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病从脾胃论治

心病从脾胃论治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小萍从五行学说、脾胃学说和气化学说等方面,结合自身临床体会,认为从脾胃论治心病尤为关键,可达到早期预防、既病防变、重病留人等多方面效果。心主血,脾统血,脾胃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心与脾胃关系尤为密切。无论是脾不化精,还是脾不统血,或量脾虚生痰,均是脾胃气化失常的表现。其中脾胃虚弱所致气血化生不足、无力统血、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是引起心系疾病的重要原因。

心病包括心悸、心痛、不寐、汗证、血证、痴呆、厥证、痫病、癫狂等心系病证,临床较常见,其中心悸、心痛为心病主要病种。心病治法包括两种,一为心病治心,二为心病从他脏腑论治。人体是一个整体,从整体论治是中医诊治的根基,早在《金匮要略》就提出从心病与五脏相关的病理变化角度论治心病。后世医者在此基础上不断实践,加以补充和发挥。张小萍从五行学说、脾胃学说和气化学说等方面,结合自身临床体会,认为从脾胃论治心病尤为关键,可达到早期预防、既病防变、重病留人等多方面效果。

(一)心病从脾胃论治的生理病理基础

1.生理基础

(1)脏腑相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从脏腑本身角度,脾胃为心正常运行提供能量,心又能主宰脾胃的正常运行。从脏腑功能角度,心与脾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胃又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心与脾胃关系尤为密切。脾胃运化正常,则化生血液功能强健,血液充足,心亦有所主;脾气健旺,统血功能正常,则血不逸于脉外。

(2)五行相关:根据五行制化关系,火生土,心属火,脾胃属土,则心为脾胃之母也。联系到五脏功能,则火指心阳,脾胃之阳赖心阳之温煦,才可腐熟水谷、运化水湿,就是说心为脾胃运行之“原动力”。而心阴、心气、心血之充盈又取决于脾胃的正常运化,通俗来说,脾胃为心运行提供“燃料”。

(3)经络相关:手少阴心经虽无分支通于脾胃,但脾胃经有三支经络通于心。《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其中“左乳下,其动应衣”即指心气脉动之处。《灵枢·经脉》云:“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循此特点,有研究表明,胃肠壁有神经感受器,可诱发内源性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进而诱发心肌小血管内血小板聚集,造成微循环障碍,导致心肌损伤,甚至梗死,影响心血管的活动。

(4)气化相关:从气机升降出入角度来说,脾胃同居中州,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心与肺居上焦,宣气之升发和宣散。《灵枢·决气》说:“若雾露之溉。”升降方面,心气之升,并非有升无降,而是“升已而降”,因心为阳之中阳,属火,火性炎上,《四圣心源》曰:“阳极而阴生,故纯阳之中,又胎阴气。”故其必须能降于下焦之肾,方能水火共调,阴平阳秘,而心火下行必赖脾胃升降功能之正常运行;脾胃之升降,脾升胃降,何梦瑶认为“脾之所以能运化水谷者,气也,气虚则凝滞而不行,得心火以温化之,乃健运而不息”,故有“心火生脾土”之说,心火不降,则脾虚不升,继则胃浊阴不降。气机出入方面,脾胃出入之气,主要指卫气与营气,卫气主外,行于脉外,营气主内,行于脉内,两者均来自脾胃化生之水谷精微。营气化生血液、汗液,并营养全身,卫气能司汗孔之开合,调节汗液之排泄,而汗为心之液,故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汗证》中言:“汗发于阴而出于阳,此其根本则由阴中之营气,而其启闭则由阳中之卫气。”此外,卫气的循行与睡眠关系密切,而卫气、营气均有赖于心阳之温煦方能温养全身。

2.病理基础 在脏腑关系上,如思虑过度,不但暗耗心血,还影响脾之运化;如脾胃气虚,无力运化水谷精微,则气血生化乏源,致血虚而心无所主;脾虚不能统血,亦致血液妄行,表现为各种出血,从而发生心血不足,发生心悸、厥证等病;以上可表现为心悸、失眠、腹胀、食少、体倦、面白无华等症。另外,脾为生痰之源,如脾虚日久,运化水液功能失常,可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痰则易生百病,在心病方面,痴呆、痰厥、痫病、癫狂等发病均与痰有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这是根据五行制化关系确立的基本治则,对于心火亢盛、痰迷心窍、痰火扰心等心系实证,可采用泻胃清火、健脾祛痰之法,如温胆汤类。无论是脾不化精,还是脾不统血,或量脾虚生痰,均是脾胃气化失常的表现。脾虚失健,运化水谷精微不足,则气血生化不足,易致心血虚;脾气不升,则精微不布,致心失所养,心气易虚;脾虚不运,运化水湿功能失常,又易生痰浊,而痰易蒙神闭窍,易化火扰心;胃气不降,易致湿阻中焦,气郁胸中,使胸中之宗气无法贯心脉、行呼吸,易致心悸等证,另外浊阴不降,痰食停滞,上逆胸中,易致胸痹等证,而阳明腑实证之胃热扰心,可致心烦不寐、谵语神昏等症。脾胃出入异常,表现为营卫不和,营内卫外功能失常,则血无所主,神无所养,气无所依,则心之气血受损,故治心病应调营卫,尤其在心病初起之时,正如《难经·十四难》云:“损其心者,调其营卫。”

(二)心病从脾胃论治的病机特点

心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劳倦、情志内伤、外邪内侵等因素所致,病机不外乎脏腑气血不足,或气血痹阻,或营卫不和,或痰湿阻滞,或痰火扰心,病机关键是气机失调,或者说是气化失常,导致痰、虚、瘀等病理产物的产生。其病机特点常循两条路线,一为饮食、情志、外邪→寒热、痰湿→壅遏气机或化火→痰浊蒙闭心窍、痰火扰心等→心病,为实;一为禀赋不足、饮食劳倦→脏腑气血不足→脾虚化生不足→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心病,为虚。如《证治准绳》所言:“心悸之由,不越二种,一者虚也,两者饮也。”其中脾胃虚弱所致气血化生不足、无力统血、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是引起心系疾病的重要原因。

(三)心病从脾胃论治体会

1.早期预防 “治未病”是当下研究热点之一,心病是临床常见病,且易发生危急事件,故心病的早期预防尤为重要。提到早期防治,就不得不提出“健脾”的观点,《金匮要略》即有“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说,《伤寒论》脉法论述中,亦强调了荣卫与三焦、脾、胃、宗气的盛衰关系,以说明人之强弱,疾病与否,无不同荣卫相关。李东垣倡导“养生当实元气,欲实元气,当调脾胃”的思想。保持“脾旺”这个状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调饮食。“饮食自倍,脾胃乃伤”,饮食规律,不可过饥过饱。过饥则来源不足,气血化生亦不足,过饱则增加胃肠、心脏负担,许多心绞痛患者都是在饱食之后发病;饮食清淡,不可过食辛辣肥甘之品,以免滞脾生痰。第二,适寒温。外感病及温病等均亦传变入心,发生心悸心痛等,如外感寒邪,寒凝气滞,易致胸痹心痛;春温(如病毒性感冒)易致心悸(病毒性心肌炎)等;暑热季节易过汗,损伤心阳。第三,畅情志。避免精神刺激、情绪过激等。第四,理气机。适当进行功能锻炼,使全身气机谐调。

2.既病防变 对于已发病者,在注重辨证施治的同时,加强实脾,防止传变。一方面,在治疗过程中,常加姜、枣和胃,参、苓等益气健脾。另一方面,少用苦寒燥湿药、苦寒泻下药,以免败胃伤脾。其三,注重对脾胃气化功能的调节。如调营卫以实心脉、理升降以通心络。心悸者在活血补心的同时,注重益气健脾,健脾化饮,心痛者在活血通脉的同时,注重脾胃气机的调节。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健脾养心:通过健脾益气生血达到养心的目的,可选用归脾汤、生脉散之类。

(2)化痰通心:通过健脾化痰通络达到通心的目的,可选用温胆汤、苓桂术甘汤之类。

(3)安神宁心:通过健脾安神定志达到宁心的目的,可在六君子汤基础上,加用酸枣仁、茯神、柏子仁、龙眼肉等。

(4)理气稳心:通过理气活血化瘀达到稳心的目的,可选用血府逐瘀汤、丹参饮,并酌情加用疏肝理气之品,因气行则血行,气郁则血郁。

(5)祛邪强心:通过祛除外邪扶正达到强心的目的,可在桂枝汤基础上加用清热、散寒、消食、化痰等药物,祛除外邪,调和营卫,重在扶正强心。

3.重病留人 “留得一分胃气,留得一分生机”,说明顾护胃气的重要性。如真心痛、厥证等病情危重,在开窍醒神的同时,应注重保胃气,“胃气一绝,则诸药罔投”。对于复杂及危重病症,应以“保胃气”作为首要治疗目标,提高食欲,增强胃气,药物才能吸收,生命才有保障。俾后天资生有源,中气斡旋得复,顽疾总有转机,“留人治病”,此之谓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