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的月周期节律性是人体重要而明显的生理节律之一。利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生理病理变化特点,因时组方用药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收到较好的疗效。
月经的生理周期变化通常分为四个阶段:经前期、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各阶段变化互相联系,各有特点。任一阶段的生理改变均将导致妇人月经病变的发生,甚至整个月经周期的紊乱。而各阶段的病变又自有特点,这为临床择时用药施治提供了依据。据月经周期节律因时施治,主要目的在于恢复失调的月经生理节律变化。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气,月经生理现象与肾关系密切,诚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谓: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①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妇女以血为本,血是构成月经的物质基础之一,血的生成、统摄、运行,均有赖于气的生化与调节,同时,气又依靠血的营养。在肾气的作用下,气血协调,血脉畅通,则血海按时满盈,月经如期来潮。由于气血来源于脏腑,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化血,故月经生理上主要与心、肝、脾、肾四脏相关。胞宫是经血汇聚、释放的场所,冲任是气血运行调节的机构,因此,冲任二脉及胞宫等组织结构与月经密切相关。所谓月经周期的四个阶段生理变化,主要就表现在心、肝、脾、肾四脏的功能,气血的生成、统摄与运行,以及胞宫、冲任的畅调等。
①天癸: “天”是言其来源于先天,“癸”是言其本质属天干中的癸水,有阳中之阴的意思。张景岳说: “夫癸者,天之水,干名也。……故天癸者,言天一之阴气耳。气化为水,因名天癸,……其在人身,是谓元阴,亦曰元气”(《类经·藏象类》)。因此,天癸是先天之精,具有化生精血的功能,从而使男女具有生殖能力。虽然天癸来源于先天的肾气,但又靠后天水谷之气滋润濡养,才能不断地发挥其作用。故“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滋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
经前期: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为经前期。此期气血汇集冲任血海,胞宫气血偏实,肾精充盈,有利胎孕。
行经期:月经周期的第1-4天为行经期。此期在血海满盈后,由于肾气功能作用而下泄,定时排出,即为月经。冲任胞宫气血半虚半实。
经后期:月经周期的第4-14天为经后期。由于经血来潮后,阴血耗损,新血尚未及时充盈,冲任胞宫气血偏虚,精血初始滋长。
经间期: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此阶段精血逐渐恢复,肾精进一步发展充实,冲任胞宫逐渐恢复充盛。
不同的月经病变虽与整个月经周期变化有关,但又有某阶段病理变化之侧重。月经病的节律周期治疗方法,正是根据月经各阶段生理特点及其紊乱失调而成特征性的病理改变,来确定不同的方药施治。
(一)闭经的周期调治法
月经第1、2周,滋肾健脾为主,药用党参、女贞子、白芍各15g,菟丝子、何首乌各20g,枸杞子、白术、川续断、麦冬各12g,五味子10g。全方可使精血充盈,血海按时满溢,为月经准备物质基础。
月经第3周,补肾健脾益气为主,药用党参、白芍各15g,菟丝子、何首乌各20g,川续断、锁阳、白术、麦冬各12g,五味子、淫羊藿各10g。此方在前方基础上,去女贞子、枸杞子等滋阴药,加入淫羊藿、锁阳等补肾阳药,以助阳生长,促进卵泡成熟及排卵。
月经第4周,益气养血、活血为主,助以活血下行,促进月经来潮,药用党参、白术、牛膝各12g,当归、益母草、白芍各15g,熟地黄20g,川芎、枳壳各10g。
上述各方每剂服2天(头煎当天服,二煎次日服),第一方用6剂,服12天,其余用3剂,各服6天。三方共服24天为一周期,停药后观其月经有无来潮。若经潮者,则于经净后,再行下一周期治疗,方法同上;若未潮,可进行第2周期,仍未潮可加用西药人工周期,以诱发月经来潮。待月事来潮后,则停用西药人工周期,继续中药周期调理。
本法主要用于继发性闭经中属中医分型为虚性经闭者。与西药人工周期比较,西药停药则经复闭,本法则疗效巩固,一般持续用中药调整几个周期后,月经即按期而潮。本法较西药人工周期还有副作用少,长期服用不会抑制卵巢功能,同时可改善体质等优点。
(二)经前期紧张症的周期调治法
经前期紧张症为妇科临床常见的一种证候群,是指周期性地出现在行经前的一系列症状。主要如乳房胀痛,性躁易怒,倦怠嗜睡,抑郁忧虑,心悸失眠,精神异常,头晕头痛,面肢浮肿,纳少便溏,腰酸腹胀,身痛或关节痛,也偶见发热恶寒,喉痛声嘶,口疳,面部痤疮,荨麻疹或皮肤瘙痒等。中医学中属于月经前后诸症范畴,在古医籍中尚无系统阐述。一般按其不同表现分别称为经前乳胀,经行头痛,经行浮肿,经行泄泻,经行身痛或经行发热等。其特征是症状现于经前黄体期,行经后即消失或骤减。
医家箴言
先天天癸始父母,后天精血水谷生,女子二七天癸至,任通冲盛月事行。
——《医宗金鉴》
周期调治法则:卵泡期(经后期)滋肾补血益冲为主,兼顾肾气;排卵前期(经间期)在滋养精血的基础上,益以助阳理气活血之品;黄体期(经前期)以助肾阳为主,阴中求阳,调整阴阳;黄体退化阶段(经前期)及月经期因势利导而活血调经。治疗关键在经前期,结合周期立法基本原则辨证施治,调节经前脏腑与冲任的功能失调。此期用药可据中医辨证分型,采用相应方药。
1.肾虚肝郁型 治宜益肾解郁,调理冲任。
方用益肾解郁汤:熟地黄12g,怀山药15g,柴胡6g,当归9g,白芍9g,鹿角片12g,淫羊藿12g,菟丝子15g,川续断12g,制香附9g,预知子9g,茯神12g,玫瑰花3g。
2.肝脾不调型 治宜疏肝健脾,调理冲任。
方用加减逍遥散:柴胡6g,炒当归9g,焦白芍9g,炒白术9g,茯苓9g,制香附9g,佛手柑6g,青皮、陈皮各3g,炙甘草3g,大枣7枚。
按:本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护理。在月经期内,女性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接触冷水。因经期由于盆腔水肿、充血,子宫韧带松弛,子宫颈口不紧闭,子宫内膜形成创面,全身和局部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引起卵巢功能紊乱而致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等月经失调的疾病。丈夫要主动分担家务劳动,让妻子在经期睡足、睡好、休息好。抵抗力增强了,症状自然就会缓解,消失。
3.肝郁气滞型 治宜疏肝理气调冲。
方用加减柴胡疏肝汤:柴胡9g,枳壳6g,白芍9g,香附9g,郁金6g,当归9g,川楝子9g,延胡索9g,陈皮3g,炙甘草3g。
4.肝郁化热型 治宜疏肝清热调中。
方用加减丹栀逍遥散:柴胡6g,当归9g,生白芍12g,生白术6g,牡丹皮9g,黑栀子9g,生地黄12g,川楝子9g,梅花5g,生甘草4.5g。
5.阴虚肝旺型 治宜滋阴平肝调中。
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枸杞子12g,菊花9g,生地黄15g,山茱萸9g,牡丹皮6g,女贞子15g,墨旱莲12g,生白芍12g,炙龟甲12g,生牡蛎(先煎)30g,知母9g,酸枣仁12g。
6.脾肾阳虚型 治宜温补脾肾调中。
方用加减右归汤:砂仁2g,熟地黄12g,炒山药15g,山茱萸9g,枸杞子12g,菟丝子15g,鹿角片12g,淡附片4.5g,肉桂3g,淫羊藿(仙灵脾)15g,仙茅15g,炒党参15g,黄芪15g,炒当归9g。
以上分型及立法用药可见经前期用药以治肝为主,兼顾他脏。结合周期阶段其他调治法施治。
(三)痛经的周期调治法
实证痛经有气滞、血瘀、实寒、郁久化热四型。其周期调治法分别如下。
1.气滞型 经前7天至经期开始,治以行气开郁,通经止痛。
方用加味乌药汤加减:乌药20g,砂仁、川楝子、延胡索、郁金、香附各15g,槟榔片5g,红花、青皮各10g。经期开始后5天治以舒肝解郁、养血和血。方用逍遥散加陈皮、荔枝核各15g。经后则以四物汤加香附、陈皮各15g,续断20g。
2.血瘀型 经前7天至经期开始,治以活血祛瘀,通经止痛。
方用琥珀散加减:熟地黄20g,莪术、当归、刘寄奴、牡丹皮、延胡索、赤芍、乌药、灵脂、桂枝、川楝子各15g,三棱10g。经潮开始后5天,治以养血活血,佐以行气,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5g。经后则以四物汤加丹参15g,续断20g。
3.实寒型 经前7天至经潮开始,治以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方用温经汤加减:当归、肉桂、小茴香、莪术各15g,炒白芍20g,川芎、吴茱萸、牡丹皮、半夏各10g。经潮开始后5天,治以温经暖宫、养血和血,方用艾附暖宫丸。经后以四物汤加肉桂、艾叶各10g,续断20g。
4.郁久化热型 经前7天至经潮开始,治以活血清热、通经止痛。
方用清热调血汤加减:当归、赤芍、黄芩、香附、红花、延胡索、牡丹皮、莪术各15g,红藤、生地黄各20g,桃仁、川芎各10g。经潮开始后5天,治以养血清热,方用芩连四物汤加牡丹皮15g。经后以四物汤重用生地黄、白芍,加黄芩15g。
朱批点睛
月经初潮即开始痛经称为原发性痛经,常由于子宫发育不良、子宫位置不正、宫颈狭窄等引起。初潮以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痛经者,多因盆腔病理变化,如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等疾病引起。目前中医治疗本病有多种方法,均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但此病病因复杂,容易反复,原发性痛经容易治愈,但对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疗效尚不十分满意。因此,要重视原发病的治疗。
从经前7天开始至经后5天停药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3个疗程。
实证痛经每因病邪与血相搏结,阻碍了血的运行,因而痛经患者多在经前5~7天出现小腹痛等不适。此期除了针对各型证候特点,应用不同药物外,通经止痛是通用大法。经期冲任胞宫因气血下注已形成月经而相对空虚,但胞中仍有余血故又有实,此期治疗原则是调理气血,虚实并调,既不可多用通法,也不可不通。故养血和血是各证配合应用的主要治法。经后因冲任胞宫气血偏虚,治疗固宜和气血、调肝肾以滋助之。各证型均宜以四物汤加减为治。总之,对于本证经前不可滥补,经后不可蛮攻。
至于虚证痛经,因其气血俱虚,经期调理气血自宜重视,而平素补养气血尤属重要。
除以上按月经周期四阶段因时用药施治外,也可重点抓住经后期、排卵期(经间期)施治,可在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选方用药,于月经来潮第5天开始服药3剂,再待到排卵期即月经前十五六天服药3剂,亦可收到较好疗效。如一29岁患者,月经先后不定期,周期为15~45天不等,经来腹痛,牵引两胁痛,经量多,有血块,证属肝郁气滞所致月事不调,曾施治1年余未效。后以丹栀逍遥散分别于月经来潮的第5天及15天各服药3剂,守方治疗2个月,月经周期30天,腹痛除,后得一子。此法优点是用药少而方便,病人一般能坚持。
朱批点睛
中医治疗痛经,以调理冲任气血为原则,根据不同证型,或行气活血,或温经散寒,或清利湿热,或调补肝肾,或补益气血等,使冲任气血调畅,疼痛自除。经期重在止痛缓标急,平时辨证求因以治本。实证者痛经较甚,重在经前、经期治疗,平时配合用药;虚证者以本虚为甚,痛经较轻,重在平时调补,经期配合用药。中医在整体调整、防止复发方面有独特疗效。
关于月经周期调治各法要注意的是,用药最好以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好,这可能与月经节律逐渐恢复有关,否则,月经节律虽经药物诱导调整刚刚恢复后即停药,疗效则难以巩固。
(四)根据月亮相位调治月经病
对于妇科病的调治,根据月亮与月经的相关关系,随月亮盈缺的相位变化因时用药,其方法如下。
上弦①调经,以温养补益为主。此时可采用益气养阴、温经养血、滋补肝肾等法,治疗因血虚、血寒的月经后期,血虚或肝肾阴亏的痛经,气虚的月经先期,肾虚的月经先后无定期,以及属于虚寒者的月经过多、过少、闭经等症。
月望②逐瘀,以理活通消为法。此期可采用温经活血、理气化痰、祛瘀通经等法,治疗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等引起的月经后期、闭经、错经以及癥瘕等证,疗效优于其他时间。
下弦③安胎,以固摄安保为重。此期可采用补气摄血、温经养血、固肾安胎等法,治疗月经淋漓不断、不孕证,或孕后胎动下血。
朔时④止带,除湿健脾补肾。此期可采用升阳健脾除湿、清热利湿,以及补肾束带、填补冲任等法,治疗冲任受损、带脉失约而出现的腰痛、带下、少腹胀痛等。
随月亮相位调治月经等妇科病主要适用于月经周期近似月亮相位周期变化时间者,即望月左右经潮者。若不是以月亮盈满为潮者,可借助西药人工周期疗法,有意地改变一次月经来潮,使之在望月时来潮,再以本法调治。
①上弦:即上弦月。月亮上半夜从西面出来,月面朝西的状态。②月望:又称望月,满月。月满之时,通常在月半,故亦用以指旧历每月十五日。③下弦:即下弦月。月球在太阳之西90°时的位相,此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月球东边的半圆,下弦发生在夏历每月二十二日和二十三日。④朔时:即朔望月,又称“太阴月”。月相变化的周期,也就是从朔到望或从望到朔的时间,叫做朔望月。
(五)利用月经周期变化的其他治疗方法
1.月经周期服药法治疗女性痤疮
三皮四物汤:地骨皮、白鲜皮、牡丹皮、生地黄、赤芍、当归、川芎、川牛膝。夹湿者加黄柏、苍术、薏苡仁;夹风者加防风、蝉蜕。治疗女性痤疮,在月经净后12~15天排卵期服药,每日1剂,连服6~9剂,共服3个月经周期。闭经者,服完9剂,间隔20天后再服9剂。服药期间禁食辛辣,停用其他药物,忌用香粉或化妆品,面部油腻者,可用硼酸皂洗脸。
2.月经来潮期治疗妇女尿路结石 妇女尿路结石成因与“虚、热、瘀”有关,故治女性尿路结石宜补肾、活血、清利法合用,并在月经来潮时开始服用,以趁月经来潮时冲任脉通,气血骤盛而迅速外排之势使药力因势利导,促使输尿管蠕动排石。方以桃红四物汤加牛膝、益母草、金钱草为主方,一般1~5剂即可排石。
【病例1】
陶某,女,21岁,未婚。
1985年1月24日因双侧腰部绞痛1周,拟诊“淋证”入院,入院时右腰痛显,伴恶心,呕吐,口苦,不思饮食,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X线腹部平片确诊为右侧输尿管结石。治宜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方以三金汤加味。
处方:金钱草30g,鸡内金10g,海金沙20g,瞿麦10g,车前子10g,白茅根30g,怀牛膝10g,石韦10g,甘草8g。上方每日1剂,日服2次,每次约200ml。
二诊:共用50余剂未见排石。3月4日月经来潮,腰及少腹胀痛难忍,经色暗红量少,并有瘀血流出,故将上方合核桃仁四物汤加减。
处方:桃仁8g,红花8g,当归12g,生地黄10g,赤芍12g,川芎8g,金钱草30g,海金砂20g,怀牛膝10g,益母草30g,栀子10g。
上方仅服1剂,排出黄豆样大小结石1枚,诸证随之消失,X线腹部平片复查示“右侧输尿管结石阴影消失”病愈出院。
【病例2】
某女,20岁,未婚。
患者腰痛2余年,1983年4月突然腰腹痛剧,并向会阴部放射,尿血,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细涩,尿检示红细胞(),蛋白(),X线腹部平片与肾图检查均示右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收住院。入院后经用西药疗效欠佳,继用清热利湿,排石通淋方连服5剂未效。4月19日患者月经来潮,经色暗红量少,夹有少许瘀血块,腰痛甚,以桃红四物汤加减。
处方:桃仁3g,红花6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6g,怀牛膝10g,益母草15g,香附10g,党参10g,白术10g,山楂10g,茯苓15g,甘草5g。
朱批点睛
运用此法排石要具备:①月经周期正常。因月经按期而潮说明肾气盛、冲任脉通,气血充盈,可助药力排石。②月经来潮时应有腰酸疼痛难忍,经血色暗量小,兼夹瘀块等瘀血症状,以免活血药物的服用使月经量超常增强,使妇女气血亏虚。
上方每日1剂,连用5剂,排出黄豆大小结石一枚,腰痛止,X线腹部平片复查示结石阴影消失,病愈出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