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概述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鼠类和猪是主要传染源,经皮肤和黏膜接触含钩体的疫水而感染。基本病变是全身毛细血管感染中毒性损伤。主要临床表现有急性发热、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腓肠肌压痛等,轻型似感冒,重型可有明显的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肺弥漫性出血,甚至死亡。该病几乎遍及世界各地,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有本病散发或流行。
二、病历书写要点
(一)流行病学特点
注意患者年龄、发病季节、居住地、职业、是否到过疫区等。我国多数地区钩体病发生和流行集中于多雨温暖的夏、秋季节。
(二)临床要点
1.常见症状
(1)发热:急起发热,伴畏寒或寒战,体温39℃左右,多为稽留热,部分病人为弛张热。热程约7d,亦可达10d。脉搏增快。
(2)全身痛:头痛,一般为前额部。全身肌肉酸痛,包括颈、胸、腹、腰背肌和腿肌。部分患者以腓肠肌痛为著,表现为发病第1天即可出现,轻者仅感小腿胀,轻度压痛;重者疼痛剧烈,不能行走,甚至拒按。然而,有时重型病人,如肺出血时,则反而不明显。
(3)结膜充血:发病第1天即可出现眼结膜充血,以后迅速加重,可发生结膜下出血,但无分泌物和畏光感。
(4)其他:部分患者乏力显著,特别是腿软明显,严重者不能站立行走。亦有患者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2.症状加重及缓解因素 发病后病情轻重与治疗早晚有关,起病2d内接受抗生素和对症治疗,恢复快。发病初期未及时休息和正确治疗病情易于加重。造成肺弥漫性出血的因素有:①病原体毒力强,多为黄疸出血群钩体;②缺乏特异免疫力,如初入免疫区者,几年未接种过钩体疫苗的青少年和孕妇;③病后未早期休息而仍参加劳动者,或未及时治疗;④青霉素治疗后发生加重反应,即赫氏反应(Herxheimer reaction)者。
3.体征
(1)浅表淋巴结肿大:多在病后第2天出现,以腹股沟淋巴结多见,其次是腋下淋巴结群。一般为黄豆或蚕豆大,个别也可如鸽蛋,质较软,有压痛,但无红肿和化脓。
(2)咯血:轻者痰中带血或咯血,但无心慌、气短等不适。重者是近年来无黄疸型钩体病的常见死亡原因,表现为开始为咯血痰或咯血,数小时内面色转为极度苍白或青灰,口唇发绀、心慌、烦躁加剧,有窒息和恐惧感,并可迅速出现神志恍惚或昏迷,大量咯血或口鼻涌出不凝固泡沫状血液,窒息死亡。
(3)肝脾大:肝轻至中度大,触痛;部分病人有轻度脾大。轻症者预后较好;重型者黄疸达正常值10倍以上,可出现肝性脑病,多有明显出血和肾衰竭,预后较差。
(4)出血:常见为鼻出血,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咯血,尿血,阴道出血,呕血,严重者有消化道大出血引起休克或死亡。少数患者在黄疸高峰期出现肺弥漫性出血而死亡。
4.并发症
(1)肝损害:部分患者可合并肝脏损害,表现为肝脾大、肝功能异常、黄疸,严重者甚至发生肝性脑病。
(2)肾脏损害和肾衰竭:轻者仅少量蛋白尿,镜下血尿,少量白细胞和管型。重者出现肾衰竭,表现为少尿、大量蛋白尿和肉眼血尿、电解质紊乱、氮质血症和尿毒症。肾衰竭是黄疸出血型常见的死亡原因,占死亡病例的60%~70%。
(3)脑膜脑炎:出现严重头痛、烦躁、颈抵抗,克氏征、布氏征阳性等脑膜炎表现以及嗜睡、神志不清、谵妄、瘫痪、抽搐与昏迷等脑膜炎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脑水肿、脑疝及呼吸衰竭。仅表现为脑膜炎者预后较好;脑膜脑炎者往往病情重,预后较差。
(三)拟诊讨论策略
对发热、肌痛、咯血、黄疸、脑膜脑炎、肾炎等不同症候群进行相应疾病的诊断和鉴别,对有无报警症状进行分析。
1.发热 钩体病的发热为急起发热,伴有头痛、全身酸痛、明显乏力,腿软表现尤为突出,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易误诊为上感、流感、伤寒、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应根据有无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和血清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查进行鉴别。
上感表现为发热,伴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流感发热和全身中毒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症状较轻;伤寒起病较缓慢,除稽留高热外多伴有相对缓脉、玫瑰疹,反应迟钝、听力减退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肝脾大、白细胞不高甚至下降、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败血症的发热常为畏寒发热,多呈弛张热,多伴有全身中毒症状、皮疹、关节痛、肝脾大,部分患者可有原发病灶,血培养或骨髓培养有病原菌可确诊。流行性出血热和钩体病的传染源都为鼠类,发病早期的发热伴有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甚至出血,易误诊为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早期发热多伴有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红(颜面、颈部、胸部皮肤充血)、出血点、肾损害、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血小板下降,结合血清学检查可作出明确诊断。
2.咯血 钩体病的咯血多在病程的第3~4天开始,为肺弥漫性点片状出血,轻者为痰中带血或咯血,咯血量少。重者为大口咯血,甚至口鼻涌出不凝固血液而导致窒息死亡,病情危重。因咯血前常有钩体病的感染中毒症候群表现,诊断较容易。但应注意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部肿瘤相鉴别。可依据有无疫水接触史、X线胸片或肺CT表现加以鉴别。
3.黄疸 黄疸出血型钩体病因肝功能严重受损,常伴有皮肤、巩膜黄染,甚至出血倾向或腔道出血、肾衰竭。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易误诊为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和急性重型,应注意鉴别。病毒性肝炎的急性黄疸型和急性重型,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除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外,消化道症状显著,无眼结膜充血和腓肠肌压痛,但有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异常,通过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测可作出明确诊断。
4.脑膜脑炎 脑膜脑炎型钩体病与流行性乙型脑炎都在夏、秋季流行,有共同的传染源,神经系统表现相似。流行性乙型脑炎无疫水接触史,亦无全身酸痛、腓肠肌压痛、结膜充血及淋巴结肿大。乙脑脑炎表现凶险,抽搐、昏迷等脑部症状比钩体病明显,尿常规、肝功能多正常。
5.肌痛 钩体病早期腓肠肌压痛表现尤为突出,应与急性风湿热相鉴别。急性风湿热的疼痛多为游走性的大关节疼痛,而钩体病的肌痛以双侧腓肠肌为甚,重者小腿痛激烈,拒按,不能站立或行走。
6.肾炎 有肾脏损害而无黄疸等钩体病病人需与肾炎鉴别,钩体病具有急性发热,眼结膜充血、肌痛等表现,血压多正常,无水肿。
三、规范诊断
(一)诊断术语
赫克斯海默尔(Herxheimer)反应:钩体病患者在接受首剂青霉素或其他抗菌药物后,可因短时间内大量钩体被杀死而释放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加重,常见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称为赫克斯海默尔反应。
(二)诊断标准
1.诊断原则 本病临床表现非常复杂,因而早期诊断较困难,容易漏诊、误诊。临床确诊需要有阳性的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结果,而这些特异性检查往往又需时日。所以为了诊断,必须结合流行病学特点、早期的临床特点和化验等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2.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地区、流行季节,易感者在近期(20d内)有接触疫水或接触病畜史。
(2)临床表现:急起发热,全身酸痛,腓肠肌疼痛与压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或并发肺出血、黄疸、肾损害、脑膜脑炎;或在青霉素治疗过程中出现赫氏反应等。
(3)实验室检查:特异性血清学检查或病原学检查阳性,可明确诊断。
四、医嘱处理
(一)接诊检查
1.一般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或正常。重型患者可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左移,血小板数量下降。
(2)尿常规:约2/3的病人尿常规有轻度蛋白尿,镜检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
2.血清学检查
(1)显微凝集试验(microscopic agglutination test,MAT):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但需不同型别活菌作抗原。将标准活菌株与患者血清混合,然后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检查,如血清中存在特异性抗体,即可见到钩体被凝集,简称显凝试验。另外,血清中溶解素可使钩体溶解,这取决于血清稀释度,稀释度高时仅显凝集,稀释度低时则以溶菌占优势,故又称凝溶试验。一般在病后1周出现阳性,15~20d达高峰。1次凝集效价≥1∶400,或早、晚期两份血清比较,效价增加4倍即有诊断意义。此法是目前国内最常用钩体血清学诊断方法。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近年国外已较广泛应用ELISA测定血清钩体IgM抗体,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显微凝集试验。该法还可用于检测脑脊液中的钩体IgM抗体,在鉴定原因不明脑膜炎的病因方面有较高的价值。
(3)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将各种不同血清型的标准活菌株与患者血清混合培养,利用FCM对凝集物的大小和形状的敏感性,通过检测光散射参数来监测凝集反应的发生与否、发生程度,并可客观地量化。与MAT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方法也更为便捷、客观,尤其在急性期鉴定钩体的血清群方面价值较高。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病原学检查
(1)血培养:发病1周内抽血接种于柯氏培养基,28℃培养1~8周,阳性率20%~70%。由于培养时间长,对急性期病人帮助不大。
(2)核酸检测:研究显示聚合酶链反应(PCR)特异、敏感、简便、快速,适用于检测全血、血清、脑脊液(发病7~10d)或尿液(发病2~3周)中的钩体DNA。可检测出少至10-1pg纯化的钩体DNA或少至10条钩体,尤适于钩体病发生血清转换前的早期诊断。
(二)规范处理
应强调“三早一就地”治疗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地或就近治疗。
1.一般治疗 早期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饮食,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高热酌予物理降温,并加强病情观察与护理。
2.病原治疗 杀灭病原菌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和根本措施,因此强调早期应用有效的抗生素。钩体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如青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等。
(1)青霉素:为治疗钩体病的首选药物。常用剂量为40万U,每6~8h肌内注射1次,疗程7d,或至退热后3d。由于青霉素首剂后患者易发生赫氏反应,有主张青霉素以小剂量肌内注射开始,首剂5万U,4h后10万U,渐过渡到每次40万U。或者在应用青霉素的同时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mg,以避免赫氏反应。
赫氏反应是一种青霉素治疗后加重反应,多在首剂青霉素后半小时至4h发生,是因为大量钩体被青霉素杀灭后释放毒素所致,当青霉素剂量较大时,容易发生。故用青霉素治疗钩体病时,宜首剂小剂量和分次给药。其表现为患者突然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全身痛、心率和呼吸加快,原有症状加重,部分病人出现体温骤降、四肢厥冷。一般持续30min至1h。因可诱发肺弥漫性出血,须高度重视。应注意的是,赫氏反应亦可发生于其他钩体敏感抗菌药物的治疗过程中。
(2)庆大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改用庆大霉素,8万U,每8h肌内注射1次,疗程同青霉素。
(3)四环素:0.5g,每6h口服1次,疗程5~7d。
3.对症治疗 对于较重钩体病病人均宜常规给予镇静药,如地西泮(安定)、苯巴比妥、异丙嗪或氯丙嗪,必要时2~4h可重复1次。
(1)赫氏反应:尽快使用镇静药以及静脉滴注或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
(2)肺出血型:尤其是肺弥漫性出血型,及早使用镇静药,及早给予氢化可的松缓慢静脉注射,对严重者,每日用量可达1 000~2 000mg。根据心率、心音情况,可给予强心药毛花苷C(毛花苷丙)。注意慎用升压药和提高血容量的高渗溶液,补液不宜过快过多,以免加重出血。
(3)黄疸出血型:加强护肝、解毒、止血等治疗,可参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如有肾衰竭,可参照急性肾衰竭治疗。
4.后发症治疗
(1)后发热、反应性脑膜炎:一般采取简单对症治疗,短期即可缓解。
(2)葡萄膜炎:可采用1%阿托品或10%新福林滴眼扩瞳,必要时可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
(3)闭塞性脑动脉炎:大剂量青霉素联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辅以血管扩张药物等。
(刘 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