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期性发热

周期性发热

时间:2023-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型反复发作的周期性发热可迁延数月数年之久。血涂片发现三日疟原虫则确诊。根据流行病学史与骨髓涂片检出黑热病小体,可明确黑热病的诊断。周期热是非常少见的疾病,作此诊断时必须慎重。原胆烷醇酮热是由于C19类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周期性发热,临床上十分罕见。诊断主要根据发热高峰与无热期分别测定血浆游离原胆烷醇酮,如高热期间明显升高,并能除外其他器质性发热疾病者,可作出本病的诊断。

患者的体温突然或缓慢升高达到高峰(可达40℃或更高),保持数小时乃至若干天,然后迅速或缓慢下降至正常,经若干天无热期后又再发热,历数小时至若干天后又下降至正常,可反复多次,此即周期性发热(periodicfever)。周期性发热大致可区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表1-4)。

表1-4 周期性发热疾病的分类

(续 表)

一、感染性周期性发热

(一)布氏菌病(波状热)

布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受感染的羊、牛与猪。15%~20%病例具有典型的波状热型,每次发热持续6天至数周不等。一般有几个热波,发热自行消退而转入缓解期,经数天至数周热度又见回升。此型反复发作的周期性发热可迁延数月数年之久。

(二)局灶性细菌性感染

肾盂肾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血栓性静脉炎、胆囊炎等局灶性细菌性感染,由于原有病灶的存在,可引起反复的发热,但间歇期并无规律。一侧慢性腰痛伴间歇性发热,除慢性复发性肾盂肾炎之外,肾结核也有可能。国内曾有报道不典型肾结核,可仅以间歇性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

低或无丙球蛋白血症可为先天性或获得性,抗细菌、抗病毒的抗体也常缺乏,因而易致反复的感染。无能丙球蛋白血症则表现为丙球蛋白量正常,但有功能缺陷,免疫功能低下,对各种感染有极大的易感性,易致局部感染的存在和间歇发作。本症可为特发性与继发性,可继发于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等情况。

(三)败血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在败血症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时,有时可出现间歇性发热,如不注意细菌学检查,可导致漏诊。

(四)回归热

回归热发病常急骤,发热多呈稽留型,持续5~7d,然后骤退、盗汗而解热。发热期间在周围血液中易找到回归热螺旋体,有确诊价值。患者肝、脾常轻度大。黄疸仅见于重症病例。无热期持续5~9d。患者常有两三次或更多的再发。胂剂或青霉素疗效显著。

回归热可分为流行性回归热与地方性回归热两型。前者以体虱为媒介,症状较重;后者由壁虱传播,症状较轻。在流行性回归热多发的冬春季节及流行地区,如患者有寒战、高热、头痛、肌痛、鼻出血,并发现有带虱或曾与此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须考虑此病之可能。应于发热期间做厚滴血标本镜检回归热螺旋体。地方性回归热有严格的地区性,国内报道发病以4~8月份为多。诊断须根据:①发病急骤,发热呈不规则的间歇性,初次发作持续2~6d,以后发作仅持续数小时至1天。无热期1~4d。②患者无带虱,但往往有被壁虱叮咬史。③周围血及骨髓涂片中螺旋体数量稀少难找,但在无热期也可找到,且动物接种易于成功。

(五)鼠咬热

鼠咬热罕见,引起此病的病原体有两种:一为小螺旋体,一为念珠状链杆菌。两者在国内均有发现。诊断首先根据鼠咬史。

由小螺旋体引起的鼠咬热有以下临床特征。潜伏期5~21d。患者通常以寒战、高热急骤起病,全身性症状较重。最有诊断价值的特征是在鼠咬部位发生热、肿、痛,呈紫黑色,可形成水疱、组织坏死或硬性下疳样溃疡,上覆以黑色痂皮,并有局部淋巴结炎。发热持续数天而骤退,但数天后又再发,呈回归热型。发热期间鼠咬伤部位炎症加剧,患者可发生皮疹,抽血做暗视野荧光检查可发现活动快速的小螺旋体,在皮肤损害处采取分泌物或肿大的局部淋巴结穿刺检查,更易获得阳性结果。胂剂或青霉素治疗均有特效。

由念珠链杆菌引起的鼠咬热,症状基本上与上述者相似,但潜伏期较短,为1~5d,咬伤处炎症反应不显著,胂剂治疗不理想,但青霉素治疗有良效。将患者血液做培养或接种于白鼠腹腔内可确定诊断。

(六)间日疟

在各型疟疾中,间日疟最为多见。潜伏期通常为10~14d,输血疟疾则较短(7~10d)。凡在疟疾流行地区,夏秋季节患者有周期性寒热发作、盗汗,呈隔日(重复感染为每日)发作者应考虑间日疟的可能。血涂片或厚滴片检查可确定诊断。如厚滴片阴性,可做骨髓涂片检查。口服氯喹做诊断性治疗可用于高度怀疑的病例。

(七)三日疟

三日疟比较少见,大多为散发性。症状与间日疟相似,但每隔72h发作1次,且多在午后发作。单纯感染者发作周期经常不变。发作数次后出现脾大与继发性贫血。二重感染者可每发作2天间歇1天,三重感染者则每天发作。血涂片发现三日疟原虫则确诊。

(八)卵形疟

卵形疟更为少见,曾见报道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季节为4~7月份和10~12月份。发作周期为48h,但发作常在黄昏或晚间。血涂片检出卵形疟原虫可确诊。

(九)黑热病

有些黑热病患者的早期症状可与布氏菌病或间日疟相似。偶尔早期病例血清可凝集布氏菌,但滴度不超过1∶160。根据流行病学史与骨髓涂片检出黑热病小体,可明确黑热病的诊断。

(十)丝虫病

丝虫病患者发作丝虫热时,通常在剧烈运动或疲劳之后,突以恶寒或寒战而起病,高热可达40℃,伴淋巴管(结)炎,持续1~2d而消退,但也可持续1周之久。往往每隔2~4周或数月发作1次。

二、非感染性周期性发热

(一)复发性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Weber-Christian病)

本病简称为结节性脂膜炎,是较少见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老幼均可罹患,发病与职业、地区无关。病因未明。部分病例可能与某些药物、创伤或感染有关。文献报道敏感者应用碘盐或其他卤化物,或接受奎宁、青霉素、磺胺类等药物,可促发本病。

本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是回归型发热、非化脓性倾向的皮下结节形成,全身淋巴结肿痛、口腔黏膜糜烂与出血等。国内报道的病例中,多数呈稽留热或弛张热,约2/3病例呈回归型发热,发热期数天至数周,也有长达118d者。少数病例不发热或仅有微热。皮下结节常与发热同时出现,好发于四肢,尤以下肢,次为面颊部与躯干,数量自数个至数十个不等,大小为0.2~20cm,多数在1~3cm。其上部皮肤可发炎与水肿。皮下结节常不定期分批出现,有局部疼痛或压痛。少数结节液化破溃,流出黄色油脂状液体,培养无菌生长。血象白细胞计数可正常、增多或减少。血沉往往增速(36~70mm)。皮下结节活检有助于诊断。

(二)风湿热

风湿热有复发的倾向。

(三)周期热

周期热是非常少见的疾病,作此诊断时必须慎重。有学者认为此病是由于体内的分泌代谢产物(如原胆烷醇酮之类)所引起。患者自幼年即可起病,每隔数天、数周或数月发作1次,间歇期患者一如常人。因间歇期近于规则,有时可推测其发作日期。

原胆烷醇酮热是由于C19类固醇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周期性发热,临床上十分罕见。前驱症状有食欲缺乏、头痛,继而发热,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可伴有肌痛、关节痛、浆膜炎。典型病例每3~5周发热1次。解热后健康一如常人。诊断主要根据发热高峰与无热期分别测定血浆游离原胆烷醇酮,如高热期间明显升高,并能除外其他器质性发热疾病者,可作出本病的诊断。

(四)铸工热

铸工热是一种短暂的急性发热疾病,患者以熔铜炉工为多,因铜锌常夹杂一起,而铜比锌溶点高,当铜加热尚未溶解时,锌早被熔解,成为氧化锌白烟挥散于空气中,人吸入即可发生急性中毒。氧化锌吸入中毒的表现与疟疾相似,故也有称为“黄铜铸造工疟”,急性发作时发冷发热,持续1~2h或更长,随即发汗解热。发作多在夜间,翌晨即消退。发作并无间日疟与三日疟的严格规律性。很多金属的铸造过程中(如锑、铜、钴、镁、锰、镍、锌、汞、砷、锡等)都可产生铸工热。

(五)痛风

痛风每次发作时可伴发热。

(六)恶性网状细胞增多

此病偶尔可以周期性发冷发热、多汗为主要症状。

(七)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易引起发热,热型不一,周期热少见,但又最具特征性,每一发热周期持续2~4周。周期性发热而无浅表淋巴结肿大的恶性淋巴瘤,病变通常位于腹腔、腹膜后、纵隔等处的淋巴结,须经B超、CT等检查方能发现。

(八)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的主要表现是高血压。高血压可为阵发性,发作时可伴有体温升高、头痛、发汗等表现,国内曾有报道因突发性间歇性发热而被误诊为疟疾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