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偏见的形式

偏见的形式

时间:2023-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样的语言偏见在跨文化传播中比比皆是,且很容易识别。奥尔波特对偏见形式的分类一直被各种跨文化传播学著作频繁引用,但其缺陷也显而易见:一是没有注意到隐性偏见的存在;二是没有将作为态度的偏见和作为行为的歧视区分开来,而是将歧视视为偏见的一种形式。
偏见的形式_话语偏见的跨文化分析

二、偏见的形式

偏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如强度、内涵等,偏见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笔者在这里对偏见形式的梳理不是一个简单的罗列,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偏见分类形式的整理,来把握偏见的整体特征、不同类型和表现形式的变化趋势。

1.奥尔波特的偏见形式分类

奥尔波特在20世纪50年代,根据偏见的表现强度,将偏见划分为五种形式:诅咒(antilocution)、规避(avoid and/or withdraw)、歧视(discrimination)、人身攻击(physical attack)和灭绝(extermination)。[17]虽然五十多年过去了,但奥尔波特的这种划分对于跨文化传播学的偏见研究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1)诅咒

诅咒是指用负面的和刻板化的语言,表达对某人或其所隶属的群体的偏见态度。很显然,诅咒属于显性的语言偏见。这样的语言偏见在跨文化传播中比比皆是,且很容易识别。例如,美国英语中就有很多对于中国人的蔑称,如Chinaman,John Chinaman,Chink等。再如,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1990—1991),在美国境内的阿拉伯裔美国人被很多人叫做sandsucker(吮沙者)、towelhead(毛巾头)、sand negro(沙奴)、camel jockey(骑骆驼者)、raghead(烂头)等。

(2)规避

偏见不仅表现在语言上,也反映在行为倾向中。规避是因种族、宗教、意识形态等原因,而避免或脱离与不喜欢的人或群体交往。例如:南非曾经实施的种族隔离政策、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隔离带等,都是规避的表现。

(3)歧视

如果规避是采用避免接触的方式来表现偏见的话,再恶化下去就是歧视。歧视是偏见在行为上的表现,常常与种族中心主义、刻板印象等交织在一起,以或隐或显的方式排斥或剥夺偏见对象获得某种机会、进入某个机构或分享资源和服务的权力,比如:就业机会、教育机会、政治权利、医疗服务、加入宗教团体、居住权等。

(4)人身攻击

人身攻击在敌意和强度上比歧视更进一步,表现为各种激烈的暴力行为。例如,美国三K党对黑人的残酷凌辱、焚烧异教的宗教场所等。

(5)灭族

偏见的最残酷的形式就是灭族,它是大规模、有组织地根除某个族群的极端行为。例如,欧洲白人对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追剿、“二战”时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非洲卢旺达的种族灭绝等。

奥尔波特对偏见形式的分类一直被各种跨文化传播学著作频繁引用,但其缺陷也显而易见:一是没有注意到隐性偏见的存在;二是没有将作为态度的偏见和作为行为的歧视区分开来,而是将歧视视为偏见的一种形式。

2.布里斯林的偏见形式分类

继奥尔波特之后,还有其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偏见形式划分。与奥尔波特将偏见按照强度从弱到强的顺序划分不同,布里斯林(R.Brislin)将强度顺序颠倒过来,按照从强到弱的顺序把偏见划分为:“红脖人”型种族主义(Red-neck Racism),象征型种族主义(Symbolic Racism),门面主义型偏见(Tokenism),“若即若离”型偏见(Arm's-length Prejudice),真正的喜欢和不喜欢(Real Likes and Dislikes),熟悉的和陌生的(The Familiar and Unfamiliar)。[18]

(1)“红脖人”型种族主义

“红脖人”是一个带有贬义的非正式词汇,指美国南部白人劳动者,尤指政治上反动者。“红脖人”种族主义产生于1964年民权法案颁布以前的美国南方黑人抗议白人的种族歧视政治运动中。白人对黑人极不公正地对待就被称之“红脖人”型种族主义。后来,该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意味着一种极端的偏见——某个群体的成员根据某些想象的标准,认为另外一个特定的文化群体比他们低劣,其成员不值得体面的对待。

(2)象征型种族主义

与“红脖人”型种族主义不同,象征型种族主义对某个族群本身并不厌恶,它只是在人们认为他们的文化和基本价值观受到他族群的侵扰时才表现出来。例如,人们责备某个族群发展太快、要求过多等。持有象征型种族主义观点的人通常认为种族主义只事关别人,与己无关。

(3)门面主义型偏见

有些人内心虽然怀有对某个群体的消极情感,但他们既不愿意承认具有偏见态度,也不承认具有歧视行为。为了给人一种没有偏见的假象,他们有时从事一些积极的但不重要、表面性的群体间交往活动,如给某些族群小额的捐款等,以此为幌子来逃避更为重要的群体间交往活动。

(4)“若即若离”型偏见

“若即若离”型偏见是一种随场景变化而变化的偏见。有些人在某些场景下尚能与外群体成员进行友好的、积极的交往,但是在其他场景下却对同一群体的成员保持“一臂”的距离。这种差别往往随着交往行为的亲密度而发生变化。对于一些半正式的行为,如工作中的友谊、演讲中演讲者与听众的互动、晚宴上的交流等,怀有“若即若离”型偏见的人还可以积极地、友好地与外群体成员交往。但是,对于更为亲密的交往行为,如约会、在某人家中举行的非正式宴会上的交往、邻居间的交往等,他们的行为通常变得紧张,有时甚至带有敌意。所以,在最亲密的社交领域中,往往会出现最严重的偏见。

(5)真正的喜欢和不喜欢

这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且容易被忽略的偏见。人非圣贤,皆有偏爱嫌恶。有些人对某一群体持有消极情感,仅仅是因为该群体中的一些成员从事了一些不为人所喜欢的事情,如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这种偏见显然具有“以偏概全”的特点。

(6)熟悉的和陌生的

文化是某个群体生活方式的总和。它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人们一旦习得了某种文化后,对其方方面面就感到熟悉、自然和舒适。当与他文化成员交往时,因对其文化不了解、不敏感和不熟悉,可能会带来不舒适的感觉。所以,有些对于旁观者来说是偏见和歧视的东西,实际上只不过是人们更喜爱与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物打交道而已。

很显然,布里斯林的偏见划分更为细致,他已经注意到偏见还有更为微妙、隐蔽的表达方式,如象征型种族主义、“门面主义”型偏见、“若即若离”型偏见。此外,布拉德福德·J·霍尔(Bradford·J.Hall)将偏见分为公然型(blatant)、自负型(conceited)、象征型(symbolic)、门面主义型(Tokenism)和若即若离型(arm's length)。[19]因其内容和划分与布里斯林大同小异,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3.外显偏见与内隐偏见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待同一个外群体可能存在两种形式的偏见——外显偏见(overt prejudice)和内隐偏见(covert prejudice)。外显偏见由于可见、可闻、可感,所以比较容易辨别和把握,而内隐偏见的表达却很隐蔽,常常不为人所觉察,所以更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外显偏见是对信息加工的有意控制,是被有意激活和公开表达的;而内隐偏见则是自动被激活或微妙表达的。

由于社会历史方面的原因,北美(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种族主义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偏见总是与种族主义如影相随、相伴相生。所以,种族主义形态的变化也伴随着偏见表现形式的变化。按照表现形式的或显或隐,种族主义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老式种族主义(Old-fashioned Racism)和逃避型种族主义(Aversive Racism)。老式种族主义是建立在将外群体进行范畴化,并进而消极刻板化的基础上,表现为赤裸裸的奴役、鞭笞、种族隔绝和公共话语中的贬损等,与之相关联的偏见就是外显偏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社会平等主义思想的倡导,那种老式种族主义虽然依然存在,并且有时还非常严重,但总体是呈下降趋势的。然而,另外一种微妙的种族主义——逃避型种族主义却悄然而生且无处不在。说它微妙是因为它很难被检测到,因为人们都否认他们自己是种族主义者。逃避型种族主义是对外群体既存平等主义信念,又持消极刻板信念的一种矛盾心态。它又被称之为现代种族主义(Modern Racism),体现的是一种内隐偏见。盖特纳(Gaetner)和多维迪(Dovidio)对其成因做了以下解释:

平等主义价值(例如平等对待所有人,对种族偏见的受害者保有同情心)和更加外显的偏见形式之间的冲突,后者(即外显的偏见形式)因为少数群体符合对他们的消极刻板印象而得以永久化。这种冲突的结果是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担忧、恐惧和不自在。因为平等主义对许多人来说都很重要,所以体验到消极情绪的人其内心会有羞耻感和罪恶感,这使他们会避免公开承认这些消极情绪,避免群际接触,因为接触就意味着不得不面对这种冲突。[20]

但是,逃避型种族主义并不能减少对外群体的消极情感,有时会适得其反。它会使人们对种族差异非常敏感,以至于他们谨小慎微,生怕给别人留下偏见的口实。正如盖特纳和多维迪所指出的那样:

企图保持一种无偏见的自我形象本身也会增加对非裔美国人的不良情感,因为种族间的交往变得焦虑不安。逃避型种族主义者不能做到放松和自然,他们不得不警惕那些甚至是无心的冒犯,生怕被他们自己或他人归因为种族厌恶。因此,种族间交往可能会引起与非裔美国人直接相关的消极情绪。[21]

肯特·哈伯曾做过一个试验来说明这一点。[22]他将一篇写得很糟糕的文章分发给斯坦福大学的白人大学生,让他们来评阅和打分,其目的是想了解通过控制和引导这些白人大学生意识到文章的作者分别为白人和黑人时,他们的评分有何不同。研究结果发现,当他们得知作者是黑人时,他们给出的分数相对较高,并且很少进行严厉的批评。其原因可能是白人大学生害怕表现出对黑人的偏见,所以有意宽容。这种“宽容”其实是另一种面相上的偏见——内隐偏见。

西尔斯(Sears)认为,内隐偏见与美国的象征型种族主义(Symbolic Racism)有关。[23]象征型种族主义者大多是受到良好教育,政治上保守的欧裔美国人。他们信守的平等主义原则要求他们应尽力避免各种形式的偏见和歧视,因此他们并不对黑人族群本身表达厌恶和敌对情绪。之所以对黑人产生偏见是因为黑人的所作所为与他们所信奉的文化价值观相牴牾。欧裔美国人认为,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善生活,追求事业的成功,以实现自己的“美国梦”。而黑人总是要求给予特殊的对待且要求过多,这与欧裔美国人“自助者天助”的信念格格不入。这样,很自然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不适、焦虑和偏见。欧裔美国人的这种内心矛盾被称之为“美国困境”(American Dilemma)。[24]

4.媒介偏见

媒介偏见是指新闻内容中的偏见。如果新闻不能客观地反映现实,而是扭曲现实,那就会造成媒介偏见。媒介偏见既可能是有意的偏见,也可能是无意的疏忽,包括对客观现实的歪曲,或对某一弱势群体,如少数族裔、女性等,进行消极描述,或偏向某一国家、阶层、政党及主张。媒介偏见的表现非常广泛,新闻中典型的偏见可以概括为以下主要类型:

(1)就消息来源而言,媒介新闻过度呈现社会“高层”和官方的声音。

(2)新闻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政治或者社会精英成员身上。

(3)普遍强调的社会价值是公认的而且有助于维持现状。

(4)国外新闻集中在比较邻近、富裕以及较强大的国家身上。

(5)新闻在题目选择以及意见表述上有一种国家主义(爱国心)以及种族主义的倾向,在对世界的看法和描述上也是如此。

(6)新闻反映的价值与权力是男性主宰社会中的价值与权力。

(7)少数群体明显地被边缘化、忽视或者污蔑。

(8)犯罪新闻过度呈现暴力与个人犯罪,而忽略社会中其他风险的事实。[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