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脾胃虚弱和肠胃功能紊乱哪个严重

脾胃虚弱和肠胃功能紊乱哪个严重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兆伟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邪犯胃肠、脾胃中气不足,而使脾胃气机升降功能失调及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所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患神经质、多疑病、抑郁、焦虑症较健康人和消化性溃疡者多。本病病位在胃,涉及肝脾二脏,饮食积滞和情志不畅一直贯穿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整个发病过程,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司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的中心环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最为常见,包括运动障碍性、溃疡样和特发性三种类型,常有如下症状:餐后胞胀、腹部胀气、嗳气、呕吐、反胃、烧心、上腹疼痛等症状为主的疾病。国内人群中患病率在10%~30%,发病率高,占消化科门诊就诊人数的40%左右。1991年Talley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定义:①没有已知的能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或手术的临床、生化、内镜或超声的证据。②在25%的时间内有症状存在。③至少持续1个月的慢性或复发性疼痛。

(一)中医认识

历代对本病早有认识,《内经》已有关于本病的类似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阴之胜……湿气内部……胃满。”《伤寒论》中不仅对痞满由外感致痞的机制作了论述,创用诸泻心汤治痞,而且指出治痞首当分辨虚实,如云:“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中满腹胀门》云:“胃实腹满……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亦有膏粱之人,湿热郁于内而成胀满者,此热胀之谓也……及脾胃久虚或多食寒凉之人,胃中寒则胀满。”指出湿浊、胃实、胃热、湿热、胃寒、胃虚均可导致痞满食不化,并创用消痞丸、枳实消痞丸等方剂。张小萍在历代医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以脾胃虚弱为本,夹杂血瘀、食滞、痰湿、气滞等邪实,而呈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象。董建华认为,肝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之条件,胃气不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的主要病机,脾虚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的基础。单兆伟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是邪犯胃肠、脾胃中气不足,而使脾胃气机升降功能失调及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所致。

西医学也认为,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消化道运动障碍存在于30%~8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患神经质、多疑病、抑郁、焦虑症较健康人和消化性溃疡者多。

(二)张小萍经验

张小萍在研读大量古籍文献的基础上,经潜心研究,认为本病多为肝气郁结,情志不畅;饮食不节,食滞胃脘;禀赋不足,脾胃虚弱;内伤外感;胃阴不足;寒热错杂等导致脾胃气机功能失调,发生本病。诸多原因导致脾胃之气虚弱,运化功能失职,形成痰瘀、湿热、食积等有形之邪,中焦气机阻滞,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导致胃肠运动功能紊乱;肝气横逆犯胃,土虚木乘,胃失和降而出现嘈杂、疼痛、嗳气、脘腹胀满等临床症状。发病过程中,脾胃受损,脾气虚弱,无力运行而气滞;脾气虚弱,气滞中焦,气行不畅,则血运障碍而血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脾胃损伤,无力运化,传导失常,食进而难以消化,积于胃腑,成为食积;津液不化,水湿内生,化痰成饮,血瘀、食积、痰饮等病理产物阻滞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本病病位在胃,涉及肝脾二脏,饮食积滞和情志不畅一直贯穿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整个发病过程,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司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的中心环节。

张小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颇有特色,现介绍如下。

(1)健脾益气:张小萍认为,脾胃虚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的主要因素。脾与胃,一脏一腑,纳化相因,互相制约,协调为用。脾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上。脾气主升,为胃行其水谷精微及津液水湿;胃气主降,为脾行其受纳、腐熟之功。胃气降则水谷下行,而无停滞积聚之患。脾升胃降,升清降浊,共同腐熟水谷,调整胃肠道正常的运动功能。况且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程多较长,易于反复,久病必虚。故脾胃虚弱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张小萍认为,倘若脾胃虚弱,健运乏力,则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失其升清降浊之功,导致饮食不化,中焦阻滞,产生脘腹胀满、呃逆反胃、纳食不佳、嗳气早饱等症。治疗上以健脾益气为主,以六君子汤加减。

(2)疏肝为要:张小萍认为本病部位在胃,但与肝密切相关。正如叶天士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肝、脾、胃同居中焦,脾胃乃后天之本,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吸收水谷之精微,并顺降于肠,其间有赖于肝的疏泄条达。如《血证论》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免。”又如《读医随笔》云:“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借肝胆之气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临床指南医案》指出:“木能疏土而脾滞以行。”肝与胃土木相关,脾与胃燥湿相济,肝主疏泄而藏血,疏泄即代表肝的柔和舒适的生理状态,脾主运化而生血,生万物而属阴,其性板滞,滞则易郁,在正常情况下,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胃升降适度,纳化有权,化源有继,气血化生,肝得此而长养,更好地发挥疏泄条达作用。《素问·宝命全形论》谓“土得木而达”,强调肝的疏泄功能在调节脾胃气机中的重要作用,若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无论太过或不及,均可影响脾胃的生理功能;肝的疏泄太过,横逆犯脾,形成肝脾不和证,肝的疏泄功能不及,木不疏土,亦可形成肝脾不和证。肝、脾、胃三者功能失调可致气机壅滞,升降失职,出现水谷不腐之痞满证。肝与脾胃功能失调可互为因果。如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为木强乘土,可出现胃脘饱胀、嗳气、呕吐等症状,属实。脾胃虚弱,运化失常,肝气乘脾,脾土受伐,为土虚木乘,亦可出现上述症状,属虚。临床辨证时,要辨清虚实。治疗前者以“抑木”为主,后者以“培土”为主。治疗上以疏肝和胃,宜四逆散加减。

(3)调畅气机:张小萍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运动障碍与气机升降,尤其脾胃气机升降有直接的相关性。脾主升,胃主降,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保证脾胃正常生理功能,如果这种升降功能失调,则会出现病态。胃主受纳,从体外受纳的食物,必须向下传送,这种作用叫降,如果胃中这种作用反常,不能下降,反上逆,就会出现嗳气、呕吐、反胃等症状。脾主运化,脾接受了从胃传来的饮食后,分解消化摄取之精微,这个过程可理解为升,如果升的作用发生障碍,就会出现脘闷、腹胀、食后困倦,重则神疲乏力、肌肉消瘦,或不能化湿,湿聚为水而胀满水肿。

脾胃气机升降协调是胃肠运动正常的关键。气机升降有度,是胃肠协调运动的前提条件。气机升降失调是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运动障碍的主要病机。故张小萍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调理脾胃气机升降为核心,其中治胃以理气通降为主,治脾以助运升清为主,脾胃健旺则脾气得升,胃气得降,气机通畅,胃肠运动正常。张小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常于补益脾胃时加用调节脾胃升降的药物,临床多用枳壳配桔梗、谷芽配麦芽、白术配枳实来调整脾胃的升降,尤其是枳壳和谷芽、麦芽,认为枳壳能升能降,善调中焦气机,而谷芽、麦芽一升一降,相须为用,既能消食又能宽中,使脾胃气机顺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