗药,但中药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较为持久,亦未见停药后的反跳性分泌现象。此外,黄芪建中汤及以黄芪为主的系列方药均能提高溃疡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加强溃疡的修复,防止复发;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还能调节胃肠黏膜分泌前列腺素,从而达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行气活血方药有抗凝、改善胃肠黏膜微循环障碍的功能,从而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加强胃黏膜屏障功能;黄连、大黄等中药能有效地杀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 H.pylori,Hp),且长期服用无耐药性产生。总之,中药抗溃疡的作用机理与单纯制酸药不同,它能针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各个环节而调整,从而为抗溃疡复发创造了条件。
另外在调摄护理方面,因本病初起,多与情感不遂、饮食不节、劳役过度等有关,因此,要重视精神与饮食的调摄,患者要精神愉快,开朗,饮食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饿不匀。一般可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疼痛持续不已者,应在一定时间内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