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夜惊不寐灸劳宫

夜惊不寐灸劳宫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现为夜间啼哭不安,或定时发作,甚则通宵达旦,而白天如常的一种病证。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如果是集中治疗,每天灸劳宫1次,夜里睡前结束治疗。3~5天为1个疗程,建议连续治疗不超过3个疗程。如果是作为暂时治疗的方法,在症状出现后,当即灸劳宫穴。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后即可停止。此后不必作后续治疗。夜惊夜啼,多属阴阳不交所致。一般作为暂时性的对症治疗即可。

主 穴

劳宫。

操 作

悬灸,感觉以温和为度,每次5~10分钟。每日1次。3~5天为1个疗程,间隔2日可行下1个疗程。

备 注

这里所说的夜惊不寐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小儿夜啼,一种是儿童夜惊症。

小儿夜啼,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哭夜郎。表现为夜间啼哭不安,或定时发作,甚则通宵达旦,而白天如常的一种病证。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因部分半岁以内的小儿,尚未形成正常的生活规律,白天睡眠过多,夜晚则难以入睡,甚至啼哭不已。随着年龄的增长,良好生活规律的培养,夜啼会自行逐渐消失。除此之外,小儿身体的不适也会导致夜啼。因此出现类似情况时也应想到其他可能性,比如尿、便刺激皮肤造成不舒适,或者肠痉挛等病症。

儿童夜惊症通常发生在入睡后不久,患儿突然从睡眠中坐起,意识处于模糊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慌、惊叫或呻吟,伴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出汗及瞳孔散大等症状。

以上两种病症,可以进行一段时间的集中治疗,也可以在每次发作时作暂时治疗。如果是集中治疗,每天灸劳宫1次,夜里睡前结束治疗。3~5天为1个疗程,建议连续治疗不超过3个疗程。

穴位定位
劳宫
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指处。

如果是作为暂时治疗的方法,在症状出现后,当即灸劳宫穴。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后即可停止。此后不必作后续治疗。

病机分析

夜惊夜啼,多属阴阳不交所致。幼儿阴阳之气易于激发,但是气机尚不稳固。因此,在夜间应当阳气潜阴的时候,容易出现阳气浮越的现象,也就是夜间出现日相,应当睡觉的时候却不能宁静。阴阳之气不能交融,阴主睡眠,但睡眠不安稳;阳主觉醒,但神智不够清晰。治疗则以收摄心神为主。一般作为暂时性的对症治疗即可。随着年龄增长,阴阳之气浑厚,交融完善,此类病症通常都会逐渐减少,以致完全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