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调补脾胃是中医临床上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难经》中就有“不能治其虚,安问其余”的观点。对于治虚,前人就有“补先天”“补后天”的不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且先天需要依赖后天的滋养,后天失养,则可变证百出,其他脏腑虚损丛生,所以临床上尤其重视补益后天。通过调补脾胃起到益气、生血、化湿的作用从而补益他脏。
根据《内经》所言“五味入胃……甘先入脾”和“脾欲甘”的理论,认为调补脾胃必用甘味药,并且要以甘味为主。但是,脾胃虽同居于中焦,而其性不同,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润,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喜燥者治宜甘温以助脾气生发,喜润者治宜甘凉以助其降。以上所述仅仅为补脾胃的常法,因为脾胃又各有阴阳,而阳气不足又有气虚和阳虚程度的不同,阴液亏少又有津液不足与真阴亏虚之分,所以又要具体分析。
(一)甘温益脾
对于甘温益脾,李东垣的“甘温以补其中而升其阳”是其最好的注解,主要用于脾阳不足、元气下陷之证,临床常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脾胃论》)等方,对于药物最善用大剂量黄芪,认为黄芪不仅甘温益气补益脾气,还能顾护肺卫,取母子相生之意,可谓一举两得;而对于脾阴不足者,则宜甘淡薄养,如若此时妄用甘温,则药证不符,戕伐脾阴,虚之更虚,易生他变,常用参苓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加减。其中还要注意脾之阳气不足要考虑阳和气有程度轻重之不同,气虚较轻而阳虚较重,古人所谓“气虚乃阳虚之渐,阳虚乃气虚之甚”,如果治疗时不能分辨气虚和阳虚,要么会病重药轻不济于事,要么轻证猛药,变证百出,他们的鉴别关键点在于有无寒象。治疗时,气虚者用四君子汤益气健脾,阳虚者用理中汤甚则用附子理中汤。
(二)甘凉滋胃
对于甘凉濡润以益胃阴,推崇叶天士的“胃为阳土,宜凉宜润”,这正是抓住了胃以通降为顺的特性,通过滋养胃之津液而使胃气顺降不至于上逆。在温热病中病邪耗伤胃津或恣食辛辣灼伤胃津,出现口干不纳食或消谷善饥等症,若舌干红少苔,或舌绛而光,此时用甘凉以濡润胃阴,常应手取效。张小萍习用叶氏养胃汤法,药用沙参、麦冬、石斛、天花粉、蔗汁、梨汁等。《临证指南医案·脾胃》按语曰:“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但是,他也常说,胃也有胃阳的存在,如若只顾滋养胃阴而忽视胃阳则胃气容易衰败,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苦寒伤胃”。所以在治疗时,在大队阴药中加入少量的阳药,以使气机流动,并防止阴药碍胃,一般常用小量陈皮、砂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